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该不该看四大名著?

视频终结者


我家大宝现在四岁,二宝不到两岁。我没有给他们看四大名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打算给他们看四大名著。

因为给大宝买的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里面有一个故事是《三打白骨精》。孩子听完以后问我:“妈妈,什么是肉身?”“妈妈,孙悟空为什么要打死她的肉身?”

什么是肉身,我还真是没法给她一个准确的答案。为什么要打死她?我好像也没办法让她完完全全接受。

因此,我不建议给孩子太早读四大名著。

《水浒传》全书宣扬的思想,会容易扭曲孩子的三观,包括:①万事用暴力解决问题②烧杀掳掠是英雄③女人没一个好东西,不是偷情通奸杀老公,就是开黑店。

《三国演义》全书充满阴谋诡计,孩子看了不知道该从书里要学到什么。

《西游记》原著不适合孩子看,里面多处描写死人,吃人肉,甚至还有一些艳情词句,特别是原著里对描述妖怪吃人的文字,很是渗人,更适合成年人阅读。

《红楼梦》可以让孩子阅读的,里面词句优美,很是典雅,不过也不适合太小的孩子看,因为全书有一种悲观凄凉之气。

特别说明,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和《水浒传》,原著真的不适合孩子看,里面很多阴森森的文字,触目惊心,水浒传整体基调是黑暗文学,西游记整体基调是暗黑文学,当然,现在很多都是改编的洁本,等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还是可以给孩子看看的。






孟婆彼岸花


应该,非常应该看。

以我个人为例,小学五年级之前就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原版非学生版,不可能全部都看懂,尤其是《水浒传》,还有一些字词不认识,借着一本新华字典,连蒙带猜看完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楼梦》里的诗词,看着很美背起来很顺。

后来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写作文时不时会拽出一些古文诗词,自然语文分数不低;而且学习和背诵诗词、古文经典的时候非常有感觉。

我女儿今年二年级,七岁,从三岁的时候我开始带着她背诵四大名著里的诗词、经典段落。给她听四大名著的广播故事;五岁开始带着她开始读儿童版的四大名著(绘本版);上小学之后正式接触少儿版的《红楼梦》。

我女儿用了一年的时间读完半本红楼,现在嘴里也开始带出书里的内容。

个人认为,不要小看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坚持鼓励她看,“硬着头皮”去看,不要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性,孩子能做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好。

——哀家猫太后,期待和你们一起探讨怎样陪好熊孩子。


猫太后


个人读书经验:我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左右看的水浒,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那本水浒只是上册,还烂兮兮的!我以非常快的速度看完了,勿庸怀疑:读得囫囵吞枣,很多字也不认识,比如那个朱仝的仝字,我就一直认作全字。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阻碍我对读书的兴趣!那时候我家里有一本《石头记》,也只有上册,繁体竖排!我也看了,更是一知半解!至于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基本看的是小人书和连环画,白描绣像的画法,我现在还记得!

个人体会:四大名著我在小学阶段都有接触,虽然读不懂,囫囵吞枣地瞎读,但我从中获得的读书乐趣却不是旁人能体会的!

一点总结:四大名著最好都在小学阶段读!当然,读的版本可以因人而异,理解力好的看原著,差一点的我青少版儿童版,再差一点的看连环画!

不要纠结于孩子读不读得懂的问题!一点都不读,才是大麻烦!


樾人歌兮


我家宝宝才五岁,自己就没法看了。有一天我试着给她读《红楼梦》第一回(儿童版),虽然她听得朦朦胧胧的,几乎不懂,可到了第二天她还要我接着读给她听,她听得还很专注,虽似懂非懂,接下来她就要我每天读给她听,到现在已经是听第三遍了,她基本能记住里面的人物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我给她读到王熙凤去世之后,她突然对我说:“奶奶,我觉得王熙凤死了之后,贾琏只有自杀了。”我问:“为什么呢?” 她的回答让人吃惊,她说:“因为贾琏很懒惰,什么都靠王熙凤为她做,现在没她老婆了,她会被饿死,他还不如先自杀算了。”她对故事内容还是比较清楚。

所以我觉得小孩子喜欢的话是可以看的。


王亚筠


个人认为是该看的,而且最好在小学的时候就把四大名著都过一遍。这对之后中学学习四大名著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女儿开学上三年级了,现在给她买了三国演义,本身学校也要求。太小了应该不行,上三年级以后各方面理解力,识字多了就可以了。


