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所有人都有过让自己后悔的言行,尤其当他们处于矛盾中时。

毕竟作为人类的我们很难在痛苦中依然保持冷静。

当怒气渐渐平息后,大部分人,如果他们还爱着对方,通常都会向伴侣寻求原谅,保证自己接下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些人能够容忍双方之间的差异,进而修复破损的关系。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触及底线的行为有着清晰的认识,没有人会做出太刻薄、太不体贴或者太具有伤害性的事。

恋爱中的人们会渐渐知道什么“太过分”,也会学着避免那些行为。

双方都很清楚那些过激的言行是什么,也会因此避免触及对方的底线。

然而,如果人们仗着自己了解伴侣的软肋而故意伤害对方,甚至不带有一丝迟疑和愧疚,那么对方给予的任何形式的信任都将被消耗殆尽,这段感情也会被一并摧毁。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伴侣们需要理解踏入“禁区”的严重性,为此双方必须学会察觉自己何时将犯下弥天大错,为自己的动机负责,然后及时悬崖勒马。

双方曾许下的神圣承诺是否被遵从将决定这段感情何去何从。

下面九个例子描述了人们在与自己的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有些仅表达愤怒,有些却更为伤人。

例子中还讲解了这些行为将如何在人们不注意时转变成可能危及双方感情的互动,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不要随便“踩过界”。

01 脱离

可接受的行为

当伴侣中的一方在争论中忽然离去或者开始拒绝花时间解决问题,另一方很有可能将这些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不屑、不敬或者舍弃。

有时候离开的那一方只是需要一点冷静的时间,也会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

但是有的时候,离开的那个人只是为了找一个借口逃避争执。

过分的行为

感到抛弃的那一方如果在幼时或者一段成年后的感情中有过被这类行为伤害的经历,那么伴侣的突然离去可能会造成他们极大的痛苦。

另一方知道这段历史,也知道这种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但却依然不管不顾。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2 推卸责任


可接受的行为

很多人为了辩护自己故意伤害对方的行为,会转而将话题引向对方的犯下的错误。

这一策略能扭转自己的劣势,却也会抹去对方为了解决问题已做出的努力。

互相推卸责任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更会使得两人的感受都不被对方重视。

过分的行为

当伴侣们从责怪转变为人格攻击,他们的目的通常是让对方感到羞耻。

发起攻击的一方是在利用伤人的行为削弱另一方的力量。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3 利用其他人或者过去的事使对方难堪

可接受的行为

当伴侣中的一方觉得自己处于弱势,他很有可能会利用其他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或者再次提起会让对方感到愧疚的旧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过分的行为

当一方有目的地提起某些会让对方极度痛苦的人、信念体系或者难堪的往事时,这就不仅仅是对伴侣的攻击而是恶意的行为了。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4 抨击对方崇尚的人或信仰


可接受的行为

每个人都会靠一些神圣的事物支撑着自己,无论这些事物是人、观念或者是信仰。

令人难过的是,在激烈的争吵中,常常有人攻击这些伴侣所珍视的事物为自己占得暂时的上风。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在事后感到难过并为此向对方道歉。

过分的行为

伴侣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会了解彼此的软肋,而当一方心中神圣的事物被另一方亵渎时,前者无疑会感到极度脆弱。

明知会造成深远的伤害,深受自己信任的伴侣却依然故意讥讽或否认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所造成的痛苦必然是连语言都难以形容的。

这种被背叛的感觉通常极度强烈,而且难以消除。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5 威胁


可接受的行为

如果在这段感情中,双方间存在任何一方面的权力不平衡,处于优势的一方都可以借此威胁另一方,声称他们将拿走或不再为另一方提供他们想要或者需要的东西。

最常见的例子有经济支持、性生活、可获得性或者其他任何形式的依赖。

过分的行为

若在冲动之中发出的威胁就是为了使对方彻底失去安全感,那他们就不再单单是威胁了。

它们是借助伴侣对于失去的恐惧而在争吵中获胜的手段。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6 转移话题


可接受的行为

感情中常常有人为了逃避正在发生的争吵而试图转移话题。

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会在争论的中途引进另外的想法或观念,使其代替之前的话题成为争论的中心。

另一方则需要花精力跟随着不断变化的情绪地景,通常会因此忘记他或她本来的想法和感受。

过分的行为

伴侣中的一人可能会为了摆脱另一方故意使用这种方法扰乱对方的思维,目的是使其无力跟上迅速变换的感情图像。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7 矛盾升级

可接受的行为

不论是提高声调、摆出威胁的姿态、还是说脏话,尝试赢的那一方通常都在逼迫另一方屈服

如果被攻击的那位觉得自己如同被捕食的动物,他们唯有的选项只剩下反击、抽离和按兵不动。

过分的行为

当矛盾的升级开始恶化,双方在冲动之中变成对方道德上的敌人,不择手段地恐吓、震慑对方,或者推翻对方的看法和价值观。

有的人可能在当下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但是当一方或双方意识到他们被恶意攻击时,这段感情将经受巨大的打击。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08 被赶走的威胁


可接受的行为

当争论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一方或双方都可能对另一方进行极端地威胁,声称他们将结束这段感情,告诉对方他们之间“是过去式了”。

不论这是短暂的威胁还是一系列恐吓,实施者的目的是借助对方对于失去的恐惧控制对方。

当双方都意识到这些威胁并不会变成现实时,他们通常不再注意它们。


过分的行为

最让人恐惧的威胁是当伴侣中有一方威胁着将驱逐另一方。

人们都需要在一段感情中感受到最基本的安心。

伴侣中的一方如果真的想表达 “滚出去,我和你结束了”,那另一方将感到自己无助又多余,因为这是他们听过最残忍的话。

尤其若是另一方曾在童年有过类似的创伤经历,那这一举动将彻底摧毁双方之间的信任


09 从受害者到正当防卫

可接受的行为

当感情中的一方感觉他们成为了另一方的受害者,他们通常觉得自己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报复对方。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反击是一种正当的反应,也会用此为自己辩护。

过分的行为

在这一阶段,伴侣们很快就不在乎自己在说什么或做什么了,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另一半会因为听信自己的话而感到极度愧疚。

由于他们很清楚另一半所珍视的事物,于是借助这种优势,这些人有目的地攻击对方的要害,重复这种行为,抨击对方,否认他们的观点,让对方尴尬或者是攻击对方的软肋。


所有的情侣都在某些时刻以某些方式刻薄地对待过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当感情中的闷闷不乐转化成刻意而为的残忍而冷漠的行为时,这段感情将被渐渐推向深渊。

用关爱而尊重的态度处理双方之间的差异是应是任何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共同目标。


与伴侣争论时常做出的行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已经“踩过界”?

这并不意味着做到这一点是简单的,或者这个过程中隐藏的沮丧和失望不会在某一刻使双方之间的磨合过程偏离轨道,但是两方都应及时注意到愤怒在何时变成了伤害对方的意图。

这种转变如同下滑的斜坡,了解其危险的伴侣们会小心地预防自己的下滑。

他们知道何种言行是万万不能做出的,也知道守护住二人间神圣的承诺有多么重要。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兜兜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email protected]


此文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原创作品。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