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能從草根變成梟雄?

小方說歷史1990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劉備作為一位歷史人物,以《三國志》為代表的正史中的形象與其真實形象較為貼近,然而正史的閱讀需要較高的知識儲備這就限制了正史中劉備形象的影響範圍。相比之下豐富的民間傳說、戲曲、雜劇、評書以及演義小說因其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傳播廣泛,我們幾乎可以在每個朝代中有影響力的民間文學中看到劉備的形象,並且各個朝代的劉備形象表現出明顯的繼承性,尤其是毛本《三國演義》可謂是劉備形象塑造的集大成作品,豐富了劉備好哭這一特點。這些民間文學不斷加工和潤色使劉備產生了好哭、萬事依靠諸葛亮的仁君的刻板印象。劉備的這些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與正史中關於劉備的記載有諸多出入,甚至是顛覆性的變化。

劉備(公元 161—223)作為一個為大眾熟悉的距今 1800 餘年的歷史人物,從織蓆販履的小手工業者到成為蜀漢政權的國君。他的經歷錯綜複雜,在魏蜀吳三國都可以找到他的蹤跡,他與三國時期的曹操、孫權、袁紹、劉表、劉璋等雄踞一方的諸侯都有交集,其中許多還與劉備交情不淺。其創業過程中更是歷盡挫折,在戰場上勝少敗多、四失妻子,最後在諸多謀士武將的輔佐下入主成都建立蜀漢政權,成就霸業。從正史中看劉備的形象是複雜的,而在戲曲、雜劇、評書、演義小說等民間文學中的劉備的形象則比較單一,形成了關於劉備的若干刻板印象,而劉備之所以被受眾所熟悉,這些民間文學功不可沒。

《三國志平話》中關於劉備的 43 則故事比較完整系統地體現了劉備的人生軌跡,它作為說書藝人的說書底本,文字簡劣,而且有諸多舛誤。但它充滿了世俗氣息:此書創造的桃園結義,劉關張三人皆出自平民,與時代為宦的曹、孫兩家相比,這使得劉備集團更具江湖氣息的同時能夠為聽眾所接受;宋代“說話”的聽眾大多為市民階層,他們聽說書的目的是為了娛樂消遣,由於自身知識儲備的限制,他們對於“說話”中人物只能簡單地定性為好或者壞,魏晉、隋唐對劉備正面形象的肯定,以及宋朝當時的歷史條件不僅突出了劉備的正面形象,更突出了他的仁德,關四平曾羅列了《三國志平話》中關於劉備“仁德”的 12 處讚語,為了突出劉備的仁德同時也是投聽眾所好,曹操則被斥以奸雄而成為反面人物。

在流傳下來的元雜劇中有大量的三國戲,據關四平統計,元代及元明間的三國故事雜劇多大 61 種,佔所知元雜劇作品總數的近十分之一。據統計,《元曲選》、《元曲選編外》、《孤本元明雜劇》中有劉備直接出場的共 14 種,分別是關漢卿《關張雙赴西蜀夢》、高文秀《劉玄德獨赴襄陽會》、無名氏《劉玄德醉走黃鶴樓》、無名氏《諸葛亮博望燒屯》、無名氏《關雲長千里獨行》、無名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無名氏《關雲長單刀劈四寇》、無名氏《張翼德三出小沛》、無名氏《莽張飛大鬧石榴園》等這些雜劇中正末(元雜劇裡扮演男主角的角色行當)扮演都不是劉備,而多是他的手下張飛、諸葛亮、關羽等人,劉備雖然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但只是一個配角,這樣的情景即使在當今的三國戲曲中也有很深的烙印。

關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


杭州刺史


公元前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稱帝建立魏國後,終於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自黃巾之亂起兵的劉備終於在近四十年的奮鬥努力下建功立業,成就一代帝王偉業。
想當初劉備還在涿郡時,只能靠“織蓆販履”維持生計。幾十年後,劉備稱帝於成都,擁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劉備從一無所有,一步步走到割據益州,建國稱帝,是劉備的能力使然,還是劉備的運氣太好?劉備的身上又發生了哪些的傳奇故事,能讓他最後走向了成功?

