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能从草根变成枭雄?

小方说历史1990


我是杭州刺史,我来回答。

刘备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以《三国志》为代表的正史中的形象与其真实形象较为贴近,然而正史的阅读需要较高的知识储备这就限制了正史中刘备形象的影响范围。相比之下丰富的民间传说、戏曲、杂剧、评书以及演义小说因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而传播广泛,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个朝代中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学中看到刘备的形象,并且各个朝代的刘备形象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尤其是毛本《三国演义》可谓是刘备形象塑造的集大成作品,丰富了刘备好哭这一特点。这些民间文学不断加工和润色使刘备产生了好哭、万事依靠诸葛亮的仁君的刻板印象。刘备的这些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与正史中关于刘备的记载有诸多出入,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

刘备(公元 161—223)作为一个为大众熟悉的距今 1800 余年的历史人物,从织席贩履的小手工业者到成为蜀汉政权的国君。他的经历错综复杂,在魏蜀吴三国都可以找到他的踪迹,他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孙权、袁绍、刘表、刘璋等雄踞一方的诸侯都有交集,其中许多还与刘备交情不浅。其创业过程中更是历尽挫折,在战场上胜少败多、四失妻子,最后在诸多谋士武将的辅佐下入主成都建立蜀汉政权,成就霸业。从正史中看刘备的形象是复杂的,而在戏曲、杂剧、评书、演义小说等民间文学中的刘备的形象则比较单一,形成了关于刘备的若干刻板印象,而刘备之所以被受众所熟悉,这些民间文学功不可没。

《三国志平话》中关于刘备的 43 则故事比较完整系统地体现了刘备的人生轨迹,它作为说书艺人的说书底本,文字简劣,而且有诸多舛误。但它充满了世俗气息:此书创造的桃园结义,刘关张三人皆出自平民,与时代为宦的曹、孙两家相比,这使得刘备集团更具江湖气息的同时能够为听众所接受;宋代“说话”的听众大多为市民阶层,他们听说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他们对于“说话”中人物只能简单地定性为好或者坏,魏晋、隋唐对刘备正面形象的肯定,以及宋朝当时的历史条件不仅突出了刘备的正面形象,更突出了他的仁德,关四平曾罗列了《三国志平话》中关于刘备“仁德”的 12 处赞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德同时也是投听众所好,曹操则被斥以奸雄而成为反面人物。

在流传下来的元杂剧中有大量的三国戏,据关四平统计,元代及元明间的三国故事杂剧多大 61 种,占所知元杂剧作品总数的近十分之一。据统计,《元曲选》、《元曲选编外》、《孤本元明杂剧》中有刘备直接出场的共 14 种,分别是关汉卿《关张双赴西蜀梦》、高文秀《刘玄德独赴襄阳会》、无名氏《刘玄德醉走黄鹤楼》、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无名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无名氏《关云长单刀劈四寇》、无名氏《张翼德三出小沛》、无名氏《莽张飞大闹石榴园》等这些杂剧中正末(元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角色行当)扮演都不是刘备,而多是他的手下张飞、诸葛亮、关羽等人,刘备虽然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但只是一个配角,这样的情景即使在当今的三国戏曲中也有很深的烙印。

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杭州刺史


公元前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后,终于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自黄巾之乱起兵的刘备终于在近四十年的奋斗努力下建功立业,成就一代帝王伟业。
想当初刘备还在涿郡时,只能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几十年后,刘备称帝于成都,拥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刘备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到割据益州,建国称帝,是刘备的能力使然,还是刘备的运气太好?刘备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的传奇故事,能让他最后走向了成功?

