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疫情才知道為什麼以前大人們要我們進國企,原來差距這麼大

在這段全民抗疫的特殊日子裡,每位職場人除了病毒的擔憂可能還有工作的擔憂,害怕發不出工資害怕公司倒閉害怕自己被辭退。當然,這裡應該不包括公務員、事業編,甚至於國企。

我和老公單位分別是央企和私企,背景:我們單位是央企地方分支機構,屬於金融行業,固定員工五人;老公單位是私企,也屬於金融行業吧,員工40多人,我一直覺得他們董事會形同虛設,因為公司大大小小的決策其實都是老闆拍板決定,大到對外投資小到員工離職,其他高管感覺就是一個擺設。以此為縮影,說說二者的差別吧。

經歷疫情才知道為什麼以前大人們要我們進國企,原來差距這麼大

第一,延期政策執行上,政府第一次發出延期復工通知至正月初十的時候,我們集團就發出通知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延期復工,後來各地陸續又頒佈了延期政策,集團也在第一時間進行統計並要求按照當地政策執行,不許擅自復工,所以我們一直沒有老闆催促的煩惱。反觀老公單位,先是群裡通知按照國家政策執行,但是初七就又補充每個雙號日子公司開會,疫區員工或者處於隔離期員工視頻參會,一直到正月十六。這期間,隔天去次公司,總覺得安全隱患很大,但是如無故不去就遞交辭呈。這種節骨眼上,誰有勇氣離職。更絕的在後面,地方規定正月十七可以陸續上班了,老公單位竟然要求之後連續週六週日上班,要把延期期間的工作日補回來。反觀我們單位,集團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建議改為輪休,所以我們五個人每人值班一天,其餘員工在家辦公,其實在家也沒啥事,就是閒著吧。

第二,工資發放上。平日裡,公司要求每月5號之前發放工資,最遲不能晚於10號。這次疫情影響,推遲到10號上班,且是輪休,領導安排財務10號第一天上班進行工資發放,所以我沒有擔心過工資不發或者延遲發放。反觀老公單位,年前就由於公司效益不好,12月份的工資都沒發,1月份的工資就更有理由不發了。老闆說受疫情影響,公司現金流困難,延後至3月份統一發放,實際三月能不能捱到大家心裡都沒底,可是有什麼辦法,這個時間又沒有勇氣離職。

第三,勞保用品發放上。疫情爆發以後,集團第一時間發通知,給予每個員工每人500塊錢的額度用於採購口罩,雖然實際操作上是有錢也買不到,但是總比沒有好。而且要求各地網點務必採購消毒用品,做好疫情防控,所以財務上班第一天就高價採購了兩大桶84消毒液和酒精、耳溫槍等。可是老公單位,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更何況這些東西。

第四,工作量上。疫情期間,集團一直強調務必將疫情防控作為第一要務,全力配合當地政策執行,踐行央企責任,不許給國家制造任何麻煩。具體到細節就是,不建議網點著急開展業務,如員工只能通過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建議改為居家遠程辦公。所以我瞭解到的全轄30多個網點基本涉及各大都市,基本採取的都是輪休或者居家辦公。所謂居家辦公,實際就是帶薪休假,因為不允許業務開展實際根本沒有什麼活就是在家閒著。可是老公單位,和平日沒什麼兩樣,依然忙忙碌碌。實際上根本也開展不起來業務,可是領導見不得員工閒著,沒活就天天開會,總之大家不能閒著。換位思考一下,私營企業主的困難也可以理解,本來想著靠春節扳回一局,結果碰上疫情各行各業停滯,自己再努力也使不上勁,乾著急,只能潛意識將壓力轉到員工身上了。

第五,員工心理上。以前沒感覺國企有多好,可是經此一劫,覺得國企的好處真不少,至少旱澇保收,不擔心發不出工資不擔心失業也不用擔心老闆的臉色,在家閒著也美其名曰居家遠程辦公。可是私企就不一樣了,基本要操著老闆的心,尤其在大環境變動的時候,因為但凡影響了老闆的錢袋子,鐵定就會影響自己的收入,時時刻刻擔心工作沒了,擔心工資降了,這種壓力真的很大。

經歷疫情才知道為什麼以前大人們要我們進國企,原來差距這麼大

平日裡,國企和私企各有好處吧。國企勝在穩定但是激勵性差,私企勝在靈活但是壓力大。只是在這種舉國各行各業停滯的時候,國企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真心希望祖國大地儘快走出此劫,願春暖花開之時,山河無恙,百花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