一、布衣皇親

在封建朝代,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想要有一番作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即使你擁有超出常人的才華,最後也會因為你的出身限制了你的發展。所以,在古代,一個高貴的身份不僅能讓別人高看你一眼,更能在複雜的社會上應對的遊刃有餘。
劉備的父親早亡,家裡很窮,只能靠著一點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但是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劉備的生活並不像其它平民百姓那樣艱苦。劉備還有機會和劉德然、公孫瓚等一起拜盧植為師。
劉備的身份也為他以後的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劉備起兵後,常常以漢室宗親自居,很多人也因為這一點更加重視劉備。曹操消滅呂布後,劉備與曹操一同返回許都,漢獻帝按宗譜稱劉備為“皇叔”。所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就被坐實了,他的身份也更加尊貴。
劉備的理想就是重振漢室,他以自己漢室宗親的鐵字招牌聚攬人才,很多忠於漢室的人也都願意投靠劉備。有了漢室宗親這層關係,劉備做起事來就更加方便了。
正是因為劉備是正宗的漢室宗親,所以在曹丕篡漢稱帝后,劉備才可以名正言順的以續大漢正統的名義,繼位稱帝。和曹丕不同的是,劉備是正統的劉姓宗親,在天下人看來,漢家的天下就該這樣的人來繼承。

二、大志、大才

劉備為人忠厚,喜怒不形於色,待人以誠,所以天下的英才都願意為他效命。他還在涿郡的時候,就喜歡結交當地的豪傑,大家也都願意依附、聽從他的安排。到了後來起兵平定黃巾之亂,關羽、張飛等天下奇才都死心塌地跟隨劉備。
劉備少有大志,面對破敗的朝局,動盪的天下,劉備早就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報效朝廷、匡扶設計。他後來起兵參與平定黃巾之亂,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他沒有因此而改變什麼。即使後來他在從朝廷得到的只是不平,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初心——重振漢室。
劉備不僅有遠大的志向,還有不凡的才智。曹操打敗呂布後,曾與劉備談論天下英雄,劉備遍舉天下諸侯,當時的曹操並不以為意,卻獨獨認為劉備為天下英雄。曹操有大才且素有識人之明,能得到曹操這樣的評價,劉備定非池中之物。
除了以上的優點外,劉備還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他自黃巾之亂起兵,卻一直備受排擠。明明立有大功,卻不受重用。群雄割據時期,劉備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時刻,但是一朝之間灰飛煙滅。他後來投曹操、歸袁紹、再到依附劉表。劉備雖然一直走著下坡路,但是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以強大的意志力堅持下去。這一點,縱觀整個整個三國時期,沒有人能與劉備比肩。
縱觀劉備的一生,他的成功絕不是偶然,有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志在裡面;他的成功也絕非必然,瞭解劉備,你也會發現發生在他身上的許多故事。總之,一個人要想成功就離不開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堅守初心。

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的歷史故事;給我留言,下一篇文章就是您想要的答案。

<strong>


周郎顧天下覆


看看劉備的履歷,實在是讓人驚訝不已,他的成就絕非偶然。

一、少有大志

劉備小小年紀就沒了父親,只能依靠和母親一起織蓆販履為生。如果按照當時的情況,劉備這一生可能也就只會被捲入時代洪流中勉強過活。但少年劉備就已經讓同族不敢小看。他曾經指著村中最高大的桑樹大聲宣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羽葆蓋車,是隻有皇帝才能乘坐的專席。這或許只是後世強加在劉備身上的“不凡”,但家貧、喪父,如果劉備沒有過人之處,那就勢必不可能得到同族劉德然父親的全力資助求學了。

二、系出名門

正是有了在同族中的高人一等,劉備得到了劉德然父親的另眼相看,不顧妻子的反對,全力資助劉備。於是,劉備獲得了十分難得的師從大儒盧植的機會。盧植乃是大儒馬融的學生,在士林中地位頗高。而且盧植還是難得的文武全才,所以他教出來劉備、公孫瓚兩位漢末諸侯。不得不說,拜盧植為師這件事,讓劉備正式拿到了通往梟雄大門的入場券。他後來的所有作為都離不開盧植。

