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 伍子胥厉害吗?

li星星之火1973


伍子胥厉不厉害其实可以从其父亲的对其的评价当中看出一二。

楚平王杀伍奢时派人对其说“:你若将你的两个儿子招来可免你一死,不然性命难保。”伍奢说:“伍尚为人仁厚,召他一定会来。伍员为人刚烈暴戾,忍辱负重,能成大事,他料到来后会一起被擒,一定不会来。”简单来说父亲对伍子胥的评价概括起来就是“狠人”二字。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国得太子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先后投奔宋国、郑国,之后逃到吴国。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这时伍子胥做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他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泄愤,为报父兄之仇。

楚国大臣申包胥逃到山中,让人对子胥说:“您报仇的手段,太过分了吧!我听说,人多能战胜天,天也能毁灭人。您曾是平王的臣子,亲自拱手称臣侍奉他,今天竟至污辱死人,这难道不是违背天理到了极点了吗?”

伍子胥对来人说:“替我谢谢申包胥,说我就像太阳快落山了,但路途还很遥远,所以我要倒行逆施。”于是,申包胥逃到秦国告急,向秦国求救。秦国不答应,包胥站在秦王殿上,昼夜痛哭,七天七夜哀声不绝。秦哀公可怜他,说:“楚王虽残暴,但有像这样的臣子,怎能不保存楚国呢?”就派了五百辆兵车救楚国攻打吴国。不久,在稷地打败吴兵。

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七品阐史官


一代名相来的,实际上是极其厉害。

世人皆知三国动乱,唐朝的繁盛,民国风情,但大部分人对先秦时代的了解不够深刻,其主要原因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彻底断绝其他六大国的流传,同时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个看不起儒生的帝王,这才导致先秦文献流失严重。

实际上,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其中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而春秋末期,伍子胥就是从一个逃犯,逆袭成为一代名相。

叛逃楚国,结识公子光

伍子胥本身是楚国的贵族,他父亲伍奢是楚国的名将,但楚平王受到了奸臣费无忌的举报,说伍奢一家要谋反。

楚平王也不管事情是否为真,他直接下令抓捕伍家人,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杀死,而伍子胥幸运地逃过一劫,他去往了楚国的邻国吴国。

那时候的吴国是吴王僚在位,伍子胥投靠的人是公子光,他是吴王僚的堂哥,而且公子光有很大的远见,想要篡位成为吴王,并开展宏图大业。

这十分符合伍子胥的理念,他就想着能依靠吴国去攻打楚国,报自己的仇恨。

于是伍子胥献上一个计谋,推荐专诸为公子光的刺客,以待时日刺杀吴王僚。

专诸成功刺杀之后,公子光即位成为吴王阖闾。

引荐孙武,共同讨伐楚国

孙武是齐国人,不过他很早就因为齐国的权位之争,很早就来到吴国隐居,写他的兵法。

伍子胥多次引荐孙武,吴王阖闾这才认识了兵家的祖师爷孙武。

而在伍子胥同孙武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吴国的国力日渐强大,也到了适合攻打楚国反而时候了。

楚国毕竟是强国,当时的吴国虽然逐渐崛起,但两者的实力始终是悬殊的。

于是伍子胥采用了“疲楚误楚”的战略,先是像匈奴骚扰边界一样,吴国多次派军队侵扰楚国的城池,等到楚国的大军来临,吴军就撤。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军也适应了吴军的“胡闹”,而伍子胥就是看重这点,于是在楚军误以为又是一批扰乱的小队伍时,伍子胥和孙武领着大部队,直接攻打楚国,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

伍子胥为了泄愤,甚至将楚平王的尸体挖掘出来鞭打,而费无忌早就被楚国的百姓杀死。

结语

后期的伍子胥也曾经协助吴王夫差攻打越国,眼看就要消灭越国了,吴王夫差却受到伯嚭的谗言,决定放过勾践。

而在多年为政不受信任的情况下,伯嚭诬陷伍子胥谋反,吴王夫差也听信赐死于他,最终伍子胥落得同自己父亲一样的下场。

虽然伍子胥逃不过命运,但为政多年,他的政绩值得世人铭记。


小吴阅历史


 伍子胥之父伍奢本为楚国太子太傅,受奸人陷害,伍奢和其长子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伍子胥一路逃跑,最后竟然成功摆脱追兵,逃出升天。

