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月薪税后23000,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这两年觉得在上海生活很难,该离开吗?

追本溯源123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关注点就是在月薪23000,看起来很不错的收入,但加上上海这个词就缩水了。

上海的消费水平之高,全国闻名,看起来这么高的月薪,在上海不过是解决温饱。

再加上题主所说的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难免会产生想离开的念头。

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想改变自己本来拥有的生活状态,这也是题主之所以犹豫的原因,那么到底该不该离开呢?

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上海有没有发展潜力

工作收入从来都不是衡量该不该离开的指标,看不到希望才是最终决定离开的原因。

之前有个朋友在上海工作,月薪也是好几万,但是职业却是可替代性很强的,基本上新人一茬接一茬,离职的大有人在。

在他看来基本上没有提升的余地,左不过两个结果,被人替代或者被公司开除。

看不到未来不可怕,看得到未来才可怕。

所以是否该离开的问题,要看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发展潜力,若是扛一扛就能升职,有另一番天地,那不妨可以再熬一熬。

如果三五年后还是这种情况,那换一种方式也未尝不可,毕竟同等的收入在小城市可以过得很富足。

第二、换一种环境能不能解决问题

想要离开一定是遇到了某些问题,从题目的描述来看,大概有以下几个。

  • 收入并不够很好的生活。
  • 没有朋友,背井离乡,觉得很孤单。
  • 生活和工作进入了迷茫期。

到底该怎么办?这时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换一个环境就可以从根本解决问题。

从上海离开就可以有朋友了吗?回到家乡就会有高收入了吗?迷茫因为换环境就解决了吗?

如果换一种选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最好不过,如果换了还是维持原状,不妨慎重考虑一下。

第三、有没有承担改变的勇气

改变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尤其是工作中的改变更是如此。

就像题主所说的这种情况,不管怎么样,在上海打拼了很久才得到了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放弃和离开都是需要勇气的。

假如手里有积蓄,家人很支持,没有后顾之忧,那么离开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是辛苦点,再找份工作而已。

但如果家庭情况并没有那么好,换一个工作的后果暂时还承担不起,那么现在就不是离开的好时候。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黑暗的时刻,想要离开是人之常情,但能不能离开就要综合考量,冲动行事只会让自己后悔。


狐小胖


题主你是来炫耀的还是比惨的?如果你是没结婚的小年轻,税前3万多(税后23000),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使在上海也算混出一点人样了,为何撑不下去了?难道你不知道生活和境遇,都会随着时间来变化吗?这两年难,未来几年就一定更难吗?难道你不发展了吗?这些问题要想清楚,再做决定。许多人咋呼着要离开北上广,最后还是又“逃回来”。

家乡放不下灵魂,北上广安不下肉身。这是许多奋斗青年的共性。如果你是月薪几千元且长期看不到希望,在北上广根本混不出名堂,你可以来北上广体验一下然后回家乡。如果你是月薪3万多的青年,且还有发展空间,你已经有扎根的基础了,为何不能图谋更大的发展呢?其实,北上广留下的人,有很多都是这样艰苦奋斗过来的,甚至牺牲自己这一代,为下一代打好基础。

估计题主是独自闯荡上海,所以没有知心朋友,就是缺少那些从小长大的朋友。其实,没有朋友,不是离家的理由。朋友就是朋友,离得远近,有多少关系。你到了上海,还会再交新朋友。就算没有交到知心朋友,也不是离开的理由,没有事业不能活,但没有朋友你依然要活下去啊。回到家乡,这些朋友也只是朋友而已。你在上海混好了,还可以把朋友招呼过来啊,只要你有条件,朋友照样来看你。

回答过不少这样的问题,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取舍。有些人来北上广打拼,月薪几千元,就梦想奋斗扎根。你月薪3万多,且一点信心都没有了?现在月薪3万,你有没有信心,未来五年挣到月薪5万?十年能不能做到月薪10万?到那个时候,困扰你的房子问题,朋友问题,还是问题吗?