三、結交權貴

劉備深諳揚長避短之道,在他後半生的戎馬生涯中也可以看得到。劉備就學於盧植的時候,很巧,盧植將學舍建在了洛陽城邊的“緱氏山”。於是劉備“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從小苦寒的劉備喜歡這些或許不難理解,但他恐怕不是真心就那麼喜歡,否則他又如何忍受得了後半生的顛沛流離?他的好狗馬、音樂、美衣服更像是與洛陽城中官二代、富二代結交的手段。因為這些紈絝子弟,最喜歡的正是這些東西。劉備僅靠劉德然父親的資助哪裡有錢玩這些呢?只能是陪這些子弟們一起罷了。正是靠著自己的“臭味相投”,劉備獲得了他們的接納,這也為劉備日後全國亂竄但總有人願意收留打下了基礎。

四、與人為善

劉備返回家鄉後,只幹了一件事——“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這與劉備的少有大志不謀而合。所以張世平、蘇雙也才願意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strong>得人心、有金銀,劉備才正式開啟了真正打開梟雄之路的大門。但這還不夠,劉備在平原相任上,郡民劉平派刺客暗殺劉備。劉備卻以禮待客,讓刺客深感劉備的仁厚,於是退去。這就讓劉備身邊進一步聚集了更多的人才、也收穫了更大的名聲。

五、堅韌不拔

劉備一生四棄妻子、五易其主。在50歲之前,劉備根本就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不是寄居人下,就是四處奔逃。換個人恐怕也早就崩潰了,哪裡還會有與天下爭雄的壯志雄心?更何況他的對手還是英傑曹操。但憑藉著自己與人結交的本事、與人為善的仁厚、堅韌不拔的毅力,劉備硬生生在荊棘叢中闖出了生路。也因為他的這份堅韌,才能讓關張趙、糜簡孫這些人甘心一直不離不棄。因為這樣的人,只要獲得機會,就能一飛沖天。

總結一下劉備的一生,他很早就給自己立了一個超高的flag,所以能夠為了這個偉大的目標忍常人所不能忍;因為他的傑出才獲得了優質的資源,從而能夠結交富家子弟,或許巨大的人脈資源;他的與人為善讓他身邊總能有很多人傾心付出、甚至為他付出生命。而且,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劉備一生僅僅抓住的就是“人和”二字,所以無論到哪裡,無論多麼悽慘,劉備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為自己獲得金錢、土地等等大量資源。他未必是一個聰慧的人,但一定是一個通達的人,能抓住事情的本質、關鍵點,是劉備各種優秀特質的核心。所以,儘管無論文治還是武功,劉備都算不得頂尖,但僅這一點,就足矣。


孤罔炎史


大家好,我是楚人正奇。這個問題,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劉備從草根逆襲成梟雄,原因很多,大體上可歸納為兩方面的原因:時代原因與個人原因

時代原因:東漢末年,宦官專權,皇帝昏庸,各級官員腐敗透頂。於是由此而導致了天下大亂:以張角兄弟為首的黃巾起義給已經風雨飄搖的東漢王朝致命一擊。自黃巾起義後,更有朝中太監把持朝政,大將軍何進為了對付宦官勢力請來了西涼刺首董卓,董卓的到來雖然遏制住了宦官勢力,但請神容易送神難,董卓待在朝廷不走了,仗著自己有人有槍公然控制了皇帝,將朝廷變成他自己的天下,這又引起了天下諸侯的不滿,大家紛紛召集人馬進軍勤王,劉備就是在此時帶領二位兄弟,三匹馬,三把槍就正式開局了

時代原因我就簡單說到這裡,接下來我重點說說個人原因。個人原因:第一,劉備身為帝胄之後,志存高遠。眾所知周,劉備就是一個在某生計上幹啥啥不行,就會編個草鞋,以此為計。雖然劉備長時間處在底層,但他和大多數屌絲不同,他的目光不只是放在終日的衣食住行上,他時刻渴望著有機會幹一番大事,劉備真敢想。機會說來就來,一天他看到朝廷為對付黃巾起義軍二頒發徵兵公告,就想著自己可以投軍,一刀一槍幹出個人樣來。

第二,劉備性格豪爽,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光耀千古的桃園結義說的就是劉備與關羽張飛的故事。簡單說一下這個故事,話說劉備一天在街上看到此二人打架,為他們的武功所欽佩,心裡暗想,我要想成就大事必得有此二人相助,於是就出來勸架,三言兩語就搞定了關羽張飛,最後說自己是皇室之後,有心殺賊,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兄弟合夥幹一番大事,這話說的關張二人恨不得馬上就給他跪下叫他大哥,於是三人意氣相投皆為兄弟,從此關羽張飛成為了劉備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武將,隨劉備征戰沙場。第三,劉備以仁義治國,對百姓不像其他諸侯那樣視百姓聲明如草芥

