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诺亚公益 I 秦朔的朋友圈

2月10日,是诺亚财富3000余员工正式在家办公的第一天。


早上8:00,创始人兼CEO汪静波上线晨会直播,她说,因为疫情,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必须做出根本性改变。


当下对诺亚而言,最根本的是要活下去,同时必须伸手去帮助疫区困难的人。


危机前的平静


1月24日凌晨,武汉封城。消息传来,诺亚上海总部连夜将湖北分公司留守武汉的28位伙伴拉群——“坚守大武汉”。


因为经历过SARS,一开始大家对疫情并没有特别恐慌。


1月19-20日,诺亚在上海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国理财师年会,十多位武汉同事参加。诺亚中区CEO栾奕已经来上海出差一周,她每天与身在武汉的家人同事交流,对疫情并没有特别感觉。那几天从湖北和武汉过来好几个同事,见面给她塞了口罩,她还说“你们真夸张”!


1月21日诺亚员工年会,恰逢公司成立15周年,上市10周年。已在上海的武汉员工临时决定,不参加庆祝活动,集体提前回去。


栾奕开始觉得有点严重。她是当晚21:30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回程的。当时虹桥站只有少量的人戴了口罩。因为接触了武汉来的同事,她在火车上全程口罩。


1月22日凌晨2:40高铁抵达汉口。九省通衢的汉口站因为春运高峰,灯火通明川流不息,她看到所有人都带着口罩。


1月23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诺亚武汉职场的人,自发在家办公。

行动中的诺亚公益 I 秦朔的朋友圈


此生不会忘记的除夕夜


从1月24日凌晨开始,全国人民的过节情绪频道从期待“春晚”统一调到不停刷疫情数据实时播报端。


诺亚“坚守大武汉”氛围也越发凝重。凌晨1点多,汪静波决定从诺亚公益基金会捐出100万元支援武汉,栾奕连夜负责捐赠联络武汉慈善总会。


慈善总会和红十字,这两个渠道是企业表达爱心会首先想到的两个传统官方渠道。习惯认知中,前者接受钱,后者接受物资。


诺亚决定将钱给到慈善总会,通过他们定向采买物资,给到指定医院,财务同事年三十一早从家赶回公司紧急付款。


诺亚品牌部的人连夜制作材料,向全国诺亚人发出感召,号召企业员工关注疫情。


捐钱之外还必须做点什么


大年初一,诺亚公司拨付的100万捐款资金到位。


栾奕赶紧催促武汉当地慈善总会安排款项用途。这时才发现,疫情灾难带来的失控之严重。慌乱之下,所有机构都手忙脚乱,慈善总会十几部电话几个小时持续忙线中。数以亿计的资金从全国捐赠而来,但要应对巨大突发灾难,有效管理与资源调配运用的能力,不是立即就能历练出来的。


武汉乃至湖北全省抗疫一线都在呼吁物资紧缺。


如果我们捐的钱不能立即起到作用,必须做什么?汪静波和诺亚正行总经理章嘉玉等决定成立诺亚抗疫公益项目组,自筹物资。

行动中的诺亚公益 I 秦朔的朋友圈


将口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很快全国人民都知道,口罩、防护服是抗疫医疗一线最缺的,捐物资比捐钱更能有效帮助疫区。


全国口罩告急,加上从大年初一起所有医用物资生产渠道已经被政府统一控制集中采购,企业从民间已经很难采购买货了。


汪静波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一个购买口罩的渠道。


此时,原本6.5元钱一个的医用N95口罩,已经涨到了40元钱一个。


买还是不买?纠结了几秒钟,汪静波定下决心,将1万只货源拿下。


有个小插曲,当诺亚安排人到达物流仓库,却等了4个小时还没拿到货。原来因为是熟人渠道,对方一度因为价格涨得太多,心理压力太大,担心背负“发国难财”骂名,打算不卖了。汪静波不得不停下来给他做心理建设。


最终经过协商,诺亚以35元/个的价格拿到了口罩。


此时,比起疫区中心武汉,湖北周边的很多二线、三线城市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医护人员没有防护服,没有口罩,物资的缺乏让他们一直暴露在危险中。他们更加紧缺和无助。


诺亚湖北分公司的随州员工,请求公司支援他老家随州医院。


一位来自湖北安陆的诺亚黑卡客户,也来问,他可以跟诺亚一起为他的家乡做点什么?