一、布衣皇亲

在封建朝代,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想要有一番作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你拥有超出常人的才华,最后也会因为你的出身限制了你的发展。所以,在古代,一个高贵的身份不仅能让别人高看你一眼,更能在复杂的社会上应对的游刃有余。
刘备的父亲早亡,家里很穷,只能靠着一点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但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刘备的生活并不像其它平民百姓那样艰苦。刘备还有机会和刘德然、公孙瓒等一起拜卢植为师。
刘备的身份也为他以后的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刘备起兵后,常常以汉室宗亲自居,很多人也因为这一点更加重视刘备。曹操消灭吕布后,刘备与曹操一同返回许都,汉献帝按宗谱称刘备为“皇叔”。所以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就被坐实了,他的身份也更加尊贵。
刘备的理想就是重振汉室,他以自己汉室宗亲的铁字招牌聚揽人才,很多忠于汉室的人也都愿意投靠刘备。有了汉室宗亲这层关系,刘备做起事来就更加方便了。
正是因为刘备是正宗的汉室宗亲,所以在曹丕篡汉称帝后,刘备才可以名正言顺的以续大汉正统的名义,继位称帝。和曹丕不同的是,刘备是正统的刘姓宗亲,在天下人看来,汉家的天下就该这样的人来继承。

二、大志、大才

刘备为人忠厚,喜怒不形于色,待人以诚,所以天下的英才都愿意为他效命。他还在涿郡的时候,就喜欢结交当地的豪杰,大家也都愿意依附、听从他的安排。到了后来起兵平定黄巾之乱,关羽、张飞等天下奇才都死心塌地跟随刘备。
刘备少有大志,面对破败的朝局,动荡的天下,刘备早就想施展自己的才能报效朝廷、匡扶设计。他后来起兵参与平定黄巾之乱,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他没有因此而改变什么。即使后来他在从朝廷得到的只是不平,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重振汉室。
刘备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还有不凡的才智。曹操打败吕布后,曾与刘备谈论天下英雄,刘备遍举天下诸侯,当时的曹操并不以为意,却独独认为刘备为天下英雄。曹操有大才且素有识人之明,能得到曹操这样的评价,刘备定非池中之物。
除了以上的优点外,刘备还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他自黄巾之乱起兵,却一直备受排挤。明明立有大功,却不受重用。群雄割据时期,刘备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是一朝之间灰飞烟灭。他后来投曹操、归袁绍、再到依附刘表。刘备虽然一直走着下坡路,但是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以强大的意志力坚持下去。这一点,纵观整个整个三国时期,没有人能与刘备比肩。
纵观刘备的一生,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有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志在里面;他的成功也绝非必然,了解刘备,你也会发现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故事。总之,一个人要想成功就离不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坚守初心。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的历史故事;给我留言,下一篇文章就是您想要的答案。

<strong>


周郎顾天下覆


看看刘备的履历,实在是让人惊讶不已,他的成就绝非偶然。

一、少有大志

刘备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只能依靠和母亲一起织席贩履为生。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刘备这一生可能也就只会被卷入时代洪流中勉强过活。但少年刘备就已经让同族不敢小看。他曾经指着村中最高大的桑树大声宣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只有皇帝才能乘坐的专席。这或许只是后世强加在刘备身上的“不凡”,但家贫、丧父,如果刘备没有过人之处,那就势必不可能得到同族刘德然父亲的全力资助求学了。

二、系出名门

正是有了在同族中的高人一等,刘备得到了刘德然父亲的另眼相看,不顾妻子的反对,全力资助刘备。于是,刘备获得了十分难得的师从大儒卢植的机会。卢植乃是大儒马融的学生,在士林中地位颇高。而且卢植还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所以他教出来刘备、公孙瓒两位汉末诸侯。不得不说,拜卢植为师这件事,让刘备正式拿到了通往枭雄大门的入场券。他后来的所有作为都离不开卢植。

三、结交权贵

刘备深谙扬长避短之道,在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也可以看得到。刘备就学于卢植的时候,很巧,卢植将学舍建在了洛阳城边的“缑氏山”。于是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从小苦寒的刘备喜欢这些或许不难理解,但他恐怕不是真心就那么喜欢,否则他又如何忍受得了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他的好狗马、音乐、美衣服更像是与洛阳城中官二代、富二代结交的手段。因为这些纨绔子弟,最喜欢的正是这些东西。刘备仅靠刘德然父亲的资助哪里有钱玩这些呢?只能是陪这些子弟们一起罢了。正是靠着自己的“臭味相投”,刘备获得了他们的接纳,这也为刘备日后全国乱窜但总有人愿意收留打下了基础。

