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八国联军侵华你们知道那八个国家吗?作为中国人应不应该忘记这几个国家?

微风书房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即1900年5月28日至1901年九月七日间,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武装侵略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各国彻底划分了在华势力范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沉重的灾难,值得我们每个人所铭记,中国近代以来被侵略的历史反复论述着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向上,不断向前,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其根本原因讲是列强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夺取生产原材料和商品经销市场转变为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夺取殖民地转变,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从其直接原因上看是由于帝国主义传教士在国内享有的特权侵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又被清政府所利用,以错误的方式处理外交事务(攻打西交民巷违反了一般国际公约)给了帝国主义国家以侵略中国的借口,最终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以史为鉴,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加快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我国主权和利益。同时要处理好外交关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战略,避免以邻为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铭记历史不是铭记仇恨,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所犯下的罪行,不应由八个国家的人民所承担,何况这八个国家中,许多国家经历过多次政权更迭乃至吞并解体,其人民已经起来推翻了帝国主义政权,帝国主义反动派及其代表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了,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不应是简单的冤冤相报复仇理论,英法几百年的世仇尚且能在命运面前结成利益共同体,我们应当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同这八国间的关系,一道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看农村说农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首次出现大规模的帝国主义列强联手出兵犯华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极为严重地掏空了中国的财力,打垮了中国的国力,自此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

把中国拖入危险境地的罪魁祸首就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八个帝国主义强盗,分别是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前,也曾有过列强侵略行为,如中英鸦片战争、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这都是单个国家单方面的侵略行径,而像八个国家联合举兵发动对华战争,尚属首次,也是最为恶劣。


那么这一次清朝到底做了什么令列强如此愤怒竟然要联合犯华呢?其直接因素就是义和团行动威胁到了帝国列强在华的利益。起初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处处跟列强在华的机构办事处作对,如烧教堂、毁铁路、拆电线,扰得洋人不得安生。

洋人实在受不住了,才于1900年5月28日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联军强大的军势令清军抵抗没多久就节节败退,义和团也是一样,大刀长矛丝毫干不过洋人的洋枪火炮。


最终于1901年9月7日,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朝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为止,侵华战争才算彻底结束。结果就是中国清朝政府彻底成了洋人的傀儡,既赔钱又让利。


中国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利,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打折扣,在清朝末期还未受到列强染指的时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什么大英帝国、美利坚都不是中国的菜。


因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中华民族史上最大的耻辱,是这八个国家给了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决不能忘记这些国家在中国犯下的大罪,而想要不被欺负只有壮大自己。

现如今,中国根据自己的努力发展起来了,甚至比当年侵略中国的那些国家更强大,带头闹事的日不落帝国已经落了,英国国内闹分裂,混成了二流国家;奥匈帝国也分裂成两个国家。现在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已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而我们的态度就是不忘历史,展望未来。跟他们合作,利用他们来最大化的发展自己,届时永远不会有国家再来欺负我们。


襄遇阿雨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在1900年5月28日由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等主要八个国家对清朝发动的侵略战争。



其中英国出兵战舰8艘、海军陆战队2020人和陆军10000人,但英国的军队除了战舰和海军是英国人组成的,其余海军陆战队是全澳大利亚人组成,陆军大部分是印度人和华人组成。美国出兵战舰2艘、海军陆战队295人和陆军3125人。法国出兵战舰5艘、海军陆战队390人和陆军3130人。德国出兵战舰五艘、海军陆战队600人和陆军300人。俄国出兵战舰10艘、海军陆战队750人和陆军12400人。日本出兵战舰20艘、海军陆战队540人和陆军20300人。意大利出兵战舰2艘、海军陆战队80人和陆军5人。奥匈帝国出兵战舰4艘、海军陆战队294人和陆军100人。所以八国联军侵华总兵力战舰56艘、海军陆战队4970人和陆军49360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说八国侵华本可避免,而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慈禧和她的清政府,及义和团的不自量力,是他们的行为触怒了八国,所以才发生了后面的八国联军联手攻破北京城,并火烧园明园的事情。那么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我可以很明确的回答不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只是八国想要发动战争的借口,实际上在当时各国早就对此时内忧外患的清朝虎视眈眈了。自1895年清朝被弹丸小国日本打败后,并屈辱的签订了《马关条约》后,各国早就开始对清朝进行了一步又一步的侵略动作。比如在1897年先是德国占领胶州湾和今青岛,后俄国占领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占领威海和广州湾。而对于次清政府虽然对此无动于衷,但民间的百姓们却早已对列强的强盗行为恨之入骨。



