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8000里 新疆母女“并肩战疫”


相隔8000里 新疆母女“并肩战疫”


相隔8000里 新疆母女“并肩战疫”


天山网讯(记者刘萌萌报道)2月14日21时许,村医马素萍完成了最后一家隔离人员的出诊工作,踏上回家的路。

她回到家中,随意地扒几口饭,拨通了远在武汉的女儿胡雅男的电话:“雅男,累不累,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照顾好自己……”


相隔8000里 新疆母女“并肩战疫”


马素萍今年53岁,她从1990年起在乌苏市夹河子乡奎河村担任村医,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病人一个电话她就会第一时间赶去。

从1月24日起,马素萍几乎住在了卫生院,以便村民随时都能找到她。

每天早上8点起床,吃过早饭,马素萍就习惯性地检查体温测量计,信息登记簿等物品。

随后穿上隔离服,戴好口罩和帽子,背起诊疗箱,出发前往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家。近20天以来,她平均每天上门走访40多户、150余位村民。几天下来,马素萍的腿都肿了。

“我们村目前有村民485人,测体温已经进行了四轮。居家隔离的有22户73人,每天要进行上午下午两次体温测量。”马素萍说,乡卫生院还安排了五名医护人员同她一起进行入户走访。

“住户多人手少,我们都一个人带五六个温度计同时测量,有些不是居家隔离的村民也很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每天早上自己测体温发给我。”马素萍说,待上午测完体温,回到卫生院坐诊,一上午的时间已过了大半。

一块馕,几个自己做的麻花,常常成为马素萍的午餐,“村里就我一个村医,我对村里情况也熟悉,我辛苦点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马素萍说。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马素萍就是我们村的健康守护者,每天看到她来我们就觉得安心。”村民李由梅说,由于女儿是疆外返乡大学生,一家人居家隔离,自己有高血压,不便出门买药,马素萍就会将降压药送上门。

忙碌一天的马素萍在空闲时,最牵挂的是远在武汉的女儿胡雅男。

26岁的胡雅男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也是新疆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之一,从1月28日起,她就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监护室照顾重症病人。

2月15日上午,记者曾试图电话连线她,但她的手机一直是关机状态,直到晚上10点才接通胡雅男的电话,电话中她的语气充满疲惫。

“我印象很深,1月22日,我妈来乌鲁木齐陪我过年,我们正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我恰好看到工作群里通知说报名医疗队的事,在我给我妈说明了情况时,她当时就催着我赶紧报名。”胡雅男说,当时她愣了一下,没想到妈妈会这么支持她。

“当时妈妈说,你是党员,又是医护人员,有需要的时候就得顶上去。”胡雅男说。

“我刚来武汉时还是有点害怕,现在已经是第19天了,早已经不再怕了,只想着全力以赴做好手头的工作……”胡雅男说。

和所有母亲一样,马素萍不敢让女儿知道自己的担心。

“咋不心疼呢?我让她每天报个平安,记得吃饭,她老说‘如果报不了也别着急,因为工作时间不固定,手机要锁到柜子里。’”马素萍说。

当记者将胡雅男在一线的工作照发给马素萍时,看着女儿被护目镜勒出了紫痕的脸庞,她心疼地哭出了声。

过了许久,马素萍说了一句:“她是我的好孩子,在祖国需要她时,她就是国家的孩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