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国史浩瀚,公子拾遗”

本期概览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盛世王朝,而其中最令我们神往的恐怕当属大唐,7世纪——8世纪的中国不仅仅是亚洲的巅峰,更是世界的巅峰。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当你强大了,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善意。而盛唐的强大同样吸引着周边的国家,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角”——渤海国和日本。


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在这相处的背后又在试探着什么呢?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从部落到属国——渤海国的建立

在大唐建立80年后,也就是公元698年,位于白山黑水一带的靺鞨人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渤海国。

渤海人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最早的祖先是肃慎人。在中国的两汉时期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勿吉”,隋唐时期被称为“靺鞨”。早在祖先肃慎人时期,尚处于部落状态的渤海国就分为七个较大的部落,即粟末部、伯咄部、黑水部、拂涅部、白水部、安车骨部、号室部。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其中粟末靺鞨部位于最南边,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熏陶,发展较为迅速。尽管如此,当时的渤海人依然是无法和周边国家相匹敌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渤海人都是周边国家的“附庸”,例如高句丽强大的时候,渤海人就依靠高句丽生存,而到了唐朝初年,高句丽灭亡,渤海人又和契丹人混居在营州一带,本来应该是友好相处的模式,但是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意外的事情。

也许是当时的民族政策没有做好,营州都督赵翙不尊重当地的少数民族,引起当地少数民族的不满,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归城州刺史孙万荣带头反叛唐朝,攻打下营州,将营州都督赵翙杀死。都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此时依靠契丹人生存的粟末靺鞨部趁机建筑城墙固守一隅,也打起了反叛唐朝的旗号。可能粟末靺鞨人觉得一个部落性质的政权反对一个国家性质的政权似乎不太摆得上台面,于是在原酋长乞乞仲象死后,他的儿子祚荣便以“大”为姓氏,建立了渤海国。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strong>而事实上,渤海国真正开始自己的统治是在建国64年后,原因何在呢?我们可以来仔细地梳理一下渤海国的建国历史。

渤海国的建立实际上是属于一种“凑热闹”的行为,首先在渤海国建立之前,渤海人是和契丹人混居的,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国家的领土究竟有哪些?如果渤海人自身实力强大,那一切都好说,大不了就打嘛,可偏偏渤海人在与契丹、大唐的势力角逐中处于最弱的一方,那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了——附庸。

附庸谁呢?契丹吗?算了吧,这老兄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自己本来就是想安安稳稳找个地方过日子,好没住多久呢,就和唐朝打起来了,跟他混没前途!就这样,渤海人决定接受唐朝的册封。公元713年,唐朝正式派人前往渤海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这表明渤海的最高首领既是一国之主,同时也是唐朝的一个地方官员。

这一册封就延续了祖孙三代,直到孙子大钦茂继承郡王位后,唐朝才认为大钦茂治理渤海国有功,渤海国日益强盛,大钦茂又一直忠于唐朝,所以加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这才开启了渤海国真正统治的历史。


渤海国的“地缘政治”危机

国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就好比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样。国家也是需要“人际关系”的,在渤海国建立之初,对于渤海统治者而言,首先要面对的自然是和契丹、唐朝的关系。

作为当年一起反抗唐朝的盟友,契丹和渤海的关系一直比较好,毕竟自己也曾经和他混居过,大家都是少数民族政权,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公元720年,唐朝遣使者入渤海国,邀渤海国共同进攻契丹,时任国王大武艺并没有接受邀请,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渤海国实际上是想和契丹保持一个良好的外交关系。不过历史总是残酷的,如果当年的渤海国王要知道将来灭了渤海国的正是他视如亲兄弟的辽国的话,不知道还会不会做此决定,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就暂且不谈啦!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我们再来看看渤海国和唐朝的关系。和契丹不同,唐朝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大boss,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领域那都是甩了渤海国好几十条街的,在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正式建立渤海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渤海国一直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唐王朝,为表忠心,还将皇室成员送入大唐作为人质,至于称臣纳贡就更不必说了,一年得有个好几次,那劲头就好像咱们春节去给亲戚长辈拜年一样。