宜昌当地热心之士得知诺亚有1万只口罩在路上,也同步联系诺亚希望能支援。


诺亚公益基金会决定口罩捐往湖北随州、安陆、宜昌的地方医院。


疫情之下民间物资定向捐赠之难,做了才知道。就拿口罩来说,全球各种标准很多,一般地方医院只敢接受主流标准的1860N95医用口罩。哪怕你费尽周折,终于拿到了境外发过来的,在生产国符合当地医用标准的口罩,但是因为源头生产地和检验标准的不同,不在国际主流标准内又未经国内统一标准检测,谨慎考虑,哪怕紧缺,这些物资还是不能冒然医用。


因为这个原因,诺亚第一批1万只口罩,成功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的只有5000只。

行动中的诺亚公益 I 秦朔的朋友圈


既然上路 就要持续


自第一批口罩艰难到位之后,诺亚一直在持续。


2月9日,诺亚第二批物资渠道打通,从美国找到了1.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月13日定向对口捐赠到上海仁济医院。


2月11日,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牵头“抗击疫情 守护家园”公益项目,联合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向社会发起公开募捐,所得资金将定向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疫区定点医院继续进行全球采购,积极提供防护用品与医疗耗材;二是设立抗疫医护人员救助基金,支持抗战一线有难的医护及其家属。


2月14日,在诺亚财富武汉分公司同事协助下,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采购1000公斤84消毒水,并几经周折终于能安排运输发往武汉市阳区应急管理局。


2月17日,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又联系到美国一批医用防护服物资,并第一时间核实防护服质量以及价格,以168.94万元采购5750件医用防护服。同步签署合同第一时间安排款项支付并落实了武汉市三家医院的捐赠事宜,尽力的确保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措施。由于采购费用较高,红杉资本得知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确定和诺亚控股一同认捐此笔捐赠。


此外,诺亚公益基金会的“抗疫心灵公益项目”也积极行动,除共同号召物资外,志愿者发起线上心灵关注活动。

行动中的诺亚公益 I 秦朔的朋友圈


一场方方面面的持久战


2月10日,诺亚线上开工。


清晨,所有的诺亚员工收到汪静波发出的全员信:


如果说2019年,检验的是我们道德和商业经营能力的底线,那么2020年,考验的是我们作为人类这个整体,当面对身体和生存权可能受到挑战时的底线,这个是更终极的挑战。


几个底线的问题不得不思考,想清楚了,才能更从容和优雅地应对:


1、如果自己和家人、同事染病,应该如何面对、处理?如何做好可能发生最坏情况的心理建设?同时在现实中清晰地规划,最大可能做好防护,减少染病的可能?


2、如果疫情进入胶着状态,持续较长的时间,如何保持公司正常的运营、员工安全、现金流安全?


3、如何对身在疫情风暴中的人们保持同理心、感同身受,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4、在家隔离期间,如何调整好心情,珍惜和家人朝夕相处的时间,多和他们交流,保持心与心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现状,缓解忧虑。


5、在家隔离期间,有固定地点、固定时间是确保在工作状态中的,读历史、读经典、读对标公司传记,思考未来5-10年的公司愿景和业务规划;在极端情况下,更能看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应该舍弃的。


疫情还在继续,对全体中国人而言,这种特殊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对诺亚人来说,不浪费这场危机的办法,是清醒地进行自我要求和定位:想清楚底线,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做坚定的乐观主义者。

疫情一日不散,诺亚公益坚持抵抗

截止2月17日12:50,自发起公开募捐,一共1188人次支持捐赠,捐赠善款共计818,289.65元。并在持续募集中,希望各位家人伙伴可以一同继续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