說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根據三國志記載,說的是曹操率大軍進攻荊州,劉備兵微將寡不能力敵,選擇放下荊州進入江夏在轉移期間冒著被曹操追上的危險也沒有放棄和他一起逃亡江夏的故事。其中劉備說的一句名言,夫成就大業者,必是以人為本。這句話放在今天一樣也不過時。由此可見,劉備的仁義,正是因為這個,劉備才能每次戰敗都能重新站起來,因為他有民心。到哪裡哪裡就是民心所向

第四,劉備善於用人,手下人才濟濟。比如諸葛亮,五虎上將,龐統等等都是一時英傑,劉備都能好好用,使得人人人盡其才。由此,眾人緊緊團結在以劉備為核心的中央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綜上所述,劉備之所以能逆襲成功,一方面是時勢造英雄,天下風雲際會。另一方面是劉備個人的個人魅力和手腕權謀。

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歡迎探討!


楚人正奇


首先劉備有野心就是織蓆販履的時候,也沒有自卑頹廢而且到處表榜自己是皇親國戚,是中山靖王之後。後來扯大旗拉虎皮招來了關羽、張飛做小弟,而且還剎血為盟成了生死弟兄了,後來在水境先生的暗示下,知道了諸葛亮是個高人而且隱居在茅廬裡,於是一共去了三次誠心誠意的邀請,終於感動了諸葛亮,出山開始幫住劉備謀劃打天下。當年在徐州曹操把劉備打得沒有立足之地,劉備帶領軍民十幾萬人拖家帶口的逃亡,劉備把老婆兒女都仍下自己跑了,是戰神趙雲單槍匹馬獨自一人在號稱幾十萬的大軍中殺個七進七出,才把阿斗劉禪給救下來,當看到滿身是血的趙雲時,劉備把阿斗摔到了地上(劉備胳膊長,所以就是伸出雙手往地上一放),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由此得來,劉備會拉攏人會團結人情商高!

當年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首下聚集著上百名大將謀士佔天時;孫權是父親和哥哥給打的江山,是個典型的富二代並以長江天塹為依靠佔地利;劉備會拉攏人收買人心,後來手下追隨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馬岱,費禕、李嚴等一大批文臣武將,從一個織蓆販履的小混混變成了三國鼎立的蜀國的皇帝。








隱者康司馬


劉備是怎麼一步一步,從一個平民成為一代梟雄的?

首先,劉備自身有很多優點,比如識人用人、仁德寬厚、折而不撓。但擁有了這些優點就能成為梟雄了嗎?我覺得不是。劉虞也很仁義寬厚,但最終被公孫瓚殺死,成為亂世炮灰。司馬徽也有識人之明,但他僅僅是賢士,並不是梟雄。

我身邊也有很多折而不撓的人,他們一直也在堅持,但並沒有成為成功者,而是在堅持的做一名折而不撓的失敗者。所以,擁有了以上了優點,未必就能成為梟雄。正如很多人天天在讀馬雲的雞湯,但依舊是個窮逼。“梟雄“是個帶有政治屬性的詞語,所以想要成為梟雄,必須擁有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政治資本。什麼是政治資本?

孫權的政治資本是地盤和團隊,這是父親孫堅、大哥孫策留給他的政治遺產,所以孫權在曹劉孫中最幸運。這不是說孫權無能,要知道孫權和劉琮、袁尚這些二代相比,不知高到哪裡去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可不是白來的。

曹操的政治資本是人脈和家世,他的父親曹嵩是權臣養子,曹嵩曾花了萬金買了一個“太尉”,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曹操年輕時身邊的朋友,比如喬玄、鮑信、張邈、袁紹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這都對曹操起家有很大幫助。

劉備的政治資本是什麼,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什麼也沒有。有人說劉備不是“漢室宗親”嗎?這是一個多麼好的“政治光環”呀,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我覺得“漢室宗親”非但不是劉備的“政治資本”,反而是劉備的“政治成果”。要知道漢末時期漢室宗親早已爛大街,如果這名頭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頭王了。當時連皇帝都被廢來廢去,落魄的皇N代真有很強的號召力嗎?劉備若日後沒有稱帝建國,沒人有會在乎他的宗親身份。即便稱帝的張備、王備、李備,文人和史官也會給他們找出其他的祖宗。