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以“扶清灭洋”为自任的义和团就诞生了。可以说就是因为各国在中国四处攻城略地才最终促成了义和团的诞生。而义和团之所以会对那些传教士出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教会强占中国百姓的土地。但是列强明知是如此,却是充耳不闻,而是直接欲拿中国百姓问罪,对于那些他们国家的人的犯法行为却是问都不问。

在列强的眼里,其实那些传教士的性命并不重要。只是恰好那些传教士的死给了列强可以勒索清政府获取更大利益的借口,所以不到数日,英法德意日等国就开始串通一气,接连照会清政府要求取缔义和团,而到了1900年4月6日英美法德等国更是直接威胁清政府,如果二个月内不剿灭义和团,则各国会直接派兵进入直隶和山东两省帮助清政府平定叛乱。你说就这样的请求清政府能够同意吗?这要是清政府同意那不就是等于是引狼入室吗?



此时的清政府显然无法在2个月的时间内剿灭义和团。列强于是并乘机要求需要派兵入京保护使馆,清政府无奈只得同意,但只同意每个使馆只能派出二十到三十人进京,不过最终列强却有足足四百多人入京,同时陆续还有三百多人进京,在天津大沽口更是有24艘战舰,2000余人整装待发。可以说从列强照会清政府到要派兵保护北京使馆安全这整件事就是一个阴谋,列强早就有对清政府动手的意思,只不过此时的列强还没没有准备好,于是就以此来麻痹清政府。



而事实上就是如此,等主要的八个国家整装完毕后,又陆续得到各国政府的同意后。英法德意日美奥俄等八国就开始对清政府不宣而战,先是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所率领的2000余名联军意图直接乘坐火车从天津攻入北京,但此计划被董福祥、聂士成等人阻止,联军死伤300余人,西摩尔狼狈逃回天津。于此同时,在大沽口的二十余艘战舰和2000余名联军也开始对大沽口炮台的进攻,最终在被击沉6艘战舰和伤亡200余人的代价下,联军得以占领大沽口。

而就在八国不宣而战之时,清政府内部的主战派也终于占据了上风,慈禧和满清以光绪的名义开始对各国宣战。但是需注意的是在清朝对外的宣战诏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说出对何国宣战,也没有将宣战诏书交于任何国家的公使手中,可以说这份宣战书毫无作用,其作用更像是全国动员令一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

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那一刻,光绪和慈禧就仓皇的逃出了北京,开始了历时两年的“西狩”时光。而此时在北京的八国也开始对整个北京实施军事统治,东四以北由日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占领,以西由意占领。 皇城东北和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占领,皇城西城由美、法、英和意四国共同管理,外城由英、美和德共同管理。



之后在1900年12月22日,奕劻、李鸿章被慈禧全权委任于十一国谈判,最终十一国向清政府提交《议和大纲》十二条,而清政府同意。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正式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防守,中国人不得入内;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对德、日“谢罪””等。



而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也正是沦落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付出巨大的赔款后,满清也丧失了几乎所有的主权,自此全国各地的官员都需要为列强服务,如果保护不好列强的国民,官员将被革职。同时连都城北京都被列强控制,可以说现在的清朝已不再是有主权的政府,彻底沦落成了列强的傀儡政府。



至于最后所问的问题“作为中国人应该不应该忘记这些国家”。这里我只能说该忘则忘,不该忘的绝对不能忘。至于最终如何选择全凭你自己,该如何问你自己的心就行了。


澳古说历史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攻入大清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奥匈帝国、意大利的八国联合军队。其中,奥匈帝国于1918年一战战败后解体。

八国联军直接造成义和团被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不平等的《辛丑和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条约允许各国在北京驻军及构筑永久要塞。

《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比较特别,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中国因而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大量的文史资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乐大典》)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颐和园、西山以及圆明园)的失窃、破坏,损失无法估计!其中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紫禁城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1403—1408)210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共22870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以遭破坏,后来收藏在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里,1900年被八国联军损毁丢弃,甚至将《永乐大典》书册用于修建工事之用;《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360位学者编纂而成的,收集了3461种古籍,共79309卷,全书共7套,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时毁坏一套,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毁册数万。翰林院内收藏了许多珍贵图书、孤本、宋版书籍、文史资料和珍贵书画,八国联军把藏书抢掠一空。直到现在,伦敦、巴黎的博物馆里还有《永乐大典》等许多当年被抢掠去的图书和文史典籍。

八国联军是中国的耻辱,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了解八国联军的起因是义和团攻击教堂,杀害中外教士、教民。