退一万步讲,许多创业一代,难道不是为了下一代?我许多同事朋友,舍弃家乡挺好的职位和收入,到北京来发展。为什么?不一定为他们自己,有的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小地方,教育、视野、机会都不如大城市多。我的朋友们说,宁愿让自己这一代奋斗,也要改变下一代的生存发展环境。在北上广的好处,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野和格局大了。


职场火锅


我觉得你可以选择离开,原因如下:


第一:在上海月收入2.3万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收入的背后是自己不停的付出,别人或许只是看到了你的光鲜亮丽,但是背后是自己默默加班到凌晨,吃饭无规律,生活作息不正常的付出。


第二:高薪等于高压力,长时间神经处于紧绷的状态,对自身没有什么好处,高压力,高焦虑,如果你很优秀,别人会指望你做的更好,不停的给你施加压力,这种状态不适合长期发展。


第三:这种收入水平,在上海或许你吃穿用度会稍微好一点,但是避免不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买房子,如果你在上海长期发展的话,买房这个问题是避免不了的,我身边很多朋友,月收入3万以上,因为在上海买了房子,一家老小都在这边,吃穿用度得很节约才行,每个月还得还款高额的房贷,工作不敢轻易懈怠,看起来就很辛苦。


赚钱和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希望你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希望你能开心不再纠结!加油!



爱生活的小欣欣


发小和老公在上海租房,两个人工资月薪税后接近三万,有车贷,每个月月光!!!我和老公在苏州两个人月薪水猴子的接近三万,我们能存2万!!!我们房贷2000没有车贷。闺蜜的主要开销在吃饭,房租,车贷,和一些日常支出,上海写字楼都是自己解决一天的饮食,超高的房租,日常停车费都比苏州贵。而我们在苏州,公司有食堂,平时周末也自己做饭,办了园林卡,周末出去逛逛,支出也不大。所以同样的收入,还是选个二三线城市,这样生活压力会小很多!


gnjkn


税后收入两万三,一年就是27万,如果是央企或者国企可以考虑留下来。也许若干年单位集资分房呢?没有这个待遇也可以享受享受廉租房的待遇,而且体制内年纪大了也是有保障的。

如果私企和外企,年龄在三十岁以内还能拼一拼,三十岁以上有点少了,如果没有奋斗到高管,三十五岁将是一个巨大的事业瓶颈期,一旦失业,再找工作可就难了。这个收入就算你省吃俭用,一年的存款也不过3、4个平米的房子,这得奋斗到何年何月啊。

现在强二线城市的发展已经上来了,杭州、南京、重庆、成都、武汉、西安这些城市如果你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找个两万左右的工作不算太难,找个离家近一点,亲戚朋友多,饮食习惯也能接近一点。


Leung梁老师


曾经与题主有过同样的经历,最终离开了上海。

不知题主从事的什么行业,税后2万3,一年净入近28w,是一个不错的收入了。当时刚毕业的时候,我进入的是互联网行业,年薪号称税前20w。在一起毕业的小伙伴当中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来到上海之后,我感觉到这个城市并不属于我,这里没有对城市诋毁的意思。平时的工作中还可以跟同事打的火热,但一到周末就发现你只是一个人,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或许是我没有真正融入进去,或许是作为北方人爱好热闹的习俗。最后一根稻草是肠胃炎犯了,举目无亲,打车去医院浑身哆嗦着被护士问道”一个人来的?“我的离开是因为没有情感上的寄托。


题主说生活很难,不知指的是那些方面,是否离开我觉得可以参考下面:

1、是否有归属感

归属感指的是方方面面,是否对环境适应,是否有感情依托,一句话,我在这个城市里到底快乐与否?有很多程序员朋友,在上海没白没黑的工作,工资很高,但是失去了生活。

2、是否能经济独立

你的薪酬能否满足你对这个城市生活的渴望。这个比较难有标准,每个人的物质欲望是不一样的,或许有的人几千块钱活的就很开心,有的人上亿身价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很好的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你的收入是否能让你很从容的生活?

3、是否有更好的归宿

其实上海是个很公平的城市,只要你努力就会获得回报。它是一个很宽广的平台,资源也多,成功的机会也相应的多。以目前题主的收入水平,如果换到其他的城市收入可能会降低,是否能够接受?或者说是否找到能有自己情感等各方面可以依托的城市?


题主其实大可不必纠结,很难,可以坚持下,坚持不住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大可以换一种活的方式。生活长久,开心最重要,加油!


职场战士


题主,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想要的是一种来自于灵魂的归属感!确切点说,你想要真正的家!和家乡!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的人和家还有家乡是不能分开的,而我就是这种人,我想你大概也是吧。


我之前16年在北京,税后一年40几万,有非常好的同事,17年也回老家结婚了。所以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当时想法很简单,父母在哪那就是家,把父母接过来之后,发现不行,虽然一家人在一起,但是还是感觉不对劲,后来我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的家和家乡是不能分开的,而我就是这种人。


确实可以适应所有城市的生活,但是最向往的还是家乡啊!

