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糖尿病人的無糖食品有哪些?

baby16712


對於糖友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血糖波動大,餐後血糖難以控制,為了讓糖友也能享受更多食物,無糖食物被開發出來了。無糖食物是用“甜味劑”代替原本食物中添加的精製糖(例如葡萄糖、蔗糖、白砂糖等),如此一來,無糖食物的升糖速度相比普通帶糖食物來說會減緩很多,但千萬要注意的是,所謂的“無糖”指代的是不含蔗糖、白砂糖等精製糖,但並不是完全不包含糖類,例如無糖月餅,雖然不添加精製糖,但月餅還得用小麥粉來做,小麥粉最終也會分解為葡萄糖,所以也是含糖的。

那麼糖友能吃哪些無糖食品?既然不添加精製糖,至少單位時間內的升糖速度不會那麼快,如果的確是正規的無糖食物,糖友都還是可以控量來吃一些的,比如剛才提到的無糖月餅、還有無糖餅乾、無糖蛋糕、無糖飲品等等。不過要注意的是,很多無糖食物其實澱粉含量較高,總含糖量還是不少的,比如無糖月餅和餅乾,而做這些食物為了保證口感,還可能添加較高的油脂,糖友除了注意糖分攝入量之外,還應當注意熱量、油脂的攝入,如果攝入過多高油高脂的食物,最終還可能造成胰島素抵抗,同樣是不利血糖控制的。建議澱粉含量較高的無糖食物一次性攝入量最好在50g以內(如果一個大的無糖月餅,大概一次吃個1/4就差不多,可以分多次來吃),一天攝入量最好也控制在100g以內為宜。


很多朋友肯定會問,那麼無糖飲料呢?無糖飲料沒有澱粉,可以隨意喝嗎?其實最好也不要敞開大門喝,無糖飲料的確不含澱粉,升糖速度不快,不過關於“甜味劑”我們還缺乏更權威的研究來證明它的的確確是可以敞開來吃的添加劑成分。一些研究發現,特別是人工甜味劑可能會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健康,損害我們的腸道健康;甜味劑還可能會欺騙我們的胰島素,它雖然能量很低,但會因為甜味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我們可能會因此感到飢餓而攝入更多美味高脂的食物,從而可能會引起更多慢性疾病,例如可能過多攝入甜味劑(長期300mg左右)會增加腦中風、女性蛋白尿等幾率。


只有營養師知道


我們曾經做了一個無糖食品的升糖試驗,下面介紹給大家。

參與對象:1名健康人,1名1型糖友,1名2型糖友。

測試食品:某無糖餅乾一小包(4片)

試驗過程:三人同時吃一包無糖餅乾,並於吃餅乾前測一次血糖、再測吃餅乾後1小時血糖、吃餅乾後2小時血糖。



說明:志願者王女士加餐前血糖較高,但她堅持不補針而參與實驗(有醫護工作者在場守護)。在加餐後1小時測血糖後,醫生堅持讓她補打2U胰島素,加餐2小時測量後,醫生又建議補打2U胰島素。

可見,不論是對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無糖食品也升糖,尤其是對1型糖尿病患者,4片無糖餅乾導致餐後1小時血糖升高2.4mmol/L.

“無糖食品”本身是用糧食做成的,某些商家還會加入糊精、精緻麵粉、米粉等,所以無糖食品並非真正的“無糖”,依舊會升高血糖。

因此,在食用無糖食品時要控制量的多少,切勿認為是無糖食品就可以多吃。

【宜糖健康】更多糖尿病飲食內容,歡迎關注~


宜糖健康


我是崔幽幽,健康領域的創作者。健康減肥養生分享健康傳播健康知識。

什麼是無糖食品呢?

無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白砂糖、果糖等參與人體代謝的糖類,建議用木糖醇代替,對血糖影響較少。

為什不含糖的食品,是甜的呢?

所有的代糖類原料,如木糖醇,麥芽糖醇都可以作為食品安全的甜味。

食用無糖食品血糖會升高嗎?

無糖食品雖然不含蔗糖類,但食品本身是由糧食製作的。和我們吃的糧食一樣,在體內會轉化為一定的糖分,比普通零食影響少而已。

我們應該怎麼正確食用無糖食品呢?

可以在每天1-2次當加餐吃,一次一小把。不要貪食,做到少食多餐。食用後記得2小時監測下血糖變化。具體要看個人體質身體狀況進行調節。

下面分享一下哪些食物哪些水果升糖指數會高,哪些升糖指數慢。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



崔幽幽


小糖日常接觸到很多糖尿病患者,發現他們對無糖食品都有誤解。

其實,不存在絕對“無糖”的食物。因為營養學定義,碳水化合物即指糖類,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但凡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高糖食物,比如白米飯、饅頭、土豆、香蕉、豌豆等,這些常見食物其實都是含糖高的食物。哪怕就是綠葉蔬菜,如白菜、西藍花、冬瓜也是含有少量糖類的。

