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欢金庸的武侠到喜欢古龙的作品,这个过程你经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毛线君ro壳哆哆


也许是古龙小说描写的生活太像成年后的生活,金庸的小说太过童话故事


止水之心138821544


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吧,因为我恰好是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的。

高中的,或者从初中开始,那个时候无论是从荧幕上的电视剧,还是从朋友同学那里借的书,真正接触的几乎都是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而高中人教版的课外读物里也是破天荒的在我高二那一年,录入了两篇武侠里的章节,其中一篇是《卧虎藏龙》,另外一篇便是《天龙八部》。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真正的迷上了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高中我就成为了班上第一个知道这个对联,且还能一个个娓娓道来的人。然后高二跟高三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开始了这些作品的阅读。那个时候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还开了一期孔庆东看武侠小说的专栏,加上自己对于武侠那些懵懂的理解,开始了进行深层次的去思考书里的问题。最初看金庸先生的武侠,读到的是大侠养成记,是睥睨天下的理想,而后是江湖里的快意恩仇,惩奸除恶的快感与舒畅,最后都变成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沉重。金庸先生的作品更磅礴大气,依托历史事件,让人有迹可循。作品里更是立意明确,表达出许多对社会,对历史都非常有正面意义的思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贯穿整个先生作品里的。但是,鹿鼎记却不得不单独拿出来,这本也是先生的收山之作。武侠里讲究武功天下第一,而每本书里的主角也确确实实都属于一等一的高手。只有韦小宝是个另类。他不会武功,没有江湖英雄的气概,胆小怕事,贪生怕死,见利忘义,好色之徒,他几乎占尽了一个市井小侩的全部缺点。可单单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了鹿鼎记的主角。而且他似乎比其它书里的任何主角都要混的更好,光那七个美艳的老婆就足以占据先生全部书里的半壁天下。为什么先生要一反常态,写这样一个人做主角呢?虽然武侠小说是一个架空的江湖世界,但是它仍然有其自己的世界观。先生的所有作品,都是以大侠贯穿,到了最后一本,也是看透了。所以先生写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韦小宝,他不是大侠,连侠都算不上,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烟火气的人。从大侠到个人,这是先生最后的转变,他也已经知道自己写尽了侠与人,没有什么再好写的了,所以,先生此后封笔了。

喜欢古龙的作品,不得不说是被他那完全与众不同的文笔吸引了,而后再被书里极尽奇巧的情节悬念所打动,最后再被结尾那触手可及的结局所折服。我是从大学开始慢慢读古龙的作品的,加起来不少于三十部。这个时期也是个人三观与性格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间段我恰好对古龙的作品爱不释手。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长大了自己要做英雄,去守护国家,去守护身边所有的人。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憧憬着未来,我们也就理所当然的喜欢大侠,喜欢金庸,喜欢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当我们慢慢的融入社会,我们才慢慢的明白,我们做不了英雄,我们只是一个人,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以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大侠离我们太遥远了。所以,我慢慢的越来越喜欢古龙先生的作品了。就如同《大人物》这个短篇里讲的一样,哪有什么大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就是你身边那个爱你的人,他才是那个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护你周全的人。又如同《七种武器》里,讲的真正的武器是笑容,是信任,是勇气等等。所以,古龙先生的作品讲的是人,侠也是人,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武侠世界观里,没有家国是非,只有人的对错,利益的好坏,这些都是人本身该有的属性。

金庸先生书香门第,故而高风雅正,更重大是大非,所以他写侠,写大侠。而古龙先生出生市井,平生只是喜好朋友、酒与女人,故而他的作品里有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对错阴谋,所以他写人,写你我一样的生活人。


凰梧


从喜欢金庸的武侠到喜欢古龙的作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人生从理想到现实的成长过程,明白了自己是活生生的人啊!

金庸的小说的特点:

招式华丽,内功,轻功,拳脚,剑术;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到历史,哲学,医学等等;文风严谨,几乎找不到什么漏洞;是武侠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派。金大侠是活在繁华人世间的,他食的是人间烟火,写的是人间侠情,赞的是真英雄,真豪杰。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宁静致远的人,心里也时常会揣着理想,但这些东西自己肯定是不能实现,所以就只好寻觅世间的人,然后寄情于小说中,以实现自己的宏伟壮志。

古龙的小说的特点:

招式简单,讲究速度,力量,气势;内容深入人心,把人性的描写发挥到了极至;行文灵活多变,情节出人意料,可与西方侦探小说媲美;由于个人生活原因及其本人的英年早逝,古龙先生的作品多有漏洞,还不乏一些有了上篇没有下篇的小说;古龙先生的小说是武侠小说中的现主义派。观之古龙,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武侠人物。光着身子写作,大碗饮酒,大口抽烟,喜欢美女。而他自己在作品中所写到的人物,多是极具个性,但若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很怪异的人。


文行远方


金庸先生的武侠,结合历史为背景,大气磅礴,为国为民。有儒家典型的入世思想,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也是比较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仁义大度,卓尔不群。

金庸笔下的人物,少年多磨难,又因本性坚毅,获得大机缘,往往绝处逢生,被誉为少年天才,解救众生于水火中。同时,自身获得足够多的赞誉和地位,本身也是多宅心仁厚,谦逊淡泊,颇有君子和大师风范。

我少年时代是蛮喜欢的,常常幻想自己是主人公,风流倜傥,独抗天下,赢得身后名。

然长发后发现,有点不太现实。有几个少年英才,能在短短二十年间,做得如此的成就出来呢?先就不说大机缘了,单单一本降龙十八掌,光是放在你面前,你恐怕没有博士的智商,能够学的会。

古龙小说人物多为浪子,漂泊无依,倒霉事情也多,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们大多像是正常的普通人一样,有烦恼,有忧愁,喝酒就能喝死一大片。

我感觉,金庸老先生写的是成人童话,而古龙写的才是人生。




孤崖青松



美人如玉,公子多情!

一个气势磅礴!

一个灿烂多姿!

金庸的小说,故事要娓娓道来,细雨绵绵,所有多出经典的电视剧!

古龙的小说,情节总是奇峰迭起,又峰回路转,经典的电影这里为最!

你是懵懂少年,从故事开始,历经成才,感受爱情,一步步锻造成才!

当你不在懵懂,才体会到世间滋味,那里是好奇的,意外的,是最得意,也会是最失意!

天生我才未有用,千金散去不复来!

我得意、失意了,我现实了,生活虽苦,但笑容还是甜的!


观乎心斋


我喜欢金庸,看了金庸之后,对其他作者的武侠作品就再也提不起兴趣。古龙的作品我就读不下去。

或许,这是因为我认识武侠小说是从金庸开始的,他为我的少年时代打造了一个武侠的世界。他告诉我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美好终将胜丑陋。他给了我一个武侠的梦,也想着练就盖世神功,除恶扬善……如今,我已从武侠梦里早已醒了过来,我知道现实世界与武侠世界存在的距离,我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知道,在武侠世界里生活很好,我很羡慕那些执着于武侠世界的超脱,而我不能。我练不就盖世神功,我只能在现实世界中生活。而我也走出了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走近了鲁迅为我们讲述的现实世界。


别求新声


人物刻画撰写的不同,也反应了自己的心境变化吧

说要经历什么,并没有,只是时间的洗刷,让人改变了吧


劳资铁血猎手好吧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


格物致知65


明白了历史的厚重,经历了江湖的无奈。


萧门暮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