四、与人为善

刘备返回家乡后,只干了一件事——“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与刘备的少有大志不谋而合。所以张世平、苏双也才愿意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strong>得人心、有金银,刘备才正式开启了真正打开枭雄之路的大门。但这还不够,刘备在平原相任上,郡民刘平派刺客暗杀刘备。刘备却以礼待客,让刺客深感刘备的仁厚,于是退去。这就让刘备身边进一步聚集了更多的人才、也收获了更大的名声。

五、坚韧不拔

刘备一生四弃妻子、五易其主。在50岁之前,刘备根本就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不是寄居人下,就是四处奔逃。换个人恐怕也早就崩溃了,哪里还会有与天下争雄的壮志雄心?更何况他的对手还是英杰曹操。但凭借着自己与人结交的本事、与人为善的仁厚、坚韧不拔的毅力,刘备硬生生在荆棘丛中闯出了生路。也因为他的这份坚韧,才能让关张赵、糜简孙这些人甘心一直不离不弃。因为这样的人,只要获得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总结一下刘备的一生,他很早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超高的flag,所以能够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忍常人所不能忍;因为他的杰出才获得了优质的资源,从而能够结交富家子弟,或许巨大的人脉资源;他的与人为善让他身边总能有很多人倾心付出、甚至为他付出生命。而且,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刘备一生仅仅抓住的就是“人和”二字,所以无论到哪里,无论多么凄惨,刘备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为自己获得金钱、土地等等大量资源。他未必是一个聪慧的人,但一定是一个通达的人,能抓住事情的本质、关键点,是刘备各种优秀特质的核心。所以,尽管无论文治还是武功,刘备都算不得顶尖,但仅这一点,就足矣。


孤罔炎史


大家好,我是楚人正奇。这个问题,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刘备从草根逆袭成枭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两方面的原因: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

时代原因: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皇帝昏庸,各级官员腐败透顶。于是由此而导致了天下大乱:以张角兄弟为首的黄巾起义给已经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致命一击。自黄巾起义后,更有朝中太监把持朝政,大将军何进为了对付宦官势力请来了西凉刺首董卓,董卓的到来虽然遏制住了宦官势力,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待在朝廷不走了,仗着自己有人有枪公然控制了皇帝,将朝廷变成他自己的天下,这又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不满,大家纷纷召集人马进军勤王,刘备就是在此时带领二位兄弟,三匹马,三把枪就正式开局了

时代原因我就简单说到这里,接下来我重点说说个人原因。个人原因:第一,刘备身为帝胄之后,志存高远。众所知周,刘备就是一个在某生计上干啥啥不行,就会编个草鞋,以此为计。虽然刘备长时间处在底层,但他和大多数屌丝不同,他的目光不只是放在终日的衣食住行上,他时刻渴望着有机会干一番大事,刘备真敢想。机会说来就来,一天他看到朝廷为对付黄巾起义军二颁发征兵公告,就想着自己可以投军,一刀一枪干出个人样来。

第二,刘备性格豪爽,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光耀千古的桃园结义说的就是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故事。简单说一下这个故事,话说刘备一天在街上看到此二人打架,为他们的武功所钦佩,心里暗想,我要想成就大事必得有此二人相助,于是就出来劝架,三言两语就搞定了关羽张飞,最后说自己是皇室之后,有心杀贼,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兄弟合伙干一番大事,这话说的关张二人恨不得马上就给他跪下叫他大哥,于是三人意气相投皆为兄弟,从此关羽张飞成为了刘备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武将,随刘备征战沙场。第三,刘备以仁义治国,对百姓不像其他诸侯那样视百姓声明如草芥