其实伍子胥在逃亡的过程中有几次十分惊险,却都被他以个人高超的能力躲过,而这个能力竟然不是武艺,却是心理学。

伍子胥一路逃跑,逃到了今湖北云梦境内,后面追兵越来越近,伍子胥已经十分危险,这时候伍子胥见河边有一洗衣服的少女,如是就向其诉说自己的悲惨境遇,少女十分善良,被伍子胥的身世感动,于是在追兵到来的时候,少女就向追兵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而少女害怕追兵回头过来追问,牵连到家人,竟然投身河中,人们感念少女的大义,后把此处取名女儿岗,此处正是如今湖北云梦伍洛镇的女儿岗,而伍洛镇的名字也因伍子胥而得名。

伍子胥又一路逃跑,后来被守城将领抓获,此等情形之下,几乎是死境,而伍子胥却想出一计,对守城将领说道:“楚王之所以要杀我是因为楚王知道我获得了一颗十分珍贵的夜明珠,而如今夜明珠被我丢失了,如果你把我抓到楚王面前,我一定会向楚王说是你把夜明珠吞到肚子了,这样楚王一定会剖开你的肚子来找寻。”守城将领听完伍子胥所说,十分害怕,于是找机会放走了伍子胥,这个事件,我们不得不佩服伍子胥十分善于心理,实在厉害。

而当伍子胥逃到吴国,效命公子光后,伍子胥的心理学水平又一次次的展露无遗,先是结识专诸,也不知道伍子胥用了什么手段硬是笼络了专诸,专诸感念伍子胥知遇之恩,决定以死来报,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吴王的大事。

当专诸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上位,是为吴王阖闾,而吴王僚有一个公子庆忌十分勇猛,还逃亡在外,四处招纳死士,训练士卒准备伐吴为吴王僚报仇雪耻,吴王阖闾十分担忧,这时候伍子胥又帮助吴王阖闾物色了一个壮士,正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刺客要离,而这次的要离更离谱,竟然为了赢得庆忌的信任,使出了史上最惨烈的苦肉计,牺牲妻儿,自断一臂,杀身成仁,这里我们对要离的舍小家,保大家的大义而深深钦佩,同时我们也可以窥探出伍子胥十分善于招揽贤人,心理学可谓是登峰造极!



开着电动跑滴滴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太子太傅伍奢,将父兄骗至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出了昭关之后有一条河拦住去路,伍子胥非常着急,突然发现一个渔翁摇着一只小船,伍子胥招呼渔翁把小船摇到岸边,上了小船,渡过了河。下了船,伍子胥叮嘱渔翁不要把事情说出去,渔翁非常伤心,他本来非常敬重伍子胥,才舍命渡他过河,没想到伍子胥对他还不放心,于是渔翁把船摇到江心,沉船自杀了,以自杀的方式向伍子胥说明没人会把他的去向说出去的。

伍子胥大哭,知道是自己害死了救命恩人。

伍子胥到了吴国,知道公子光有大志,安排专诸刺杀王僚,夺取王位。辅佐吴王阖闾整修法治、任用贤人,又举荐深通兵法的孙武为将,训练士兵,整军经武,迅速是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十四年,与孙武辅佐阖闾帅军直捣楚国,击败楚军主力,攻入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就撬开平王的棺椁,刨出尸体,用钢鞭鞭打尸体三百下,以雪杀父兄之仇。

阖闾死后辅佐夫差,惨败越国,建议吴王趁机消灭越国,以除后患,夫差不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美人计,把西施送给吴王,又贿赂太宰伯嚭,从而夫差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

伍子胥后在吴国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

临终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珠挖出悬挂在东门上,让我看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数年后,越国重整旗鼓,攻入吴国,杀了夫差,灭了吴国。


滚滚江水mzs


伍子胥是敢爱敢恨、性格刚烈之人。他有仇必报、快意恩仇,但因为骨子里的刚直,也让他容易得罪人。


1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

当时楚平王在位,楚国的太子叫熊建。伍奢为太子的太傅,一个叫费无忌的人为太子少傅。

楚平王使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娶亲,但费无忌心术不正,他回来向楚平王谄媚说:“秦国的这个女子貌若天仙,大王不如自己娶了她,而为太子另娶其它的女子。”

楚平王听从了费无忌的奸诈之言,自己娶了秦国女子,非常宠爱她,并生下儿子熊轸。又为太子另娶别的女子为妻。

费无忌既然自媚于楚平王,担心一旦楚平王去世,太子建为继任国王,一定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在楚平王面前不断说太子的坏话。楚平王本来就不喜欢太子,经过这么一说,就把太子贬到了外地。