数月间,各国公使多次照会清政府,要求取缔义和团,清政府态度暧昧、敷衍,一再反复。  
载漪,以及毓贤、徐桐、刚毅、赵舒翘、李莲英等人,称“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怂恿慈禧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和驱逐洋人。  
6月6日,慈禧发上谕宣布义和团合法,公开利用义和团。


蒲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为日后日本侵华埋下了隐患,在此战中共计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奥匈、意大利八个国家参与了侵华行动

实事求是的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兴起于华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本为山东地区流行的一种拳术社团,最初带有反清性质,后来随着大量外国传教士的涌入山东传教,“华洋矛盾”逐渐取代了“官民矛盾”,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来源,而义和团也逐步转变为一个反帝排外的组织。

不过一个民间团体想要坐大,必然离不开官府的支持,眼见义和团势力渐起,山东地区官府便开始对其加以利用。但是到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的境遇发生了逆转。

在这一年,袁世凯上任山东巡抚。袁本人对于义和团这种装神弄鬼的把戏非常厌恶,入鲁之后他便在整个山东境内打压义和团势力,最后迫使义和团离开山东,进入直隶、北京地区。

到1900年初,众多义和团拳民活动于直隶一代,在此期间大量的教民和传教士遭到团名杀害。由于此时义和团早已放弃了“反清”的政治理念,而是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于是义和团得到了清廷中许多官员和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满洲权贵的支持,这些普遍人希望借义和团之手打压洋人的势力。而此后在部分清廷官员的许可下,大量拳民进入北京,并开始攻击北京东郊使馆区,北京安全局势日渐混乱。

义和团的行为引发了各国的强烈不满,在天津各国领事馆的强烈要求下,清廷同意列强向北京使馆增派守卫人员。但是超出清廷预期的是,各国增兵的数量太多了,在首批480多名联军抵京后,接着又有2000多联军士兵准备乘火车从天津出发开向北京,这严重挑战了清政府的主权,也威胁了清廷的安全,于是清廷下令清军和义和团阻击联军北上入京。

由于义和团和清军拆毁了廊坊地区的铁轨,导致乘坐火车而来的联军被迫返回天津,而仅在此后不久,日本驻华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和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接连在北京被甘军和旗兵杀害,西方列强闻之大怒,先行集结了约2万人紧急奔赴天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拉开了帷幕。

其实在联军登陆天津之前,迫于巨大的军事压力,慈禧太后原本已经准备下令解散义和团,希望与列强议和,但是不知为何,慈禧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转变了态度,执意要与列强开战。

关于慈禧为什么转变态度,正史中没有记载原因,但后世推测是由于慈禧误信了由主战派炮制的“西方列强要求慈禧还政光绪帝”的谣言,这才导致慈禧态度大变,清朝正式与列强进入战争状态。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共计有11个国家对华宣战,分别是: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奥匈、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

不过在上述11个国家中,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并未出兵,因此参与侵华行动的只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奥匈、意大利八国,所以这场战争也就被称之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初期以外,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和印度也跟随英国一同出兵,因此总共来了十支侵华队伍。

(侵华联军合照,图片中缺少了俄国,但有英属澳大利亚和印度士兵)

(驻扎在故宫的联军士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不仅整个北京城遭到了联军的洗劫,并且事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更是将中国推入黑暗的深渊。(注:虽然只有八国出兵侵华,但《辛丑条约》是跟11个宣战国一同签订的)

以下列举几条《辛丑条约》条款:

一、中国赔付11国白银4.5亿两(每人一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二、正式划定使馆区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在使馆区内各国可派兵驻守,中国人不得居住,并不受中国司法管辖。

三、拆除大沽及北京至天津沿线的所有军事堡垒,11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上述三条是《辛丑条约》中对中国利益损害最大的三个条款,其中根据第三条的规定,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也有权在北京到山海关一代驻军,日本称之为“清国驻屯军”。

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政府继续承认《辛丑条约》有效,于是日本继续保留在此驻军的权力。直到1937年,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就是这支驻屯军。

除此以外,沙俄也趁八国联军侵华之际,集结18万大军入侵中国东北,相继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于11月初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此后俄军便赖在东北不走,而且沙俄还试图继续向朝鲜半岛扩张,进而在1904年引发了日俄战争。

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虽然是日本和俄国,但主战场却在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对此清政府无力敢于,只得心酸的宣布中立。