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根据三国志记载,说的是曹操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兵微将寡不能力敌,选择放下荆州进入江夏在转移期间冒着被曹操追上的危险也没有放弃和他一起逃亡江夏的故事。其中刘备说的一句名言,夫成就大业者,必是以人为本。这句话放在今天一样也不过时。由此可见,刘备的仁义,正是因为这个,刘备才能每次战败都能重新站起来,因为他有民心。到哪里哪里就是民心所向

第四,刘备善于用人,手下人才济济。比如诸葛亮,五虎上将,庞统等等都是一时英杰,刘备都能好好用,使得人人人尽其才。由此,众人紧紧团结在以刘备为核心的中央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综上所述,刘备之所以能逆袭成功,一方面是时势造英雄,天下风云际会。另一方面是刘备个人的个人魅力和手腕权谋。

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探讨!


楚人正奇


首先刘备有野心就是织席贩履的时候,也没有自卑颓废而且到处表榜自己是皇亲国戚,是中山靖王之后。后来扯大旗拉虎皮招来了关羽、张飞做小弟,而且还刹血为盟成了生死弟兄了,后来在水境先生的暗示下,知道了诸葛亮是个高人而且隐居在茅庐里,于是一共去了三次誠心诚意的邀请,终于感动了诸葛亮,出山开始帮住刘备谋划打天下。当年在徐州曹操把刘备打得没有立足之地,刘备带领军民十几万人拖家带口的逃亡,刘备把老婆儿女都仍下自己跑了,是战神赵云单枪匹马独自一人在号称几十万的大军中杀个七进七出,才把阿斗刘禅给救下来,当看到满身是血的赵云时,刘备把阿斗摔到了地上(刘备胳膊长,所以就是伸出双手往地上一放),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由此得来,刘备会拉拢人会团结人情商高!

当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首下聚集着上百名大将谋士占天时;孙权是父亲和哥哥给打的江山,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并以长江天堑为依靠占地利;刘备会拉拢人收买人心,后来手下追随的有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马超、黄忠、魏延、马岱,费祎、李严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混混变成了三国鼎立的蜀国的皇帝。








隐者康司马


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

首先,刘备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识人用人、仁德宽厚、折而不挠。但拥有了这些优点就能成为枭雄了吗?我觉得不是。刘虞也很仁义宽厚,但最终被公孙瓒杀死,成为乱世炮灰。司马徽也有识人之明,但他仅仅是贤士,并不是枭雄。

我身边也有很多折而不挠的人,他们一直也在坚持,但并没有成为成功者,而是在坚持的做一名折而不挠的失败者。所以,拥有了以上了优点,未必就能成为枭雄。正如很多人天天在读马云的鸡汤,但依旧是个穷逼。“枭雄“是个带有政治属性的词语,所以想要成为枭雄,必须拥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资本。什么是政治资本?

孙权的政治资本是地盘和团队,这是父亲孙坚、大哥孙策留给他的政治遗产,所以孙权在曹刘孙中最幸运。这不是说孙权无能,要知道孙权和刘琮、袁尚这些二代相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可不是白来的。

曹操的政治资本是人脉和家世,他的父亲曹嵩是权臣养子,曹嵩曾花了万金买了一个“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曹操年轻时身边的朋友,比如乔玄、鲍信、张邈、袁绍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这都对曹操起家有很大帮助。

刘备的政治资本是什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什么也没有。有人说刘备不是“汉室宗亲”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政治光环”呀,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觉得“汉室宗亲”非但不是刘备的“政治资本”,反而是刘备的“政治成果”。要知道汉末时期汉室宗亲早已烂大街,如果这名头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头王了。当时连皇帝都被废来废去,落魄的皇N代真有很强的号召力吗?刘备若日后没有称帝建国,没人有会在乎他的宗亲身份。即便称帝的张备、王备、李备,文人和史官也会给他们找出其他的祖宗。

