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顺天府尹比直隶总督低两级,却为何不怕总督?

julie_fz71


清代的顺天府是京畿地区的独立行政单位,下辖有5州(通州、涿州、蓟州、霸州、昌平州)、19县(大兴、宛平、良乡、房山、固安、永清、东安、文安、大城、保定、三河、宝坻、武清、香河、宁河、顺义、密云、怀柔、平谷。其中大兴、宛平属于京县。)

因而在清代,顺天府的性质就是首都,府治就在北京,并不归属直隶省管辖,反而直隶省的一些州县事务还需要和顺天府协调。因而顺天府的行政长官顺天府尹虽然只是个正三品,但是和直隶总督之间并没有上下级的统辖关系,因而无所谓怕不怕总督的事情。

不仅如此,顺天府尹管辖的区域是国家的心脏,京师所在,算是天下首府,府尹的权势实际上相当大,而且还具有其他知府不具备的具折上奏权,可以直接通达天听。


海研会


说顺天府尹怕不怕直隶总督,这个我不知道。毕竟那么多任的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你不能分析他们之间每一任之间的关系;但是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这却是事实。

清代的顺天府制度,承袭自明朝的两京制。明代本来定都南京,后迁都北京,但依然保留南京的陪都地位。于是,围绕着南北二京的京畿地区的行政规划便形成了二天府——南京是龙兴之地,周边即为应天府;北京是实际首都,京畿便是顺天府。

清朝龙兴于沈阳,便撤销南京和应天府,改沈阳为盛京,辽宁为奉天;但是他们同时保留了北京地方行政的顺天府位置,其长官为顺天府尹。

清朝的府尹,官职一般仅仅是四品官,不过相当于如今的一个市委书记。但是顺天府尹不同,他是正三品。其他府尹除非进京述职否则无权面圣,而顺天府尹却能直接上朝奏事,面见皇上。因此,顺天府尹的地位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市委书记。

而直隶总督呢?虽说号称八大总督之首,疆臣领袖,一品大员,却有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方——直隶总督管不着顺天府的事儿。因为顺天府尹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他的上司并不是直隶总督。

实际上,清朝的直隶总督,驻跸处一直是保定,和北京地面上的事儿基本他都管不着。他的辖区,是没有顺天府的事的。皇帝在下达有关京畿地区的诏令的时候,也是同时下发给顺天府尹、直隶总督,不存在直隶总督转达的问题。

相比之下,直隶总督有点近似于如今中部战区第一政委兼河北省委书记(因为总督有统兵权),而顺天府尹则是北京市委书记(没有统兵权,统兵权归属九门提督)。这两个职务基本就是平级,虽然官阶有高低。



青言论史


在清朝入关后在神州大地设立11位总督, 东三省、直隶、两江、两广、 两广、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云贵、漕运、河道,其中漕运和河道没有地方实权,直隶总督可称天下第一总督。当然还有个不亚于总督的行政地位——顺天府尹,这当然是皇帝给予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的特权。

一、首先从官品上说

从官员品级上来说总督正二品,其中直隶总督可能还会兼任其他职务,最高到从一品。顺天府尹是正三品,比总督低了两级到三级左右,理论上和其他地区的知府平级。可是清帝很多诏谕都是直接将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并列齐名,顺甚至天府尹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面圣,而直隶总督不能擅自进京。这待遇是任何一个知府和总督都无法享受的待遇。

二、其次从重要性说

顺天府尹负责保卫京师安全,地位仅此于九门提督。在清朝入关之初坐府尹这个位置的都是皇帝的近臣,根本没有汉人的位置。雍正朝之后在选人的资格上面也颇为讲究,直隶籍不得出任顺天府尹,这和流官制度有关系。直隶总督在自己辖区内管不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顺天府,一个是热河行宫。直隶总督名义上管理着顺天府,但是实质上在处理顺天府的事务上还是得遵从顺天府尹的意见。