正如塞萬提斯寫《唐吉可德》時,借主人公之口說:“只要你能混出點名堂,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貴族血統。”古今中外都一樣,所以在《三國志》中,曹操是西漢丞相曹參之後,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孫權是兵聖孫武之後。他們的血脈是否純正,皆無法考察。但這不重要,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這種身份,臣子贊同這種身份,老百姓崇拜這種身份,史官也默認這種身份,只因為他們混出了所謂的“名堂”。總的來說,不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所以他能成為梟雄,相反正是劉備成了梟雄,人們才認可他是漢室宗親。既然“宗親”身份對劉備起家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攏積攢自己的政治資本呢?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第一步:獲取名師資源

如果在三國拍一部黑幫片,男主角不選劉備那真是瞎了狗眼,劉備年輕時候那是多麼一個具有陳浩南氣質的古惑仔呀。《三國志》記載:先主不甚喜讀書,喜音樂、犬馬、美衣服。翻譯過來就是劉備不愛學習,平常喜歡k歌,打擼啊擼,刷淘寶。就是這樣一個學渣,竟然拜了盧植為師。

盧植何許人也?他是劉備的老鄉,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不但官居尚書,還是當時的海內大儒,士人領袖。相當於現在的正部級幹部,並且還是全國著名的博士生導師。劉備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夠想到去拜盧植為師,實在不簡單。《三國志》記載,劉備年輕時“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盧植不是腐儒,也許他正是看中劉備身上那種“豪邁之氣”與“穩重之度”才收他為學生。我覺得在劉備起家之初,他“盧植門生”的名號,比他“漢室宗親”的名號,還要有噱頭。就好比現在你去知名企業應聘時,你拿出清華北大的學歷畢業證,絕對比你擺幾百年前的家譜要管用。

第二步:藉助同學資源

現在有很多家長,明知道自己孩子學習不好,還拼命託關係花錢把孩子往名校送,因為能上名校的人,成材幾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學成材了,還能去抱個大腿。劉備雖然學習不好,卻在盧植那裡結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學——公孫瓚。

公孫瓚何許人也?貴族出身的帥哥一枚,而且聲音洪亮,首屆《三國好聲音》大賽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這樣一個高富帥同學,以劉備的情商絕對猛抱大腿。《三國志》記載: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這個大腿沒白抱,日後公孫瓚成了威震北方的諸侯,劉備落難時去投奔他,老同學很大方,給了小弟一個“別部司馬”的官職,並給劉備兵馬讓他抵禦袁紹。後來劉備憑藉戰功當上平原縣令,算是在亂世中暫時站住了腳。

第三步:交結名士資源

人生總是能收到意外的驚喜,在平原的劉備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這真好比買彩票中了一個五百萬。因為求救者名叫孔融。

孔融何許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孫,年幼時因讓梨成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還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天下名士。“名士”這個稱號在當時可不得了,大名士對某個人的誇讚或者批評,關係著這個人在社會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輕時,經常苦於自己沒有名望,不能擠進上層朋友圈。喬玄讓他找大名士許子將。面對曹操的跪舔,許子將說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後曹操名聲大顯。

劉備沒有這麼優質的人脈資源,結識不到許子將這樣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卻主動投懷送抱。怪不得劉備收到求救信時,激動的說出三國最屌絲的一句話:“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我很能理解當時劉備的心境,這就好比一個在朋友圈做代購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馬雲的求救信,我估計這哥們肯定激動的昏死過去。

劉備救完孔融之後,他的名聲果然像搭火箭一樣飛昇,之後驚喜接連而至。陶謙送上了特種部隊丹陽兵,陶謙死後乾脆把徐州交給了劉備,大土豪糜竺也連忙提供了贊助資金,他瞬間由一名客將變成了封疆大吏。此時劉備終於有了“政治資源”。注意,是資源,不是資本。因為資源是可以奪走的,資本是奪不走的。

第四步:轉化政治資本

有了一定“政治資源”的劉備,雖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碼已經能夠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裡都有人收留。說白了,都是把劉備當成第二個孔融。希望通過救他,獲取他身上的政治資源。劉備在投奔曹操時,曹操的謀士都勸殺掉劉備,曹操非但不殺反而厚待劉備。曹操比誰都想殺劉備,但曹操知道劉備身上的資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劉備看出曹老闆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價,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資源。

