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指什么?玄牝指什么?

灬第七使徒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指什么?玄牝指什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之中的一句话

《道德经》第六章全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篇章的意思就是说:虚无的道是永恒不灭的,即所谓的生育天地万物,神秘莫测的根源,玄妙的生母之门,就是被称作天地生成的根源,它绵绵不绝的存在着,它的使用价值无穷无尽。

《道德经》这一篇之中所说的“谷神”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稻谷之神,这里的谷是“山谷”的意思,山谷空荡荡的,这一篇章之中的“谷神”“玄牝”等,都是对于道的一种阐述。

我们想要理解某一句话的意思,需要综合整个篇章,甚至是整本书的思想智慧,才可以真正的去了解这句话的本源,就如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一句话。

《道德经》的开篇就有这样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能用言语表述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

道是在言语之外的一种意境,需要用心去体会,为了更好的描述这种状态,《道德经》用“道”来给它命名。

《道德经》将这一状态命名为“道”之后,接着又阐述了道的作用和存在状态。

比如在《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道在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风箱的皮囊,中间是空洞虚无的,充满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恰似一个大风箱,充满了元气的流动。

所以,在接下来第六篇文章中便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也是对于道的一种阐述。

“谷”就是指山谷,山谷是空荡荡的,所以用山谷的空荡来形容大道的虚无,空荡荡的山谷生养万物,恰好说明了大道能生育万物,然后便有了“谷神”这个概念。

而“玄牝”这一个词,就是指幽深的意思,“牝”本身意思是生殖器官,《道德经》中用生殖器官比作大道之门,包含了对于道的一种敬畏心。

大道生出万物,就如同人的孕育过程,充满了神奇而又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更突出了它的神秘和玄妙,而且道的孕育功能是无限的,它会永远的循环下去。


国学书舍


老子说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要解释这八个字,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谷神”?

按现代人的理解,谷神,是不是食神啊?谷嘛,不是稻谷的意思吗?

答案是——错!大错特错!

老子说的谷,不是稻谷的谷,而是空谷的“谷”。所以,“谷神”指的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如空谷一样的“虚空”。

老子还说过一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就是天地之间,空空荡荡的,难道不像是一个风箱吗?

这个风箱,你看似什么也没有,但是有无尽的风,能从里面吹出来。

《道德经》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通过研究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来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乃至最后推演出天地是如何生成的,宇宙是如何生成的根本问题的。

就好比牛顿无事之时,闲坐一颗苹果树下,忽被一颗苹果砸了脑袋。他就在想,为什么苹果会掉不来,而不是飞到天上去?

这个问题,在我们常人来看,确实是个很可笑的问题,但是呢,牛顿因此而悟出了“万有引力定理”。

比牛顿更出名的爱因斯坦,其实也是根据天地之间,最普通的相对运动,来推演出整个宇宙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因此,才叫《相对论》嘛!

别以为《相对论》一开始就是一个极其高深的学问,其实刚开始时,那一代科学家研究的,确实是物体的相对运动问题。(就是我们实中物理课里常学的,坐在火车上,看其它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问题。)

然后才渐渐的发展到研究宇宙星体之间的相对运行规律,最后,再推导出整体宇宙的起源等问题。

而老子,也恰恰是通过研究天地之间的一些寻常物理现象,来推导出整个宇宙的生死、起源问题的。

所以说,老子到底有多厉害?

老子生长的年代,可不像西方科技大发展的时候,是整个时代有一大批人,在同时研究和思考同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就常常和别的科学家讨论并且吸纳别的科学家的观点。

而我们伟大的老子,那可是那个年代最为孤独的思想家。甚至他根本不能称为思想家,他就是一个高等级外星人。

那个时代,根本没有人可以和他一起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老子最后要骑牛西行的原因。可能是精神世界太过高处不胜寒了吧。

因此,确实也只有一个“太上老君”的身份,才能配得上他的无上智慧。

扯远了。

说回来刚才的话题,什么是“谷神”?

