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当年的索尼和松下卡带随身听?为什么那么省电?

潇洒111111


总觉得自己的国产随身听用的不行了的电池 放人家索尼随身听电池盒里再听两盘磁带是绝对没问题的(当时全新两颗电池在国产随身听一盘磁带双面都听不完就变调了) 如果在人家随身听上听收音机可以听好久好久 那个时候真是羡慕的要死了,后来才明白那个年代的随身听 人家电机用的就已经是变频技术的无刷电机了 并且当时人家的电机制造工艺比我们随身听上的用的电机要先进的多得多!


非正常人類湮酒中心


这个问题要回答还真有难度。首先松下的卡带机在当时国内也都是只有少数人才用得上的,很多人看都没看过,更别提用了,而对于很多90后00后来说到他们开始有记忆的时候磁带机已经被mp3 mp4和手机替代了,更是没机会了解。之前用过表姐的索尼随身听,也听过同学的松下随身听,具体型号都不记得了,但是印象仍然很深。最先震撼到我的还不是音质续航啥的,而是他们的快进快退是能够做到切歌的,这简直就是黑科技!!!在国产随身听切歌要人力判断磁带是否到位,播播停停的时候,这两随身听居然能够自动快进快退到两首歌之间的磁带空白处,这体验真的一下就把国产货给踩到泥里动弹不得,而且还有线控,机器别在腰上放到书包里就能自如控制机器的播放。真的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真正对消费电子产品着了迷。然后就是音质了,几百块钱的国产货也是边都沾不上,差了一大截。我是通过表姐的那台索尼才领略到了重低音的魅力,之前尝试重低音时只总能听到不和谐的破音。续航就不说了,用5号电池的至少比国产货要长一辈。用口香糖电池的只是下课放学听听的话一般可以用两三天。那台索尼还带立体声录音功能,那时候还没有mp3。喜欢的歌曲我会蹭亲戚家的电脑从网上下载好,然后用音频线接电脑将歌曲转录到磁带上,尤其是很难买到专辑的动漫歌曲和影视游戏的原声音乐,音质都是一级棒,那些磁带现在还收在我家的柜子里,可惜已经没有机器放了。

关于省电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1.松下本身的电池技术就是在世界前列的。单节口香糖电池的性能表现要远超国内的普通五号干电池。

2.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要有良好的续航表现。或者说有这样长时间的续航才是磁带随身听的应有表现,不是松下索尼表现好,而是国内同行实在太差。

3.产品的制造成本不在一个级别。用过的都知道,不管是松下还是索尼,他们的随身听不论做工、续航、音质还是使用体验都是绝对对得起他们那昂贵的价格的。而国内的一般价格都在500以内,常见的是200元以内的产品,能听个响用个一年半载不坏就很不错了。用来跟松下索尼的比也不公平。

4.有更成熟的设计和生产经验。不同于今天国产手机能够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那时候的国产电子消费品才刚刚借由深圳的开放从香港全面引入内地,各厂家在资金,人才,和管理能力上是全面落后于欧美日韩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怎么可能能做到生产出与他们比肩的产品呢?


邱纬


2003年买过一台索尼的EX631,用了两年后来让我卖了,现在超级后悔,放到现在当收藏品非常好。

第一次见这种随身听是同学用的松下,第一震撼是这玩意儿竟然能做的那么薄那么小,厚度就比磁带厚一点点,大小也跟磁带差不多。线控可以控制播放停止 快进 后退 切歌,感觉超级牛逼,电池更是给力,口香糖电池和一节5号普通电都能听好几天!音质虽然比不上CD,但比一般的国产货是强多了。

虽然后来磁带都退出历史舞台,但那个年代日本的起码产品真是牛逼啊!


0428_hai


用过磁带机的基本70后多,我用过雷登的磁带机,后来换了爱华的超薄磁带机,那个音质,做工拉开国产几条街😂其他不说,鬼子东西是好,钱到位的话😅


想飞的涡牛


1970-1990年代,日本的电子科技基本是独步天下。世界最强,没有之一。包括家电领域也是强悍到不可思议。

只有欧系的飞利浦可以勉强在CD领域可以与其有一点PK的资本。







爱吃煎饼的小馋猫


01年在武大门口电子店花巨资650元买了一个SONYWallkman,超薄铝合金机身,口香糖锂电池外挂电池仓,液晶线控,当时在班上牛逼的不得了。听了三年500转手,相当保值。


时间煮酒70548195


喜欢随身听20多年了,现在还有几台,一有时间就听听,配上几节充电电池,挺省电不错,玩的就是怀旧情怀。




9985612271912


根据个人短暂使用和拆修经验,有以下几点个人总结:1是电机超薄省电,2是电路设计制作省电,3是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超高工艺


杰克139530045


收藏了一台jvc的md,连续播放时间长达160小时。

另一台sony的cd,以前坐火车到昆明,52个小时,两对电池搞定。

那个时代高端机的电动机都是超薄的,线圈是印刷的,电动机就一块电路板一片磁钢。磁带测速依靠压带轮上的光电管,而不是靠压带轮拉住磁带。所以非常节约能量。

技术那是满满的黑科技。爱华909收录机,除了常规的自动翻面,曲目搜索,杜比,bbe等,还有语音导航,当时听到太吃惊了。


毛医生


99年上大学,买了一个珠海什么牌子的单放机,对,就叫单放机,2节南孚能听俩小时吧!后来配了镍氢电池,还算便宜!然后同学们有的用CD,有的用索尼,爱华的随身听,也是比较厚的那种,到了02年,忽然大面积流行那种超薄磁带随身听了,还自动翻面的,非常省电,自带口香糖电池。再接着就是索尼MD了,但是用户很少,音质真不错!等本科毕业后没多久,大约03年底还是04年,MP3就出现了!刚开始128M的要近千块,巨款啊!

言归正传,国产单放机费电就是驱动电机不行,耗电大户!相比较,其他的控制,音频放大都不怎么耗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