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快遞公司學習海底撈文化會怎樣?

小莉²º¹²


你想多了。

所有的行業,跟快遞有點相似的。也就只有外賣。

快遞業跟其他服務行業極其不同的。是在於其他行業。定時定點等著消費者上門。快遞業不是,他是定時不定點去找消費者。兩者之間所需要的時間成本。相差是N多倍的。

或者有人會說。因為見過快遞員送貨上門。確實,最近這幾年這種情況日益突出。

那麼早幾年呢?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上面,電商平臺,快遞平臺,收、派站點,收派員,商家,消費者。算下來,有九個利益團體。怎麼平衡?

一個行業,想要得到良性的發展。得到有口碑的發展。他就得有公平的條例規定。加上公正的執行力。

可現實中有嗎?許多人會隨便拿出一兩個條例。符合他自身需求的條例。進行利益最大化。

如果想真正瞭解這個行業。上面、電商平臺、快遞平臺。你認真去了解他所有的條例規定,你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他是互相矛盾的。

現實中是無法執行的。例如面對快遞員最簡單,也是最正常的三種規定。時效,妥投率,客訴,這三種規定,除了快遞員簽收以外。你還得有消費者的配合。

快遞員每天的快件。出去時。是有線路圖了?裝貨一般也依照線路塗裝。對於消費者來說,某個人先把他的快件送了。但如果這個快件是線路最後的。各位,你們知道對於業務員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別提如果有兩個以上。不同地點的消費者要求先送達。對於業務員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時間,如果在規定的時間那無法把快件送到。意味著快件太多時,可以增加人手。意味著以量取勝。

但問題是,妥投率快遞員無法解決的。這點需要消費者的配合。這又是牽扯到時間。

派件,最快最安全的模式。是驛站,跟著才是快遞櫃。沒那麼安全而快的。是短信群發。放物業或者門衛。還有一些連短信都不發的。但如果打電話的。比如一棟樓有十幾票。打電話,不管是叫消費者下來拿。還是放在某處。其實,跟送貨上門的時間是沒多大區別的。前提是送上去都有人收。

但現實是沒辦法的。一個快遞員,可以代表許多快遞員。當一個消費者代表不了更多消費者。消費者的需求是隨心所欲的。所產生出來的時間。恰恰是快遞員給不起的。變成有人會投訴。

所以快遞影響要滿足某些人的時候。他勢必滿足不了某些人。因為所有的條例執行到最後。背鍋的永遠是快遞員。

作為底層的我們。永遠是背鍋了。

你我都是制度下的犧牲品。


資深的苦逼快遞員


好的服務是要有錢支撐

海底撈員工之所以能迸發出優質的服務,完全是基於高的工資、福利和好的工作氛圍。

快遞公司如果想服務更好,勢必推高費用,行業裡順豐費用比其他家的高,但服務到位、貨物整潔度很高,深受大眾喜歡。

順豐漲價的時候,其他快遞也都跟著漲,但被罵的往往都是跟著漲價的。說明大家還是願意為優質服務買單的。

如果快遞學了海底撈的文化,以後快遞員送快件一定會親手交到客戶手上,交過去以前會把快件包裝擦的乾乾淨淨,預約上門時間,提前問好客戶需求,上門代買,幫丟垃圾,幫做簡單家務。可能因此咬一口跑腿和上門維修工的蛋糕。


Dooooo丫


海底撈選擇的員工本質上都是好人,招收前一般都要深入到家庭去考察,只有孝順、善良、勤奮、樂於助人、沒有劣跡的人才能入選。因為只有這樣人,才能成為好員工、好乾部。天生就叛逆的人,無論怎麼教育也不會成為順民。天生懶惰的人,無論怎麼教育也難以勤快。天生粗心的人,無論怎麼教育也不會謹慎。所以,海底撈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外部企業文化對員工教育的結果。這才是“海底撈你學不會”的真正本質所在——不是文化不一樣,而是人員不一樣。也許讀者會覺得我絕對,但是就像蒙古馬無論怎麼訓練也跑不過阿拉伯馬一樣。因為遺傳基因是決定性的第一因素。“海爾”文化所謂“賽馬不相馬”其實一種無奈之舉。員工已經僱傭了,只能趕著大家往前跑。所以,“有教無類”的前提依然是“因材施教”。

東施效顰,我覺得大多數試圖學習海底撈的企業應該都是這樣的,如果內在的東西真的那麼容易被學會被“偷”走,那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了。

我們看到的,也許就是服務員都在笑,服務員都很有禮貌,服務員會幫你擦皮鞋會幫你帶孩子,服務員在滿足你的各種有理無理的要求,但是我們看不到的,應該是你不在的時候,服務員真正的狀態。

這才是重點,也是我們最難學習到的東西。

一個企業的員工,當他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幸福的時候,當他能把企業真正當做自己的家的時候,當他能夠在一個企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的時候,他才會發自內心地開心。

所以,有些企業雖然待遇好,但是忽略了員工的精神需求,員工覺得沒有歸屬感;有的企業雖然總是在提倡精神需求,倡導企業文化,但是待遇太差,員工如果連起碼的掙錢都難以解決的話,那空談再多理想也沒用,畢竟生活先是物質的,然後才是精神的。


用戶59390506390


首先海底撈核心價值就是用心人性化服務,做到對方心裡去,讓彼此滿意,如果快遞業學習支持,目前人們對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越人性化。


校園怡家


企業文化不是照搬的,每個企業的文化是在經營中形成或者主要決策者的喜好中形成,可以學習,但是文化的深入需要的是點點滴滴的滲透,不能光說不練


夜夜幽蘭


我覺得快遞公司與海底撈沒有可比性,快遞公司講究的是速度與準確性,海底撈是純服務性質的企業,必須規範流程,打造品牌知名度,


浣素琴簫


有個段子不是說:今晚,300元不甩你到一萬可以不當人。好的服務有,要用錢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