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竹枝词,到底是闻郎江上踏歌声还是闻郎江上唱歌声?

江山画图


历史上的唐朝时期,流行的就是”踏歌”这种边唱边跳的歌舞形式。刘禹锡此《竹枝词》中,肯定是踏歌,而不是唱歌,唱歌是只唱不舞(踏)。有李白诗为证:

我欲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千一尘


愚认为诗词大会的答案是错的。刘禹锡的竹枝词本就原自民间,其体裁和现在的山歌体差不多,不太讲究格律而是适合百姓的即兴演唱。而当时的老百姓尤其喜欢踏歌~一种边唱边舞的形式,和现在的歌庄差不多。而用唱字,虽然也有版本,但是不符合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在船上也是能够手舞足蹈的,只不过动作幅度小一点而已。我们不能够认为在船上只能唱不能有动作,这是错误的,再说我从小课本上教的就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睛”。




甘棠诗韵


昨天晚上央视一套节目,播出了《中国好诗词》第五季的第五场,在其中一个划去错误项的题目中,有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一句。在“闻郎江上踏歌声”和“闻郎江上唱歌声”两句中划去错误项,最后给出的答案是“闻郎江上踏歌声”是错误的。对于这个答案有些争议,有些人觉得“闻郎江上踏歌声”是正确的,并以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为证。到底是“唱”正确呢,还是“踏”正确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尊重原作,有的网友说这两种用法的版本都存在。既然如此,我们再从去从诗词的格律中看看,用哪个字合适。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平水韵中押庚韵。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以上分析看,无论是用“踏”或“唱”,都不违律,因为这俩个字都是仄韵。那么到底是哪个字正确呢?虽然“踏”字比较生动,但我觉得还是用“唱”字比较好一些。李白在“忽闻岸上踏歌声”用的是踏字,因为前提是,汪伦是在岸上,可以载歌载舞。而“闻郎江上唱歌声”的的前提是在“江上”,拟或是一只小船上,就不可能是像岸上那样放纵的也唱也跳了。由此说用“唱”比较贴切。





笑看古今来往客


昨天《中国诗词大会》中出了一道选择题,划去两句诗的错误选项:a.闻郎江上唱歌声,

b.闻郎江上踏歌声。

选手划去b选择“……踏歌声”,龙洋宣布:答题正确。场上两位嘉宾康震杨雨均未有反应。

其实,“唱歌声”和“踏歌声”两个选项都是对的。也就是说,是两个版本,有的书上是“唱歌声”有的书上是“踏歌声”;但“踏歌声”出现的版本要多一些。

“唱歌声”就是单独唱歌,“踏歌声”的踏是脚踩着歌的节拍做出一些动作的意思,也就是脚踩点,嘴唱歌,当然脚的动作不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版本的情况呢?因为古代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要经过手抄,抄来抄去,就出现了个别字不一样,但基本意思一样的情况。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举杯欲饮无管弦”,“举酒欲饮无管弦”,就是两个版本都有。还有“门前冷落鞍马稀”,“门前冷落车马稀”,也是都有的。还有杜牧的《山行》中“白云深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等也是两个版本。就这首诗中的“道是无晴还有晴”,”道是无晴却有晴”也是两个版本。这种情况还有较多,不再多举。

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情郎在江里划船用“踏歌声”不妥,因为船上不稳,只能唱的说法。但无论如何,的的确确两种版本都是存在的。

可惜的是,现场的两位重量级的嘉宾毫无反应,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另外,我们也希望出题组在出题的时候,一定要严谨,因为这毕竟是全球华人瞩目的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








风逐月影3


刘禹锡《竹枝词》中,到底是“闻郎江上踏歌声"还是“闻郎江上唱歌声”,两个版本一字之差,意义也大不相同。因踏歌声应用更广。李白有绝句《赠汪伦》,诗里“踏歌声”让人有身临其境,流连忘返之感,所以对刘禹锡的《竹枝词》也被传以踏歌声,这显然是误传了,我认为刘诗应为“唱歌声”。在此我们可将刘禹锡的《竹枝词》和李白的《赠汪伦》进行对照讨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踏歌是众人的活动,不由一个人表达