谷——就是空谷的“谷”,意思和虚空、空无一样的意思。换成佛教的说法,就是“空”。

空——不是空无一物,不是绝对真空,而是“空中有物,物中有空”。

我们现在知道,组成物质的内部世界,99.9999999.......%是空的。所以,物质其实可以被无限压缩,那些恐怖的天体,比如黑洞,就是物质被无限压缩的结果。

谷神,就是虚空中,我们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的一股“神”一般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会消亡,就好比,“质子”的寿命,是无限长,几乎可以说是永生。

所以说——“谷神不死”!

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玄牝”。

牝(pin),就是生殖器的意思,玄牝,就是很玄乎其玄的,天地万物的化育之器。

连起来解释:“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谓天地根!”

就是虚空中的某些神秘之物,是不会消亡的,我们称之为玄乎其玄的天地万物的化育之器。而且天地万物,皆来源于此!


吴谋


这一句话是《老子》第六章的内容,其全章如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在上一章中,老子将道比喻为风箱,但是,风箱毕竟是一个小物件,老子感觉到这个比喻似乎不足以衬托出道的大气魄,于是本章中,老子开篇便用了另外一个比喻来形容道,把道比喻为谷神。谷即是山谷,神即指山谷中蕴含得无穷的神奇与变化。

在老子生活的时代,由于人们的科学技术知识比较匮乏,发现山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当你在山谷中喊话的时候,山谷会发出回声,喊得声音越大,他的回响就越大,一年四季什么时候喊都能回应你,永远没有死亡,永远没有疲惫,一万个人喊回应一万个人,一亿人喊回应一亿个人,有无穷的能量,回声永远不沙哑。于是,当时的人们就感觉这很神奇,认为这山谷中一定有一位无形无状,高深莫测的神人,而这位神人,亦可称之为谷神。

老子此处以谷神形容道,一方面继续表达了道的空灵而无形的状态,另一方面表达了道的变化与神奇。

紧接着,老子通过山谷展开了一种超常人的想像,他把山谷与另外一个事物做了联想,即玄牝。玄此处是空灵而无物之意,牝,是指女性,或者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的端口。

老子认为,如果把谷神比喻为道,这谷口不就像雌性动物生殖器的端口吗?通过这样一个口,道把我们生养出来,不仅生养了我们,而且生养了天地。即“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的母亲就是道,道生天地的过程,和雌性动物生养儿女的过程是一样的。

老子通过这样一个看似荒唐的比喻,再一次强调道的伟大功用,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子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像感恩母亲一样感恩大道,敬畏大道,尊崇大道,永不背叛,这就老子比喻背后的真正想表达的文化内涵。

实际上,通过这个过程,道在道家思想中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领袖,具有了某种宗教色彩。与宗教不同的是,这只是一种精神信仰,却没有进一步催化出一个具有人格化的神,诸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的释加等。但是,在老子的比喻中,道已经具有了母亲化的人格魅力,在后世,道家之所能够被后人打造成为道教,与道这种思想认识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如果说以西方的宗教特征来看中国文化,中国似乎确实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然而,如果以中国的文化来衡量西方的宗教,其西方宗教也不过是一种人格化了的精神信仰。所以,简单地否认中国没有宗教,民族便没有信仰,没有前途,似乎有些过于草率。

其实,无论哪一种宗教和文化,只不过是打造国民的一种精神信念,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在一过程中,所起到作用更加广泛,也塑造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独有的精神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人无论今天还是明天,都离不开优秀的中华文化,没有这样的一种文化支撑,想立起国民的精神信仰,都是一句空话。


京西剑客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什么是谷神,谷神是生养之神,也可说

是空幻之神,空虚之道。它其实就是道。

就是那最原始的母体。

玄牝:玄就是幽深莫测。深且奥。

牝:指雌性,或雌性生殖器,代表母性。

(如牝鸡司晨,就是母鸡在报晓,在打呜)

玄牝之门:就指那原始的母体之门。这

是天地之本源之根本。


广法居士


首先,我只能说我的回答一定不会被采纳。但是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接近作者的真实意思的。希望大家还是交流一下,至少我没有捞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哈哈哈!

