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8000裡 新疆母女“並肩戰疫”


相隔8000裡 新疆母女“並肩戰疫”


相隔8000裡 新疆母女“並肩戰疫”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報道)2月14日21時許,村醫馬素萍完成了最後一家隔離人員的出診工作,踏上回家的路。

她回到家中,隨意地扒幾口飯,撥通了遠在武漢的女兒胡雅男的電話:“雅男,累不累,注意做好防護措施,照顧好自己……”


相隔8000裡 新疆母女“並肩戰疫”


馬素萍今年53歲,她從1990年起在烏蘇市夾河子鄉奎河村擔任村醫,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間,無論颳風下雨,只要病人一個電話她就會第一時間趕去。

從1月24日起,馬素萍幾乎住在了衛生院,以便村民隨時都能找到她。

每天早上8點起床,吃過早飯,馬素萍就習慣性地檢查體溫測量計,信息登記簿等物品。

隨後穿上隔離服,戴好口罩和帽子,背起診療箱,出發前往居家隔離觀察的人員家。近20天以來,她平均每天上門走訪40多戶、150餘位村民。幾天下來,馬素萍的腿都腫了。

“我們村目前有村民485人,測體溫已經進行了四輪。居家隔離的有22戶73人,每天要進行上午下午兩次體溫測量。”馬素萍說,鄉衛生院還安排了五名醫護人員同她一起進行入戶走訪。

“住戶多人手少,我們都一個人帶五六個溫度計同時測量,有些不是居家隔離的村民也很主動,加了我的微信,每天早上自己測體溫發給我。”馬素萍說,待上午測完體溫,回到衛生院坐診,一上午的時間已過了大半。

一塊饢,幾個自己做的麻花,常常成為馬素萍的午餐,“村裡就我一個村醫,我對村裡情況也熟悉,我辛苦點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馬素萍說。

“現在疫情形勢嚴峻,馬素萍就是我們村的健康守護者,每天看到她來我們就覺得安心。”村民李由梅說,由於女兒是疆外返鄉大學生,一家人居家隔離,自己有高血壓,不便出門買藥,馬素萍就會將降壓藥送上門。

忙碌一天的馬素萍在空閒時,最牽掛的是遠在武漢的女兒胡雅男。

26歲的胡雅男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也是新疆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成員之一,從1月28日起,她就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重症監護室照顧重症病人。

2月15日上午,記者曾試圖電話連線她,但她的手機一直是關機狀態,直到晚上10點才接通胡雅男的電話,電話中她的語氣充滿疲憊。

“我印象很深,1月22日,我媽來烏魯木齊陪我過年,我們正在一起吃飯,飯桌上我恰好看到工作群裡通知說報名醫療隊的事,在我給我媽說明了情況時,她當時就催著我趕緊報名。”胡雅男說,當時她愣了一下,沒想到媽媽會這麼支持她。

“當時媽媽說,你是黨員,又是醫護人員,有需要的時候就得頂上去。”胡雅男說。

“我剛來武漢時還是有點害怕,現在已經是第19天了,早已經不再怕了,只想著全力以赴做好手頭的工作……”胡雅男說。

和所有母親一樣,馬素萍不敢讓女兒知道自己的擔心。

“咋不心疼呢?我讓她每天報個平安,記得吃飯,她老說‘如果報不了也彆著急,因為工作時間不固定,手機要鎖到櫃子裡。’”馬素萍說。

當記者將胡雅男在一線的工作照發給馬素萍時,看著女兒被護目鏡勒出了紫痕的臉龐,她心疼地哭出了聲。

過了許久,馬素萍說了一句:“她是我的好孩子,在祖國需要她時,她就是國家的孩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