我在外漂泊的这么多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想家,我最开始的时候,一打电话就一定会哭,我以前是从来都不会哭的。

我眷恋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我迷恋家乡所有的一切,甚至,我深深的爱着我家乡的雾霾和黑车司机。

其实当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安全也有了保障,下一步肯定是要追求一种归属感,离家在外的人啊,是不是有一种“身在他乡思故乡,有朝一日回故乡,却发现,故乡也已成他乡。”那种感觉真的让人越在人群越孤独。


我在北京漂了6年,我感谢这座城市给予了我新的生命,但是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也不需要我。

幸好,我的工作是比较自由的,我做讲师,17年我回到了老家沈阳,我现在是有课就出去讲课,没课就在沈阳经营自己的店铺,我算是众多游子当中最幸运的那一种了,我现在可以赚着北京的收入,享受着老家的生活。

我12年到北京,17年回沈阳,12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是为了找一条出路,16年以后,一直在找一条回家的路。

外出游子的心,没出门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吧,其实像我这样的人,但凡能在家乡生活下去,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

出门了以后,才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让人心碎与愧疚的就是那句“临行密密缝”,每次要出门,老妈就一边嘱咐着多打电话,一边说不用惦记,一边给收拾行李,一边说注意安全,一边说早点回家,一边说工作为重,每一次自相矛盾的嘱托,都让人那么动容。

所以题主,如果你也有幸像我一样, 离开了上海,也依然可以拥有在上海差不多的收入,那就回到你最想去的地方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祝福你,同样为生活打拼奋斗的游子!


张强说职场


我和老公也是外地来上海打工的,我比较幸运的事,在07年买了一套50平方米学区房,13年又换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房,孩子在这里读书,办积分7年居转户,有房有户口,我们学历文凭一般,没有专业技术,年龄大了身体体能也不如以前,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老公工作也不是特别稳定,老家也回去了,只能在上海苟且的活着。


sunnysun1


不知道你多大啦,我2007年毕业就来上海,十几年啦,从年少的想改变世界,到现在为了一份工作而努力,尽为职场铺路啦(各种学习),但是又不甘心,我曾经几次创业,现在还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只能先工作,总归要吃饭的啊。曾经也感觉没有归属感,后来机缘巧合加入公益组织,算有些归属感啦。现在同事朋友都是能一起玩就一起玩,不强求,也不指望谁,给自己和家人买足保险,好好工作,希望家人和自己平安健康。当然如果回家有更好的生活回家也挺好。


吃货传萍说养生


这个问题我适合答一下。

楼主跟我类似,我没有猜错的,楼主应该跟我之前一样,是做开发工作的,不过我是在北京。我当时月薪不到20k,比楼主低。我就选择离开了。我不但选择了离开,而且也没有继续干开发,选择了运营类工作。

刚去北京时,住在昌平区朱辛庄的的一个公寓里。那个时候附近都是民房改建的公寓,人真的很多,晚上下班下地铁后,附件都是卖东西的,比老家平时集市还热闹;买衣服的、烧烤的、小吃摊、买菜的、卖水果的,应有尽有。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平时没有事就聚聚,或者一起出去玩,登山、打球、跑步、滑雪、马拉松等。当时虽然工资才4800块,但是却对未来充满希望,加班也从来没有感觉累,反而感觉很充实。


后来,慢慢的工资也高了,工作也换了好几家,之前认识的朋友也纷纷离开了北京。后面也没怎么出去结交朋友,也没啥太多时间,基本认识的都是同事。人家大多有家庭,平时休息时间,大家大部分精力都在家庭,慢慢的我也习惯了一个人周末自己出去走走。在北京和在上海一样,你知道想留在太难了,甚至有点不可能,至少是靠着工资不是太可能。我时常问自己,我呆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好像除了能多拿点工资,其它的理想好像早已湮灭了。但是我应该多赚了不少钱么?其实并没有,涨的不仅是工资,还有房租、水电和衣食住行。

一天早上起来,我忽然感觉我有点耗不起了。我为什么要在一个本就不能留下的城市硬耗下去呢?我决定找个我真的能安家,不用再漂的城市。最后还是回到家乡的一个二线城市。在这个二线城市,有时候也让我很迷惘,但是我没有后悔回来。因为从我坐上离开北京的火车的时候,我就找到了自己应该扎根的地方,只要扎好根,不断吸取水土养分,就一定能长成一个枝叶繁茂的大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