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委曲求全,不排异求同,最理想的合适是彼此喜欢

昨天和喜它聊天,聊到她朋友刚发的一个微博:“喜欢和合适哪个更重要?”


朋友是同龄人,96年的,单身,颜值中上。

她的发问,看起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值得在新形势下重新探讨。

“喜欢”、“合适”,两者本身并不矛盾。

不委曲求全,不排异求同,最理想的合适是彼此喜欢


只是当“喜欢”与“合适”成为二选其一的时候,才有了矛盾。

这么多年来,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对此,我不喜欢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明确认为:还是“合适”更重要。


“喜欢”的第一个麻烦在于,它以“浪”漫的梦,掩盖了漫“长”的现实。

一个是“浪”,一个是“长”,本质区别。

1994年,甘肃女孩杨丽娟16岁,喜欢上刘德华,从此开始疯狂追星,辍学、打工、筹资,只为见刘德华一面。

2003年,父母为了满足女儿杨丽娟的愿望卖掉祖屋,又卖肾筹措资金帮助女儿赴香港。

2007年,29岁,杨丽娟终于见到刘德华,同一年,老父潦倒之际跳海自杀。

这是一个极端的悲剧,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它反映出,“喜欢”可能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

生活中很少有如此极端的悲剧。生活中如果选择错了,往往都是一些慢性悲剧。

比如一个女孩子,喜欢长得像何润东的男孩子,不顾父母反对结婚了,结果遭家暴被迫离婚了……

类似于杨丽娟的“喜欢”,在她们自己看来,在那个时候,正是“最浪漫的事”。

在他们看来,“喜欢”就是见一面,不会去管那些“然后”,没想过“过日子”。

毕竟人们也说,“人生短短一辈子,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我认为这句话错就错在,人生并不短,人生漫长!

在一起不止是见一面,还要有更多的生活内容,需要生子、做饭、到老、相处,甚至两家人相处等等。

不说别的,对方能不能接纳你做完饭后的一身油烟味?

“喜欢”的第二个麻烦在于,它往往是单向的,把资源集中到了头部。

杨丽娟追星是单向的,某女生暗恋某男生是单向的,她们都把资源集中到了小众身上。

你不难发现,明星后面跟了全是疯狂的粉丝;某男子集中约会14个女子、女子为此建群维权的新闻屡见报端。

“喜欢”的悲剧,往往是你喜欢的人,不仅不喜欢你,还背叛于你。

很多人以为,不顾别人的看法、“喜欢”一个人,让自己感到有梦,感到有尊严,感到不委曲求全。

实情却是,她会经常为“喜欢”而妥协。

在父母面前、在朋友面前有梦、有尊严,而在喜欢的人面前委曲求全、妥协。这样的案例很多,不用一一列举。


为什么我认为“合适”更重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人除了动物性的本能之外,还有社会需要。

喜欢1米83、帅气、有钱是本能,而这个人懂不懂事,性格如何,高富帅之外的东西好不好,是社会需要层面的元素。

当然了,现在很多人说自己不缺钱,就想找个高的,帅的,以证明自己不是拜金的那一类。

实际上效果都一样。

“喜欢”是唯心主义,而“合适”是唯物主义。

唯心的“喜欢”,往往只要考虑心里面的热度、辣度、嗨度……他们认为自己考虑够多了,其实啥都没考虑。

毕竟这些东西用不着考虑,只是本能,激素上来就有了。

而唯物的“合适”,要考虑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感情的“合适”需要考虑人本身,以及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考虑过日子。

唯心往往是主观的,唯物往往是客观的。

所谓客观,就是别人怎么看你们两个。人很难摆脱别人的看法——尽管你自己否认。

比如,你的本能告诉你,这个人高、帅,带出去有面。所谓“有面”,就是别人的看法。

感情的问题进化了几千年,还是摆脱不了这些“客观”的现实问题。


说到这里,我还是那句话,“喜欢”和“合适”其实不矛盾。

在很多语境下,“喜欢”和“合适”不是谁重要的问题,而是谁优先的问题。

我明确认为,还是“合适”优先。

古人没得选,结婚之后彼此才见面,但他们可以选择,在“合适”的语境下,建立起彼此的“喜欢”。

“合适”之后的“喜欢”,是为感情,往往是深刻的,难忘的,一辈子的。

故有“糟糠之妻”、“原配”、“结发夫妻”这些词汇,那是刻骨铭心的爱,不“浪”漫,足以长久。

今人选择甚多,各种软件一打开就是帅哥和美女,但往往遇不到“the one”、对的人。

感情软件或者自由恋爱制度,解决不了真感情的问题,只有自己的底层逻辑对了才可以。

所谓底层逻辑,就是你的出发点。

你的感情逻辑,到底是选择“合适”优先,还是“喜欢”优先?这关乎未来。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后者,“合适”。

“合适”不是排异求同。

不是一模一样就行了,不是说同龄人、同背景、同学历就好了,不是说他比她大9岁就不合适,也不是她是外国人而你是中国人就不合适。

合适是互补,在漫漫人生中,去彼此促进,彼此发现,彼此点亮对方。

“合适”也不是委曲求全。

只有那些过度“浪”漫、不看实际情况的人,才会认为“合适”是委曲求全。

最理想的“合适”当然是彼此喜欢,没有这些就纯粹是过日子了。如果一开始不喜欢,可以慢慢喜欢。


为了往后,还有一些现实的元素也要考虑进去。

“合适”是幸福的,是超越“喜欢”的高阶精神层面。

找一个“合适”的人,不断为生活加分,让生活越来越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