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看电视,玩手机无度,怕影响到孩子怎么解决?

mseirliling


现在的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别说孩子,成年人有时对手机和电视也是控制不住的,都形成依赖啦!尤其现在的疫情,大家都闭门不出,不看电视和手机都不知道干点啥来打发时间!

我家有两个宝贝,大宝5周岁,小宝2岁半。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都是无师自通,为了让孩子少接触手机📱和电视📺。首先做为父母,我们要以身作则,尽量在孩子面前避免看手机和电视;第二,规定孩子看电视和手机的时间。比如:写完作业,可以每天看30分钟的电视或者手机(二者选一)。告诉孩子,能遵守规则2天有奖励;如果能遵守4天增加奖品奖励,坚持下去,孩子自己会慢慢形成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育儿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彤懿的麻麻


能咋整?谁的爹妈让谁管。管了也不一定有用。看电视还能关上屋管孩子,你试试孩子做作业,说不开电视偷偷开,买来床上折叠桌,辅导作业凶孩子还得过来护,一天到晚看电视,睡觉也在沙发不关电视,都说了对孩子眼睛不好,还死活不开灯。检查一次孩子视力下降一次,这感觉…能气死不?

跟老人必定有代沟,就看沟通程度了。我跟公婆吵起来的时候都有,一管孩子就护,看电视非把灯关上,气的我嗷嗷喊,能咋整?关了我就给开,一天八百遍的提醒…只能这样

但是也得想想,平时对我也不错呀。家务基本不用我做,炒完菜吃完饭放哪儿就行,好吃的也留给我,我想吃什么从来不说啥,我脾气不好,动不动就生气了,也没怎么在意,这几天够不错了。总不能撵出去吧…


省钱达人晴宝妈


你的问题好难回答啊。


其实看电视的孩子,也有不受影响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就让女儿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不看电视的孩子,也未必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


说到底,看你说的“影响”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好,或者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两个目标做法是不同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


1. 清晰目标


假设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爱上读书,放下手机。

2. 召开家庭会议,制定计划


根据《正面管教》,家庭会议是个特别好的形式,可以把问题扔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3. 一起执行


我们家的方式是,

a 不看电视,只用来看电影,和动画片。

b. 我和老公的手机上没有游戏

c. 孩子每天可以玩25分钟IPAD,但是必须在所有事情都完成以后。


王金海博士说,父母是孩子的拐杖。

相信,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嘿卡罗尔


这个事情估计现在是很多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说下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吧。

1、言传身教

想叫孩子放下手中的手机,家长必须先放下手机。很多家长都是自己玩手机玩的很开心,等着看到孩子玩就开始爆发了。大喊一句:“别玩了,眼睛还要不要了”。这样的家长只能是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陪伴孩子

孩子天性好动,这些日子一直宅在家里更是压制了天性。大人会无聊,孩子一样会无聊,所以陪孩子玩亲子游戏。江宝最近看手机的时间也比较长。昨天我一直陪江宝狂嗨,拆了床板做滑梯,总之怎么作怎么玩。下午一起做了麻酱烧饼,双皮奶。一天时间江宝都没有玩手机。下午说看电视也没有去看。

最近一段时间江宝还学会了自己做蛋糕,做蛋糕本身难度不小,准备工作收尾工作需要大量的清洗器皿,但是她不嫌麻烦,做的不亦乐乎。

3、跟家人沟通

家人看电视,玩手机要尽量沟通,珍惜这段难得的时间一起聊聊天,做做美食。这段时间大家都很无聊,网上也出现好多做美食的,面皮,蛋糕,面包,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家长必须先放下手机。

最后跟大家分享下最近做的美食。








江爸江妈江宝


台湾作家李敖曾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在现在社会,完全可以用于形容手机。说来夸张,但是,电视和手机,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总是弊大于利。

孩子长时间处于电视或者手机中,一旦离开,他们会有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相当困难,都提不起来兴趣。而这种惰性,会迁移到学习上。

我家孩子的爷爷奶奶总是全天搂着手机看个不停,我也是很生气,怕影响孩子,也与老公说过这个事。可最终还是我妥协了,我只能做到我自己以身作则不看手机不看电视。

到后来我发现,其实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做到了,也能给孩子带来正面的作用,而且,孩子其实根本不喜欢看电视看手机的家长,他反倒更粘我。我看书学习,孩子就玩他的玩具,或者看他的绘本;我做家务,他就守在我旁边,偶尔还帮着拿个扫帚拿个垃圾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长的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在家尽可能地减少环境中的诱惑,给他树立正确的行为示范,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问题就轻轻松松解决啦!





