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1957年,杨振宁和李正道共同提出了宇宙非守恒理论,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杨振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深深感到自豪。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李正道(左)杨振宁(右)

他在接受诺贝尔奖时代表总统发表演讲:"我深深地意识到,从广义上讲,我是中西文化的产物,都是双方和谐与冲突的产物。我想说,我不仅为自己的中国传统感到骄傲,而且致力于现代科学。"

大家都知道杨振宁的父亲是著名数学家杨武之。1923年至1928年,杨武之赴美留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厦门大学任教,转学各大学,最后长期担任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与代数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他也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老师。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杨武之

然而,并不是他的父亲启发了杨振宁的数学。

1983年2月19日,杨振宁和香港中学生提到:"早在中学,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开始对数学感兴趣,发现了自己的数学能力。上世纪30年代,开明图书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学生》的杂志。我认为香港的一些图书馆也必须有这本杂志。这本杂志对中学生很有帮助。很有趣。有一位数学家叫刘薰宇,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非常有趣的数学文章。我记得读过他的一篇关于智力测试的文章,目的是理解排列和奇偶排列的极其重要的数学概念。(本文摘自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科学大师杨振宁,看人看世界》一书。)

说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方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刘薰宇。民国时期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他一生出版了许多经典的数学著作,特别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数学科普书籍。

那么杨振宁教授说的刘薰宇先生是谁呢?他是写了哪些著作来启发和发展杨振宁的数学能力?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刘薰宇先生

1926年的时候,刘薰宇先生和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创办了中学生、《新少年》青少年期刊,在两年之后,章锡琛开办了开明图书公司。我们熟悉的《背影》作者朱自清先生,《京华烟云》作者林语堂,还有贾祖璋,周建人等都给中学生写稿子。这也反应了当时大作家,大教育家们对下一代教育的关怀。这也是许多科学家,学者科学知识启蒙时期的作品。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开明图书公司

当时,在中学生杂志上面,有刘薰宇先生的数学专栏,叫"数学讲话",被很多学生收藏着。据刘老先生所说,因为有学生写信给书店,说在上海一二八逃难时丢了杂志,所以,请求他能补给他们一份。刘薰宇先生就依托了开明图书公司,出版了《数学趣味》。

为什么大家会对《数学趣味》这么感兴趣,因为刘老先生把它说的风趣,容易懂,瞧瞧当时收录的文章名吧:恨点不到头,八仙过海,棕榄谜,韩信点兵,假使我们有十二个指头,王老头子的汤团……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中学生

竟然没有半点数学高冷的范儿,完全是接地气的故事啊。之后,在中国抗战之前,尽管时局动乱,刘老先生仍旧想着怎么写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兴趣的数学书。从1937年写到了1939年,他生终于完成了《马先生谈算学》,这位马先生就是一个虚拟人物。虽然这部书放入了上百道题目,但是仍旧不枯燥,到处都是好玩的话语,完全不像我们现在许多课外辅导书,题海战术那么死记硬背。

这套书当时在中国很受欢迎。我国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前数学组成员、副主席齐民友先生曾撰文称,读了马英九初中数学讲座,感到很震惊。

他还有一本著作,叫《数学的园地》也是收获了一众粉丝,其中就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顾朝浩院士。他也提到,自己看了《数学的园地》之后对数学愈发地感兴趣。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顾朝浩院士

且不说那些科学家、数学家,著名画家丰子恺,因为近水楼台,被刘薰宇先生请作序,激动万分,连夜读了《韩信点兵》之后竟然把丰子恺的眼睛给看得很疼很疼,第二天就去看了医生。

说起来,刘薰宇先生的这三套书对中国这百年来的数学教育影响颇深,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总编辑,他还亲自参加编写并审定了全国中小学生教材。后续所有的数学教材均以这套教材作为蓝本,可见刘薰宇先生写的数学有多么影响之大。

所以说中国要发展就是要在科学研发方面多下功夫,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科学、科技等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有强大的数学依据,作为支撑!只有把自身的内力练强大了,这样才能时刻抵御一切外来阻力。这就是科技强国的硬道理!

在从小传统教育的应试考试中,数学是最让家长和孩子们感到枯燥与无聊的,甚至大部分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产生厌恶的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都知道数学和物理不是分开的。如果我们想赢得物理奖,我们需要有一个高水平的数学技能杨振宁有很深的数学知识。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他表示: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课程都需要良好的兴趣基础。

第二:学习需要同时掌握好方法。仅仅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所以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一本好书或一个好故事足以改变他的态度。(下图为刘薰宇的数学,1948年版)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对于中国国内的数学科普读物

来说,刘大师的作品堪称最佳。它们延续了近百年,对中国启蒙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启蒙数学的最大贡献。

刘薰宇出生于19世纪末。他年轻时在中学和师范学校教书。后来,他去法国学习。回国后,他在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七七"事变后,刘薰宇等教师移居西南,到西南联大任教。解放后,新中国任命刘薰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刘薰宇毕生致力于使数学变得有趣,从而提高数学的吸引力,最终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刘薰宇的数学有三卷。今天,推荐给大家。

刘薰宇先生写的有关数学的书。他对数学有独到的见解,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他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成文章,发表了报刊,后来就总结成这套《给孩子的数学三书》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杨振宁曾说,他对数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刘薰宇的作品。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学者、前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谷超豪也提到了刘薰宇,他说刘薰宇的作品是他数学学习的关键。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媒体评论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杨振宁1983年和香港中学生的谈话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它介绍的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

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谷超豪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我一直没有尝过数学的趣味,一直没有游览过数学的世界,到底是损失!最近给我稍稍补偿这损失的,便是这册书里的几篇文章。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丰子恺 《数学趣味》序言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如果你想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掌握好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给你推荐刘薰宇老师的

《给孩子的数学三书》本书通过有趣的语言描写,将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故事。在有趣的故事中,他们可以轻松地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许多中小学生深受启发,成为一套经典的数学科普读物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最初启发我的并非我的父亲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中小学生,你可以给孩子看一本启发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物理学家的数学启蒙书——刘薰宇先生的三本儿童数学书,这对提高他的数学成绩非常有帮助。

而且,价格也不贵。三本才69,比辅导班便宜很多。而且,辅导班上也不会有刘薰宇这样好的老师。

点下面的横条购买,从培养兴趣开始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