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书法家的钢笔行书比较好看?司马彦的怎么样?

花花世界63773132


钢笔行书结构怎样写好看?

一,以字的中心点为核心,中宫收紧。向外扩散。

二,笔画多的字要写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

三,撇捺为主笔的,要写得舒展大方。

四,字底有横画的,多数为长横。

五,左右相向的结构要注意紧揍有避让穿插。

六,根据偏旁的大小,左右应有高低错落。

七,行书的牵丝可以连,也可以不连,如果没连要行断而意不断。

八,无论是左斜形的字或右斜形的字要注意重心,斜中求正,斜而不倒。

九,一个字中有多个折画的,角度要有变化。

十,一个字中有两竖的,一般左短右长。

梁锦英先生,广东德庆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早期开拓者,硬笔书法活动家、教育家。广州钢笔书法函授学校校长,全国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副会长。

梁锦英先生谈学钢笔书法体会:

一,选择自己喜爱的钢笔字帖,反复进行临写。

二,要勤、恒、巧。勤,就是勤于练习,恒,就是持之以恒,巧,就是要多思考,多研究。

三,要有合适的执笔和运笔方法。

四,要有一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以上钢笔行书作品为硬笔书法家梁锦英先生书。)


神韵轩书法


好看的钢笔行书,依据我早年印象,配图选5家推荐题主。

1,沈鸿根。主编《写字》杂志,办学函授教育,文明杯大赛历任主要评委,写书,写专栏,书法自成风格,尤其长于章法布局。


2,任平。其硬笔行书姿如美人婵娟,线质如绵里裹针,秀逸不失劲健。

3,王正良。硬坛领袖级人物。“宽博”二字,是我对他最大的印象。

4,钱沛云。略嫌平淡,胜在娴熟。


5,牟希贵。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5家贴完,贴张我的平时书写。可还“好看”?



向金港的象


那家好看,这不是一个人说了就算的。

先说顾仲安

顾仲安的钢笔书法既具传统功底又有时代气息,字体结构严谨,点画精熟,还有毛笔书法的韵味。其楷书庄重典雅,娴静大方;行书酣畅潇洒,则劲隽秀;草书飘逸轩昂,雄健自然。

但是,他的字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我怎么学怎么练,都写不出他的神韵!(呵呵!中国人的通病,我写不好那当然就是你的原因。吃不到嘴里的葡萄那就是酸的。)

再来看田氏行书,

特点人家自己已经说了,还比我说的好。就不添那一脚了。

开始练字的时候没怎么注意司马先生的帖,受邀回答,临时看了一下,据说是学的欧体,我总觉得他的行书有赵的味道在!


武松醉打酱油


成人练习硬笔书法,建议还是学习古人的字帖吧,虽然现在的书法家的硬笔也有非常好的,但是和古人留下来的经典的书法作品相比较还是差了很多,不在一个档次上。

另外古人的书法字帖比较多,好的行书也非常的多,风格也是多种多样,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我个人不计较推崇的,适合练习钢笔的古人的字帖有赵孟頫的《赤壁赋》,这本字帖书法风格秀美,也是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品,结构也比较工稳平正,适合入门练习。

学习完赵孟頫的这本字帖,接着可以学习唐代陆柬之的《文赋》,这本字帖直接演习二王一路的笔法,是二王一路里面比较平正的,适合向二王书法过度。


如图:陆柬之《文赋》

最后可以练习王羲之的圣教序和兰亭序,学习书法,这两本字帖是绕不过去的,是行书里面最经典的两本字帖。

王羲之以后的书法,一直到清朝,其实就是一部王羲之书法的风格演变史,王羲之是源头,其他的都是流派,要想从根本上看懂王羲之以后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是必须要学习的。

古人说,学书不入晋人格,终成下品。

学习二王书法,才能真正的领略中国书法的魅力。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行书行楷练习2种途径,赵楷是最好的基础资源》

行书讲究灵动流畅,硬笔行书笔画是基础,启功毛笔小行楷是硬笔行书“化龙飞天”的绝佳桥梁。

一、行书练习两人种途径:其一楷书度入行楷;其次专门学习行书;