《三國志》記載:曹公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左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這下劉備不但成了京官,還有了軍銜。

在許都的劉備又中了一次五百萬,那就著名的“衣帶詔”。在衣帶詔事件之前,可以說曹操集團和漢政府是一個整體,但衣帶詔事件之後,曹操和漢政府成了對立面。這就釋放出了一個非常有利用價值的信號,那就是反曹即等於擁漢。劉備通過與衣帶詔事件與曹操正式決裂,併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線,用劉備自己的話就是:“每與操反,其事乃成。”通過這條路線,劉備終於獲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資本。

此時的劉備雖然沒地盤,沒兵馬,但他卻有一項更為重要的東西,即名望與地位,還有“反曹”的政治路線。與孫權、曹操的相比,劉備的政治資本是無形,而且還不是父輩留給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賺來的。日後劉備投奔袁紹時,袁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投奔劉表時,劉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求助孫權時,孫權“既宿服仰備…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一個昔日一無所有的小屌絲,能混到這份上,不服不行呀。

縱觀劉備一生,靠拜學大儒,結交同學,登上政治舞臺,又靠結交名士,營救諸侯,獲取政治資源。並摸索出一個具有號召力的政治路線,並將其打造成為自己政治資本。當他擁有政治資本的那一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由“平民”到“梟雄”的身份轉變。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yunfei919-)


小方說歷史1990


劉備其人前半生顛簸流離。

劉備其人祖上實屬皇族出身,其家傳還是有一定的傳承,這並不能表明其人是草根出身。

劉備其人深知借勢,雖有顛簸流離一階段。

卻是深知梟雄本色,無論是可歌可泣的三結義(實際上張飛初期是自帶家將加入,關羽卻是孤身一人。)

其人在青州,徐州,豫州,荊州。等地方都有留下其名聲。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的情節。

其人在所呆的地區都保持的有其良好的名聲,其人漸漸也會有人替劉備揚名,替人揚名的人漸漸越多,其人在民間,士人心中將會有一定的圈子。

其在荊州的過程中,扶持劉公子也好,還是在新野蝸居期間都有聲望。

在曹操南下的過程時,少許的士人並不願意降曹操,亦不願意降吳。爾縱觀荊州可選之帥,亦然是劉備無疑。這也是其劉備戰略轉向益州,益州不歸時,關羽其人留在荊州,但是其士人亦有在東吳來攻擊時,順勢自保爾為。

劉備並不是根本意義上的草根,談不上從草根到梟雄。

其一路征程並不是事實上沒有謀略,卻是有一定戰略可選,幾次地理位置並不佔有一定的優勢。其人也是有一定的謀尚。

1:名望

2:用人

3:厚黑。

4:勢的精髓。


用戶57641795222


劉備主要還算仁義,但是靠自己是屢戰屢敗,一步步的壯大是臥龍和鳳雛的功勞

諸葛亮不用多說非常聰明,龐統為取西川立了汗馬功勞


生活自得其樂


劉備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政治手段非常厲害,在劉備打天下的前期,他是非常講究誠以立人,信以立業。例如劉備答應借兵救陶謙,儘管當時劉備的兵力單薄,起兵去援救別人並沒有十成十的把握,但他仍然表現出一副仗義模樣,為自己賺取了很好的聲譽。

俗話說得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算不一定能解徐州之圍,但劉備深知去就能樹立自己的良好聲譽和形象,不去損失的就是自己的君子風範和眾人的信仰。更何況劉備不止為了樹立自己,還惦記著趙雲這一員大將,因為答應解徐州之圍,就能輕而易舉獲得趙雲的信賴,從此為自己盡心盡力,可謂是一石二鳥。

別看劉備政治路線一向溫和,但不代表他就不耍詐。要知道,爭天下面對的可是真槍實彈的戰爭和複雜非凡的政治局面,打聲虛槍說個小謊絕對再正常不過。用詐術拖住敵人規避風險從而保全自己壯大自己,這無疑是最佳的發展策略。

著名的劉備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就是最好的範例,酒桌上劉備說話遮遮掩掩,很是謹慎,當曹操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時,他如驚弓之鳥般露出極度驚慌的樣子,還好他頭腦機敏反應快,與曹操說是因懼怕雷聲才如此驚慌。