日俄战争持续约一年多时间,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获胜之后,攫取了俄国在南满的权益,得到了在辽宁和吉林驻军的权力。这支驻扎在南满的军队日后演变成为臭名昭著的“日本关东军”,而这支军队正是“九一八事变”的挑起者。

通过上述的一番署理大家可以得知,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和沙俄在中国都是没有驻军的。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俄国占领东北地区,虽然后来在战争中败于日本,可根据日俄《朴次茅斯和约》,沙俄依旧保留了对北满的控制,即便是沙俄覆亡后,苏联依旧控制着北满的中东铁路。直到1935年,苏联才将中东铁路卖给日本人,退出了中国东北。

而日本在获得了在北京外围的驻兵权后,又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从而可以驻军沈阳、大连等地,而正是这两支驻军分别在1931年和1937年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难。

(七七事变时候,日本在华驻屯军进入北京)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日后日本扩大侵华战争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跳板。若无此战,最起码可以推迟日本侵华战争,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宝贵时间。

根据国民政府的国防规划显示,如果“七七事变”能够再晚上几年爆发,那么中国将有更多的军队完成现代化建设,中国空军、近岸海防舰队和装甲部队也会初见雏形。到了那时,中国将大幅缩小与日本的军事差距,不至于像抗战时期那样处处被动。

但可惜是的,历史不能假设,愿我们能够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祝祖国更加强大。


千佛山车神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正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的近代是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而在近代100多年的时间,而八国联军这一时期又最为耻辱的时期之一。八国联军分别就是: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

八国联军当时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出兵大清,当时直接入侵的有5万人左右,八国联军所到之处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入北京城之后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后来又跑去圆明园抢劫,本来圆明园就之前就已经被英法联军抢过了,再次之后圆明园也就成为废墟了。

八国联军抢夺财物,国宝不算,还到处杀人放火,比如说德军当时直接下达的命令就是看见中国人就杀,法国军队只要看见中国人就把赶到胡同里,然后机枪扫射。再说俄国当时入侵北京还不算,还出兵十几万直接入侵东北,企图军事占领。制造了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等。数万老百姓被杀死,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俄军还趁机掳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煤矿,森林资源等等。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一段历史,记住这些国家,当然记住他们不是要去报复他们,而是要努力发展自己,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避免被欺负,弱国无外交。


中国历史研究所


需要说明一下,当年的八个国家准确的说应该是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意大利王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美国、日本帝国。

这些国家除了美国以外,其他七个国家和今天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奥地利、日本相比,基本上都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能简单的混为一谈。这就好比过去的清王朝和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一样。

这八个国家都是借助两次工业革命的风潮兴起于各大洲的资本主义陆权国和海权国,不少国家还保留着封建军国主义传统,但是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热衷于征服和掠夺,因此也爆发了不少冲突。

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可以说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大市场之一,但是却出现了“天府之国其主不能守”的局面,于是引发了列强的追逐。有的是为了争夺经济市场,比如英法德美,有的则是为了争夺领土,比如日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强在中国早就有利益矛盾,引发冲突是早晚的事情。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只不过是把矛盾冲突从中国扩大到了全世界。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王朝称之为“庚子之乱”前,实际上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已经掌握在了列强手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使得当时全中国的财富都集中在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掌握在以东南士绅为首的汉族士大夫手中。这些人和西方列强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彼此依赖,相反同清王朝的关系日益疏远。作为封建君主专制的代表——满清朝廷,当然不会坐视大权旁落。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发生碰撞,并且缺乏有效的调节,爆发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就此兴起,满清朝廷以为“民心可用”,于是公开向八个列强国家宣战,成为引发列强冲突的导火索。

前面说到,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力——东南士绅为首的汉族士大夫集团和西方列强的关系远比和满清朝廷的关系要密切,现在两家开战,战火又是被满清朝廷挑起来的,因此东南士绅采取了不介入的办法,即“东南互保”。

于是,毫无战争准备的满清朝廷被打了个一败涂地。坐上清王朝首都金銮殿内的西方列强们放眼望去,全中国已经找不到第二支可以同他们抗衡的力量,但就在此时,他们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原因无他,那就是针对中国领土的瓜分问题。

海权国主张不瓜分,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既得利益者,掌握着中国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这以大英帝国和美国为首。而陆权国则主张瓜分全中国,因为他们在中国市场份额太少,要使利益扩大化,瓜分中国领土是最佳手段,这以俄罗斯帝国为首。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海权国胜出,中国免于领土被瓜分的灾难,但是除连领土之外的政治、经济、交通等国家权力被瓜分殆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第一个矛盾激化的事件,打那以后,彼此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大,直到走向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大英帝国,只有美国靠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成功运作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

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100年前上述八个国家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更不能以过去的一种狭隘的历史眼光看待当今世界的方方面,时刻遵守国际生存法则,求富自强,这才是王道!