2

费无忌又怂恿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子胥都很有本事,如果不把他俩一起杀了,将来一定会留下隐患。可以以伍奢作为人质,把他的两个儿子都招来。”

楚平王听从了这个阴谋,对伍奢说:“以你的名义让你的两个儿子前来自守,你可以活命;否则直接被杀死。”

伍奢说:“我的大儿子伍尚为人仁厚,我一招呼他,他自然会来。但我的小儿子伍子胥刚烈倔强能忍受耻辱,将来一定会成大事,他知道来了会一起被杀,因此一定不会来。

结果果如伍奢所料,长子伍尚说:“我也知道去了救不了父亲,但我怕的是今天父亲叫我,我没有去,日后我也没能给父亲报仇,结果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

他对弟弟伍子胥说:“你可以逃走,因为你日后一定能报杀父之仇,我准备先尽孝道,回去和父亲一起死。”

说着伍尚就束手就擒了,差人们又想抓伍子胥,伍子胥弯弓搭箭,对准来人,来人不敢靠近,伍子胥乘势逃走。


3

途中经过吴楚交界的昭关时,昭关的守吏想逮捕他们。伍子胥和熊胜二人只得弃了马车,步行逃亡。追兵一直在后跟随,伍子胥逃到了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父,摇船把伍子胥度过了江。

伍子胥解下腰中的佩剑,对渔父说:“这把宝剑价值百金,我把它送给你以表达谢意。”

渔父回答说:“楚国早有悬赏,谁能抓到伍子胥,赏给他粮食五万石,封以高官。远远超过百金哪。”渔父最终没有接受伍子胥的酬谢。

伍子胥继续前行,还没有到达吴国首都就病倒了,半路上只好以讨饭为生。历经万苦千辛,终于来到吴国国都。当时正值吴王僚在位,伍子胥判断出公子光有异志,于是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自己带着熊胜退耕于林野,以待天时。


4

后来,到了公元前515年,专诸刺杀王僚,阖庐成为新任吴王,开始重用伍子胥。

到了公元前506年,吴国大发兵攻打楚国,攻入楚国都城。此时,楚平王已经去世,他与秦国女子生的儿子轸为楚昭王。楚昭王出逃,伍子胥于是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把尸体拉出来抽了三百鞭子,算是给父亲和兄长报了仇。


果然最好


你要问他厉不厉害,我们先看看他的仇人是怎么说的。

他老爸伍奢是被楚平王还有费无忌杀的,当时费无忌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才干,不杀了就会成为楚国的祸患。后来,伍子胥逃走,楚王悬赏五万石粮食并且许以大夫(相当于今天部长级)爵位。

伍奢原本是楚国太子太傅,伍子胥相当于是官二代,他老爸说他脾气暴烈,但是又能忍辱负重,是个做大事的料。后来,伍子胥和孙武一起打到了楚国郢都,但是楚平王已死,伍子胥身负血海深仇,无处发泄,遂掘墓,鞭尸三百,一时震惊天下。

伍子胥逃到吴国之后,很快得到公子光(阖闾)器重,帮助阖闾继位之后,又向阖闾推荐了孙武,在两人的辅佐下,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后来又打败越王勾践,成为诸侯一霸。

后来的事,大家都了解了,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什么阴招都使出来了,美人计,离间计,装疯卖傻,最终搞得伍子胥自杀,不久之后吴国被勾践所灭。当初吴王如果肯听伍子胥的,先灭越再攻齐,何至于此。

诸葛亮评价伍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

梁启超评价他说:伍子胥智勇深沉,乃一世之雄也!

刘向: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吴阖闾用之而霸,夫差不用子胥又以杀之,而国卒以亡。

最后一个刘向说的话,最能说明问题了。


东风何处去


现在很多人都会说一夜白头,指的是一个人发愁到了这种地步,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这来源于一个古代的典故,那就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相传他就是为了逃命发愁到一夜白头,正好馒头白发帮助他逃离了。伍子胥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究竟他哪些方面很厉害?他在历史上留下过什么功绩,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

  伍子胥是春秋晚期吴国名将,他本是楚人,由于父兄被楚平王所杀,逃到吴国。伍子胥入吴后,为吴国之崛起做出做大贡献,并领兵复仇,攻破楚都,鞭尸楚平王,报父兄之仇,可谓快意恩仇。然而,伍子胥在吴国并没能得以善终,最终冤死。

