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這個寒假,對孩子來說是艱難的。 病毒來襲,過年的喜悅沒感受到,還要被迫“家裡蹲”。

<strong>過剩的體能精力+<strong>無聊的宅家時光,孩子的情緒難免受到影響。有個家長找到圈圈,“這一個月都不能出門,孩子在家都快得‘幽居病’了,這可咋辦呀?”

可能有些家長沒聽過“幽居病”,圈圈來科普一下:幽居病,又名艙熱症,指由於禁閉、孤立所引起的不安、焦慮或易怒的狀態幽居病 。幽居病,cabin通常是指簡單建造而成的小木屋,或者空間狹小的地方,長時間呆在這種封閉空間的人會產生不安焦慮易怒的情緒。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現在正處於防治疫情的關鍵階段,恐怕我們和孩子都還要在家宅一段時間,那麼,這段時間我們該遠離“幽居病”呢?答:<strong>室內親子游戲!

今天圈圈整理了20款實用的室內親子游戲,不僅有助於緩解大家宅家的“壞情緒”,還能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哦!快來看看吧!

動作類遊戲

1. 投雪球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紙杯若干、衛生紙團成的雪球

遊戲玩法:將紙杯擺放在地面上,將雪球扔進紙杯即可。紙杯擺放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投雪球的距離和方式也可以調整和變化。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2. 室內保齡球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球,空礦泉水瓶

遊戲玩法:讓孩子在一定距離外用小手將小球推向礦泉水瓶,看看能擊倒幾個礦泉水瓶,可以全家一起來玩,看看最後誰的得分最高。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3. 趣味扔沙包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便利貼,沙包

遊戲玩法:將數字或漢字寫在便利貼上,貼在門背後,孩子要用沙包扔到門上的便利貼上,並說出在便利貼上的數字或者漢字。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4. 室內滑雪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兩個扣好洞的紙盒或兩塊紙板

遊戲玩法:心有多大,雪場就有多大,只要把紙板粘在腳上,就可以感受一下室內滑雪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5. 室內跳房子

適合年齡:7~12歲

準備材料:3M膠若干

遊戲玩法:在地板上按下圖貼好“房子”,再記個順口溜,家長們就可以帶孩子一起蹦躂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解謎類遊戲

1. 藏寶遊戲

適合年齡:7~12歲

準備材料:便利貼若干、孩子心儀的物件

遊戲玩法:我們可以在便利貼寫上“尋寶”線索,並粘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然後讓孩子跟著線索一步一步找到“寶藏”。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2. 密碼破譯

適合年齡:7~12歲

準備材料:孩子常看的書、孩子心儀的物件

遊戲玩法:想一句話,並在孩子的幾本書中找到對應的字,用數字做密碼錶示孩子的位置。比如《寓言故事》這本書的第7頁第6個字,就用4、7、6來表示,4代表書名的字數,7代表頁數,6代表第幾個字。破譯之後,給予孩子相應的獎勵。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3. 迷宮遊戲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3M膠條若干

遊戲玩法:爸爸媽媽在地板上貼出迷宮,設置好出入口,試著讓孩子來“走出迷宮”吧!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創意手工類

1. 膠條遊樂場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材料:3M膠條若干

遊戲玩法:還是膠條,家長和孩子一起用膠條,在家裡規劃出一個獨一無二的遊樂場吧!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2. 家庭小劇場

適合年齡:3~12歲

準備材料:床單一條、玩偶若干

遊戲玩法:找一塊床單,DIY成一個簡單的小幕布,讓孩子帶著TA的小玩偶到幕後講故事,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給孩子講給自己編的故事吧~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3. 立體小貓咪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卡紙、畫筆、剪刀、膠水

製作步驟:

第一步:在卡紙上畫出小貓的形狀,然後畫出摺疊的虛線,畫出小貓的臉,眼睛,耳朵,鬍子,腳。

第二步:用剪刀剪出畫好的圖形,在最下邊腳的中間也需要剪一下,讓兩隻腳分開。

第三步:將剛剛在腳的那部分剪的小紙條塗上膠水,粘貼在小貓臉的後面,以此支撐小貓立體起來。

第四步:剪出一個長方形紙條,然後摺疊幾次,讓紙條出現一些弧度,然後塗上膠水,做成小貓的尾巴。

第五步:整理一下,一隻立體的摺紙小貓就完成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4. 毛線雞寶寶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毛線、紙板、橙色卡紙、手工眼睛、熱熔膠、剪刀

製作步驟:

剪一塊蛋形的紙板,用毛線纏繞完全地包裹起來,用橙色的卡紙為雞寶寶剪出嘴巴與腳,並和手工眼睛一起粘貼好,簡單的雞寶寶就好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5. 3D小動物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酸奶瓶,毛毛條,玩具眼珠子,彩紙,毛毛球,剪刀,鉛筆,刷子,熱膠槍,丙烯顏料,彩色卡紙,毛絨球,扭扭棒等。

製作步驟:

第一步:在酸奶瓶和瓶蓋上塗上小動物身體的顏色。

第二步:等顏料幹了之後貼上小動物的五官,將小動物的特點凸顯出來。

第三步:貼上小動物的尾巴,一個可愛的酸奶瓶小動物就做好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科學實驗類

1. 牙籤快艇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小刀、一頭劈開的牙籤、肥皂、水盆。

遊戲玩法:用小刀在肥皂刮下一小塊,將刮下的肥皂嵌入劈開的牙籤中,將牙籤平緩放入水中,牙籤會自己朝著前方前進,就像一艘快艇。

注意事項:建議使用溫水,牙籤由家長劈開,家長也要小心。

實驗原理:因為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當部分肥皂溶於水後,水面就會飄起油花,而這層不飽和脂肪酸的表面張力比較大,所以牙籤就會跑遠。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2. 胡蘿蔔小船

準備材料:吸管,胡蘿蔔,兩個玻璃杯,小刀

遊戲玩法:我們先準備兩片差不多厚度的胡蘿蔔,把吸管剪成幾個小段,在其中一片上插吸管,另一片不用動,然後把兩片胡蘿蔔同時放入倒滿水的玻璃杯裡,就會發生神奇的變化:插管的那塊浮起來,沒插的那塊沉下去。

實驗原理:比水輕的吸管,能幫助胡蘿蔔獲得足夠的浮力,當吸管獲得的浮力大於胡蘿蔔的重力時,就能漂起來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3. 會跳的乒乓球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吸管、3個玻璃杯、乒乓球

遊戲玩法: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個乒乓球,吸管從乒乓球斜上方不斷地吹氣,乒乓球越升越高,跳躍進了另一個杯子中。

實驗原理:將吸管對著乒乓球的斜側方吹氣,球上方的壓力減小,下方壓力增大。不斷吹氣的話,乒乓球就會越升越高,最終“跳”出杯子。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4. 水中綻放的煙花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白醋、植物油、顏料、小蘇打、食用色素

遊戲玩法:

1. 在玻璃杯裡倒入少量油,選取三種顏色的食用色素(如紅、黃、藍)滴加1-2滴。攪拌,油和色素不會融合,而是呈小顆粒裝。

2. 將調好的油全部倒入溫水中。期待水中煙花的盛開吧~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5. 釣冰塊

適合年齡:5~9歲

準備材料:繩子、小盆子、冰塊、鹽

遊戲玩法:

1. 首先,我們把冰放在盆子裡,在它上面放一根繩子

2. 往冰塊與繩子接觸的地方灑上一點鹽

3. 過一會你就會發現,繩子跟冰黏在了一塊,用繩子能把冰塊“釣”起來。

實驗原理:當往冰塊撒鹽時,冰塊會有一部分融化掉。但過了一會兒,由於冰塊溫度較低,化開的水會再次凍結成冰。這樣,放在冰塊上的棉線就被凍了起來,冰塊就能釣起來了。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感官類遊戲

1. 閉眼貼五官

準備材料:兩張畫好臉的紙、磁鐵

遊戲玩法:家長和孩子輪流比賽,孩子貼的時候要蒙上眼睛,由媽媽指導孩子怎麼貼,媽媽貼的時候也要矇眼睛,由孩子指導媽媽怎麼貼,最後看誰指導的貼的更好誰就贏。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2. 吹球進筐

準備材料:乒乓球、塑料筐或紙杯、桌子

遊戲玩法:桌沿下放塑料筐或紙杯,桌上放幾隻乒乓球。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吹球進筐,看誰進球多。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吹球時,要掌握方向和力度。

疫情防治不能出門,20款室內親子游戲,幫你和孩子遠離“壞情緒”

家長們要注意,家裡的“小祖宗”除了每天保證至少進行40分鐘的活動以外,同時還需要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每天看電視、玩平板電腦的累計時間不超過3小時,越少越好。

大家可以看到,這次圈圈分享的遊戲,都是從日用生活品中改造而來。如果親們還有什麼可以在家消耗熊孩子精力的點子,歡迎留言分享~

我們一起加油,等著春暖花開,疫情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