大将军威武K


天津市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八国联军瓜分天津城的租界。有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意租界、日租界、美租界、奥租界。在这八个租界内,八国分别建有属于各自风格的建筑。解放后,这些建筑都被当地政府和居民用作办公或生活居住区,多少有些损毁,后经国家逐步收回修缮,现己逐步恢复了历史原貌,就是为了让人民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并占领北京后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种种罪行罄竹难书。奇耻大辱国人岂能忘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笔血帐终将讨还,这段历史也应列入教科书之中,让世世代代中国人铭记于心,砥砺前行,建设一个强大的,让敌人胆颤,让国人安心的中国。










老茂805


八国联军进北京这是写进了教科书里面的历史,这正是表明了当时的旧中国被外国列强们欺负的情况,那么当时的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一共是那几个国家?

一、英国

当时的英国在欧洲世界当中是比较强大的一个国家,同时英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想要在清朝设计贸易自由港并且不停的往清朝贩运烟土,在这种情况之下呢,英国在清朝的势力不断地壮大。

二、法国

法国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和清朝一起合起伙来做生意,本身并没有多么强大的实力,但是后来的法国和英国凑在了一起借助了当时英国的势力然后就开始想着如何的去刮分中国的利益。

三、德国和美国

当时的德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所以发展的速度是特别快的而美国则是一直都保持了中立国家的态度,德国和美国在清的利益有很多的共同点,所以德国向中国增兵了以后那么美国自然而然的也感觉到了好处就在眼前,所以也加快了往清朝增兵的速度!

四、俄国和日本

俄国在新疆就和清朝有很大的摩擦,不过最后俄国在新疆被左宗棠打败,所以俄国心中一直有很大的怨气,想要找其他的机会再次的侵占清朝的土地,而当时的日本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日本来清朝的目的特别的明确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清朝获取到利益,日本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在不断地侵占华夏的利益了到了晚清的时候看到国家这么的平穷,日本当然不会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放过这一次捞好处的机会!

五、印度和意大利

当时的印度其实发展的并不怎么好,如果单单的是印度的话那么你就是给他再多的胆子,他也不会前来打晚清的注意,但是意大利当时在西方国家中的分量还是特别大的,当时的意大利和印度两个国家走的比较的近,所以印度派遣了800人的队伍加入到联军的队伍之中一起对北京发起了进攻,最终导致了慈禧太后西逃的结局。

我们大家应该牢牢的记住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八国联军给我们旧中国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珍贵文物飘在海外,就是被当时八国联军的士兵们带走的,希望这样的历史不会再次的重演!


凡尘了事


我首先回答下是哪八个国家: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匈帝国、俄罗斯!虽然现代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中国也是个很包容的国度,但是历史终究是不能忘记的,因为曾经受过的屈辱是在让人难以接受!

晚清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个时代,清朝晚期成了各国列强欺负的对象,当然这跟当时腐败无能的政府也有极大的关系。下面我就说说这些西方国家在中国清朝都做了哪些可耻之事:

一:杀人如麻,整个北京城尸横遍野

八国联军当时是以攻打义和团军为借口,入侵北京。进入北京后除了到处捕杀义和团军外,所到之处连老百姓也不放过,八国联军惨绝人寰的杀害当时的中国人民,北京城就像变成了一个屠宰场!


二:火烧圆明园,掠夺紫禁城

八国联军这群土匪不仅对老百姓烧杀抢夺,他们更是在向导的带领下,杀进圆明园和皇宫紫禁城。后来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了,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无数文物珍宝抢的抢砸的砸,紫禁城内的无数珍贵文物也被洗劫一空。这对中国来说,在文化上,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三:逼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内容我简单描述如下:

1.赔款。清政府连本带利一共赔款约9.82亿两,

2.划定使馆区。在北京城内划定区域,中国人不得居住,还得容许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容许外国军队驻扎,同时要拆除有威胁性的炮台。

4.逼迫清政府继续镇压中国境内的反帝国势力


当然条约内容还有很多,这里不做赘述,本来八国联军就已经把北京城搜刮了一遍,现在又签订条约,无疑雪上加霜。更为可恨的是这条约让当时的清政府丢尽了脸,在中国历史上来讲就是一个丧权辱国,卖国求荣的条约!

八国联军的行径如此可恶,我们作为中国人除了要铭记历史,更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避免悲剧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