  下面,我就说说伍子胥之死。

  第一,辅佐夫差,打败勾践

  吴王阖闾最初立长子波为太子,但太子波死得早,太子位就空了出来。

  夫差是阖闾的次子(一说是太子波的儿子),为了顺利成为接班人,他积极拉拢伍子胥。伍子胥几次向吴王阖闾进言,认为夫差是合适的人选。然而,吴王阖闾却认为夫差顽冥不仁,恐怕没有能力继承大统。

  对此,伍子胥强谏道:“夫差对人友善,讲信用,言行举止也比较端正,恪守礼义,并没有什么过失。”伍子胥看到的是夫差的表面温文儒雅,而阖闾却看到夫差的骨子里有很多缺点,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外表温和实则内心狭隘。

  不过,既然伍子胥愿全力辅佐夫差,阖闾没有坚持己见,遂正式立夫差为太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槜李之战为越人所伤,不治身亡。夫差遂成为吴王,伍子胥便成为辅佐的大臣。

  起初,夫差表现还是不错的,嘱咐下人每天提醒自己,不忘越王杀父之仇。对此,伍子胥等一大批老臣感到由衷的欣悦,大家都觉得吴国还是有希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准备一雪耻辱。

  公元前494年,伍子胥率领吴国精兵,杀入越国。在伍子胥的指挥下,吴师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越王勾践已是穷途末路。

  第二,在处置勾践一事上,伍子胥与夫差矛盾大爆发

  越王勾践在走投无路之下,贿赂吴国权臣伯嚭。伯嚭便游说吴王夫差,与其杀了勾践,不如把勾践带回吴国,为仆为奴。吴王夫差的虚荣心很强,一刀杀了勾践就不好玩了,让他去干苦役,好好羞辱一番才好玩。

  这个决定,让伍子胥大吃一惊。他跑去劝谏夫差,认为勾践不是一般的人物。他给夫差讲了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勾践就是夏王少康的后代,拥有比当年少康更多的资本,如果不斩草除根,势必后患无穷。

  夫差正陶醉在征服的喜悦之中,对伍子胥所说的故事,根本就不以为然,不听劝谏。伍子胥十分生气,拂袖而出,叹道:“越国倘若以十年时间积蓄实力,再以十年时间教导民众,二十年以后,吴国大概要沦为一片沼泽废墟了。”

  这是夫差与伍子胥君臣矛盾的开始。

  勾践到了吴都,见了夫差,跪下磕头,态度极为谦卑。夫差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对手、敌人匍伏在脚下,无疑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站在一旁的伍子胥大为不满,对夫差说:“越王现在到了我们土地上,就象羊入栅栏,正好可以宰了吃一顿,岂可错失这个机会。”

  夫差听了不高兴,拂然说道:“古训说:杀降杀服,祸及三世。我可不是爱惜越王而不杀他,而是怕得罪上天,姑且赦免其死罪吧。”这时善于拍马的伯嚭也站出来说:“伍子胥看问题目光短浅,不懂得定国安邦的大道理。大王自有主见,不必理会小人的胡言乱语。”

  因为纳降勾践一事,夫差越来越不喜欢伍子胥了,因为他说话太直,听起来很刺耳,老是跟自己唱对台戏。

  第三,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释放勾践

  勾践在吴国为奴为仆三年,低三下四,毫无怨言,似乎适应这个角色。吴王夫差渐渐对他不再有戒心,甚至打算把勾践释放回越国。

  伍子胥声色俱厉地告诫夫差:“以前夏桀囚禁商汤,纣王囚禁周文王,都没有将对手诛杀,结果夏桀被商汤所杀,商朝为周王所灭。现在大王您囚禁越王勾践,却不肯下毒手。我看大王深陷迷途,恐怕要步夏桀、商纣的后尘了。”这里可以看出来,伍子胥的观念,是一种强权思想,他把暴君被推翻的原因,归结到没有果断地铲除政敌。

  可是伍子胥的坦率梗直,却犯了一个错误。他把夫差的所作所为,拿来与夏桀、商纣这些亡国之君作对比,这是沽名钓誉的夫差所无法忍受的。不用说,夫差对伍子胥是越来越反感了,这一切,被伯嚭看在眼中。