这句话的意思是,“谷神”(指人类)没有断代,是因为有男有女相互交合。很简单的。

原文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我认为整句的意思是,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是因为人类有男(阳)有女(阴),而阴阳交汇才是形成了世间万物的根本。这种关系绵绵不断,永世不绝。

为什么这么理解,以下讲述原因。(以下内容至少第1条请认证阅读理解)

1、前一章讲的是的“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和这一句似乎并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不是,这一章和第七章第一句都在讲“不死”和“永生”的问题,并且第七章第二句讲的开头是一个“是以”,也就是“因此”的意思,也就是前面的文章是一个例子,或者现象,作者通过这个现象推理出一个结论。也就是现在我们写文章的“分——总”综合法。

那就是(第六章第七章合在一起):人类没有灭绝,因为人类有男有女,有情有欲,可以自己繁衍;天地没有灭绝,是因为天地不分男女,不能自己繁衍。。。因此,圣人应该学习天地之守道,而不是人类的“私欲”,(因为人有男女,有情有欲,而天地没有无情无欲,更接近“道”),(学习天地什么呢?)不要总考虑自己的情啊欲啊,什么的,无为的去办事,去治理国家,(功成之后)依然会受到万人敬仰,八方来朝,锦衣玉食,高官厚禄。这样,不用人的私欲而是按照天道的“无欲”去办事,不也得到了满足人的欲望的一切吗?!

这样理解是非常通顺的。

2、《老子》全文,思路非常清晰的的讲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保密,但绝对不是“道”,直白的讲,因为我讲过,有人曾经骂我,胡扯。并且追问我,古往今来,唯尔无名,不要作践经典。我只说,全文五千多字,思路清晰。依次,凡事解释使思路不畅,行文不顺的都是错的。但不能证明我的理解是对还是错。

3、老子时代并没有“人类”一词,而且,并且不是所有的“人”都叫做“人”,也并不是一个类别。民:表示的劳动人民,人:表示比劳动人民高级一点的人,比如基层管理,比如表示父辈,长辈也会说“人”。再比如“长大成人”,不长大也是“人”,这个“人”就是说有点本事,有点能力的“民”,这个词是指:长大并且学到了本事,这两件事。在往上就是圣人,圣人是指优秀的高层管理层,再就是王,皇,帝这六种人并不能用一个词来表示。用“谷神”表示人类,是可以理解的,大概是“谷物的掌管者”,应该就是“人类”,但是那时候并没有“人类”一词。

4、“谷神”就是至人类是有根据的。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道德经第一章明确表示过,有名乃无物之母,有人类才会“有名”。人类掌管谷物是可以理解的。

5、我认为因为古人分章节错误,导致该段文字非常难以理解。

6、《老子》全篇语言清新流畅,也有人认为晦涩难懂。哈哈。我认为都是言之有物,行之有宗,所有的例子都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此处也不应该例外。


先丰操哥


对于《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部分的理解。

对《道德经》中的这部分的理解,需要经内证内修后达到老子道的境界后,也就是《智》境之后,才能够真正明白!!

第一,谷神指什么?

谷,是生物可食用的食物,目的是获得能量,即常说的营养。

神,象形文字的意思,指衣内的控制者,又可以理解为人身体的支配者,属于灵的部分。

谷神,我理解的,老子在此处是指谷本身的能量和营养,这个能量就是《炁》。

第二,玄牝指的是什么?

