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自2月10日開始

深圳市各大企業陸續復工復產

龍華區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

擁有眾多高新園區

面對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的雙重壓力

園區該如何在織牢“防疫網”

的前提下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2月15日

記者來到了龍華區重點園區

之一的銀星科技園

實地探訪

瞭解園區如何做好防疫和復工服務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車輛出入口懸掛了多條防疫宣傳橫幅,並配備了工作人員和車輛消毒設備,對每一輛車進行消毒處理。在人行出入口,所有進出人員需戴好口罩接受體溫測量並出示通行證。園區內多名保潔人員正在對公共區域開展防疫消殺工作,園區在醒目位置設有多個防疫知識宣傳欄,同時設有防疫知識電子屏幕滾動播放點2個、廣播播放點1個。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在疫情發生初期,我們就安排了工作人員對園區進行全面消殺,為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準備。”據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個別滯留在外地的員工,園區100多名工作人員已全部到崗就位,所有在崗人員均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物業每天會對道路、辦公區域、大堂、樓梯、走廊、電梯、公寓以及消防通道等公共區域進行重點消殺處理2次;所有電梯按鍵均已覆蓋隔離防護膜,每天更換2次,電梯門口放置了一次性專用紙;為防止廢棄口罩造成二次汙染,園區設置了11個廢棄口罩收集點,引導大家正確投放廢棄口罩。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園區嚴格按照規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據瞭解,銀星科技園是銀星集團於2001年投資開發的首個生態科技園,佔地面積50萬m²,曾被評為龍華區首家國家級孵化器。園區以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為主導產業,現有企業350餘家,包括富士施樂、銀星智能、深圳市數字生命研究院、羅茲曼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等重點企業,年產值達200億元,擬打造成以生命健康產業為核心的未來產業集聚區。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園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目前已向政府部門提交了南區和北區的40家企業的復工報備申請,其中10家企業經政府驗場已取得復工批覆,分別是富士施樂、天馬、光啟、廣電計量、金德鑫、華瑞同康、港龍生物、同興達、心月生物、卓越模塑,每天園區的人流量為600人次左右。根據園區部分復工企業反饋,疫情重點地區員工目前均按相關要求延遲返深,已返深的也均按要求進行隔離,園區公寓已入住264戶,還有192戶尚未返深。截至2月15日,園區暫未出現新冠肺炎疑似和確診病例。

如何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記者實地探訪銀星科技園

疫情當前,銀星科技園園區企業華瑞同康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戰“疫”號召,於2月11日向深圳市疾控中心捐贈了一批抗疫物資,支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嚴格落實人員管控、開展全員體溫監測工作、進行高頻次無死角消殺作業、建立每日疫情防控工作臺賬、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加大防疫物資採購力度……銀星科技園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正有條不紊地開展,為職工返崗提供有力保障,幫助企業堅定信心,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下一步,園區將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繫,收集園區企業職工信息,排查從疫區返深和有疫區接觸史的人員,做好日常監測,同時協助好園區企業辦理復工申請等手續,有力有序推動園區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

龍華網 (記者 鄭瑞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