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因为,


有了哲学的能力,


我们


才会得出下面这个结论——


只有那些


从不仰望星空的人,


才不会跌入坑中。


教育孩子,


不过如此。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即便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奉献和提出一些深奥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这纯属偶然,那可就小看孩子们了。


一个人之所以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好奇与思考是人脑的本能

,孩子亦然。


孩子天生就会思考,而且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这常常表现在孩子们会提出一些直击事物本质的问题,比如——


宇宙的外面有什么?


时间是从哪里开始的?


太阳的里面有什么?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这颗苹果是活着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吃动物?它们疼吗?它们会伤心吗?


人是从哪里来的?


所有的生命都会死吗?为什么会这样?


神真的存在吗?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听到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挠头,但只要略加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涉及科学、宗教、道德、人与社会的种种问题,正是一个人对世界和自己用心思考使然。


你或许会说:“一天没事尽想这些没有用的问题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啊?!还不如把心思用在哪些有用的事情上呢?!”


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忽略了一个真相——


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对人自己、以及对自己与这个世界关系的好奇与探索,恰恰决定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建构。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对世界的看法(世界观)和他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正是他对自我价值的取舍,是人生价值的源泉。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未来的价值就取决于他对世界和自我的好奇、探索、思考和行动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我们常说,读懂了孩子,就读懂了人类的灵魂。


孩子未来的兴趣和成就,往往就是这一刨根问底的思考探究能力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果实。


忽视它们就意味着在抨击孩子们的梦想,善于捕捉它们恰恰是对孩子自我驱动能力最大的褒奖。


可以想见,当孩子常常缠着你不停地追问你某个问题时,成年人的不屑一顾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


成年人可以无视自己的无知,但绝不能无视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的起点。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我们可能会好奇——谁也没有教过孩子想这些问题,他们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从何而来?


这就好比我们在追问“大脑为什么会思考”、“意识究竟从何而来”一样,只能等待科学的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天生就具备这种深度思考的能力——哲学思维。


很多人可能坚持认为“哲学艰涩难懂,还是个无用之学”,但事实却证明一个人的“三观”恰恰是“哲学”的结果。


无论你是否承认“哲学”的价值与意义,哲学的过程就是你人生的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很颓废说明你的世界观至少是灰色的,所以你对自己的人生境遇就有了消极的认识——不过如此,早完一死,于是你开始大把挥霍光阴,不求上进,最终人生也就这样了;


但是,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你缺货的光彩照人,因为你觉得世界永远都是有黑又白,但自己的认识与努力决定自己眼中世界的成色——奋斗肯定和幸福有关,于是即便你没有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给孩子留下了耀眼的人生剪影。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就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你装着两套不同的思维认知系统,但前者的你却从未认真反思过你的那套系统是否对路子。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这种用深度思考拷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人”,而不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继而刨根问底求真相的能力,就是哲学思维最本真的表达。


孩子往往会将这种思考的力量用在自己好奇和感兴趣的事物上,然后就有了前面那些深奥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不懈地探索、思考和认知,孩子才一点点揭开这个世界、自己和社会的真相,凝聚起自己的价值归宿和使命感。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耐下性子、蹲下身子与他们一起探究,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莫大的肯定、支持与鼓励,就是在为他们的人生雪中送炭和推波助澜。


反之,那些认为孩子尽提一些“无用之问”的父母,到头来只会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会深度思考”,熟不知自个儿曾经未经审视的思考才是孩子的万念之源。


深度思考能力与生俱来,为何孩子越大越不会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