玄,盖在缸里,看不见,不知道是什么,难于直观明白的事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过程才能明白何为玄。

牝,指一种圈养牲畜的门槛,过去这个门槛,牲畜就到了自由自在的空间,有更多更新鲜的食物,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玄牝,一个内证内修才能感知到的奇妙的门槛。

第三,谷神不死!

指能量还在。

第四,是谓玄牝,

接上文理解,对能量的认识,如同,需内证内修的认识后才能跨越的万物本源的一道门槛。

第五,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过了对能量认识之门后,你才能明白,才能在内证内修中看到,天地的本源,这个本源又是万物的本源,就是能量《炁》态的空无。

第六,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当你通过内证内修,明白了万物的本源后,你的眼里看到的就是能量炁态的空无之境,这就是,绵绵若存,能量炁,用之不勤的境界,也是,老子所指的万物一体炁态空无的道境,佛祖所指的炁态的空境。

上面,是我说的,我认为的,而非老子认为的,我说老子的解释。


虎啸金钟


玄牝之门就是牛逼。母牛的生殖器。说一个人厉害就用牛逼哄哄来表达。老子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用牛逼哄哄来说事了。

谷神,谷本来的意思是五谷。五谷能够滋养育化生物。所以古字的意思是养育。谷神就是养育万物的神奇力量。谷神不死的意思是说这种滋养万物的神奇力量从来没有停止。

这些话的意思都是在说道。道生了万物又滋养了万物。老子另外一句话更清楚,道生之,德畜之。


老子天下倒数第一


道德经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段话比较抽象高深,我这解读不适于非信仰人群或无心性修持方面知识者,吾虽未得道,但将学习心得展现之,可供参考,且看细细道来。

谷神不死,是怎么让神不死,不死即生,那谷当然用谷养来解最佳,意即:生神不死。

是谓玄牝,这句,玄在首章已有定义,就是有欲和无欲同出的地方,大约等于未动的自在识神,牝牡,牝是母,牡是公。是谓即这就是,那么是谓玄牝直译就是,这就是玄之母,意指生玄的地方。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打开生玄的这个门,这就是天地的根,这是直译。这里天地这个词是个关键,也是很多人易理解走偏的地方。在易经里有乾坤天地阴阳的称谓,皆指从太极从一裂变为二的状态, 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这世界,最根本的一元变二元的阴阳分化就是我与我的世界,我与我的世界就是乾与坤,天与地。我,自知自在之真心,属于乾天是无,我的世界即能被心神感知的全集,属于坤与地是有。不明白上边这一点就很难理解透彻许多天地乾坤的真意。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经过正确的无为之行日久功深,心识已经发现、打开、回归到生心识之根的境地,指刚入道门,那个真心之境绵绵轻虚之状若有若无,很微弱,这时不要勤劳频繁使用心识,这样便于保护真心不丢失进而护持真心成长为广大深远,终与道合一。

直意译此段:生神不死的,这叫玄母,打开玄母的门,这就是天地的根,这根绵绵若有若无,不宜多用。

不宜多用者,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之故也。

这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换个称谓又作灵明,太极,中,一,圆明,金丹等,象一颗种子连通于道体与这世界之间,向阴阳生发蔓延,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世俗。向道体生发即是圣贤,又因生发深广度不同,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边定义用词自觉有不准确之处,望有识者明察。





通彻激光邢工


一、问题提出

《道德经》第六章写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在这段经文中有两个文字不太好理解,一个是谷神,另一个是玄牝。

高亨引河上公注:“谷,养也。” 那么,“谷神”就可以理解为生养天地万物的神灵。它实际上指的就是道,或者它是道的另一个称谓。所以我们就不能将“谷神”理解为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灵。

牝,雌性,或母性。玄字不太好解,有人解释为微妙。但经文中还有“玄德”这个说法。“玄德”指的是道所具有的品德。如果将它解释为微妙的品德,显然欠妥。

“玄德”既然是道的品格,那它就代表宇宙间最高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可以“玄德”理解为最高远、最幽深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玄牝”理解为最高或最深沉的母性。实际上“玄牝”也是道的另一个称谓。

