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来到武汉已经快一周时间了,在这里的日子忙碌且充实,在这里体会到的不仅是每个人的勇敢,还有大家团结一心迸发出的凝聚力。今天,我想记录的是我们的董红娣护士长。

巾帼不让须眉

董护士长今年48岁,已入职近30年,从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印象里,她一直忙碌在脑外科ICU、重症监护室,后来也担任过心内科、肺病科、脾胃科护士长。她一直坚持在一线岗位,此次援鄂文件一下发,董护士长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与我们一起在请愿书上签下姓名。讲真的,看到签名与手印的那一刻,我特别诧异,我知道护士长的身体不是很好,家里还有特别需要她关心照顾的儿子,先生由于工作性质原因经常出差……我虽然担心,却也说不出阻止的话,对董护士长的敬佩油然而生。

巾帼不让须眉

董护士长这次担任我们医院选派9人组的组长,出发路上,她一直在给我们安慰和鼓励。工作中,她是我们的领头羊,生活中,她是我们长姐。董护士长多年的工作经历与沉稳的做事态度给了我们定心丸。

到了武汉,援鄂江苏队44位医护人员集合后,董护士长被任命为大花山方舱医院苏六病区护士长。无疑,作为整个病区的护士长,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大了,我开始担心她的身体。她是一位不喜表达情绪的人,再苦再累我们都听不到她抱怨的声音,但是我能够从她的身体语言看出她的疲惫。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到达驻地,搬运行李物资、清点物资、管理物资、分配物资……她变成了保管分配员,时刻都要记录每个单位的物资领了没、分配了多少、总数还剩多少,每一笔账单,她都细细地准确记下。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这几日,我只有在深夜才能看到她回房间休息,而此时,放在宿舍的盒饭早已冷透。在援鄂医疗队与上级领导的工作内容部署、当地参与人员的工作对接、场地实况等工作中,都有董护士长认真忙碌的身影。

有一天晚上,她在护理群里询问:有谁带棉签碘伏了吗?有人答:有的。又有人问:哪里受伤了吗?护士长答:手指破了小口。我们的同事立马跑过去,有战友告诉我们,董护士长的手被刀划了2厘米左右的口子,她一定是太累走了神,才这么不小心,我们几个人竟然没帮她把这些生活上的事情各自分担一点,心里不觉感到内疚。她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不能让她累倒。

巾帼不让须眉

我对护士长说:“护士长,您不要收拾了,赶紧先休息,明天我们来帮你整理房间物品。或许,这是我们唯一能帮她分担的事情。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凌晨一点,她还在帮我们苏六病区的36名护士排班,抽空还让我帮她把头发剪掉、剃掉鬓发。她的脸上,我只看到了疲惫。凌晨三点、五点、她还会在群里回复别人的消息。

巾帼不让须眉

由于董护士长白天没有时间练习穿脱防护服,只有晚上回来再用最后的一点精力请大家一起帮忙指导。看她熟练利索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功底扎实的护士长,心中的敬佩不觉又多了一分。

巾帼不让须眉

她很爱阅读,帮护士长整理房间之余,我们发现她还带了几本好书。在这么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护士长还坚持学习,是我们的榜样。在即将进入方舱收治病患前,她一直为我们加油鼓劲:“孩子们不要怕,不用担心,物资都有,国家给我们帮助,你们只要自己做好当班的工作,按照标准做好防护,其他一切,都有人在分担,你们不是一个人,真的不用害怕。”她每天在我们护理群布置工作的时候都不忘给所有孩子们加油打气,是我们团队的大家长。

我想,我们都是一帮年轻的孩子,我们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董护士长比我们年长仍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坚持最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又何惧这新冠病毒呢,我们也必须争气,打好这场抗疫战,凯旋而归!

最后道声:护士长,您辛苦了!我们定不会辜负您的努力坚持,拿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努力成为您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