正如塞万提斯写《唐吉可德》时,借主人公之口说:“只要你能混出点名堂,自然会有人发现你的贵族血统。”古今中外都一样,所以在《三国志》中,曹操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孙权是兵圣孙武之后。他们的血脉是否纯正,皆无法考察。但这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需要这种身份,臣子赞同这种身份,老百姓崇拜这种身份,史官也默认这种身份,只因为他们混出了所谓的“名堂”。总的来说,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他能成为枭雄,相反正是刘备成了枭雄,人们才认可他是汉室宗亲。既然“宗亲”身份对刘备起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拢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呢?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第一步:获取名师资源

如果在三国拍一部黑帮片,男主角不选刘备那真是瞎了狗眼,刘备年轻时候那是多么一个具有陈浩南气质的古惑仔呀。《三国志》记载:先主不甚喜读书,喜音乐、犬马、美衣服。翻译过来就是刘备不爱学习,平常喜欢k歌,打撸啊撸,刷淘宝。就是这样一个学渣,竟然拜了卢植为师。

卢植何许人也?他是刘备的老乡,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不但官居尚书,还是当时的海内大儒,士人领袖。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并且还是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刘备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够想到去拜卢植为师,实在不简单。《三国志》记载,刘备年轻时“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卢植不是腐儒,也许他正是看中刘备身上那种“豪迈之气”与“稳重之度”才收他为学生。我觉得在刘备起家之初,他“卢植门生”的名号,比他“汉室宗亲”的名号,还要有噱头。就好比现在你去知名企业应聘时,你拿出清华北大的学历毕业证,绝对比你摆几百年前的家谱要管用。

第二步:借助同学资源

现在有很多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学习不好,还拼命托关系花钱把孩子往名校送,因为能上名校的人,成材几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学成材了,还能去抱个大腿。刘备虽然学习不好,却在卢植那里结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何许人也?贵族出身的帅哥一枚,而且声音洪亮,首届《三国好声音》大赛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这样一个高富帅同学,以刘备的情商绝对猛抱大腿。《三国志》记载: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这个大腿没白抱,日后公孙瓒成了威震北方的诸侯,刘备落难时去投奔他,老同学很大方,给了小弟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并给刘备兵马让他抵御袁绍。后来刘备凭借战功当上平原县令,算是在乱世中暂时站住了脚。

第三步:交结名士资源

人生总是能收到意外的惊喜,在平原的刘备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这真好比买彩票中了一个五百万。因为求救者名叫孔融。

孔融何许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孙,年幼时因让梨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天下名士。“名士”这个称号在当时可不得了,大名士对某个人的夸赞或者批评,关系着这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轻时,经常苦于自己没有名望,不能挤进上层朋友圈。乔玄让他找大名士许子将。面对曹操的跪舔,许子将说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后曹操名声大显。

刘备没有这么优质的人脉资源,结识不到许子将这样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却主动投怀送抱。怪不得刘备收到求救信时,激动的说出三国最屌丝的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我很能理解当时刘备的心境,这就好比一个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马云的求救信,我估计这哥们肯定激动的昏死过去。

刘备救完孔融之后,他的名声果然像搭火箭一样飞升,之后惊喜接连而至。陶谦送上了特种部队丹阳兵,陶谦死后干脆把徐州交给了刘备,大土豪糜竺也连忙提供了赞助资金,他瞬间由一名客将变成了封疆大吏。此时刘备终于有了“政治资源”。注意,是资源,不是资本。因为资源是可以夺走的,资本是夺不走的。

第四步:转化政治资本

有了一定“政治资源”的刘备,虽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码已经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留。说白了,都是把刘备当成第二个孔融。希望通过救他,获取他身上的政治资源。刘备在投奔曹操时,曹操的谋士都劝杀掉刘备,曹操非但不杀反而厚待刘备。曹操比谁都想杀刘备,但曹操知道刘备身上的资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刘备看出曹老板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价,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资源。

《三国志》记载: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左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这下刘备不但成了京官,还有了军衔。

