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一談到"溺愛"這個詞,父母大多會認為這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溺愛"。

3歲之前,是孩子人生的頭一個三年,在這三年裡,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以及給孩子提供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期會對孩子人格的發展、情商、免疫系統的建立等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些父母帶著孩子去上各種早教班,讓孩子學習更多啟迪課程,自己卻忽略了給予孩子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以及給予孩子滿滿的愛意。最終,孩子可能發展得沒有父母想象地那麼好。

父母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孩子的身心足夠健康嗎?

在我的指導下,孩子能夠獨自解決問題、或者長時間專注於某一件事情嗎?

再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還能像小時候那樣,與父母之間形成良好的關係嗎?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一些肯定的答案,那麼孩子的頭三年父母就必須要好好地注意和把握。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父母要逐漸地學會放手,但是在孩子三歲之前,父母應該要學會正確地去溺愛孩子。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為什麼要溺愛孩子:由兩個因素決定

夏巴尼說過這樣一句富含哲理的話語:"人的品性在童年開始形成。 我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童年時的所學與所為。"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知,童年是人生中的開始,孩子在童年時期塑造的品格將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而孩子三歲之前打下的懵懂的基礎正是為孩子童年時期的言行舉止打下基礎。

那麼,為什麼父母要溺愛孩子呢?這是有兩個因素決定的:

1、 三歲之前的孩子正處於敏感時期

"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別強的時期。"

"敏感期"有不同的形式和種類:比如說最常見的"口腔敏感期",孩子出生不久,就總是不自覺地把手放進嘴巴里,無論父母怎麼勸導,孩子就是吃的津津有味。

"口腔敏感期"會持續到孩子一歲多一些。"肢體敏感期"是跟在"口腔敏感期"的後期。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在"肢體敏感期"中,孩子總愛用手去仍各種東西、用手指去扣某個東西、還會用手去打人。

隨著孩子年紀再增大一點點,兩歲多的孩子就會進入到"物權意識敏感期"。孩子會常常說"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你不許動"。無論是什麼東西,孩子都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甚至連媽媽都不可以。

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比較敏感,這就需要媽媽溺愛和包容孩子。父母只需意識到孩子正處於敏感期,出現這樣的行為也只是短暫的而已。

2、 幫助孩子養成"安全型依戀"

親子之間有三種依戀類型,這個依戀類型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還

會影響孩子是否能夠學會人格獨立。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戀"是孩子最適合的依戀類型。

"安全型依戀"是指孩子與媽媽待在一起的時候,很依戀媽媽。他們把媽媽當成一個安全的地方,並且依靠著這個地方去探索外在世界。

當媽媽離開孩子身邊時,孩子起初會產生焦慮,後來就慢慢地冷靜下來了,但是孩子的活動範圍會減少。當媽媽重新回到孩子身邊時,孩子會重新變得依戀媽媽。

而其他兩種類型的依戀則沒有這樣的效果。

其中一個是"迴避型依戀",媽媽在離開孩子之後,孩子會變得很焦慮;當媽媽回來之後,孩子還是會感覺到焦慮。而且,孩子還會表現出迴避與父母之間的相處。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另外一個焦慮類型就是"抗拒型依戀",媽媽在離開孩子之後,孩子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種陌生和牴觸的情緒。媽媽重新回到孩子身邊之後,孩子面對媽媽又會產生新的情緒——憤怒。

所以,就算媽媽返回之後,孩子內心的焦慮情緒還是很難散去。

培養"安全型依戀"容易陷入的教育誤區:把"示範"當成"教"

父母為了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會對孩子變得寬容和有耐心一些。所以,在孩子做錯某一件事情時,父母沒有直接地責怪孩子,而是手把手教孩子去做。耐心地教導孩子是好事,但是一味地教導很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所以,與其不停地教孩子一些東西,不如父母直接親手示範孩子,讓孩子跟著自己做,而不是手把手教。因為小孩子還不能理解太過於複雜的東西,父母倒不如做一個步驟,然後孩子也跟著做,直到孩子完全學會了某一件事情為止。

舉個例子,吃完晚飯後父母與孩子一起外出散步。看到小孩子不會穿鞋,一些父母可能會說:"寶寶你看啊,我教你這樣穿鞋。"說著,父母就幫助孩子把鞋子穿好。

雖然孩子看了一遍,然而下次孩子可能還是不會穿。但是如果父母用的是"示範"的手段的話,效果可能會有些不同。父母讓孩子拿起自己的一隻鞋子,然後父母也拿起自己的鞋子:"寶寶,你看我怎麼穿。"

孩子看完父母穿了之後,就能夠自己動手給自己穿鞋了。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同樣的,如果有長輩到家裡了,孩子沒有叫人,這是,父母如果說:"趕緊叫人呀,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呢?"孩子聽到父母說自己沒有禮貌,可能會更不想叫人了。

父母可以給孩子示範一句:"叔叔阿姨好!"於是,孩子也跟著叫一聲:"叔叔阿姨好。"

父母要明白示範的力量,在教育的過程中,多運用示範。通過示範,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完成。這樣一來,孩子的學習效率肯定會大大提升,接受程度也會增加。

如何正確地"溺愛"孩子?如何與孩子處成"安全型依戀"模式?

從本質上來說,這兩個問題是同一個問題。那麼究竟父母應該怎麼把握好孩子三歲之前的這段時光,如何利用"溺愛",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型依戀"?這裡有幾點小小的建議:

1、 正確處理孩子的情緒,要學會理解孩子

小孩子最大的特徵就是總是哭哭啼啼,情緒變化多端。上一秒孩子還樂呵呵的,結果下一秒孩子就哭出來了。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的反應態度很重要。

每一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孩子當然也是了。面對孩子時常崩潰的情況,父母應該要多一些耐心,用我們的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說:"不要哭了,多大點事啊。" 父母可以嘗試著這樣與孩子對話:"寶貝,沒關係的。媽媽知道你難過,媽媽也很難過。"結尾的時候,父母最好再巧妙地加上一句"媽媽永遠愛你"這樣的話語。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2、

正確地處理孩子打鬧的情況,要幫助孩子處好人際關係

除了情緒大之外,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有很多。面對小孩子之間的打鬧,父母也要學會妥善處理,這有助於孩子理解簡單的人際關係。

比如說,孩子突然打人了,父母不能直接說:"不能夠打人",因為孩子一聽到這一句話,可能會打的更賣力。父母最好先抱住孩子,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再去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突然打人。

有些孩子打人可能就只想著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用一種好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心目中想的東西。

3、 正確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除了上面兩點之外,父母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辭。有時候,言語就像是一把刀子,會給聽者很大的傷害。而那些善於運用言語的人,就能夠迅速地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父母在與孩子的對話,應該是充滿愛意和鼓勵的。

比如說,孩子僅僅乖乖地吃下了一碗飯,那麼父母就可以說:"哇,寶貝你今天也太棒了,竟然吃下了一碗飯。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長得更高了!"

小孩子聽到這樣的話語,肯定會感覺到興奮和自信,也許下次都不用父母提醒,他就能乖乖地吃飯了呢。

教育孩子不能“溺愛”?錯!孩子3歲前正需要父母的“溺愛”

孩子三歲之前,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滿滿地愛意,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