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小夥子,辛苦了,謝謝你!你們在這裡要做好防護,千萬千萬保護好自己啊!”2月13日晚,在踏上轉運至定點醫院的客車前,一位戴著口罩、滿臉病容的老人艱難地轉身,對一位身著防護服、看不清面容的青年人叮囑道。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這是發生在武漢現代女子醫院集中隔離點的一幕。從防護服上歪歪扭扭的字跡上,我們得知,這位看不清面容的青年人叫林亮,是礄口區檢察院駐女子醫院隔離點的幹警。2月7日晚,他和院裡的其他幾位同事一起來到該隔離點開展工作。林亮與老人相識於4天前,老人和老伴都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送到隔離點,被確診後,老伴先一天被送往武漢四醫院(西區)治療,老人由於擔心自己和老伴不會被送往同一家定點醫院而非常焦慮。得知情況後,林亮第一時間安慰老人,並主動聯繫、協調將這對老夫妻送往同一家醫院。得知自己即將見到老伴,老人在離開隔離點時,特意從工作人群中找到林亮,對他表示感謝。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其實我挺感動的,真的。人心都是肉長的,將心比心,你對他們的態度也決定著他們對你的態度。這個時候,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溝通,也就多一份力量。”從2月7日至今,短短几天時間,林亮對隔離點的工作頗有心得。“做好隔離點管理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也挺難,至少要做到四清:人員情況清、管理制度清、溝通渠道清、防疫政策清”。病人收治與轉運,物資、醫療、安保、衛生等各項工作的溝通協調,任何一樣落實起來都不容易,都是一項大工程。他和同志們一道,細心安排、快速落實,一天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累是肯定的,但是隻有我們提高效率,隔離點病人才進的來、出得去!”談到高強度的工作時,林亮表示。“有時候,工作銜接不是很順利,病人情緒不好,我也很難受。”談及工作感受,林亮坦言。“但是你要及時調節,情緒是會傳染人的,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積極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問題左右。”在林亮看來,很多問題處理的好與壞,在於工作是否積極主動,是否有同理心。林亮說,在隔離點工作,像老夫妻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如果單純從工作角度來講,確實沒有規定要把兩人送到同一家醫院,那會給自己額外增加很多“麻煩”,但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就很能理解了。“倘若這裡面是你自己的父母,是你的親朋好友呢?所以我覺得,不能把這簡單當成一項任務來幹,不能單從自己角度出發,認為別人在給你找麻煩。我們到這裡來,就是來幫助這些困境中的人解決問題的!任何有助於他們病情康復的事情,我們都應該積極去做!”林亮很堅定。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隔離點的工作很辛苦,但帶給我更多的,其實是成長與感動。”林亮表示。和林亮一起到這個隔離點工作的領導、同事,其中四名都是老同志。平時大家交集並不是很多,這次一起抗疫,也讓他們彼此加深了了解。“劉明副檢察長負責兩個隔離點的工作,每天都是兩頭跑;陰偉弘是我的科長,平時辦案總是衝在前面,這次也一樣,直到身體抱恙才不得不回家休養;許忠總是默默無聞幹事,因為怕自己有潛在傳染風險,自己和家人分開,一個人住在一處;程琳也是老同志,不管什麼時候,都很樂觀、積極,他的正能量也常常感染我;90後的高先豐從山東老家返回後的第一天便投入我們隔離點工作……我覺得我們礄檢是一個非常團結、有擔當的集體,我為礄檢人自豪!”

隔離點的“疫”線溫度

問及疫情結束之後的打算,林亮希望,可以好好帶著家人出去放個風。“武漢還有太多美景沒去看,以前身在城中,不覺得武漢有多美,現在身在城中,分外想看這座城的美!”林亮感慨萬千,“作為一名從事公益訴訟工作的檢察人,在疫情中心親歷這場災難,也看到了我們國家治理體系中還有很多短板,我想等疫情結束了,去好好思考應該如何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做好公共衛生領域防治工作,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