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Option of alcohol, hand sanitizer and antiseptic wipes protecting from coronavirus

害怕傳染上新冠狀病毒株,COVID-19,正在使用的消毒劑,或殺滅微生物的藥水,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要防止新病毒傳播,人們必須確保,手上沒有病菌。除了洗手之外,還有沒有能有效保持手衛生的好辦法呢?

洗手液的有效性

新病毒具有傳染性強的特點,激發了一場全球性的恐慌,促使人們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進行防範。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其它預防措施有,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在醫生的指導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毫無疑問,用肥皂和水洗手,是最有效的辦法,但在很多情況下實行不了,特別是當人們出門在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洗手液的效果,是否足以防護新病毒感染?或者是該用酒精或者消毒溼巾?現在就來看一看,這3種方法中,哪一種是最好的?

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洗手液是另一種可以選擇的方法

酒精

酒精,是最常用的消毒劑,具有殺死微生物的作用。含有酒精的溶液,比如乙醇,異丙醇或正丙醇,能有效地殺滅微生物,在外科手術中用於皮膚表面消毒。酒精具有使蛋白質變性和凝固的能力,能夠有效地對抗多種多樣的細菌和病毒。然而,用純酒精對抗微生物效果並不好,因為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蛋白質不容易變性。這就是為什麼,理想的酒精溶液,一般稱為塗擦酒精,其酒精的含量為60%到95%。

由於殺菌效果非常好,塗擦酒精用於手衛生肯定是可靠的,但真是如此嗎?毫無疑問,塗擦酒精有很強的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但用於皮膚卻不好,特別是要頻繁做手清潔的時候。皮膚太乾,或有裂口,會使人更容易感染。因此,酒精自有其侷限性,除非在酒精溶液裡面,加一些保溼劑和潤膚劑。

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塗擦酒精用於手衛生肯定是可靠的

洗手液

維持好手衛生,洗手液是另一種可以選擇的方法。市場上有兩種洗手液,一種含酒精,另一種不含酒精。不含酒精的洗手液,含有苯扎氯銨(Benzalkonium Chloride),雖然不是易燃品,也比較好用,但不足以抵禦兇險的病毒,比如冠狀病毒。正如上面所說,酒精對付微生物,作用強烈,範圍廣泛,正是人們當下所需。因此,在找不到肥皂和水的時候,含酒精的洗手液,是最佳選擇。

洗手液的效果

洗手液的效果,要看這種液體裡面酒精的含量。酒精含量在60%到95%的洗手液,用於手衛生效果很好。這些溶液通常含有保溼劑如甘油,和潤膚劑如蘆薈,可以防止皮膚乾裂,並且滋潤皮膚。因此,酒精含量至少為60%的洗手液,就能夠達到防護效果。洗手液一定要用夠量,要塗遍雙手的每一個地方,在揉搓雙手20秒鐘之後,令其自然晾乾。

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洗手液的效果,要看這種液體裡面酒精的含量

消毒溼巾

就消毒溼巾而言,一般用於清潔物體表面效果好,而用於手效果則不大好。消毒溼巾含有好幾種活性成份,可以殺滅微生物,比如氯己定、聚維酮碘和過氧化氫。有些產品還含有酒精。在這種情況下,消毒溼巾酒精含量在40%以下者,是沒有效果的。

假如遇到緊急情況,既找不到水和肥皂,也找不到洗手液,要使用消毒溼巾,就得確保其酒精含量至少在40%。使用消毒溼巾時還要小心,因為有時候它們不但不會清除病菌,反倒會傳播病菌。由於消毒溼巾的作用是清潔物體表面,所以其作用也僅在於此。一張溼巾,在一個以上的地方用,只會汙染環境,而不能消毒。因此,用來對付新冠狀病毒,消毒溼巾是靠不住的。

以上分析說明,在新病毒這類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下,維護手衛生,除了肥皂和水,只有洗手液還可以用。新冠狀病毒,是一個新的病毒株,至今對科學界來說,還是一個謎。用酒精抵抗COVID-19的效果,雖然還是一個研究課題,過去用洗手液,可以緩解冠狀病毒傳播,這些經驗也給疾控中心提供了先例。

防範冠狀病毒感染,有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溼巾,大家該怎樣選擇?

要使用消毒溼巾,就得確保其酒精含量至少在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