很順利的瞞過了曹操。其實劉備之所以這麼裝瘋賣傻,就是要在曹操面前隱藏自己的政治抱負,消除曹操對他的警惕,避免曹操加害於自己,好等待機會逃跑。劉備的謊言輕易就瞞過了狡詐的曹操,也許是他過於自大,也或許是他輕視了對手,未將劉備識破,最後還是放過了劉備。

另有一件典故也很有趣,就是劉備攜民渡江。其實劉備怎麼可能去投江?完全是虛招,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團結民心。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曹操的奸詐狡黠,天下皆知,而劉備的假情假意,卻沒有人識破。

不是百姓天真善良,是因為劉備假情卻真流露,讓人難辨真假。劉備是一代梟雄,是帝王相,心中有著大宏圖要拓展,所以他絕對不會因看到百姓遭此大難就要去投江自殺,他的感情還不至於如此充沛,意志力不會如此脆弱。投江是假,取得荊州士紳、百姓擁戴是真。

當劉備奪得西川,東吳諸葛瑾前來哭要荊州,但不幸的是,孫權的這點小九九早在諸葛瑾來之前就被劉備和諸葛亮識破。劉備於是以詐制詐,和關羽聯袂上演了一場雙簧好戲,嘴上答應歸還荊州,但要諸葛瑾親自去說服關羽才能歸還荊州,暗地裡卻指使關羽拖延時間。

這樣,東吳索要荊州結果卡在了關羽那裡。於是公事順理成章成了私事,最終繞來繞去白白耽誤時間,也沒要回荊州,最後東吳也只好不了了之。其實這種謀略現代人也會經常用到,在情感和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人們總會站在利益這邊,但卻打著感情的幌子,當有人打著情感的幌子。

劉備高明就高明在,面子上答應將荊州歸還東吳,暗自卻又拒絕,既給了東吳面子,又便於諸葛瑾回去交差。絕對是玩弄政治的高手。


一燈如豆


劉備之所以能被稱為濁世梟雄我想解答的人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必定不同,以下我說說我的觀點。

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他不論任何時候都能放的下自己的身份。劉備自稱是中山王之後,也就是皇室的分支血脈,但是他是個靠賣草鞋身世的人!這樣的出生決議了他日後成果大小的元素之一。人都是在出醜中生長的,那劉備出的醜必定不少,出的醜多了也就臉皮厚了,臉皮厚了也就能放的下身份,不論你是阿貓阿狗只需有本領他劉備就情願去求你給他就事。

劉備很講義氣,有人說他是假裝好人,但就是這種假意讓張飛、關羽、趙雲這樣的絕世猛將對他死心塌地。就是他的假仁讓陶謙把整個徐州都送給了他。是的他臉皮厚,他就是厚重這張臉皮草廬三顧請出了諸葛亮。

劉備很喜歡哭,有人說他是裝的,可就是因為他會哭所以哭出了他的半邊江山,劉備看起來沒有老曹那麼有實力,看起來沒有孫權那般睿智,但假如小看他那結果會很嚴重,那就是一隻踩不死的小強,只需有一口氣在就能復生!

從平原到北海再到徐州再到汝南再到新野再到荊州再進益州……半生流離失所,但不得不說這樣的一個人就成果了一番霸業!四世三公的袁家怎麼?戰神呂布又怎麼?西涼馬騰又怎麼?都是浮雲!不得不說這劉備儘管假裝好人還愛哭、還說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經典!但這個人真的有一套,假如讓他壽命長一點,司馬 能不能一致還真說不好了!劉備是工作武士身世,靠著超卓的領導才能,組織了一隻歸於自己的小裝備。

在後來幫助徐州的戰鬥中,遭到當地豪強的推重,接任了徐州牧,正式成為一方諸侯。隨後身經百戰,總算在赤壁戰後,獲得了歸於自己的地盤,和荊州地主的合作,使得他的工作更進一步,逐漸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劉備的成功,源於自己的才能和人品,一個文弱之人,不行能在部隊中獲得將士的擁戴,一個愛哭的人,更不行能被當地豪強推為君主。

曹操說過劉備是我的對手,也在劉備面前論過英雄,曹操器重劉備,是看出了劉備的器量,劉備和曹操一樣,想要完畢戰役,重建社會秩序。孫權更多的是經營父兄留下的基業,曹操是在為了自己的抱負而戰,而劉備是不甘寂寞,為了夢想在摸爬滾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