在许都的刘备又中了一次五百万,那就著名的“衣带诏”。在衣带诏事件之前,可以说曹操集团和汉政府是一个整体,但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和汉政府成了对立面。这就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信号,那就是反曹即等于拥汉。刘备通过与衣带诏事件与曹操正式决裂,并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线,用刘备自己的话就是:“每与操反,其事乃成。”通过这条路线,刘备终于获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资本。

此时的刘备虽然没地盘,没兵马,但他却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名望与地位,还有“反曹”的政治路线。与孙权、曹操的相比,刘备的政治资本是无形,而且还不是父辈留给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赚来的。日后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投奔刘表时,刘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求助孙权时,孙权“既宿服仰备…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一个昔日一无所有的小屌丝,能混到这份上,不服不行呀。

纵观刘备一生,靠拜学大儒,结交同学,登上政治舞台,又靠结交名士,营救诸侯,获取政治资源。并摸索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政治路线,并将其打造成为自己政治资本。当他拥有政治资本的那一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由“平民”到“枭雄”的身份转变。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小方说历史1990


刘备其人前半生颠簸流离。

刘备其人祖上实属皇族出身,其家传还是有一定的传承,这并不能表明其人是草根出身。

刘备其人深知借势,虽有颠簸流离一阶段。

却是深知枭雄本色,无论是可歌可泣的三结义(实际上张飞初期是自带家将加入,关羽却是孤身一人。)

其人在青州,徐州,豫州,荆州。等地方都有留下其名声。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情节。

其人在所呆的地区都保持的有其良好的名声,其人渐渐也会有人替刘备扬名,替人扬名的人渐渐越多,其人在民间,士人心中将会有一定的圈子。

其在荆州的过程中,扶持刘公子也好,还是在新野蜗居期间都有声望。

在曹操南下的过程时,少许的士人并不愿意降曹操,亦不愿意降吴。尔纵观荆州可选之帅,亦然是刘备无疑。这也是其刘备战略转向益州,益州不归时,关羽其人留在荆州,但是其士人亦有在东吴来攻击时,顺势自保尔为。

刘备并不是根本意义上的草根,谈不上从草根到枭雄。

其一路征程并不是事实上没有谋略,却是有一定战略可选,几次地理位置并不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人也是有一定的谋尚。

1:名望

2:用人

3:厚黑。

4:势的精髓。


用户57641795222


刘备主要还算仁义,但是靠自己是屡战屡败,一步步的壮大是卧龙和凤雏的功劳

诸葛亮不用多说非常聪明,庞统为取西川立了汗马功劳


生活自得其乐


刘备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政治手段非常厉害,在刘备打天下的前期,他是非常讲究诚以立人,信以立业。例如刘备答应借兵救陶谦,尽管当时刘备的兵力单薄,起兵去援救别人并没有十成十的把握,但他仍然表现出一副仗义模样,为自己赚取了很好的声誉。

俗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算不一定能解徐州之围,但刘备深知去就能树立自己的良好声誉和形象,不去损失的就是自己的君子风范和众人的信仰。更何况刘备不止为了树立自己,还惦记着赵云这一员大将,因为答应解徐州之围,就能轻而易举获得赵云的信赖,从此为自己尽心尽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别看刘备政治路线一向温和,但不代表他就不耍诈。要知道,争天下面对的可是真枪实弹的战争和复杂非凡的政治局面,打声虚枪说个小谎绝对再正常不过。用诈术拖住敌人规避风险从而保全自己壮大自己,这无疑是最佳的发展策略。

著名的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范例,酒桌上刘备说话遮遮掩掩,很是谨慎,当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时,他如惊弓之鸟般露出极度惊慌的样子,还好他头脑机敏反应快,与曹操说是因惧怕雷声才如此惊慌。

很顺利的瞒过了曹操。其实刘备之所以这么装疯卖傻,就是要在曹操面前隐藏自己的政治抱负,消除曹操对他的警惕,避免曹操加害于自己,好等待机会逃跑。刘备的谎言轻易就瞒过了狡诈的曹操,也许是他过于自大,也或许是他轻视了对手,未将刘备识破,最后还是放过了刘备。