所謂的“無糖食品”,其實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添加蔗糖,但食材本身就可能是高糖食物。比如加工各種無糖糕點的小麥粉,就是一種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不添加蔗糖,不代表不添加其他升糖成分,比如糊精、香精、精煉植物油等,都會對血糖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說,大家不要盲目相信無糖食品,以為無糖就可以多吃。

無糖食品在市面上有很多類別,比如雜糧纖維餅乾、麻花、谷薯棒、無糖蛋糕、無糖麵包,只是掛了一個“無糖”噱頭,其實都是含有糖分的,吃的時候仍要注意控制量。並且這些無糖食品只能當做加餐的時候吃,不要與正餐一起吃,也不宜充當正餐食用。如果對於一種新的食品沒有把握,最好測下吃後的血糖,這樣吃多少下次就心中有數了。

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啟發,更多糖尿病飲食相關問題都可以向小糖提問哦,小糖看到後會耐心為大家解答的~


糖人健康網


首先提醒您,“無糖食品”可能是個“坑”!

市場上多數的“無糖食品”是指有甜味的、但不含蔗糖、果糖、葡萄糖或糖漿等甜味添加劑的食品,但絕不意味著它有利於控制血糖。

絕大多數用木糖醇、甜菊糖、甜蜜素、安賽甜等人工甜味劑來代替,這些添加劑的確甜又不升高餐後血糖。當人們把注意力放在甜味上認為可以高枕無憂時,卻忽略了另一個事實,這樣的食品多數含有另外一種對糖尿病人非常關鍵的成分——澱粉或糊精,雖然與甜味無關,但它升高血糖的作用絲毫不比蔗糖和果糖弱。

還有一部分“無糖食品”的甜味很可能來源於澱粉水解物類,也就是澱粉糖漿、果葡糖漿、麥芽糖之類,這些糖漿升高血糖、變成能量的效率,未必會比蔗糖慢多少。

糖尿病人如果購買了這樣的無糖食品,後果……。

另外,“無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口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可以在“油”上做文章,於是“無糖”食品很可能多油,才能讓你愛吃,多買,雖然糖吃得少了,但油吃得多了,對糖尿病人控制體重、預防併發症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正規的“無糖食品”應該不含或極少含各種糖類,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和糖漿、糊精、澱粉等,糖類含量小於等於0.5%。

總之,選擇“無糖食品”要擦亮眼睛,看清食物配料表再下手。

(安娜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扶貧達人團優秀成員 優質健康領域創作者 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嘮“糖友” 的嗑兒 說“減重” 的事 還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營養百事通


1. 血糖高的多,經常10mmol/l以上的話,主要是藥物方案不合適的問題,要先去醫院內分泌科找醫生調整降糖藥物方案,讓血糖長期達標,理想血糖目標是:空腹在6.1mmol/l以下,餐後在7.8mmol/L以下,糖化在6%以下。一些年齡大或糖尿病時間長的人,控糖目標可以較寬鬆一點。

2. 無糖或代糖食品都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並不具備降糖藥物的療效,切不可聽信廣告宣傳,認為只吃某種保健食品就能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

3. “無糖”和“降糖”食品是在加工過程中用甜味劑代替食糖。但是,有甜味的單糖、雙糖能夠讓血糖升高,即使沒有甜味的澱粉在經過水解之後也會轉化為葡萄糖,也會讓血糖上升。“無糖”食品,不過是沒有添加食糖,而油脂、麵粉等同樣會升高血糖。所以,無糖食品也要計算熱量。

4. 有些甜味劑相對比較安全,像山梨醇,其熱量低於葡萄糖,基本沒有什麼副作用。

5. 有的甜味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木糖醇和麥芽糖醇的營養價值雖然是甜味劑中較高的,但吃太多易腹瀉,甚至胃腸功能紊亂。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糖是人體直接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人體必需的養分,缺糖會導致危險的低血糖,而低血糖卻是致命的,它會導致暈倒、心慌、顫抖、丙酮酸中毒、肝臟功能衰竭、腎臟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腦細胞死亡等重大風險,因此低血糖是致命的,它可以說是萬病之源。

糖是人體直接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人體必需的養分,它的攝入不但沒有問題,而且是必需的。所以,“適合糖尿病患者的無糖食品”的這一提法顯然是錯誤,更是荒謬的。原因是人體細胞離不開糖,糖是人體細胞能量的重要來源。

糖的攝入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過高會導致高血糖,而過低卻會引發低血糖效應。因此,糖的攝入和供應必需要持續緩慢,而不是快速劇烈。這是糖的攝入的基本原則。我們可以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獲得適量的糖分,尤其是水果,水果的糖屬於單糖,這種糖不需要胰島素的分泌和引領就能直接進入人體細胞,並被細胞利用。因此,對於那些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依賴性)來說,以水果裡面的單糖直接取代精米精面裡面的多糖,是避免注射胰島素這種最終會合並多種併發症的藥物的良方。原因是水果中的單糖不需要胰島素的分泌和引領就能直接進入人體細胞,並被細胞利用。