二、道有什么特殊性质

为什么老子一会儿称道为“谷神”,一会儿又称道为“玄牝”呢?老子认为道对于对天地万物有生养之功。水谷养人,古人称农神为稷。那么“谷神”就是生养之神,道生养天地万物,如同谷米生养人类。所以能将道称为“谷神”。

道生养万物,可以类比于母亲生养子女。自然界中,具有生养之功的都是雌性,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再没比有道更伟大的母性了,所以老子称道为“玄牝”。

如果“谷神”、“玄牝”只是道的另一种称谓。那么,第六章的文字主要是讲道的特性。

万物的生养之神永恒存在,最伟大的雌性是天地万物的母亲。似虚似实,若有若无,但却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

对于“緜緜”二字,有人解释为连绵不绝的样子。这显然是因为将古代“緜”字等同于现代的“绵”字了。高亨认为“緜緜”犹冥冥,是不可见的形容词。我们认为高亨的解读更契合经文本义。为什么呢?

经文中出现了难解字,我们就不一定非要把这两个字的意义搞清楚才算。我们知道这段经文主要是讨论道的特性。那么,我们就要结合经文中论述道的特性的其他的内容,来体会“緜緜”二字究竟要概括到底哪些特性。而不能一头扎进两个文字中出不来。

三、经文中关于道特性具体论述

经文第四章也论述了道的特性,它是这样说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在这段经文中,老子讲了道的两个特性。一个是“冲”,也就是虚。老子有时候也用无来表示这个特性。这个特性的实质是什么呢?他的意思是要说道不是人类经验的对象。老子虽然认为有道,但他又指出道不能被我们感知觉官能经验。

道没有形体、颜色可见,没有实质可以触摸, 没有声音可以听闻。我们不仅反问:没有形体、没有实质、没有声音,那不就是无有、无物吗? 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不能被经验的事物就是无。

但是,老子认为道虽然不被感知觉经验,但它是实在,并宣称道是以“无有”、“无物”为形式的有。老之称之为“无物之象”、“无状之状”。这样,道就是一个又有又无的混合体。

如果我们认道是有,可它又不能被我们经验到。不能被经验,我们凭什么说它是有。如果我们认道是无,天地万物便没有了原因和根据。所以道又应是有。

这样,如果我们说道真实存在,可是我们又无法经验到它,于是又不能断定它真实存在。如果我们说道不存在,但是天地万物又需要这样一个母性的支持,所以只能认它是真实存在。这样一个特性就概括为“湛兮似或存”。

第六章中“緜緜若存”概括的也是这样一个特性。意思是说道似有又无,似无又有。经文中又称“唯恍唯惚”,“窈兮冥兮”。真可谓扑朔迷离。

四、总结:切忌读死

经文第二十一章的内容,也需要作这样理解更为合理些。经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对于这类文字的解读,既不能搞成神秘主义,也不人为神话它。其实这些言论就是描述道又虚又实、又有又无的特性。

所以,我主张读书一定不能读死。语言和文字是表述思想的工具,并不是那个思想本身。尤其读哲学书明理是第一要务,不要犯死于句下的错误。


国学新知堂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后半句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语出《道德经》“谷神”一章,大意是生养天地万物的谷神是永存的,这就是所谓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根源。老子这样说,是想进一步揭示“道”的特征。

老子以"谷"喻“道”,揭示出"道"既空虚,又实在。以“神”喻"道",又指出道生万物,绵延不绝。而用“玄牝之门”喻"道",则说明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从而指出,道的作用是无穷的。它永恒不衰,地久天长,无穷无尽,孕育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因而道空虚且实在,力量无穷,永远不会停止运行。它在无限空间支配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统一体。玄牝之门作用无穷,它是天地万物产生之始源,生生不息,绵延无穷,揭示出道的无限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