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2月13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情況通報中提到,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並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

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很多人可能要問,“臨床診斷病例”是什麼?

2月12日,央視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央指導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


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童朝暉:我們在看病診斷肺炎時,能夠拿得到的病原學,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八十要靠臨床診斷。從臨床思維和臨床醫生的臨床路徑角度來說,增加臨床病例的診斷,有益於臨床醫生對疾病多一個判斷。前一段時間我們主要是靠核酸來進行確診病例。實際上按照我們臨床診斷的標準,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的。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從這幾個方面綜合診斷:第一,如果病人在湖北或者在武漢地區,那肯定是已經有流行病學史了;第二是發熱、呼吸道咳嗽、憋氣的症狀,這是臨床症狀;第三是臨床有體徵,查體檢查;第四個是CT影像。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肺炎,

實際上能拿到陽性的比例以及培養的比例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大部分是靠臨床醫生來對臨床病例下一個臨床診斷。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為什麼要設臨床診斷這個檔級?

現在對於病毒核酸的檢測能力在不斷提升,但不同的試劑之間精準程度有差別,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所以有大量看著流行病學史上、接觸史上像是,臨床症狀也像是,但是核酸未能得到確證的病人,現在被列為疑似病例,我建議在武漢出現這樣的病人,應當可以列為臨床診斷病例,因為核酸對於已確診的病人陽性率也只在30%~50%之間,因此設出臨床診斷這個檔級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核酸檢測和CT影像有什麼區別?

童朝暉:經常會有人討論,化驗重要還是CT影像重要。很多放射科的專家也強調CT影像的重要性,實際上在臨床工作中我們都是要有依據的。病人的病史、症狀體徵、臨床化驗、CT,都要分析,所以說這些對臨床醫生來講都不可缺少,需要做綜合判斷,綜合分析。

我們不能強調核酸的重要性,也不能強調CT的重要性。我們臨床醫生要會分析核酸相關的化驗,對CT影像也要會分析、會看、會讀。作為一個呼吸科醫生,一個臨床危重症醫生,我們要仔細地去詢問病史,發現臨床的蛛絲馬跡,通過臨床的查體手段,還有先進的檢驗技術。其實讀CT影像,既是放射科醫生的看家本領,也是臨床醫生的看家本領。做疾病綜合診斷的時候,化驗和CT影像,我們要綜合分析,不能強調某一個的重要性。


地址:鄭州市隴海東路51號(隴海東路與城東路交叉口 二里崗)

聯繫電話:0371—66357709、66357710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文中部分圖文內容選自網絡 經綜合編輯整理 如有違規侵權請立即聯繫我們刪除

審核:白炎軍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什麼是“臨床診斷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