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看待那些“突破传统”的艺术家的行为?

影影圈圈


我们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突破是创新的前提。艺术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从远古走到今天,就在于不断的突破创新。

古今中外,艺术史上突破传统开拓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作为一个油画艺术爱好者,有一位勇于突破创新的油画大师让我记忆犹深。他就是十七世纪巴洛克油画艺术开创者暨重要代表彼得-保罗-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出生于德国,成名于荷兰。十七世纪西方最伟大的画家。鲁本斯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少有的绘画天赋,12岁进入教堂学习油画,后来又在意大利进行了长达6年的游历学习,深受米开朗基罗、卡拉马乔、提香等艺术大师画风影响。21岁被政府指认为正式画家。

鲁本斯天资聪颖而又勤奋不怠,年轻时就练就了娴熟精湛的油画技法。他曾逐一临摹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前辈艺术大师的作品,从中悉心领悟艺术的真谛。鲁本斯师古而不泥古,凭着勤奋睿智,艺高胆大,勇于突破传统,开拓创新,在古典主义写实传统基础上,将巴洛克艺术应用于油画创作中,对十七世纪乃至后来西方油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还有,在鲁本斯之前,油画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婀娜多姿,纤巧美丽,比如达芬奇的《丽达与天鹅》,拉斐尔的《圣母子》、《美惠三美神》,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世俗的爱》等等。而与前辈画家大相径庭的是,鲁本斯画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人高马大膀阔腰圆甚至看上去近乎“彪悍”,明显与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有些违和,也曾因此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讥讽。但越来越多的人们渐渐发现,鲁本斯油画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不尽美丽纤巧,但让人感觉更接地气,更亲切自然,更动感大气,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鲁本斯被称作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艺术大师。





灯影书画


传统艺术不全部是腐朽的,有些传统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早已被证明它们是正确的,但是艺术总是要发展,这样才能一直保持活力,对于突破传统的艺术家,我们不能一杆子打死,要分情况来看。

第一,延续正确方向的突破。

正确方向的突破是可取的,这种突破一般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和更深层次的深造。对待传统艺术我们的正确方向是继承和发展,只有在对传统艺术了解足够深刻的情况下才能去谈发展和突破。



第二,哗众取宠的恶搞。

现在有很多艺术家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哗众取宠,以恶搞的形式故意歪曲传统艺术的形象,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丑书和丑画的盛行,这种行为往往是以利益为目的,急功近利,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发展和进步。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是我们应该坚决抵制的行为。


对于勇于突破传统艺术的艺术家,我们要区分对待,其实那些以利益为目的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的艺术家还是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艺术的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关注点赞,原创不易,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万物皆明


如何看待,那些突破传统的艺术家的行为?

作为艺术爱好者,默默认为,这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

艺术家突破传统,这不仅仅是艺术家,自身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促使他们突破旧有传统创新。在这其中,还与艺术家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紧要的联系。

这里,默默就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突破,和法国印象派的兴起,为例子展开说明。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突破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14~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蔓延到西欧各国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它突破了自中世纪以来,近千年的思想文化禁锢。

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画家波提切利,威尼斯大师提香等等,各路独具风格的大师辈出,他们凭借自己的超人天赋,和对艺术敏锐而独特的感知,不断突破着、自中世纪以来的文化艺术禁锢,创作出许多精彩、流传后世的作品。

这些艺术大师的能力,和对于艺术的思考见解,固然是突破传统的关键,但其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状态,密切相关。

欧洲为什么会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会在意大利展开?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意大利,环境非常特殊。

14世纪的意大利和现在不同,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由许多小国家组成的。这些小国家之间相互制衡、较量,导致他们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重视,也越发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一路不断的发展,演变,积累,从而自意大利开始,产生了遍布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法国印象派的兴起

再比如说,19世纪法国印象派。印象派现在广为人们所知,许多观众都倾心于印象派的作品:丰富多变的题材、光辉绚烂的色彩,光影幻变的画中世界。近现代的许多艺术家们,也都从印象派的作品中借鉴、汲取灵感。

为什么印象派能在19世纪的法国,在古典学院派还是当时主流的情况下,发展、壮大、并且被无数的人所接受喜爱?

