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總動員!青島這個村的村民自願當起“看門人”

良鄉村的“看門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第一時間部署疫情防控方案,打響防疫阻擊戰。膠州市裡岔鎮良鄉村也不例外。在距村100米的公路邊設立了檢查站,把住了出村入村的門戶,管控著外來人和本村人員的出入。

這個膠州西部邊緣的村莊,去年底作為村居合併試點,把良鄉一村、二村、三村合了起來。合村後的良鄉村有508戶,常住人口1164人。為了做好全村的疫情防控,三個村所有出口都用移動鐵絲網圍了起來,只在鋪柏路留了一個門。門口的小方桌上,還擺著額溫計、免洗洗手液、出入登記表、村莊人口臺賬、村莊防疫作戰圖。

大年初一,網傳各地都採取了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相鄰村莊也開始設崗檢查,一村村民趙有榮在家坐不住了。

老趙是土生土長的老把式,58歲,一直都是村裡的熱心人,身為黨員的他,找到一村、二村、三村的書記,站在村道里開了個“碰頭會”。四人的意見一拍即合,和管區書記兼良鄉村村書記戚振華溝通之後,準備早行動部署、嚴控疫情!說幹就幹,幾個老黨員在戚振華的帶領下在村口搭起了卡口。就這樣,“良鄉村檢查站”成立了。

“誰來都一樣,出示證件、測溫、消毒、登記一樣不能少,36度5,體溫正常。”手持測溫計的村民趙伯勤一邊給記者測量,一邊登記在《出入人員登記表》上。

趙有榮在村口大喇叭一天三個時段吆喝,鄉音版、“膠普”版防疫知識宣傳,輪番上陣。

“看把他給忙活的,一年到頭不就是過年的時候串個門聚聚?”有人說著風涼話。防疫期間不準串門不準走動,這讓有些村民憋在屋裡有了牢騷。

老趙他們權當沒聽到,在路障前對出入的人耐心地勸解,說累了乾脆搬一把椅子,輪流坐在路中間,當起了“看門人”。

不過,有埋怨也有支持。村裡的黨員趙炳章,看著老趙他們在村口執勤辛苦,背起家裡的噴霧器,裝上配好的消毒水就加入到了志願行列。

村裡四五名黨員在趙有榮的帶領下成立了卡口執勤臨時黨小組,在寒風中值守的黨員檢查站像門神一樣地在村口值守著。

全村总动员!青岛这个村的村民自愿当起“看门人”

慢慢地,村民中的年輕人也坐不住了,22歲的趙連甲找到卡口執勤臨時黨小組,要求加入,“別看我瘦,我力氣可不必別人小”;隊伍壯大了,村民們心疼替他們看護家門的親人們,有人送來了小桌子,椅子;村裡會修電的電工給他們接了電線、裝上了燈;村口餐館老闆起灶做飯每天送過來,大碗麵、牛奶、雞蛋,棉大衣、取暖器,甚至還有來送板房的……

對於政府要求的居家隔離,大家雖然都儘量配合了,但田地裡的農活不能耽誤,家裡的生活必需品還得要採購,出村是必須的。

良鄉緊靠膠河,村莊五成以上的農戶都以大棚種植為生,卡口進出的一大半都是大棚勞作的菜農。防疫工作不能放鬆,但也不能誤了生產。

2月12日19點53分,村民王正文做出村的測溫、登記,填寫事由是“到大棚查看通風口”。到了黃瓜育苗的時候了,前兩天氣溫回升,中午要將通風口打開,氣溫過高會灼苗,到晚上這個點再去關上,夜裡氣溫低別凍了小苗。20點20分,王正文檢查點打卡回家。

該嚴的時候咬死不放鬆,該松的時候也充滿溫情。村裡有一戶人家,孩子年前在青島山大附屬醫院住院,正月十二一家三口才回村,一回來就自覺居家隔離了。按照規定,青島市內回來的,不需要鎮上衛生院每天上門測量體溫。村幹部就每天上門或者微信問問情況,除了大人孩子的身體,更多的還是問問缺不缺點啥。孩子住院花了不少錢,村裡安排孩子爺爺在村裡做保潔員增加點收入。村裡怕他們有困難不好意思說,隔三差五就給送點吃的過來。

正談論著防疫的進展,值班組長姜金文接到電話說在某一個高速口有外籍人員藏在後備箱裡躲避檢查,被卡口處工作人員發現了。檢查站裡的工作人員立即高度重視起來,並叮囑大家務必再仔細緻些。

2月16日上午10點,村民趙炳誠滿頭大汗跑到卡口,“你們怎麼值的班?北街上不知道哪來的車在那跑呢!”

執勤人員趕緊到村裡查看情況,大老遠就看見開車的司機熄火走下車來。原來這是春節前從青島回來過年的村民,已經過了隔離期,擔心車長時間不打火出問題,趁著天氣好出來跑跑,沿著南街還沒跑兩圈,陌生的車牌號立即引起村民警覺。警報解除,趙炳誠有些不好意思,村幹部反倒是感謝起他來。

村裡老黨員劉永俊執勤間隙裡,總是閒不住地拿掃帚把檢查站前後的路口掃得乾乾淨淨,“非常時期,乾淨衛生些好”。

全村总动员!青岛这个村的村民自愿当起“看门人”

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村裡的年輕人。趙培勇雖不是黨員,但整日裡向幾位老黨員彙報和溝通思想,談疫情談想法,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按黨員的標準來。“等疫情過後,俺就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也希望自己像幾個老黨員大哥一樣,更好地為村民服務。”

看到新聞上發佈專家宣佈疫情防控進入第二個十四天的關鍵階段,良鄉村的黨小組和志願者們又制定了新的防控措施。規定了村子裡的採購小組為村民外出採購生活用品。“再堅持十四天,確保疫情防控成果”,村莊副書記薛永敬召集大家動員起來。

天快黑時,下了雪的夜格外冷,值守者退回到板房裡繼續值守,村幹部加上入黨積極分子、加上志願者18個人三組兩班倒,板房裡的電熱鍋嘟嘟地冒著熱氣,雞蛋在水裡翻滾著,茶香伴著大料的香味撲面而來,板房窗口正好對著卡點出入口,怕聽不見聲音,他們開著窗,輪流盯著。

“說不冷那都是騙人的,”執勤人員薛永敬說,“凍透了就再換個人,輪換著,多換兩次天就亮了。”天色漸漸地黑了,亮起了電燈的檢查站,在夜空裡顯得格外顯眼。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李穎慧 張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