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我有三科老师不负责任讲的不过细,请问语数外的学习跟老师关系大吗?


偶认为老师讲的不好,依据是什么?是这三科的全班平均分大大落后于同等班级吗?如果是,那么这三科老师确实有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家长向校领导反映,要求换人。如果情况不是这样,恐怕就是你个人的问题,就要改变学习方法,多思考,多提问,多练习,多总结。


晴空万里47525


有关系但不绝对。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你的爷爷辈。我们那个年代有所谓家庭出身,我初中毕业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从重点中学被贬到普通中学。我知道自己不在重点学校,要考上大学就要靠自己更努力。最终,恢复高考时,我是初中高中同学中唯一的77级(即第一批考上的)。讲了这么多,一句话,关键还是靠自己。


岁月如流水不负此生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我是老师,我的观点是:关系很大。

理由有二:

第一,老师讲课不负责任,是道德问题,也是教学能力问题。道德问题故且不论,单就教学能力而言,一方面是他备课不认真,不充分,连自己都不知道数学的一个章节、语文和英语的一篇文章应该教什么。另一方面是他对一学期、一年、三年,要教会学生什么,心中无数,只是和尚敲钟,讲一节课算一节课,随意性很大。如此情形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能和教师无关呢?

第二,老师讲的不细,倒不是不负责任,而是与他(她)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关。一节课的内容有难点和重点,如果老师对难点、重点分不清,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当然觉得细讲处不细,略讲处不略。长此以往,学生哪能抓得住知识点,哪能清楚什么内容是需要经常温习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影响学习效果是肯定的。

“师傅不高,教的徒弟拉腰”,是之谓也。


张旭语文


个人认为语文,外语是语言课,需要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听老教师说过: 数学若过硬,则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四科的学习都会水到渠成很容易学会掌握,不知对么?总而言之,大千世界,无论学哪一科,学什么本事,都是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事,好吗?



紫缘方舟


我是高中数学老师,我认为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老师相关但不由老师所决定。

首先,与老师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相关。高考命题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源于教材是肯定的,但着重点落在高于教材。教师的教学依托教材,更多要超越和拓展教材,也就是不可照本宣科。许多人喷教师课内不讲重点补课讲,实质就是不懂教学不懂什么是重点。对于讲练的深度广度各知识点的联系度这体现一个老师对教材的驾驭水平。一份试卷,有老师讲答案是什么,有老师讲答案为什么是这样,这体现老师着眼点的高度。

其二是高考数学命题体现一个稳和变,稳中有变稳是大局。也就是高考数学在题型考试内容上基本是稳定的,各大题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考查面基本是稳定的。不同的知识版块对考生的考查目标肯定不同,用一个模式训练学生肯定不行。这体现在一个老师对高考命题趋势的把握,对学生训练手法的驾驭。能够取舍准确的取舍考验着一个老师对高考的前瞻性,优秀的老师应该有正确的前瞻让学生事半功倍。

因此,老师与老师真还不是一回事。经验对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而言不可或缺。有激情有责任感有钻研能力的老师带过三届以上高三年龄在四十左右的那是教学的黄金档。那些天天喊职称是痛工资分配以课时论的喷青暂时是不可理解教师的成长,或者说历炼尚缺。

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成绩不一,这说明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学生本人。数学重在思维,思维只有从练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个不习惯于做习题的人数学不可能很好。目前市面上资料试卷很多,声明一点我不是为卖资料者做广告,但如果你手中无资料和试卷你素质再高也只能是充其量考三本。但是要以近年高考原卷为主,无论是分类卷还是综合卷都要完整练习。也就是一张试卷上每道题都不放过。有些同学试卷做了就做了,结果会做的永远会做,未掌握的永远不能掌握,试卷做很多也不能有提高。高考原卷原题通过命题专家反复推敲差错少也适合新一年的命题趋势。同时要做些其他卷拓展个人思路,适应高考命题稳中的“变”。总归,学习要在于个人的勤,更在于个人学习的方法。再比如“交流",即要勤于交流更要善于交流。练习中产生的问题,一个人苦思冥想得不出所以然,也许同学和老师可能一点就通。交流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另外一个,就是要强调高中数学的板块分割,不同板块练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基础题中往往有三角函数性质探讨或数列注重简单的公式变形,这道题对于相关公式性质不掌握你将就在第一个大题丢分。立体几何有两问,一小问证二小问求,侧重点在过程,过程逻辑失严看似做对实则失分。解析几何也是两问,一求解析式方程二求其他,考查的是运算能力,大剂量的字母表达式在所难免,要有思想准备,但是离不开根与系数关系中点距离斜率等相关概念,而且正因为是繁琐的字母运算所以技巧性很强熟悉了其中就掌握了全部。概率和统计题运算就简单,侧重点在你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有时看不到求解的突破口但有人提示一下解来就极为容易,要注重平时思维品质的提升。选作题每年变化不大,针对其一多练习即可。至于压轴题,也不必太过看重,能做到哪步就哪步,年与年间变化过大。


楚天959


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客观地判断一下:

1,你们班语数外的平均成绩是不是比其他班级低很多;

2,你们班语数外科目优等生的数量比别的班级少很多。

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就是老师的问题无疑。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自己找找原因。

高中生可以认为具有了一定自学能力,教学方法不能和小学生比。


驭水客


既然你已经“是高中生”了,就应该明白任何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老师都不可能再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手把手地教你、叮嘱你这个要用红色笔圈起来那个要用黑色笔记在书眉上或旁边空白处了,数理化解题中的每个步骠老师通常也不会详细板书(或幻灯片展示)出来了,常用的英语单词老师通常也是只说而不写出来了。

“不负责任”和“讲的不过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也毫无包含与被包含、因与果的关系。“负责任”的老师就必须“讲的细”吗?面面俱到的“讲的细”就叫“负责任”吗?如果某老师“讲的过细”,可能又会有学生会说该老师不善于抓重点、不注重精讲、啰嗦得很、浪费时间等等。其实,任何学段的老师讲课时都应该着重精讲、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不必“讲的过细”。

任何学科的学习跟老师关系都大,但老师的“教”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它必须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配合)才会发生效用,因为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学生的“学”才是在学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老师的“教”只是起引导的外在作用而已,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同时,这也就是为何同一个班级同样的学科任课教师教出的几十个学生成绩始终是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


寻常人家53728838



巴族后裔


如果你是学霸中的学霸,老师的影响可能不太大,如果不是的话,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高中时候,高三政治老师,年纪比较大表面上看确实不太负责,讲课很快,上他的课一秒都不能分心,平时作业也不多,骂人又“毒”哪句难听说哪句[捂脸][捂脸][捂脸]但是他对高考题的走向非常敏感,那一年我们班的政治出奇的优秀!!全年级第一!!所以老师的水平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时刻关注学生。我的意思是你觉得老师的不负责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否大部分同学都跟你是一样的感觉??结合自身情况吧,要么转班,要么努力去适应老师!


往后余生0613


你怎么知道老师不细致,你认为面面俱到的老师好吗?你会有能力吗?

我告诫我的学生,学生一定不要只做倾听者,记录者,一定要做思考者,老师都讲了你的思维空间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了,到了考场上……,希望你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