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民警張軼群:我就是釘在卡點的螺絲釘

張軼群,30歲,南召縣公安局反恐大隊負責人,他是南陽市公安局一名優秀的警務實戰教官,擅長警務實戰查緝、多警種協同作戰的技能。憑藉著自已過硬的素質,他積極響應黨員靠前站的號召,出任南召縣公安局疫情防控石門鄉皇石路口卡點青年突擊隊隊長,同時他還兼任卡點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

南召民警張軼群:我就是釘在卡點的螺絲釘

卡點執勤

2月14日夜晚,寒風夾雜著飛雪在夜空中狂舞,皇石路口疫情防控檢查站,一面鮮豔的紅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帳篷外,張軼群高大偉岸的身影,像一堵厚實的牆,屹立在風雪中,似乎要把邪惡的病毒擋住。

“戰風雪鬥惡魔,守好石門關,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顫抖吧‘新冠’”他拍打著同志們身上的雪鬥,嘴裡哼著自編的“三句半”,暗暗地攥緊了拳頭。

“比起來在卡點執勤其他的民警,我還算年輕,況且我又是警務教官,能為戰疫做點貢獻我願意,也更相信自已能夠勝任”,張軼群蠻有信心地說。

連續15天奮鬥在執勤崗位,設卡盤查、開闢綠色通道、勸返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張軼群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他在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場大考中的答卷。

“三合一”,規範高效運轉保“通關”

皇石路口卡點位於省道S333南召與鴨河工區、石橋鎮的交界處,是南召往市區方向交通和民生物資運輸重要通道。張軼群結合前期工作中的成效與不足,提議召開支部會議商討,最終確定並優化了“機關民警+交警+防疫人員”三合一查控模式,即交警對過往人員和車輛有序引導,機關民警對其身份進行快速核查比對,防疫工作人員對符合條件人員、車輛消毒登記。

張軼群說:“採用三合一的勤務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各個警種的優勢,實現高效運轉。”

戰役以來,從第一天查控車輛500餘輛,人員1000餘人次,勸返車輛100餘輛到如今有效的控制在日均100餘輛的民生保障應急車輛通卡,“三合一”模式有效的保障了民生物資運輸和鴨河電廠電煤運輸線路的暢通,有效的規範了卡點秩序,築牢了疫情防控的防範線。

“遭遇戰” ,狹路相逢我能勝

2月9日中午12時許,正在卡點餐廳用餐的張軼群突然聽到外邊一陣吵罵聲,他立馬意識到可能卡點出了狀況,帶上裝備就衝了出來。原來是與皇石路口卡點相距50米的鴨河工區張溝卡點有人闖卡,違法行為人身材高大,現場處置民警無法形成警力優勢,雙方僵持不下。張軼群見狀簡單部署了自己卡點同事做好警戒任務後,立即前往支援。法言法語、警告、壓點控制、上銬,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成功的控制住了這個1米85的“大塊頭”。警情處置完畢後,他在現場向工區的同事交流了警務實戰技能,對受傷的同事進行了簡單的包紮。他紮實的警務實戰技術和嚴謹的執法流程得到了兩地政府及同事的稱讚:“這場遭遇戰真是一場生動的警務實戰課。


南召民警張軼群:我就是釘在卡點的螺絲釘

連續奮戰、風吹日曬,他的臉上留下了口罩的印痕

“螺絲釘”,他就是釘在卡點的那一顆

張軼群家中還有一個剛滿五個月的孩子,妻子為了不給他工作增添家庭壓力,獨自帶著孩子在南陽生活,大家都戲稱他是“視頻爸爸”。2月1日以來,張軼群每天都在卡點值班,晚上他都是通過視頻和母子倆溝通,妻子問他啥時候可以換班回來看看時,張軼群說:“我就是釘在卡點的螺絲釘,等疫情過去我就回去了!”

“怎麼又是你值班?”偶爾有企圖矇混過關的附近居民看到他的身影,總是不好意思的自行返回。

張軼群一絲不苟的精神,敢於向違法行為亮劍的態度,確保了卡點秩序井然有序。在卡點同事的協作下,先後依法處置了“聶某非法闖卡尋釁滋事案”、“張某、田某革(女)等人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案”和協助鴨河工區處置“孫某阻礙執行職務案”。

張軼群以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舍小家為大家,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用實際行動把石門鄉皇石路口卡點駐守的像“石門”一樣堅牢!

(河南法制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艾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