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获取育儿干货,陪宝宝成长哦!

文|老涵的爸B

真的有照相式记忆吗?

经常有人问我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比如有的家长问:“我听说学习记忆术,能促进右脑开发,锻炼速记能力,一首古诗能顺背能倒背,两个小时能背完一学期的单词,6小时锻炼出10倍记忆力。要2万多一个月学期,价格好贵,但我特别动心,不知道靠谱不靠谱,能不能送孩子去学?”

还有人问:“有一种照相式记忆( eidetic memory),据说有这种记忆能力的人能记住看到的任何东西,这是真的吗?”

我只能说,记忆术对帮助记忆某些信息有一定作用,但是对学习和工作的功效是有限的,不要把它神化。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快速致富,你肯定会警惕,会不会是传销?现在,有人告诉你有个超级记忆术,可以让你几天就变成学霸,你能信吗?

为了正本清源,我下面就好好叨叨一下记忆的奥秘,破除一些对记忆术的误解,让你跟孩子少走弯路。另外,我还会给你一些靠谱的记忆提升法。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在揭秘各种记忆术之前,我先讲一下记忆。

记忆的奥秘:记忆的编码、保存和提取

对认知科学来说,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保存和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记忆储存失败。

首先是编码。遇到新信息,我们的大脑网络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将我们的感官和知觉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多级处理,变成大脑存储的信息。比如,你抱着宝宝在公园里散步,看到的树,听到的鸟叫,闻到的青草香,摸到的花,这些信息都会存进宝宝的大脑里。

信息不是存在一个一个独立的小格子里,记忆是个网络形态,大脑会将这些信息分类组织,并跟其他类似的数据合并连接,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就会记得越牢。

比如孩子看到一棵树,如果他能认出树的种类,或者他之前在公园里见过相同的树,又或者妈妈专门讲过这棵树的故事,孩子就可能对它印象更深刻。相关的经验越多,孩子对这棵树的记忆就会越强,并形成较为牢固的、长期的记忆,这个过程就叫

记忆的保存

记忆的提取也很重要。有时候,我们想不起来一件事,不是因为信息没存进去,而是因为提取困难。提取记忆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要你记太多类似的东西,记忆就会相互干扰,比如要你下子记五六个人的电话号码,而且这些号码很类似,那就很容易记串,这就是同类信息造成的干扰。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问问她还记得刚刚阅读过的哪些内容,这就是让她学着提取信息。提取是形成牢固记忆的非常好的方法

我们一般夸别人“记忆力好”时,特指的是外显记忆,就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回忆或者表述出来的记忆。我们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回忆一些事实类信息,比如某个熟人的家庭地址,又或者想某个英文单词,都是在使用外显记忆。外显记忆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语言能促进对深层概念的理解。研究发现,孩子要到6个月之后才渐渐有外显记忆。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那么,那些语言能力还没发展起来的小宝宝用什么来记忆呢?

其实宝宝也有自己的记忆方式,虽然他们不会用语言的方式记忆,但会利用影像的方式记忆,把他们的感觉保存进长期记忆。主要表现就是孩子对图像能“过目不忘”,记得非常牢。一些遗留有这种照片式记忆能力的成年人回忆信息的时候,也是以图像的形式,比如他们能记住哪一年哪一天谁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

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羡慕这种看似神奇的记忆能力,这种视觉编码方式比较不利于我们记忆的后期提取,因为必须要用感觉信息来提取,而感觉信息往往会受较多因素的干扰。比如你要找红色的东西,但如果你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多红色的元素,干扰太多,你就很难准确地提取信息。随着孩子大脑的发展,这种视觉记忆方法会逐渐退化,让位于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语言发展。

这就是一些所谓的照相式记忆训练班一般只招收六七岁以下的孩子的原因,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年龄段孩子图像视觉记忆的发展特制造一些噱头。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术不等于过目不忘

你可能看过有人赢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他们能背圆周率(丌)的小数点后几百位甚至几万位数字,听上去很厉害。但是,这是不是就能说,他们能把这种记数字的能力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想要记什么就能记什么,学什么都是学霸呢?

