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战“疫”总务人,甘当“隐形守护者”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换的零件已经放你箱子里了,记得按照规定路线走,千万要小心,注意自身安全。”“口罩、护目镜戴好了,防护服也检查过了,记得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自己清洁的地方。”总务科科长兰开荣和院感科陈巧霞给周卫平进行最后的嘱咐和规范指导。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周卫平身穿防护设备,手拿着沉重的维修工具,穿过隔离地带,一步一步爬上了隔离病区的顶楼,此时他已大汗淋漓,阳光照在身上,穿着防护服仿佛在“蒸桑拿”,潮湿又炎热,护目镜也起了雾,只能透过模糊的镜面向外看。他摸索着找到热水装置的故障点,转螺丝、换零件、上螺丝、测试运行......平常2分钟能完成的工作,这次用了整整10分钟。完成维修任务后,他才小心翼翼地下楼,回到安全区域。事后,我们得知,周卫平已经连续上班15天,原本当天已经做好了交班,准备回家休息,此次维修任务结束,他就要进行相对隔离,不能回家了。问他为什么还要主动承担这个任务,他说:“疫情当前,我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冲锋一线,只能尽好自己的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如果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冲锋在前” 一句话,感动了所有人,而这句话同样在总务“老大哥”沈春荣和朱向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沈春荣是总务科物业管理负责人,朱向东是基建科的科员,他们在总务后勤的岗位上已经干了3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沈春荣在医院是负责物业、医疗废物、污水等方面工作,而朱向东负责医院的基础建设工作,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转变了身份,果断冲到了防疫第一线。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他们一个在市集中医疗救治点,一个在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身负同样的重责——医疗废物处理。每天都要穿着厚重、密封的防护服处理工作,背着30多斤的消毒水不留死角地喷洒,完成40多箱生活、医疗废弃物的转运交接。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一天工作下来,衣服都汗湿好几遍,躺在床上身体更是酸痛不已。因为做了这项工作,他们就要进行相对隔离。问及感受时,他们都一致表示:后勤有保障了,医生护士才能安心的救治病人,我是“老大哥”,要做表率,如果有需要,我会做的,什么岗位我都会去。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自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总务科科长兰开荣带领科员连续加班多个日夜,腾空并重装隔离病区。大到搬运医防物资、采购生活用品,小到疏通管道、更换灯泡。他们冒着感染的风险,一刻也不曾停歇,只为保障抗“疫”一线人员及病患的各项需求,提供万无一失的保障措施,争取早日取得战“疫”的胜利。问他们怕不怕,没有一个会摇头,但你要问他们走不走,也没有一个会离开。“如果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冲锋在前”,他们坚定信念、无悔付出,当好疫情防控的“隐形守护者”,坚决打赢这场防疫狙击战!
  助力防疫,龙泉这个食堂每日烹制2000份盒饭 从龙泉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龙泉市人民医院食堂就承担了大多数一线医护人员、医院留观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用餐问题。一个仅有12名员工的食堂,每天要烹制出2000余份盒饭,为防疫助力。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一大早,龙泉市人民医院食堂的工作人员就忙开了,洗菜、切菜,井然有序。之前的食堂,每天只烧两三百人的分量,现在日需求2000余份,食堂员工王汉英表示,她一天至少要洗两个多小时的菜,食堂每天至少烧200多斤的猪肉、二三十锅的白菜。据了解,从1月24日起,该食堂的12名工作人员每天工作13个小时,从上午6点到晚上7点。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食堂的两名厨师,每天两荤两素合理搭配,尽量让两餐的菜都不一样。他们说,一线的工作人员这么辛苦,就想让他们吃口热乎饭。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因食材消耗量大,不少热心群众纷纷自发送来各式蔬菜、餐盒。龙泉市人民医院膳食科科长张东菊说:“他们送来的菜已经超过三四千斤了,每天都按时送过来,无偿为我们服务,真的很感动”。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送餐量大,与时间赛跑。每当饭菜做好了,紧接着就是快速打包盒饭,为了让大家及时吃上热饭菜,不少医院行政部门员工只要有时间就会主动到食堂来帮忙。盒饭分装完后,食堂工作人员会贴心地将每个点位需要的份数分别打成大包,这样能节省后续送餐点份数时间。等这些盒饭都被送走,常常已到下午一点多,这时,食堂工作人员才开始自己的午餐,大家总是迅速吃完午饭,然后开始准备晚饭,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身边的战“疫”| 背后的这群人也应该被铭记

  这个特殊的时期,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龙泉市人民医院食堂充分发挥“敢打敢拼”的后勤服务精神,竭尽全力援助一线,保障送餐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后勤担当,用默默付出为“后勤精神”谱写下新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