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关是怎么来的?

日月天地间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友谊关就是镇南关,是中越边境的一个重要关口。

它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镇,是今天湘桂铁路倒塌越南凉山的必经之路,之前是公路。

镇南关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存在了,曾用名鸡陵关、大南关和界首关。

到了明代才改名为镇南关。

清末法军1600多人从越南凉山出发,进攻镇南关,被冯子材击溃,这就是镇南关大捷。

20年后,孙中山、黄兴等曾于此发动反清的“镇南关起义”。

新中国建国以后,把北越叫做同志加兄弟,给予巨额援助。

当时大部分援越物资都通过镇南关运过。

到了1965年,镇南关改名为友谊关,以纪念所谓中越友谊。

这里的友谊关三字,由当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题写,用汉白玉雕刻。



中越彻底翻脸时,越南也把友谊关当做边境的重镇。

1979年时越军有句著名的口号:“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越军第3师141团的战前口号

没有多久,东线解放军通过友谊关攻入越南,中越战争正式爆发。


萨沙


说起友谊关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那么说起“镇南关”想必大家就都知道了吧……因为我们都记得那位最让我们解气的,七十高龄的冯子材老将军率军痛击法国侵略者最终取得胜利的“镇南关大捷”吧!

现在让我们来说说这个友谊关、镇南关、睦南关、大南关、界首关、雍鸡关。这一个关,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首先它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早在汉朝这里就已经设关,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叫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朝设镇南关。

1953年1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称睦南关。

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

1995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05月25日,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我们再来看这座关所经历的历史沧桑变化:

清朝时期:1885年3月25日,冯子材下令反攻并指挥各军乘胜追击,法军统师尼格里被击成重伤,另两名法军高级将领被生擒。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是中国近代史抵抗外来侵略,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它沉重的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气焰,迫使法国茹费内阁倒台。

但是,昏愦、懦弱的清政府,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法国,签订了《中法停战协定》及《中法简明条约》,又称“天津条约”,给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写下了耻辱的一页。

我们一定要牢记国耻....牢记国耻....牢记国耻!

民国时期:1907年12月1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在金鸡山镇北炮台打响,经过与清军七昼夜血战,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统治。

1939年12月20日,侵华日军占领镇南关,烧毁关楼,将拓印的“镇南关”三个大字寄奉日本天皇请功。之后,又劫走“南疆重镇”石刻横额,镇南关再一次遭受侵略者的践踏。

牢记国耻....牢记国耻....牢记国耻!

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横扫残敌,于12月11日下午6点30分,在这座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无数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这座雄伟的城楼上。

解放后,友谊关成为中国与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

友谊关,这座古老雄伟的关楼,见证了中华民族不畏外来侵略,赢得解放并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历史。友谊关永远屹立在祖国南疆。







挠丝儿乐见


友谊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湘桂铁路通此,为中

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道之口。

友谊关之称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该关初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原名为鸡陵关、大南关、界首关。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更名为“镇夷 关”。清朝统一中国后,又改名为“镇南关”。1953年改名为“睦南 关”。为体现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和睦相处,友谊长存,于1965

年又改名为“友谊关”。“友谊关”之称即由此而来。

友谊关与水口关、平而关合称桂边三关。友谊关在历史上,曾

被法国和日本侵略军两次毁坏,原城墙已不复存在。1957年我国重 建城楼,雄伟壮观,城楼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山峦。

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当年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



离殇天行者


是新中国十大元帅陈毅亲笔提名的,友谊意味着中国和越南在这边境永久安稳和平,共同好友的生活,故提名友谊关



红木祖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援助越南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物资,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越南。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现在也是中国与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


LIUZHENWEi


本人不赞成有网友提议把“友谊关”改回“镇南关”。

“友谊关”多好,国际上可以显示我们大度,爱好和平等等。而国内可以提醒我们不是改名就可以换来对方的和平,友好。


67225883996


天下关隘不在少数,然而能够像友谊关一样扼守国门、几易名字、跟历史沉浮的却是少数。友谊关,偏处一隅,巍峨朴素,却用它的身躯阻挡了外敌的一次次入侵,让边境人民安居乐业,让中华民族展翅腾飞。如果说,天下第一关是哪个?我要从内心里呐喊出来:天下第一关是友谊关。

友谊关不仅是扼守边关要塞的军事重地,也是战争历史的见证,这从友谊关的几番改名就可以看得出来:雍鸡关、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简称南关)、镇夷关、镇南关、睦南关、友谊关,每一次的改名就是一次历史事件的见证。1885年,入侵越南的法军发动谅山战役后,直扑凭祥,使得镇南关失守。当时镇守镇南关的清末老将冯子材誓死抵抗,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这让外国人见识了中国人并不都是懦弱无能,更在很大程度上振奋了军心。

中国九大名关中,唯一真正起到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隘,不是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而是友谊关。


云岭彝州


明朝洪武时期称之为大南关,后永乐时期改为镇夷关,建国后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寓意中国与越南和睦相处,后于1965年更名为友谊关,由陈毅元帅题词,寓意中越友谊长存。


南戌说史


应该拨乱反正了,改回镇南关


还我一片蓝天白云123


越南对中国已没什么友谊,还是恢复镇南关的地名更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