答案是不能。

首先,这种记忆大赛比的都是比较单一的项目,比如参赛选手只需要记数字、记图片,表演性大于实用性。我曾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看到篇报道,记者拜访一个记忆大赛冠军的家,发现她还要靠贴在家里冰箱门上的便条贴来记一天的安排。你看,这种记忆大师并不是过目不忘的,他们对数字的超强记忆力无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其次,记忆术的策略,其实是利用声音作为线索(比如谐音)或者利用空间视觉信息作为线索(比如利用想象的房间中的摆设)或者利用联想(例如把圆周率的数字编成一个故事)。这相当于把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了一次信息转换。这样的记忆编码方式的确利用到了人脑记忆的联结性,即我们记忆信息的时候,需要利用信息之间的关联,并且可以用不同形式的编码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多通道编码方式。

然而,很多培训班为了追求效果,提供现成的编码,省去了我们主动探索编码规律的思考过程。普通人只需照着编码表死记硬背,每天花四五个小时记数字,通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达到世界记忆大师的要求。可是,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让小孩子去背诵这些枯燥的、脱离现实的套路呢?再者,要是真让孩子按照这种方法练习几个月,孩子习惯了这种浅层语义信息的学习方式,对他今后的深度理解力会不会造成影响?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理解力才是更重要的学习力

我见过太多鱼龙混杂的记忆训练班,不仅把记忆术的作用夸得天花乱坠,往往还扯上右脑潜能开发。他们说右脑记忆是左脑的一百万倍,我们平时使用较多的是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力开发却很少,使用记忆术,就能开发右脑图像思维能力。

这里面存在太多逻辑和科学漏洞。如果右脑记忆这么厉害,那办培训班的人得背多少本书?!假如原本一天背500字,学了右脑记忆术,就能背5亿字了,相当于背下了500本《圣经》。如果两小时就能背下一个学期的单词,那这人得学会多少门外语啊!

<strong>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右脑开发是一个伪科学的概念,如果看到有商家拿这个当噱头,你要像提防传销组织一样离远点。

现代脑科学表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参与的,即使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大脑两个半球仍然是活跃的。如果说真有人另外一半大脑没有被用到,可能是脑子出问题了,建议带他去看医生。

记忆术只是教你换一种记忆编码,比如用图像或地点来关联信息。举个例子,记随机数字724798,可以想成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带着一把AK-47闯进酒吧里”。但这种记忆方法并不能帮你深度处理语义信息,也就是帮你理解意义。再比如一首古诗,你快速记忆之后能顺背也能倒背了,但是你最终懂得多少这首古诗的含义、隐喻和文学之美?你可能会说,背诵能力也很重要,考试都要用到。可是你想一下,高考题目涉及纯记忆的占多少分,涉及理解的又占多少分?

<strong>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才是学习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深度处理信息的过程,记忆术只是帮助学习的一个小工具,与其花钱和精力在这上面较劲,不如把精力放在逻辑、分析等深度理解上。

“记住”的是信息,“理解”的才叫知识。有个德国物理学家叫普朗克,他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之后,他每天要到各个学府和各种社交场合讲他的理论。讲了很多遍之后,连他的司机 都能背下来了。有一天司机对他说:“教授呀,你每次都讲一样的内容,连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我都听熟了,下次让我替你讲吧,你也歇一歇。”普朗克答应了,于是司机登台,对着一群物理学家慷慨激昂大讲一番,讲得跟普朗克一样。讲完了,一个教授举手:“我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问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司机笑了:“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这样吧,我让我的司机回答一下。”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它的隐喻恰恰和今天说的记忆术有关。就像普朗克事后总结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另一种是表演。你希望孩子得到知识,还是表演呢?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多通道编码的记忆小技巧

说了这么多记忆术不好的地方,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时候可以用记忆术?

虽然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不过,我们在生活中确实会遇到一些不得不去死记硬背的情况,比如记一些电话号码、学习外语时背单词、应付考试等,了解一点记忆技巧,确实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记住这类知识。不过我也说过,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记忆的依赖越来越小,你大可不必专门上培训班,知道一些基本的记忆技巧就可以满足需要了。

下面我就介绍利用多通道编码的三种“记忆术”,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第一种是声音编码记忆。音乐能给人留下强烈的情感印象,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想要孩子学习、记忆的时候,你可以先放一段音乐引起他的兴趣。除了音乐,我女儿记英文单词的时候,我肯定会让她大声念出来,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单词、诗歌,我也鼓励她自编自导把它们编成朗朗上口的旋律,唱出来。

第二种是视觉编码,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孩子画一个图形来记住单词的意思,比如一开始学字母的时候,我让女儿把26个字母画出来,比如画根弯弯的香蕉,代表字母c。

第三种是联想编码。比如记彗星的英文单词 comet,就可以把它拆成英文单词come和字母t,想象彗星来地球了,后面跟着一条像t样的尾巴。

这些小技巧平时灵活使用,帮助孩子搞定一些陌生而抽象的记忆内容就够了。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提升记忆力的三个方法

现在,我们知道记忆术并没有那么神秘和万能,它只是记忆发展的一个小插曲。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真正帮助我们的孩子提升记忆力呢?