而到了大武艺统治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渤海国开始“飘”了。公元 719 年,大祚荣去世,大武艺以嫡子身份即位。唐朝廷册封大武艺“袭父为古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但是唐朝并没有看到以往的感恩戴德的场景,渤海国给唐朝的“回礼”是——创建了自己国家的年号。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这里有必要和大家说一下关于附属国年号的问题,在古代很多臣服于中国的附属国的纪年都是用的宗主国的纪年,比如这里的渤海国自建国开始就保持这唐朝一样的纪年年号,在古人看来,年号虽然只是几个字,但是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威严和主权,既然你是我的附庸,用我的年号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如果说改年号并不能让唐朝看到渤海国的“野心”的话,公元720年发生的事情则是完全体现了渤海国的“小心机”:

公元 720 年,唐朝遣左骁卫郎将摄郎中张越出使渤海,想要渤海与其一同征讨奚与契丹,但是大武艺委婉地拒绝了唐朝的要求。

<strong>改年号没经过宗主国同意也就算了,现在宗主国明令要求你做事,你也敢拒绝?其实,在渤海国拒绝的背后,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第一、唐朝要求自己协助进攻契丹和奚,一旦战争爆发,因为地理优势自己势必会成为唐军的先锋,再加上自己私自更改年号还没有被大唐问罪的事情,让大武艺不得不考虑是不是大唐故意这样做,好让自己损失惨重,更为可怕的是,如果自己真的做了先锋,唐朝会不会趁我交战之际先把我给灭了?

第二、这场战役如果没打赢,那么自己和契丹以及周边部落的关系算是彻底凉了,如果打赢了,那么自己就是真的唇亡齿寒了,周边再也没有任何的盟友可言了,到时候自己才是真的走投无路,这么一想,中原人果然很狡猾!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矛盾就是这样,你如果不解决,那么它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不可阻挡。而唐朝自此开始就和渤海国结下了梁子,随后唐朝设立的黑水都督府更是将矛盾推向了顶峰,双方小规模摩擦不断,如果说渤海国和大唐是敌对关系,那是真的一点都不为过的。

<strong>我们来总结一下渤海国自建国开始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契丹以及周边部落关系还不错,大家都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一起睡过觉,一起造过反,当然,还有一起穷!至于和大唐的关系嘛,渤海国自大武艺开始就一直在“断交”的边缘疯狂试探,可以说渤海国的外交并不成功,是朋友的帮不上啥忙,能帮上忙的又是敌人,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向东寻找“扶桑政治”同盟!

渤海国外交上的失败迫使渤海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寻找新的政治同盟,渤海地处东北,西边的契丹不用说,南边的大唐已经把自己拉黑了,北边又是荒原没有任何政治意义,那么剩下的就是东边了,东边有谁呢?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日本了。

其实关于渤海国和日本到底是谁找谁,还真的不好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此时的日本也正处于“外交尴尬”时期,而日本的外交失败则来源于新罗。

日本与新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十分紧张,虽然在公元668年,日本与新罗曾互相派出使节,恢复了公元 656年两国中断多年的交往,日本也曾破例接见过新罗使节,表达了“欲结二国之好,成往来之亲也19”的愿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的关系是十分友善的。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8世纪初,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完成了半岛统一的历史人任务,而后一跃成为半岛格局中比较强盛的国家,这使得日本感到不安,原因在于新罗的崛起破坏了日本对于半岛的势力统属,公元735年,新罗派遣使臣出使日本,因“改本号曰王城国”,日本“返却其使”。公元737年日本派出使节出使新罗,使节回到日本后上奏称“新罗国失常礼,不受使旨”,引起日本朝廷内部十分不满,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则更是将两国的关系推入冰点。

公元 753年元旦的时候,各个藩国前往唐朝朝贺,日本与新罗的使节因为座位次序问题产生矛盾,日本使节大半古麻吕表达不满称:“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日本国久矣。而今列东畔上,我反在其下,义不合得”,最后在唐朝的安排下,日本使节的位次移居到新罗使节之上。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反映出了日本和新罗之间巨大的矛盾隔阂——日本一直认为自己凌驾于新罗之上,而新罗则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和日本平起平坐了。