因为印象派突破传统,发现、描绘了一个人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和多彩的真实生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还是与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时的法国,照相机已经被发明出来,印象派的画家们,开始对一味地描绘传统题材(人物肖像等),产生了疑惑和思考,他们将视线投向了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他们开始走出画室,尽情地描绘真实世界和生活。

另一个促使印象派,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当时管状颜料(管状颜料出现前,使用传统颜料、外出作画麻烦且不便)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让印象派的画家们,更加便捷的带着颜料去室外写生,从而创作出更多的精彩作品。

艺术家从来不是脱离尘世,在无人僻壤之地、独自修行的出世者,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那些突破传统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经由自身思考奋斗的成果,这其中,更是隐含了艺术家所生活时代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结晶。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默默看艺术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一个搞艺术创作多年的人,我觉得“突破传统”是非常沉重的事情,艺术家没有智慧、没有创新精神,是做不到的。

突破传统,既创新。做艺术,我们先得认认真真学习艺术,学习的过程,称之为继承传统的过程。学习传统的目的是为创新,也就是题主所说的突破传统。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没有个人创新,没有对从事的艺术有所突破,不是好艺术家。国画、油画,现在一大批的人在蹭饭吃,我为什么这样说?没发现世间在艺术造诣上很成功的艺术家后面,跟随了一大批模仿者,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创新概念。

艺术贵在突破传统。有一句经典之言:“入古则深,出古则远”,艺术要有深厚的传统,要有扎扎实实的传统功底,但不能为传统而传统,要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要大胆突破,这才是一个优秀艺术家应具有的特质。


陈庄水墨画家


任何艺术形式,它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跟人的生老病死是一样的道理,因此,一种艺术形式走到老态龙钟了,必须依靠创新意识给注入一些活力,否则,它就面临枯萎和消亡。

艺术上的“突破传统”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种创新方法,但是,这个创新有没有成功?是有一个衡量条件的,那就是这个此方法经过历史检验后,有没有给艺术史的发展做出有用的贡献。



若有贡献,为从事这门艺术的群体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创作技巧和经验,并推进了这门艺术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引发了一场艺术革命,就认为是成功了。如果没有就认为失败了。

由于艺术的种类非常多,但艺术相通,在许多地方都可以通用,所以,我以绘画为代表,谈谈“突破传统”后,到底会带来好处还是坏处。





在绘画上突破传统的行为有很多,突破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从形式上突破,有从技巧上突破,有从内容上突破,也有从意境上突破。

其中,成功的画家,往往从内容或意境上突破,突破的是本质或实质,拯救的是绘画的生命力。这种创新方式在中外绘画史上并不多见,创新者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师级画家,也都是被载入史册的人。





像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突破了古典油画注重造型的传统,直接遵从主观的心理感受,以刻画光影世界带给视觉冲击和瞬间的心理感觉为主,并运用绚丽的画面色彩来强化自我的心理感受。

这样的方式和理念完全跟古典油画拉开了距离,促进了印象派的形成,因此,他突破传统的行为是成功的,注定成为一代宗师。



又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他从印象派画家注重色彩对画面的主观感染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挖掘和强化了笔触在画面中的抒情意味,用带有情感色彩的笔触痕迹,如波浪型笔触,螺旋型笔触来渲染非理性的情绪,并取得很大成功,所以,梵高突破传统的行为也是成功的。

我国20世纪国画大师吴昌硕则是把篆书的线条吸收到花鸟画笔意中,给国画的金石气注入了生机,他也是成功的。



而有些艺术家突破传统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比如说,在书法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别人都拿毛笔写书法,他却要拿拖把,头发,手指头,或者用身体其它部位控制毛笔来写书法,从形式来看,这也算突破传统,但属于标新立异,对书法的发展毫无益处,还误导了大众对书法的理解。

因此说,在艺术上要突破传统,不能标新立异,必须在深刻领会传统的基础上,在寻求突破的方式,所有不尊重传统的创新行为,注定惊鸿一瞥。


鸿鹄迎罡


艺术的发展就像人的生长过程一样,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以及死亡,然后又到新生,这样的一个过程,要注意,西方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就进入了一个“死亡期”,人的行为决定了艺术的命运,问题来了: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看待那些“突破传统”的艺术家的行为?

突破传统的艺术家的行为

开篇已经简单提到了人的行为决定了艺术的命运,艺术并不是万能的,是人们赋予了艺术的价值,这样艺术才有价值,传统的思想审美观念导致传统艺术的诞生,同样,非传统的思想审美观念导致“非传统艺术”,也就是抽象艺术的诞生,任何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

我们就把那些抽象派的艺术家,称之为突破传统的艺术家,时间回归到20世纪,20世纪的变化最多也最快,并且也反映在艺术中,比如,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马蒂斯的野兽派、蒙克的表现主义、还有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等等形式的艺术都是突破了传统,



之所以有些艺术家要突破传统,其一:从艺术的角度讲,这是艺术创新,让新时代的艺术更贴进于现实生活,和时尚、科技、建筑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把突破传统的艺术家的行为叫新思想、新技巧,这有什么好处呢?突破传统,这让艺术家的创作得到了自由,