三、再者从必要性说

因为满清一直将八旗贵族和皇室宗亲养在京师里,这些贵族们都不是好惹的主,所以皇帝必须提高顺天府尹级别和权限提高到督抚一级,以便管治这些八旗老爷们。同时顺天府有自己审理命案的特权,无需上报直隶总督。府尹用的印章也和总督们的印章一样,都是银印章。顺天府尹这么高的位置,皇帝肯定猜疑,所以在乾隆时期设置了兼管府尹事务大臣,目的让二人相互监督,那还得是平级关系。

最后再说一句

清朝有句古话:宛平县里管朝廷。古代就有京官高三级的说法,小小县令都如此,更别说顺天府尹了。当然官场也没有说怕不怕这一说法,都是相互给面子才是高情商的人。


小白知史馆


这个其实要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人来讲怕不怕,如果顺天府尹是包拯一样的人,直隶总督不怕吗,如果直隶总督是于成龙一样的官,顺天府尹不怕吗。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这两个级别的官员都有弹劾对方的权利,而且互不从属。

首先直隶总督,为各总督之首,如果不兼职朝廷尚书衔,为正二品,如果兼职尚书衔为从一品,管着我们现在的北京,河北,天津,等地,论权利那也是不可小觑的,像于成龙,袁世凯等都做过直隶总督,于成龙那就不用说了,为官清廉,造福了很多百姓,被大家称为天下第一廉吏,而袁世凯呢,虽然没有于成龙那么好的名声,但也是著名的政治局,军事家,推翻了帝制,创造了民国,再看看顺天府尹在清朝好像没有几个出名的,按理说,直隶总督管着几个省包括北京在内,而顺天府尹只管北京几个县,从表面看,品级看,顺天府尹都是直隶总督的下属,可在清朝的制度里,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是互不从属,都是直接向皇上负责,都是可以在朝堂上站班的,都有参奏对方之权,平常直隶总督督导所管辖地区的工作,而顺天府尹是维护京城治安的和九门提督职责想当,虽然品级不够,但位置特殊,就好比直辖市的官和省级官一样,虽然表面看差的一级但,有的级别虽小但官大,有的级别小,官也小,但位置重要,有时说话比你外管说话还管用,所以直隶总督虽然官大,职责大,但顺天府尹职位重要,而又都有面圣的权利,所以在他们他们俩之间至于谁怕谁,就我前面说的,看人,看事了。


不要怀疑我的未来


尽管顺天府尹比直隶总督低二级,但两者之间在乾隆之后并无隶属关系。

顺天府尹是管京城内事务的,官阶虽低,但是可以随时面见皇帝的,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六部尚书或侍郎(副职尚书)高配兼任的。清朝没设宰相,内阁由六部尚书、军机处来主导。直隶总督虽是所有总督里最大的,但封疆大吏又何以跟中央大员相比。

再者,京城之外的事务是由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共同管理。

一个随时能面圣的顺天府尹,犯得着要怕有事才会被召见的直隶总督吗?要是直隶总督把顺天府尹惹毛了,顺天府尹在圣上面前谗言参本,还不知谁难过呢。


秋天秋2019


顺天府好像是京官,总督什么的属于封疆大吏,镇守一方。你说京城的官整天在皇上身边,能怕总督嘛?

个人理解,欢迎指点


霍山河


一个京官,很多事直接跟皇家有牵连。负责本地事物,肯定认识京圈的大佬。接触的层面不同,肯定不会怕你个管不了自己的封疆大吏


莫怨莫失莫问今朝


顺天府是直辖市,归皇帝直属,和总督没有上下级关系,谁怕谁?


哥是打酱油的路人甲


1.首先他的隶属不同,顺天府属于京城的范围,属于皇帝直接管辖范围,直隶属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属于现在的省长级别的两个没有隶属关系,


lijunlove123456


更像是今天的北京市市长和河北省省长,虽然有区别,但意思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