在这种政治困局之下,日本也急需寻找一个同盟伙伴,而同样处于半岛格局的渤海国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公元727年,渤海派遣使臣来到日本,此时的日本已逐渐对朝鲜半岛失去了影响力,与唐朝和新罗的关系十分恶劣。日本与渤海交好,对改变日本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局面,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借助渤海来牵制新罗,不让新罗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日本,对于缓解日本的军事压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是不可能拒绝渤海交往的请求的。此外,随着新罗的逐渐强大,在政治上不再像以前一样臣服于日本,不再承认日本的地位在自己之上,不认为日本有接受新罗朝贡的资格。日本对此感到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渤海使节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日本所处的尴尬境遇。

虽然渤海国此行也不是为了向日本臣服,毕竟谁也不会没事就向陌生人示弱对吧!但是渤海的这种举动满足了日本自己的“大国梦”虚荣心,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同时也想借着渤海使节来朝日本,提高日本在东北亚的国际地位。

<strong>ok,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渤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凑成“政治同盟”,并不是说哪一方的需求,而是双方都有各自的痛点,正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过私以为按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外交准则来看,这种建立在短期利益上的同盟关系其实并不会维持太久。


比谁更有心机,渤海只能成为“跳板”

日本和渤海的“塑料友情”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日本有些按奈不住了,毕竟外交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存在的,渤海国虽然是自己的“临时队友”,但是一没钱,二没人,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性的利益啊,要说日本也真是聪明,既然没有直接利益,那就搞点间接利益吧!

我们知道,渤海位于日本与唐朝相互往来的路线之上,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者经常会先到达渤海,然后再去往唐朝长安。所以,渤海充当了唐朝与日本交往的中转站,而日本遣唐使到达渤海的这一段路线也被称作“渤海道”。

说一句不怎么中听的话,渤海国成为了日本攀附大唐的“跳板”!

“会藤原河清遣人携表自唐京来,谓唐乱未平,途危未即还,遣人归国,告迟归之故。十月,元度仍入唐迎河清”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日本对于唐朝文化一直是十分仰慕的,经常会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到唐朝去学习,这些日本派往唐朝的留学生及学问僧通常都会在唐朝停留一段时间,有的几年,有的几十年。这些就是所谓的“遣唐使”。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日本誓将对于渤海国的利用贯彻到底!

在大唐的日本“遣唐使”一直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经费。因为学习周期很长,需要花费的经费很难时时到位。虽然唐朝朝廷每年也会给他们发放衣服、绢绵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但是,长时间的在外留学,需要花销的地方很多,此外在他们学成回国时,需要给日本带回许多书籍和经卷,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这些日本留学生、学问僧只好向日本政府请求帮助,这个时候,渤海国又起到了中转作用:

“携有日本留唐学问僧永忠等托寄之书,至是太政官乃以沙金三百两,并覆书托定琳转致永忠等”

渤、日的奇特“生存外交”——我可能无法超越你,但我始终觊觎你

从开始派出遣唐使到838年最后一批遣唐使回国,可以说日本的“遣唐计划”的成功离不开渤海国的支持,在渤、日两国的外交方面,日本是收获了巨大利益的,不仅仅稳固住了自己在半岛的势力地位,而且通过渤海国这么一个“天然中转站”学习了不少唐朝的先进文化。

<strong>然而也正是两国的这次外交,使得日本这个岛国多年来想要“政治入侵”东亚的夙愿得以实现,在模仿并学习了唐朝先进的文化后,日本仿佛“开了智”,在中国后世朝代的历史进程中,日本的野心也逐渐膨胀,最终成为了亚洲的一大祸患。


写在最后的话

渤海和日本的外交终止于渤海国灭亡,而此后的日本又花了几百年时间“消化”了中国文化,到明朝时期,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民族超强的学习能力也是我们所要去借鉴的,毕竟一个“明治维新”就能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跃成为列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可以说一直站在世界的顶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不被世界所淘汰,当然,这种进取之心也不能走上偏激的道路。

保持警觉!保持进步!保持清醒!保持冷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