1、重复越多,记得越牢

在外显记忆中,含有事实类信息的记忆,比如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或者乘法口诀,是最难提取的,因为信息之间往往很孤立,跟我们的生活又没有什么关联,没有模式可循。这时我们可用的记忆方法比较简单直接,适当重复、背诵就可以了。但是,不是说找一大段时间枯燥地重复,这里的重复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小批次的重复背诵练习。研究发现,后者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前者。

比如,你想让孩子认识数字,不需要逼他坐一个下午,反复背诵数字,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数字反复提醒就好了,比如“这里有6朵花”“那里有6颗桃”,多重复一段时间,孩子就能牢记了这个地方,6这个数字,还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一次是花,一次是桃,这样多样的重复,能让记忆更好。

2、联结越多,记得越牢

信息之间的联结越多,记得会越牢。比如我们对故乡这个概念的学习,其实涵盖了一切与故乡相关的信息,有我们小时候在当地学校的经历、住的老房子、父母陪伴的时光、妈妈做的饭菜、家乡人说的方言,这些都联结到了故乡的概念上。当听到别人吟唱有关故乡的歌曲时,我们之所以会热泪盈眶,是因为大脑中有关故乡的记忆被激活了。孩子学习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死记硬背记住apple(苹果)这个单词,也不可能记一次就有深刻印象。如果我们给他们多种联结,比如给他们展示不同的appl,有 apple pie(苹果馅饼)、 apple tree(苹果树)、 apple computer(苹果电脑)等,孩子很决就会意识到, apple是这些东西的联结点,那么他们记 apple这个单词就会毫不费力。这就是我们要把记忆的内容用多种方式和其他东西联结起来的原因。

<strong>很多人以为记忆只是理解并存储新信息,实际上记忆的关键是把新信息跟旧信息联结起来。

这种联结,有时候是与过去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联结。比如我女儿看过《身体的奥秘》这本科普书,她知道人的5个手指头的相关知识,比如手指头长短不一大拇指可以和其他4个手指形成抓握等。我带她去博物馆,当看到各种动物肢体的骨骼标本时,她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不同动物其实有相同之处:和人的手一样,鱼的鳍、鸟的翅膀、青蛙的爪子,其实都是类似的骨架结构。这样她对动物的“手”的概念就记得更深刻了,不同的手的知识也建立了联系。所以,我们要经常鼓励孩子把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建立联系,这样他们会记得更牢、更好。

其实,在旧的知识树上加入新的知识,是专家经常做的事情,这也是学者摄入新的信息比较快的原因之一。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有意识地多建立记忆的联结。

3、越会分组,记得越牢

通过将杂乱的信息切分为更有意义的组块,我们可以把信息转化为可以快速记忆的内容。比如我要求你在5秒内快速记忆一串乱序的英文字母 USMBAPHDCCTV,怎么能记住这些信息呢?很简单,把大串字母转换成更有意义的组块。这个例子中,可以换个分类方式,把这些字母重新按照缩写分组,分成 US MBA PHD CCTV,你只需要想象一个在美国(US)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博士(PHD)上了中央电视台(CCTV),这堆乱码变成了有意义的组块,可能不到3秒钟你就记住了。

这里要强调,能够成功分组的前提是你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知识你知道美国的缩写是US,工商管理硕士的缩写是MBA。这些先验知识,俗称经验,能更容易地帮我们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结和分组。

因此,知识积累得越多,特别是有体系的知识越多,形成新的记忆就更容易,记得也更牢。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要花更少的时间去记忆,就先脚踏实地地积累更多的知识吧。

揭秘2万元的记忆术培训班,还不如3个技巧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结语

记忆术看起来很厉害,其实每个人经过训练都能做到,但你得明确“快速记忆”有什么用呢?只论记忆,绝大部分人都比不过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记忆术的作用就更小了。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有存储量更大的硬盘,有强大的搜索工具,能不能记住信息已经不重要,能不能使用信息才重要。信息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信息,组织信息和创造信息更重要。

有些人被记忆术培训班的虚假宣传迷惑,以为记忆术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九阴真经》学了就能称霸武林,其实学习从来没有捷径,花时间理解消化、保证睡眠和好心情,这些听起来比较笨的方法,才能真正让知识化为己有。读完这部分内容,希望你对记忆术有了新的认识。记忆术不是万能药水,它不能完全应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我给出了三个可行的记忆技巧,可以通过声音编码、视觉编码、联想编码技巧,帮孩子记住一些陌生而抽象的內容。要想真正帮助孩子提升记忆,除了要花时间反复背诵,还要尽量在信息之间创造意义,比如在信息之间找联结,或者给信息分组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