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內參]交易平臺的發展路徑:商業 + 產品

壹點方圓·產品內參: 產品全流程,產品運營,產品商業化。


一、常規路徑

下圖就是具體的常規發展路徑:

[產品內參]交易平臺的發展路徑:商業 + 產品


然後下面來具體解釋。

二、爆款迴路:流量+單品訂單量+單品低價

流量、單品訂單量、單品低價,這三個名詞都不用單獨解釋。

但是為什麼要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呢?它們三者又是什麼關係呢?

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從電商供應鏈的一個重要屬性說起,這就是:規模效應

工業化以後,大多數電商的商品都是工廠裡的流水線生產出來的。

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同一條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同樣的商品,成本是一樣麼?

答案是否定的。

假設購買一條流水線的設備成本是1000w,我們做兩個極端的假設:

  1. 流水線上只生產了1件商品,然後流水線就爆炸了,那麼這1件商品的總成本就是商品製作成本再加上這1000w;
  2. 假設這條流水線生產了1000w件商品,那麼第1000w件商品的總成本就是商品製作成本+1元。


所以,如果訂單量越大,生產商品的數量越大,固定資產就會被攤薄的越厲害,從而降低商品成本。

不光生產的這一環成本會降低,如果一次性大批量採購原材料,生產原材料的上游工廠也同樣會享受規模效應的紅利。在運輸環節也一樣,本來小規模只能找價格最高的汽車陸運走高速,規模再大可以走鐵路,最大的規模就靠船,而船運基本是成本最低的。

這種紅利是會環環疊加的,使商品的成本急劇降低。這就是供應鏈中的規模效應。

這種規模效應體現在業務端,就是“高訂單量”可以帶來“低價”。

有了“低價”,就可以成為一個吸引用戶的理由,從而獲得流量;而流量越多,就又有可能帶來高訂單量,從而繼續這個循環。

所以,如果用系統論的視角看,這三點組成了一個帶正反饋的增強迴路。通過這種迴路可以不斷累積優勢,最後甚至會成為一個公司在競爭中的護城河和壁壘,這就是爆款迴路的力量。

三、電商的價值主張,難道只有低價?

關於“單品低價”,可能有人會問:電商的價值不是“多快好省”麼,怎麼就剩下“省”了?

這背後的邏輯在於,電商興起的年代,恰好是中國製造業大發展的年代,它使得各種商品告別了短缺,走向了供給過剩,很少會存在大家買不到的東西(這也是小米在2016年,因為產能問題繼續玩飢餓營銷,差點把自己玩死的原因——買不到小米的,一大堆藍綠廠的產品等著你買)。

這就意味著,當價格沒有優勢的時候,且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時候,消費者完全可以稍微多花一些力氣去最便宜的地方買。除非你可以拿商品之外的服務,來抵消價格上的劣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京東靠物流打下的一片天空。但就算是有這麼一個優勢,也還是抵禦不了低價的侵蝕。

拼多多打完紙巾大戰之後,非常兇狠地直切京東的核心品類:3C,甚至很多高端消費者在便宜1000元+的iPhone面前毫無抵抗力,分分鐘變成真香。

所以,關於價格,原則就是:

不管你是否有其他法寶,價格必須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如果你的價格可以擊穿用戶的預期,那麼你就擁有了呼風喚雨的能力。

四、爆款雖好,如何實現?

如果要實現增強迴路,最關鍵的就是冷啟動,後面就會事半功倍。

爆款的冷啟動,具體的策略主要包括這兩方面:營銷、選品

早期主要靠營銷工具打爆款的典型案例,包括小米、拼多多、瑞幸、美團、每日優鮮等等。而主要靠商品本身、而非營銷工具的案例,盒馬、優衣庫為典型代表。

——能看出零售企業沒法像互聯網公司這樣大規模營銷和補貼,只能另闢蹊徑。

在找到這兩個核心因素之後,在創業的早期,還需要注意一個策略:聚焦

因為公司的資源非常有限,如果不all in在精挑細選的SKU上,為了分散風險而導致流量也被分散,反而可能一個也跑不出來。

在這個場景下,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是一個好策略。

比如最近爆火的李佳琦,能有今天的成績,也是因為他的團隊本來打算培養200個主播,後來放棄改為只推他一個人,後來淘寶直播給他們推薦位,團隊都給了他,從而實現了他的冷啟動。

五、品類心智

如果在一個品類裡面,能夠持續推出幾個爆款,就有可能在用戶心中種下“買xx品類就到xxx來”的心智,從而實現優勢從SKU維度到品類維度的躍遷。

這背後也有營銷理論的支撐,最有名的就是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和“STP”營銷理論。

[產品內參]交易平臺的發展路徑:商業 + 產品


這兩套理論的核心邏輯非常相似,包括:

劃分細分市場

競對分析

差異化分析

找到消費者的心智空位

佔領這個空位

做營銷的人往往會特別看重營銷上的心智空位,但筆者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則會注重產品價值上的空位。

但其實二者不可偏廢:

  • 不重視營銷,酒香也怕巷子深;
  • 不重視產品,竹籃打水一場空。


並且二者是有節奏和先後順序的:在產品不夠好的時候,急於推廣,就像是良種撒在鹽鹼地,最後會顆粒無收。例如像抖音這樣的國民級產品,打磨了9個月才開始大規模推廣。

六、橫向品類擴張

當穩固好品類心智之後,等價於佔領了一個細分市場/用戶群。

例如小米當年佔領的是剛工作沒多久、手頭還不寬裕但對性能有追求的年輕人,所以有才會有“年輕人的第一臺手機”的slogan;拼多多則先拿下了三四五線城市掌管家庭日用品採購的婦女,她們互相拼團砍價不亦樂乎。

但小米和拼多多們接下來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用戶群,只有一個品類的需求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那麼解決方案也很顯然:這些人既然到我這來買A品類,就同樣可以買B品類。

這背後的運營邏輯是提高用戶的購買頻次,或者客單價(在用戶產品中叫ARPU值)。

所以,品類擴張是一種必然選擇,這在傳統企業的戰略規劃中,有個類似的名詞叫“多元化”。

同時,不同的品類在一個交易平臺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通常可以按照毛利率、購買頻次等維度去區分。

[產品內參]交易平臺的發展路徑:商業 + 產品


例如京東起家是3C,但後面卻以圖書作為導流品類,畢竟電腦和手機大家不能天天買,購買頻次太低;像燒錢不止的瑞幸,給投資者講的故事就是以高頻次的咖啡作為導流品類(咖啡的高毛利正好給了它瘋狂打折的空間),後面做全品類新零售,推出小鹿茶和盲盒也是順理成章。

品類擴張也有學問在裡面,除了剛剛說過的要保持目標用戶群的一致性,還有以下幾大難題需要處理:

  • 需要同步擴張用戶的心智,例如slogan的改變、企業形象的改變。
  • 品類擴張意味著SKU的增加,當SKU增多時如何保持消費者購物的效率;所以,這體現了“多快好省”中的“多”和“快”的博弈(快並不只是指送貨快);這方面有一些通用的手段,就是優化搜索的效果和個性化推薦。
  • 如何選擇新品類,以及劃定自己擴張的邊界;這方面,美團的這張圖非常經典,一圖就劃定了美團的擴張邊界,那麼美團合併摩拜、推出打車業務的路徑就能把握到了。


[產品內參]交易平臺的發展路徑:商業 + 產品


  • 在業務品類之間形成1+1>2的協同效應,在這方面,小米的生態鏈算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小米的硬件可以進行互聯互通,好多智能家居達人真的是一屋子小米;這種協同效應會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粘性,這就是生態的力量。


七、平臺化

按字面意思來說,如果有多個品類/業務並存,其實就算是平臺了。因為平臺,就是可以支撐很多東西同時立著的臺子。

但我覺得平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屬性,是連接

因為消費者這一端必然是分散的,如果供給端也是分散的,此時平臺的連接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例如,京東我認為真正的平臺化,不是全品類,而是接入第三方賣家;鏈家不能算徹底的平臺,而貝殼才算。

而需求和供給都是分散的平臺,可以稱之為「雙邊市場」,它所遵循的核心規律是「雙邊網絡效應」。

其連接的供給和需求越多,平臺價值和優勢越大,最後導致贏者通吃,導致最後只剩下頭部1-2個玩家,或者乾脆一家獨大——像電商的淘寶、京東,外賣的美團餓了麼,二手車的瓜子。

八、縱向擴張

橫向擴張叫“多元化”,而縱向擴張往往稱為“產業鏈整合”。核心是把更多的產業鏈環節放到企業內部,提高企業對資源整合的力度,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理論上,一條完整整合的產業鏈,在一個行業內,競爭的優勢是巨大的。

阿里應該算是比較擅長縱向擴張的公司,也跟它比較強的戰略能力分不開。

從最早的交易平臺淘寶,把支付環節整合進來就有了支付寶,物流環節整合就有了菜鳥,而支付寶裡面發現餘額寶比較賺錢就把背後的天弘基金給整合了。

再說文娛這條線:最開始是收購優酷土豆,有了流量,然後阿里影業借殼上市,有了投資、宣發、院線服務,還整合了賣票的淘票票,之後還收購了線下文娛入口大麥網。

相比於阿里的風騷操作,包括騰訊在內,國內的其他公司段位相差較多。

騰訊的合縱策略,看起來團結了美團、京東、滴滴,小弟們卻想的是先用一下大哥的流量,防禦一下阿里。比如,三個小弟都自己家獨立做支付,大哥的微信支付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來源 認知脫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