与楷书学习不同,楷书必须从楷书入门学习,只皮一条道路可走;但是行书却可通过楷书学习,熟炼之下自然形成行书技巧。

也就是说:楷书快写就是行书。

第二种方法就是,直接从行楷笔法入门。从练习笔画笔法,再到结构分析,再者章法训练。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书书写技能。

二、硬笔行书门派虽多,基本笔法功夫基本一致;

与楷书相比,行书笔画"一画三段写",“起笔”顺锋承接上一笔画“收笔笔势”。中段行笔相对自由,未段收笔不光要呼应本笔画形态,交直接为下一笔起展示承接关系。

行书行楷书笔画笔法中,“起笔”与“收笔”都以“接笔”为主。

图:行书中的笔法以“流畅”“顺手书写”为目标的不同特点;

三、启功小行楷《论书绝句100首》是硬笔书书法练习最佳提高选择;

古代小楷现代小楷都很多,练习楷书可以成就行书的技能。尤其是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100首》堪称现代硬笔行书、行楷、楷书练习的绝佳范本。

古代行书、行楷,现代行楷行书资源同样丰富多彩,可以选择。启功先生留下的行楷《启功论书绝句100首》更是绝佳的学习范本。

图:《启功论书绝句100首》选篇

图:《启功论书绝句100首》选篇

四、赵孟頫小楷与馆阁体是硬笔行书的另外一种练习资料;

赵楷是一种兼顾行书笔法与楷书结构有书体。对于书法入门是一门优秀的教材。

赵孟頫行楷、行书都是正统的学习教材。

五、任政先生的行书是现行的标准;

任政先生是中国简体字行楷行书第一个规范者,现代人学习行书大都从他那里学习了第一手专门的技能技巧。

任政先生的行书是最为标准化的行书,无论在可识性上还是美观性上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六、黄若舟先生快写钢笔字是一种效率最高的行书书法方案;

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是目前书写速度最为速效的行书字帖,也是一本在理论上相对完备的著作。

其它内容......


创新炎黄


练习钢笔字,建议以临摹古人的字体为上。你关心的行书可以推荐基本行书字帖:

1、王羲之《兰亭序》,现存临摹版本众多,推荐唐朝冯承素摹本,又称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2、赵孟頫行书《千字文》,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为最佳,《千字文》是其代表作之一,颇为历代书家所推重。在书论上,赵孟頫提出:“学书有二,一日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3、文徵明《行书七律诗轴》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4、苏轼《黄州寒食帖》,此贴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同,从一字到一行,从一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


舞笔弄墨


(瞿宇辉书法作品)


(瞿宇辉书法作品)

(瞿宇辉书法作品)

(瞿宇辉书法作品)

(瞿宇辉书法作品)


书法人瞿宇辉


本人平日练笔




911东北人




ying636


我所理解的今时硬笔书法界,庞中华渐老式微,司马彦名气尚大,顾仲安也是别具一格。就实力而言,我认为上述三人都不如目前呼声渐起的中性笔书法家赵贺新。


不少人说庞中华老师的字看久则腻,太过于拘泥呆板。在我看来,有一定道理,但要说司马彦的字或顾仲安的字比庞中华好,绝不认同。庞体硬笔字以碑体为骨,端正厚重的同时,飘逸灵动肯定要差一些。


司马彦的字其实比较泛大众化,清秀不戾,但同时也失了锐气,无神无骨,难登大雅。特别是行书水平,不少优秀的中文老师硬书水平不输司马,比我也强不了多少。


顾仲安的字,结构布局更有势一些,就单字来看也是相当独立果断的。但顾字也有弱点,笔画两头细中间粗,颇见笔法技巧,但全字看上去也是两头细中间粗,收敛稍显过度,予人压迫拘泥之感。

赵贺新的楷书还是严谨的,章法也很讲究,无论是笔画处理,还是间架结构,皆善于前者。行书所见不多,不敢妄评。

〔试贴本人硬笔小字几幅,请友指教〕

抱庸硬笔:天门山记(上)

抱庸硬笔:天门山记(下)

抱庸硬笔词一首

抱庸硬笔一则



我是抱庸。喜欢原创诗词和书法的朋友请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