大乔小乔18


孩子应该读什么书,主要依据孩子的阅读水平而定的,小学年级的孩子水平差别还是挺大的。

1-3年级的孩子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能力有限,所以在书籍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带拼音的。

推荐《忙忙碌碌的一年级》、《酸酸甜甜的二年级》

孩子刚上学时,家长就是“紧急救火员”,要么孩子不想去上学了;要么孩子哭着回家了;要么就是老师打电话告状了……总之,好像有操不完的心。

但孩子读过《忙忙碌碌的一年级》之后,家长们的第一反应:遇到问题他们会自己解决了;不再状况百出了;好像每天都会有进步……总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长大了!

《忙忙碌碌的一年级》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成长,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都需要读一读。

3-6年级孩子阅读层次加深,我认为要增加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面对古文方面,我家孩子最喜欢这套书,看起来通俗易懂。

老子、孔子等古代大学问家名篇名句;

简短而优美的古代美景小文;

……

本套书精选了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不但是小朋友入门文言世界的最佳选择,而且还能帮他(她)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

每课后还有读一读、想一想等小栏目,即能让小朋友轻松获得文言启蒙,又有利于小朋友积累文学素材,很适合小学生用来作为古文启蒙读物。


小花2588566


四大名著该不该让孩子看?

这个就是于每个孩子不一而同了。你要说不应该读吧,读了确实也有好处;你要说应该读吧,对孩子确实也有不好的影响。而在反观历史上的不少名人,是从小就浸润在四大名著下的。钱穆老先生8岁开始读四大名著,冰心7岁开始读四大名著,周恩来接受国外专栏采访时还说:“我从8岁到10岁就开始读小说,第一部就是《西游记》,后来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所以能称为经典,也是因为其思想艺术的多面性、善恶美丑的包罗性才得以在历史的淘洗中拣选出来,流传百世,经久不衰。但在面对优秀的名著时我们又不免觉着三国中有阴谋诡计,水浒中有血腥暴力,红楼中有男女情爱,西游中有佛教禅宗,担心孩子看了武侠小说,便会打打杀杀,看了言情小说,便会“早恋”等等

那不如就逐一的分析,且尽量客观地去讨论下:

读四大名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成千上万的古代小说中,四大名著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几乎包含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儿童读了这些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了解传统文化,肯定是会有一些好处的,这个毋庸置疑。我们对待名著决不能因为其瑕疵而否定全部,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非理性的。

可以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共同文化记忆,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中国的智神,关羽义薄云天,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读四大名著是不会理解这些的,也不会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共鸣。

况且,由于随着这几年传统文化的比重在语文考试中不断的增加,四大名著已然成为中小学语文必考内容。在考试中占分比重也不低,由此可见,如果孩子不读四大名著,考试中失去的分值不仅仅只是10分。

四大名著虽然是公认的经典,但其内容确有不适儿童的地方。

比如《三国演义》中,很多讲的都是阴谋诡计;《红楼梦》中很多地方讲的都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水浒》讲的则多是暴力对抗,打打杀;《西游记》描写更多的则是妖魔鬼怪,太过虚幻,有点类似现在的游戏。

四大名著这些小说,论文学素养、文字功底、艺术价值、内容情节等等,确实无与伦比,但对孩子来说,并不适合。儿童还没有什么是非观念,不懂得取舍,也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很容易被书中某些负面的东西所吸引,造成不良影响。就拿我个人来说,在读《红楼梦》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云雨之事”,也就是在这之后,一看到这些词汇,就开始想入非非,浮想联翩。并且四大名著整本内容情节复杂,章节那么多,又不是大白话,大人都觉得枯燥乏味,孩子那么小,肯定不喜欢读,与其看书还不如看电视方便.......

