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產地煤礦復產進程加快 短時供應依舊偏緊

 近期各地為落實國家能源局加快煤礦復產,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的要求,各地煤企、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全力推動煤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截至11日,全國煤礦復產率已達57.8%。但目前產地在產煤礦仍是以國有大礦為主,民營煤礦復工較少,且受疫情影響,目前煤礦工人返崗難度較大,導致在產煤礦開工不足,產量較節前減少明顯。目前產地煤礦供應依舊緊張,受此影響,在產煤礦煤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調,其中陝西榆林地區大礦競價飛漲,最高漲幅達120元/噸,內蒙古地區部分煤礦煤價一日一漲。


動力煤:產地煤礦復產進程加快 短時供應依舊偏緊


  港口市場方面,北方港口煤價漲幅較前期有所收縮,受產地供應有所恢復影響,港口調入量有所回升,但整體仍舊偏低,港口可售現貨依舊緊張,但目前市場仍以兌現長協為主,下游因開工推遲,日耗較低,對煤炭採購需求偏低,市場實際成交有限。現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平倉價在575-580元/噸左右,5000大卡平倉價515-520元/噸。庫存方面,環渤海港口庫存持續低位運行,截至12日環渤海主要港口庫存總計1478.4萬噸。

  下游需求方面,因假期延遲,疫情影響,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推遲,工業用電負荷低位運行,電廠繼續保持低日耗。截止13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1706.8萬噸,日耗煤38.5萬噸,存煤可用天數44.3天。目前沿海地區大部分主力電廠仍以兌現長協和消耗自身存煤為主,採購積極性偏低。部分內陸電廠、下游化工企業因假期消耗庫存偏低,採購需求較強,不乏有高價採購。

  目前各地推動復工復產文件頻發,上下游復產復工將有所加快,隨著產地煤礦復產增多,煤炭供應緊張情況會有所緩解,再加上運輸恢復,煤價或將有所回落,高煤價將被遏制。但短期內,煤礦大規模復產仍有較大難度,尤其是民營煤礦復產困難,部分市場參與者對於近一週煤價仍多持看漲心態,對於後期走勢,有看跌預期。

  最新主產地生產情況簡述 :

  內蒙古地區:截至2月11日,內蒙古全區累計復工復產煤礦73處、產能2.41億噸/年,內蒙古全區正常生產煤礦達到113處、產能6.57億噸,為2019年底生產煤礦產能的68.3%。2月底前可再復工26處,預計3月下旬全部復產復工。

  陝西地區:中煤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0號陝西省省屬煤礦大多已經恢復生產,全省已恢復生產的煤礦有51處,日均產量75.74萬噸。其中榆林地區截止2月12日,在產煤礦16座,停產239座。其中榆陽區在產煤礦4座,產能4120萬噸;橫山在產煤礦0座;府谷在產煤礦5座,產能1810萬噸;神木在產煤礦7家,產能7000萬噸。

  山西地區:截至2月11日,山西173座煤礦復工復產,每天可生產原煤超過150萬噸。

更多交易技術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