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相信很多寶媽都瞭解一下,網上都提倡要從小就給孩子做"音樂啟蒙",特別是胎教,在孩子還在孕婦肚子裡的時候,如果能夠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音樂"刺激",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家長應該也不難發現,孩子天生就對音樂特別敏感,一聽到音樂就會忍不住地手舞足蹈,如果有合適的環境,讓孩子從小多接觸、多聽聽音樂,對於培養孩子的樂感、開發智力也是有深遠影響的。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加聰明麼?我們這裡所說的聰明並不只是指孩子的智力層面,而是孩子的綜合發展。別的不說,我們就來說說黃磊老師的女兒多多吧!這個年紀小小的女孩子,現在是一身才藝,近期還和小夥伴在音樂大賽上包攬五項大獎。雖然年紀小,但是多多氣質好,有滿滿的自信,相比較與同齡的孩子看起來更有自信,也更加獨立。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所以說,與其總是給孩子報補習班、補課,不如讓孩子去嘗試一下音樂,讓他們去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像田亮說的,讓孩子接觸音樂不是說想讓孩子掌握一門技藝,而是希望孩子在孤單的時候有能陪伴自己的方式。

關於音樂啟蒙的好處其實是很多的,家長要擺正自己的態度,不要總是以功利的心態來看待,認為音樂教育是沒有多大效果,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得不償失。

音樂啟蒙的確不是快速見效的教育內容,但對於孩子的長期健康成長是大有助益的。究竟音樂啟蒙有什麼好處?相比較於不接觸音樂的孩子,音樂能給孩子什麼優勢呢?家長自身音樂能力不足,又該如何給孩子進行音樂啟蒙?不要著急,我們就來慢慢地瞭解一番。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宅在家裡不知道幹嘛?給孩子來點音樂啟蒙

對於當下突然延長的寒假,很多家長都是發愁了,不知道要如何讓孩子度過這段時間,給孩子補課、給他們增加學習任務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但是如果不好好地管束孩子,他們又是無法無天。在經歷長期的寒假後,孩子都出現了很多壞習慣,學習不專注、喜歡玩手機和看電視、吃飯睡覺不規律等,家長想要幫助孩子來糾正這些壞習慣還是不容易。

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宅在家裡都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既然現在得空了,學習開展不下去,那麼就給孩子來點新鮮的食物,給孩子進行有趣的音樂教育。不要因為音樂教育很難,其實簡單的唱歌、自編自舞的方式就是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不要以為音樂啟蒙只適用於嬰兒,其實對於小孩子也是照樣有效,就是在選擇音樂方面要注意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很多有趣的動畫片、音樂劇都是有不錯的音樂,家長可以選擇比較多樣的音樂啟蒙來進行。

為何大家都倡導音樂啟蒙呢?這是因為音樂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神奇的功效,究竟是有多神奇呢?我們來進行細細地探究。

音樂啟蒙對於孩子成長大有好處

孩子總是能夠跟著音樂就搖搖擺擺地起舞,這就顯示了音樂天然地對孩子的吸引力,也表明了孩子對音樂的熱愛和嚮往,不要以為這是在誇誇而談,音樂在很多情況下都有神奇的功效,對於人體情緒調節起到關鍵的作用。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音樂啟蒙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神奇作用呢?

1、音樂能夠促進大腦和神經的發育。

有研究指出,音樂能夠促進大腦將抽象意象轉化為具體的意象,這對於增加孩子中樞神經能力、刺激大腦發育,增加大腦的活躍度。從另外的層面來說,在轉化的過程中,無形之中鍛鍊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音樂,能讓孩子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了更多空間。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除此之外,音樂不僅是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而且也會影響孩子的聽覺和行動能力,特別是在孩子聽到音樂之後就隨著音樂的律動而手舞足蹈的時候,這對於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都能起到促進作用,增強肢體的協調度,也能從反面影響孩子的性格。

2、在刺激孩子聽力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可能都有體會,孩子對於外界的聲音都是極度敏感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聽力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適當的音樂教育對於提高孩子的聽覺敏銳度是大有幫助的。

在影響孩子聽力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孩子學習語言都是從"聽"開始,音樂也是很好的教材,而且其中富有情緒,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是其他聲音無法比擬的,在音樂啟蒙的過程中就能培養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音樂啟蒙教育對於提升學習能力有一定作用。

堪薩斯大學音樂教育教授克里斯多夫研究發現,有優秀音樂教育的孩子在語文和數學測試方面的能力都比一般的孩子強一些。由此可見,音樂啟蒙不僅能夠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而且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都有效果。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音樂能夠幫助提高孩子的敏感程度和注意力,使得孩子學習能力和感知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積極意義。

實際操作困難?不怕,家長可以這樣來做

既然音樂啟蒙有這麼多的積極效用,那麼家長又該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操作呢?家長可能擔心實際操作中出現困難,畢竟這不是簡單的說教,需要"專業素養",家長不要著急,我們可以這樣來操作。

1、將音樂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音樂啟蒙可以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當孩子總是對聲響極度敏感的時候,例如喜歡各種動物的叫聲或隨著音樂舞蹈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將音樂教育融合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例如在孩子刷牙的時候,我們可以哼簡單的刷牙歌,讓孩子能夠以愉快的心情來刷牙,慢慢地幫助孩子形成刷牙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隨著音樂自主地刷牙,不用總是每天都得強調孩子要去刷牙。這樣的情況都是很多的,愉快的音樂能夠減少孩子的牴觸情緒,對於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大有幫助。

2、可以讓孩子接觸常見的樂器。

想讓孩子學習音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創造音樂,怎麼創造呢?可以讓孩子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樂器,但要注意選擇符合孩子的年齡和尺寸的玩具音樂,如五音琴、玩具鼓等,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發出聲音,讓孩子體驗創造音樂的過程。

在接觸樂器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製造聲響,對於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很有作用,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輕快的音樂來孩子來跟著節拍擺動,這也能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音樂。

3、營造良好的家庭音樂氛圍。

想讓孩子對音樂感興趣,家長要注意以身作則,自己也要喜歡音樂,營造出良好的家庭音樂氛圍。例如家長可以在家裡購置收音機或是直接用手機來放音樂,平時的時候都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叫醒孩子、給孩子放鬆心情、讓孩子起來簡單地活動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的氛圍來選擇音樂,要注意時機,多用點心,能讓音樂起到更大的作用。

音樂教育雖有功效,但家長也不要為了效果而進行音樂啟蒙,而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學習和發展機會,讓孩子在以後孤單的時候能夠有可以依靠的力量,畢竟音樂是良好的情感治癒良藥,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