踏歌是种边唱边跳的歌舞形式,一般认为起源于汉代,流行于巴蜀一带,多用于迎送场合。歌者手拉手边唱边跳,脚踏地面合着节拍,给人以欢快热闹之感。但踏歌一般参与的人很多,单一的人应不会形成踏歌,即便是踏也踏不多大点声音,形成不了气候,所以一般不会一个人去踏歌。刘禹锡诗中是指一女子听到他心怡的郎君在江上唱起了歌声,郎君唱歌是给谁听的呢?当时是给她了。但女子肯定只能听到歌声,不可能闻到踏歌之声。郎的歌声很撩人,如果是踏歌效果反而差了,所以诗中应当是唱歌声而不是踏歌声了。诗人结合天空的晴和雨,晴与情暗合,天与人相通,诗的意味别具一格。



李白的诗则不同。李白离开他的朋友汪伦将上船时,汪伦领众人踏歌而来为他送行。因为人多,边唱边跳,歌声和脚踏之声由远至近,声音与动作的完美结合,以及诗人对汪伦不舍之情均体现在诗里,这当然是用踏歌声了。

二、踏歌是应在地上,而不是江上

刘禹锡诗中,歌声来源于江上,郎君在江中小舟之上对自己心上人高歌,在于一种内心的表白,夸张的动作毫无意义,晃动的小船也不可能做到尽情踏歌,所以诗中当然是"唱歌声"了。



李白诗中,体现李白将行,汪伦率众人是在岸上缓缓而来,边唱边跳为诗人送行。与刘禹锡相反,在船上的不是歌者而是听者。所以诗中"踏歌声”用得自然。

古人的诗用词讲究,炼字到位,讲究即精炼又丰富。这两首诗感情色彩很浓,声情并茂,虽浪漫夸张,但又不脱离实际状况,都为流传千古之佳作。而刘禹锡与李白的诗肯定没有重复用字。


湘水微波


这是把刘禹锡的诗和李白的诗搞混了造成的。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昨天晚上看诗词大会,起初我也以为“闻郎江上踏歌声”是正确的,后来主持人宣布错误,我才反应过来。

踏歌,又唱又舞蹈,载歌载舞,用于送别,真的热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江上,如果指的是江中,那可不适合踏歌。如果指的江岸,则勉强说得过去。

江岸上唱歌和江中唱歌,哪一个更符合实际更优美?

忽闻与踏歌声搭配,天造地设。

闻与唱歌声搭配,天经地义。


大悔忆智冰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被称为最美情诗,出自重庆奉节县,也是现在的“诗城”。

踏歌,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

在很多诗句里面都有踏歌的场景,比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老壹哥


答:刘锡禹的竹枝词里是闻郞江上踏歌声。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竹枝词》的第一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张舒杂谈生活百科


《竹枝词》这首诗流传到今天,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闻郎江上唱歌声”,一个是“闻郎江上踏歌声”。这两个版本是通用的。但是,从我们前面了解的“踏歌”来看,“踏歌”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除非这里的“郎”不是一个人。而且,“踏歌”也不可能在江上进行。如果是“唱歌”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所见到的分析文章,分析到这儿,都不自觉地用了“唱歌”,而不是“踏歌”。所以,这里如果不是当时刘禹锡用词失误,就是在流传过程中出了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古人是非常讲究炼字的,“诗词中每一个词的使用都不是随意的,都是作者斟酌再三、苦心积虑的结果。“忽闻岸上踏歌声”中,“踏歌”与“唱歌”不但意义不同,而且所表达的感情有天壤之别,主持人董卿曾解释认为,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情感一定要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才能表达人们那种深情厚谊、恋恋不舍。所以,这里只能是“踏歌”,而不是“唱歌”。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青裁桃鸢


我认为,还是“踏”歌声最形象,最贴切。虽然“专家”有自己的观点,但也不能否定踏歌声的准确性。唐宋诗词很受百姓喜爱,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正是因为在民间流传甚广,诗词的版本也就多样化了。除非有人拿出了真迹,否则,谁也不能肯定哪一个字是准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