零点客栈


首先,如果你觉得家人无法改变,你就带孩子离开这种环境,比如为孩子打造一间书房,创造都属于你们的亲子时光,同时不要让爱看电视和玩手机的家里人过来打扰;

带孩子出门,比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或者和你有相同育儿理念的朋友家中,让孩子接触自然,接触同频道的朋友,他的三观会慢慢被塑造,他会知道原来除了玩手机和看电视,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有趣的人可以结交。

第二,给家里人普及看电视玩手机无度的危害,以及会给孩子造成的影响。

我曾经在一本育儿书上看过一个例子,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

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无心教育,觉得只要孩子不吵不闹不出事就行,家里的电视一整天都开着,让孩子看。

结果这个孩子明显不爱和人接触,词汇量有限,不懂表达自己的需求,目光呆滞,手眼的协调能力很差,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亲密接触,如果父母靠近孩子就躲在爷爷奶奶后面。

这对父母后悔不已,可是为时已晚。

如果要让孩子变得更阳光自信,他们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父母和家人在教育上偷的懒,未来都会以某种缺陷体现在孩子身上。

家庭的每个人,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好,会有意识的减少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或者不当孩子的面玩手机。如果家里人实在不听,身为父母的,你可以义正言辞地提出要求。

再次,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同时家里人要达成共识,为了孩子着想,有意识减少拿手机和开电视的时间。

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父母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被《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惊艳到了,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诗词量丰富,气质出众的女孩子?

看过关于他父亲的采访就知道了。武亦姝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律师,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武亦姝的爸爸超级自律,他会关掉手机,和女儿玩成语接龙,一起讨论诗词的意境,一起阅读和学习,全身心投入到陪孩子中。而这种自律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帮助她赢得冠军。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说到:“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父母自律,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相信你自己的直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山茱萸家


你好,我家孩子今年5岁了,平时也会遇到你说的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下面分享一下自己家的情况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都知道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我们家的电视在孩子两岁多时就断网了,至今也没打开过。没有给他看电视的机会,现在长大点了,也没说过电视的事。

其次,对于电视采取的是一刀切,我们可以不看孩子也不看了,但手机每天肯定得用,孩子难免会接触到,让孩子玩手机你会发现,孩子一旦玩上了根本就停不下来,一不让玩就哭闹。那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呢?前期一定得给孩子定规矩,比如你写完作业了或者做完某事了咱们可以玩一段时间,而且这个时间和条件必须定好,刚开始他也会哭闹,坚持住原则。慢慢他孩子也会适应这个条件,并培养出一个良好的习惯。

最后呢,还得靠我们自律,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能不在家玩的就不要在家玩,把时间留出来陪孩子,多和他沟通,跟他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讲故事,做家务啥的,我们家呢是我玩手机时媳妇陪孩子玩,媳妇玩手机时我陪他玩,以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丰富孩子的活动时间,让他没有对手机产生依懒性。

这是我们家的情况,希望能帮助到你,谢谢大家,今天就分享到这了。88 !@mseirliling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f7435e349814307abc4c7cc31647100\

80后小文


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去苛求家人,而只要各要找到自己最佳而不打扰别人就好。

话糙理不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念瑜碎


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孩子的性格,爱好的形成!“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

家长们的不规律和对电子产品的沉迷会直接让孩子也会沉迷,因为父母(家人)是孩子的模仿对象,言传身教是最好最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再者,电子产品本身就会令人沉迷,孩子的自控能力本就弱于成人,在成人以身作则的前提下,孩子会更无节制!

要想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远离电子产品,必须要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家人作开一次家庭会议,规定家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以及正确的作息规律,至少不能在孩子面前整天沉迷电子产品,如成人一定要使用电子产品,可以让他回房间使用,以免影响到孩子!作为父母,在家更应该多陪孩子而远离电子产品,这样才能令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奇人生彭琪皓


您好,我是小静子嘿。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第一、一个家庭,父母本身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父母沉浸在电视和手机的乐趣中,孩子就会受其影响或模仿。父母可以制作“卡片”,全家“刷卡看电视、玩手机”。和孩子一起商量确定,每天发放15分钟或30分钟的电视卡2~3张,“卡片”用完后就不能再看。这项游戏大人和孩子一视同仁,全家可以“刷卡看电视、玩手机”,这样不仅能够公平游戏,还能锻炼孩子的“规则意识”。

第二、父母可以引导和陪伴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父母在家中多摆放一些书,买些父母和孩子感兴趣的书。用阅读代替看电视、手机等。

第三、安排丰富多变的日常生活,减少大人、孩子对电视、手机的注意力。家长不妨每天给孩子安排一些不同的活动,如:外出散步、给孩子讲故事、画画、搭积木、做游戏、做家务等,这样还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总之,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陪伴,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关爱,在精神上有安全感和温馨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0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850bcb0b52d45ada4b3609243e1732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