很多人都说与其读四大名著,不如读唐宋诗词。这些小说,儿童即使喜欢读,也读不懂其中的深意,背下来就更不可能,如果仅仅为了对写作有所帮助而读,那就有点得不偿失,太浪费时间。还不如读读唐诗宋词,一来这些比较短,朗朗上口,容易读诵;二来,这些诗词都是正能量,没有那么多的故事情节,文学素养也很高,也有利于儿童写作;三,孔子有句名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词可以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修养。

儿童时期的优势是记忆力强,劣势是理解力差,这个时候最应该读的是经典。而这一点,才是我想说的。

人在十五六岁之前,记忆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这个时候,最适合孩子读诵的是经典。经典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字字珠玑,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用得着的,是做人的道理。虽然这个时候理解不了,但他能背下来,现在不懂,将来一定会懂,老祖宗说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随着年龄的长大,人生阅历的丰富,这些经典的道理,慢慢就体会到了。

而小说,主要还是娱乐性质的,以故事情节为主,捎带脚有一些传统文化,跟经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小时候读小说,长大后再发现经典的好处,再后悔,就已经晚了,来不及了,因为记忆力不行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其实四大名著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儿童版本、青少版本、成人版和珍藏版等等。适合孩子看的有,只不过是需要爸妈擦亮眼睛,花费时间去为孩子找到适合他现在应该看的四大名著版本。找到适合孩子阅读水平的版本之后,辅以合适的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能够有更好地阅读效果。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读透名著,如此不也是孩子之后人生路上的一大财富。

所以,名著该读。但读的是适合孩子版本的才是正确的。


九歌十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不推荐孩子阅读名著。或者说,不强求孩子读名著

原因有三:

1.孔老夫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的,咱们说实话,你们自己做父母的哪些人真的都把四大名著读完了?反正我自己就只读过两本,《红楼梦》《西游记》,另外两本压根碰都不想碰。

2.阅读的最大动力是兴趣,千万不要为了读名著而读名著。现在的家长们功利心太重。为什么要读名著,因为考试会考啊!可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就好像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所有的人都喜好读名著的。我清晰地记得,初中时候,因为我语文学的好,作文写的好,语文老师特别优待我,送给我一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厚厚的三大本。老师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好好读,这可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啊!"结果就是,我都工作十几年了,这三大本还是只翻了开头的几页,就永远躺在书架里了。真看不进去,所以就不看了。

3.名著经典,但往往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脱节,或者说他们之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不是说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不值得读,而是说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想让十一二岁的孩子读懂名著,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他们往往只是读读故事就完了,至于其中真正的精髓完全无法领悟。我自己读《红楼梦》深有体会,直到现在,我还会拿起红楼梦读,翻到哪一页就读那一页,感觉每一页都写的是真妙。可是放到11、12岁来读的话,我就完全没有感觉了。

所以,与其是破坏名著的美,逼着孩子读名著,不如等到他真能感悟到名著的美时再读不晚。


在艰难中找点儿甜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们要看什么书,怎样去看书?以及看书的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划,所以说今天孩子们是不是要看一些四大名著?这仍然是家长家长讨论的事情。

第一一定要让孩子们看。

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们看一些四大名著,虽然四大名著的各个方向都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或是对于红楼梦以及水浒传都会有一定消极的地方,但是也一定要让孩子们去思考和看待这样的问题。毕竟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而且他们所经历的事情都会有山高水低,所以说一定要让他们去看一些懂得思考,也会懂得一些人生哲理的地方。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让看毕竟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第二,孩子不同的地方,家长要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四大名著有很多的古典英语是孩子们不太懂得的地方,所以一定要让家长详细地去解答这样才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让孩子们能够通过不同叫不来理解四大名著的真正含义。四大名著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每一代人的追求,以及精神世界所以要让孩子们去领略四大名著多姿多彩的地方。

希望我的回答你有所帮助。


嗨森斯巴洛克


本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每天给学生上课就是语文方面的内容,且对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有一定理解,应该是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首先明确一点,从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到高中,课文编排是有四大名著的内容的,且语文考试都有可能考到四大名著的内容。只这一点,已经明确了,四大名著不是适不适合小孩看的问题,应该是必须看的问题。即使课外不看,课内也要学的。其次,四大名著里最适合小孩看的是《西游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次之,《红楼梦》排最后。可以按小孩的年龄从小到大依次阅读。小学初中一般要求理解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和主要情节,知道主要人物做过的主要事情等内容。高中的要求就更高一些,要知道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方面内容了。第三,四大名著里有些内容比较成人,似乎对小孩影响不好,似乎应该让小孩长大了才看。这个没必要过度担心,小孩的应对能力比成年人丝毫不差,足以应对得了的,大部分小孩都能自动淡化这些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