而對於那些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非胰島素依賴性),有效地控制糖分的攝入也是防止血糖迅速升高的重要方法。糖尿病並非是吃糖過多造成的,但是一旦發生糖尿病就必需要適當的控制糖分的攝入(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即以蔬菜水果裡面的單糖去替代精米精面裡面的多糖。這樣可以延緩糖分進入血液的速度,而至於快速劇烈。

糖的利用需要維生素B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協助,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攝入足量的天然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鉻和鋅也是必需的。缺鋅、缺鉻也會誘發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食物,第一個是新鮮的水果,第二個是新鮮的蔬菜,第三個是豆類,第四個是堅果,第五個是天然的維生素B、維生素C、谷胱甘肽、鋅、鉻等營養補充食品。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精製的米飯、麵條、饅頭、包子之類的高糖食物。


營養學家楊澤華


適合糖尿病人的食品,自然是不會引起血糖升高太多的食品,碳水化合物是導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元兇。所以,碳水含量越少,血糖波動越小,越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所以想要降血糖,減藥量,就要漸漸遠離含過多碳水的食物,低碳飲食才是對抗高血糖的不二法門。可惜市面上大多數無糖產品都是“偽無糖”。單純把蔗糖替換成了木糖醇。裡面還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吃了照樣漲血糖。我的美食視頻是專門研究這種真正低碳無糖食品的,不用花很多錢去買,在家自己就能做,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雖然無糖,卻有甜味兒,用的是安全、無熱量、不升血糖的天然健康糖。雖然有面包有蛋糕,用的是碳水含量極低的杏仁粉和椰子麵粉等製作,味道不輸傳統糕點。

大家總是被引導去吃全麥、粗糧之類的食物,這些雖然相對於精白米麵來說,升糖較慢,但是,它們也是含有大量碳水的,而且並不會比精白米麵少太多。

所以說,我們的常識,不一定正確。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天天吃粗糧,天天控制這個控制那個,降糖藥卻越吃越多,血糖幾乎沒降,因為全都沒控到點子上啊。如果吃了碳水化合物,血糖會升高,所以要吃降糖藥,吃了降糖藥如果不吃碳水化合物就會低血糖,所以必須要吃碳水化合物。。。。好暈啊,這不是惡性循環嗎。

碳水化合物並不是我們人體必須的營養!碳水化合物並不是我們人體必須的營養!碳水化合物並不是我們人體必須的營養!重要的事說三遍。它只會讓我們血糖越來越高。所以不要再擔心不吃澱粉類食物會營養不良了,當你遠離了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也就遠離了你。




享瘦廚房


甜食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但是糖尿病患者由於疾病的原因,需要對甜食加以限制。為了滿足糖尿病人群對甜味的追求,無糖食品應運而生。什麼是無糖食品?哪些無糖食品適合糖尿病人群吃呢?

真正的無糖食品指的是不添加蔗糖、葡萄糖、砂糖、白糖等,而是以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糖醇類甜味劑來代替的食品。糖醇類甜味劑在體內代謝緩慢,代謝過程中基本無需胰島素的參與,對血糖影響較小,且不會增加胰島素的負擔。

但這並不意味著無糖食品可以隨意吃。任何食品載體本身都會增加機體的能量攝入,進而影響血糖,如無糖餅乾,餅乾本身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較多能量。因此,糖尿病人群吃無糖食品應限量。

在購買無糖食品的時候,應該注意食品標識,選擇真正的無糖食品。部分食品包裝會註明“無蔗糖食品”,但可能添加了麥芽糖、葡萄糖等,並不等同於無糖食品。另外,還應該注意食品標籤上的營養成分,選擇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無糖食品。

馬博士健康團 張娜 營養學博士


馬博士健康團


無糖只是無蔗糖,甚至只是沒有額外的添加蔗糖,如果本身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低,如多數的無糖餅乾、無糖點心、無糖月餅和無糖軟爛的粥等,就不適合糖尿病患者。當然也有一些無糖產品,不含帶甜味的糖,或者沒有額外的添加糖,營養價值又比較高,或者能滿足糖尿病患者對甜味的需要,那就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無糖食品。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明白,無糖往往只是只無蔗糖,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想要控制好血糖,控制好血脂血壓,控制好體重,只減少蔗糖攝入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不是所有的無糖食品,都適合糖尿病患者。

真正適合糖尿病患者的無糖食品,往往本身就是很健康的食品,比如無糖酸奶、無糖燕麥片和無糖牛肉乾,酸奶、燕麥和牛肉,本來都是公認比較健康的食品,營養價值很高,但市面上的這些產品往往會額外的添加一些糖,以改善風味,如果不添加糖,沒有甜味,或者用安全的甜味劑來替代添加糖,那就比加糖的這些產品更適合糖尿病患者。

當然,還有一些產品,比如無糖飲料(如無糖可樂,無糖雪碧等)和無糖口香糖等產品,主要為了滿足糖尿病患者對甜味的需求,特別想吃甜味食物的話,這些也是適合的,當然,最好也是偶爾吃,不要貪多。過多的依賴含甜味劑的食品,經常吃的話,容易養成嗜甜的習慣,也可能(只是可能,目前證據不足)會影響腸道菌群平衡,加重胰島素抵抗,從而影響長期的血糖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