另有一件典故也很有趣,就是刘备携民渡江。其实刘备怎么可能去投江?完全是虚招,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团结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曹操的奸诈狡黠,天下皆知,而刘备的假情假意,却没有人识破。

不是百姓天真善良,是因为刘备假情却真流露,让人难辨真假。刘备是一代枭雄,是帝王相,心中有着大宏图要拓展,所以他绝对不会因看到百姓遭此大难就要去投江自杀,他的感情还不至于如此充沛,意志力不会如此脆弱。投江是假,取得荆州士绅、百姓拥戴是真。

当刘备夺得西川,东吴诸葛瑾前来哭要荆州,但不幸的是,孙权的这点小九九早在诸葛瑾来之前就被刘备和诸葛亮识破。刘备于是以诈制诈,和关羽联袂上演了一场双簧好戏,嘴上答应归还荆州,但要诸葛瑾亲自去说服关羽才能归还荆州,暗地里却指使关羽拖延时间。

这样,东吴索要荆州结果卡在了关羽那里。于是公事顺理成章成了私事,最终绕来绕去白白耽误时间,也没要回荆州,最后东吴也只好不了了之。其实这种谋略现代人也会经常用到,在情感和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人们总会站在利益这边,但却打着感情的幌子,当有人打着情感的幌子。

刘备高明就高明在,面子上答应将荆州归还东吴,暗自却又拒绝,既给了东吴面子,又便于诸葛瑾回去交差。绝对是玩弄政治的高手。


一灯如豆


刘备之所以能被称为浊世枭雄我想解答的人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必定不同,以下我说说我的观点。

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他不论任何时候都能放的下自己的身份。刘备自称是中山王之后,也就是皇室的分支血脉,但是他是个靠卖草鞋身世的人!这样的出生决议了他日后成果大小的元素之一。人都是在出丑中生长的,那刘备出的丑必定不少,出的丑多了也就脸皮厚了,脸皮厚了也就能放的下身份,不论你是阿猫阿狗只需有本领他刘备就情愿去求你给他就事。

刘备很讲义气,有人说他是假装好人,但就是这种假意让张飞、关羽、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对他死心塌地。就是他的假仁让陶谦把整个徐州都送给了他。是的他脸皮厚,他就是厚重这张脸皮草庐三顾请出了诸葛亮。

刘备很喜欢哭,有人说他是装的,可就是因为他会哭所以哭出了他的半边江山,刘备看起来没有老曹那么有实力,看起来没有孙权那般睿智,但假如小看他那结果会很严重,那就是一只踩不死的小强,只需有一口气在就能复生!

从平原到北海再到徐州再到汝南再到新野再到荆州再进益州……半生流离失所,但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人就成果了一番霸业!四世三公的袁家怎么?战神吕布又怎么?西凉马腾又怎么?都是浮云!不得不说这刘备尽管假装好人还爱哭、还说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经典!但这个人真的有一套,假如让他寿命长一点,司马 能不能一致还真说不好了!刘备是工作武士身世,靠着超卓的领导才能,组织了一只归于自己的小装备。

在后来帮助徐州的战斗中,遭到当地豪强的推重,接任了徐州牧,正式成为一方诸侯。随后身经百战,总算在赤壁战后,获得了归于自己的地盘,和荆州地主的合作,使得他的工作更进一步,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刘备的成功,源于自己的才能和人品,一个文弱之人,不行能在部队中获得将士的拥戴,一个爱哭的人,更不行能被当地豪强推为君主。

曹操说过刘备是我的对手,也在刘备面前论过英雄,曹操器重刘备,是看出了刘备的器量,刘备和曹操一样,想要完毕战役,重建社会秩序。孙权更多的是经营父兄留下的基业,曹操是在为了自己的抱负而战,而刘备是不甘寂寞,为了梦想在摸爬滚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