  伯嚭站出来维护夫差的面子,他冷冷地对伍子胥说:“以前齐桓公出兵救援燕国返回时,燕庄公送到齐国境内,齐桓公把燕庄公所走到之地,割让给燕国,从而赢得了诸侯的美誉。宋襄公非得等到楚军渡河后才交战,后人也赞扬他的道义。如今大王不计前嫌,要赦免释放越王,这种功德远在五霸之上,名声将超越历代圣王。”

  你瞧,伯嚭的话,听起来多么舒服。夫差心里觉得好温暖,这个可恶的伍子胥把我比作夏桀、商纣,可是伯嚭却说我超越历代圣王。伍子胥渐渐失宠,而以伯嚭为代表的一群溜须拍马之臣充斥朝中。

  伍子胥的努力失败了。吴王夫差最终释放了勾践。

  第四,伍子胥之死

  勾践回到越国后,向吴王夫差进献宝物以及美女西施,以弱其心志。

  当夫差看到西施时,心花怒放。

  这时,伍子胥又跳出来泼冷水了,说:“贤臣是国家之宝,美女是国家之祸。以前夏桀因为妺喜而亡,商纣因为妲已而亡,周幽王因为褒姒而亡。大王如果接受这两位美女,一定会遭殃的。”

  夫差最不喜欢伍子胥这套说辞了,怎么这家伙向来都把自己比作夏桀、商纣、周幽王呢?为什么不说商汤、周文王、周文王这些明君呢?伍子胥的据理力争,除了让夫差对他更加讨厌外,没有一点效果。

  公元前484年,一心想建立霸业的夫差发动伐齐之战。伍子胥再次反对,认为越国才是心腹之敌。夫差不听,吴军在艾陵之战大败齐军。夫差自然十分得意,然而,伍子胥真是有点无趣,不仅没有祝贺夫差的大捷,反而一再警告,夫差气坏了。

  伯嚭不失时机地进谗,从往至今地细数伍子胥的恶行。他对夫差说:“大王以为伍子胥是个忠厚之人,可其实他是个残忍的人。当年伍子胥父亲、哥哥被逮捕,伍子胥弃之不顾,自己一个人逃跑了。这种人,大王以为他会为您竭忠尽力吗?”他还警告夫差:“大王不可不防伍子胥,他一定会作乱的。”

  出于对伍子胥厌恶,夫差让他当特使,前往齐国谈判。伍子胥对吴国的前途没有信心,出使齐国期间,他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望族鲍氏。

  这个信息传到夫差耳中,他把这件事与伯嚭所进谗言联系起来。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敌国的大臣,这不是想叛逃吗?不是想投降齐国么?吴王夫差终于露出杀机,伯嚭再次抓住机会,火上加油,这回伍子胥死定了!

  夫差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赐死!伍子胥望着夫差赐死的宝剑,居然放声大笑,说道:“我先是辅佐你父亲称霸,后又立你为王。当初你要把吴国一半土地分给我,我没有接受。如今你反倒听信谗言,要致我于死地。唉,没有我,你一个人还能撑得起吴国的大厦吗?”

  他对使者说道:“我死后,请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置于城门之上,我必定可以看到越国军队攻入城内的一天。”说罢自刎身亡。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伍子胥的远见。十年后,越王勾践灭吴,夫差败亡。



小灰LX


伍子胥厉害,表现在:

1、恩怨分明,不惧流言。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戕害。伍子胥逃到吴国,为报大仇,带兵攻入楚都郢,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别人劝他,他说,我日暮途穷,所以倒行逆施。

2、相吴争霸,国之干城。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由小国一跃而为大国,西破强楚、北拜,鲁、齐,称霸一时。

3、深谋远虑,言出必中。多次劝谏吴王杀勾践,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均遭拒。夫差听信谗言,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另外,民间故事临潼斗宝、千金报恩等,也无不说明伍子胥具备勇敢与智慧并存的特征。更有人说,“端午”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山东大葱就是轴


伍子胥上一个传奇人物。

他从楚国逃到吴国,他到吴国很快就策划了政变。

后来,吴王阖吕在伍子胥的辅助下成为强吴,吴兵都打到楚都。

后来,由于他和夫差的政见南辕北辙,导致了他的被赐死!

毫无疑问,伍子胥是他那个时代最厉害的人物之一。


乔加贝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悲情之将、吴国名将伍子胥,既是忠臣之后,也是一位骁勇善战、刚烈悲情的名将,伍子胥算是历史上一位厉害的猛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