其二:从艺术家个人角度讲,突破传统是为了可以在艺术界生存下去,俗话说的“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而后才得希望”,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艺术家,20世纪的艺术家不可能一直完全继承19世纪的艺术家的艺术行为方式,毕竟19世纪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已经很成熟了,唯有“开宗立派”才能得以生存、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虽然这存在风险。


诗夜城主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艺术产生,这是世界艺术史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些“突破传统”的艺术家必定是著名的艺术家,他们勇敢挑战传统艺术,突破传统艺术的条条框框,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艺术形式。



一、艺术创作“突破传统”的艺术,就是挑战的创新。“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些有胆识、有魄力的艺术家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就是把传统艺术中有些落后、俗套、陈腐等抛弃,融入先进、科学、其它等艺术理论,完善传统艺术从而使它焕发艺术的光芒。



二、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艺术家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必然规律。艺术创作贵在能“突破传统”艺术的瓶颈,具有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和创新程度。艺术的创新绝不是标新立异、低俗不堪、抄袭模仿等。艺术创新中的“突破传统”的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取长补短,优秀的发扬光大,糟粕的应抛弃,更好的完善传统艺术。


三、艺术作品就是要人们感受到时代的特色。艺术反映着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能使人们看到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特殊风貌。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化,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欣赏艺术,不能老是局限于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这就要求艺术家们大胆地“突破传统”艺术,不断地创作出新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要。


黄智637


人原本就是赤条件来赤条条去,因为生存而穿衣戴帽,而后就是矫情了,皇帝的新装也有了。艺术原本就是赤条条的,有谁画树之前先给树穿件外套的吗?!


大嗓门来也


艺术同科学一样没有边界和尽头,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再于创造力,因此只有突破才能创造。

艺术的创造不受唯物论的禁固,思想更能漫无边际地遨游畅想,对未知领域的开拓远远大于科学。

艺术家在无意识形态中产生意识形态,常常用高维度视觉审视我们的现状空间,再以形式、语言、文字、音律、肢体等等为载体传递或释放自己意识到的创新思维。即便有些艺术家釆用怪诞或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或展示自己艺术新主张或理念也不足为奇,世人还是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这样的创造型艺术家。凡高生活的时代里传统的艺术形式也视他为"疯子"

传统艺形式并不是不好,而是己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己经成为了美术史当中的篇章,现当代的艺术家想去超越这种经典几乎很难,即使在技法和形式上己经超越了经典,也算不上艺术家,只能算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师。

这是一个向前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艺术家无畏的探索精神,也需要传承传统艺术的大匠精神。


官方认证农民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怎么去理解艺术这个东西,真正懂得艺术的是什么人,搞艺术的真的懂艺术吗,艺术难道只是一些人口中说的那样,只有自己懂别人根本不懂艺术这种自欺欺人的话吗,艺术分为很多种,但是在我们国内现在的艺术就不伦不类了,说白了就是没有能力的人通过关系炒作上去,然后喜欢用所谓的身份来自欺欺人而已。


在国内现在懂艺术的在民间,但是不懂艺术的人反而身居特殊位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艺术当然不能在原地踏步,要走出去突破出去,但是这个所谓的突破却成为了一群牛鬼蛇神胡作非为的理由,现在的一些人把乱来当做艺术,说它们水吗它们会说它们自己是什么身份地位,其实现在的艺术就是身份地位和名声,跟作品水平没有一毛钱关系。

现在的艺术和传统的比,简直就是狗屁不通,提鞋的资格都不配,现在的艺术是把无能和不要脸以及幼稚发挥到了极限,只有部分的艺术还比较理性,至少能让人可以接受,并没有太过恶心的行为笑话闹出来,但是现在的水货太多,很多原本是无能的人但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一个身份以后就来祸害艺术,不得不说现在的艺术真的狗屁不通。



真正的艺术是需要超越出去,理性合理的方向才是可以接受的,把胡作非为当做艺术其实就是一种践踏行为,高手在民间,真正的艺术家绝大多数都是一些默默无名的人,而那些名声大的反而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只有一些耿直不屈的有名声的能称为艺术家,一些有能力但是却被不良风气埋没的人才是真实有实力的艺术家。


乱搞一通被一些人当做艺术,简直就是侮辱智商,但是却有很多人去抬,不得不说虚伪的人喜欢做虚伪的事情,喜欢去抬沽名钓誉之辈的人其实也就是一群虚伪的人,这些人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其实是同一类人,所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了利益什么脸不脸的都不重要,就算是被打脸也根本不当回事,能拿到好处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主流艺术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