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主戰場見證記者初心:“只能衝,必須衝”

□執筆/朱麗娜

  筆者採訪過武漢疫情一線的《中國婦女報》記者徐旭(2月14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幹記者這行,在此時只能衝,也必須衝。”徐旭話中的“只能”是職責,而“必須”是使命,她知道越接近前線一分,就越接近真實一分,但危險也就越多一分。可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要衝在一線做好報道,把真實的信息傳遞出來,把一線奮戰者的感人事蹟傳遞出來,是記者的責任,也是記者的初心和本能。

  鍾南山曾噙著淚花說:“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夠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鼓舞著勁頭的正是逆著病毒“拔劍”而上的記者們發回的一篇篇報道。

  大聲呼喊的“哨兵”張繼先,身患漸凍症不離一線的張定宇,抗擊疫病的醫生,奮力建醫院的工人,躺在方艙醫院仍能手捧一本書的“讀書哥”……記者以自己雄健的妙筆,向時代的正能量致以敬意,為人們點亮希望的燈火,鼓舞人們擦乾眼淚,緊緊相牽,共渡難關。

  筆者採訪過的一線記者總說,自己只是普通人,但是這世界上又哪來天生的英雄?只不過當戰歌揚起的時候,有人選擇以勇敢為炬,驅散了黑暗,照亮了真實,為更多人點燃了打贏這場抗疫之戰的信心。

  而記者這個職業又是種怎樣的執著呢?徐旭出發武漢時,因為走得匆忙,都沒有來得及拿到從網上買的口罩;《孝感日報》記者毛峰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在一線拍攝,要將寶貴的物資留給最危險的地方,所以在街頭拍攝時使用的都是用塑料片自制的護目鏡……

  花開疫散時,希望我們依然能記得這群人的勇敢,記得他們是事實的守護者,也是一群對抗著危險的平凡人,只是在最危急的時候,用初心履行著對記者職業的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