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红米手机为啥不用自研芯片?

华为关我屁事


小米2014年的时候,就成立了松果电子,先后投入了20个亿,在2017年2月底已经推出过自己的手机芯片澎湃S1了,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都熟悉吧,不过因为刚刚入局芯片行业,所以澎湃S1在性能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也就没有在小米手机上得到运用。

对于手机芯片的研发难度,雷军显然也没有任何意识,以为研发芯片和造个手机差不多,来料加上下,然后就完事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松果是联芯和小米合资公司,澎湃S1的芯片方案是联芯的,包括技术人员班底也基本是原联芯的人员。

也就是雷军认为我买了现成的方案,然后再其基础上重新搞一下,就可以马上做出自己的手机芯片来了。最终的事实可以说教育了雷军,原来做芯片真不是简单的买买买就行的。钱是烧了不少,结果出来的澎湃S1性能不咋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是个失败产品。

小米曾经也开发过芯片,叫澎湃S1,但是性能实在上不了台面,让人澎湃不起来。今年把芯片分出去成立一家新公司,还不知道效能怎么样。但是根据小米的研发水准和投入,很难在芯片上有所作为。高通是手机芯片的老大,研发投入接近净利润的四分之一,华为的投入是营收的14%左右,单单芯片十年投入了3900亿左右,这样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公司能承受的





配置不一样


小米和红米的自产芯片也就是:澎湃处理器(松果处理器v670),是小米在2017年2月28日,发布的首款自家旗下控股的松果电子研发的处理器。首次用在小米手机的5C之上。

用过的都知道,也就是个入门级别,相当于高通骁龙655。10nm工艺三星代工。也就是说实话这个级别的功耗比较可以,但是性能一般。适合一般对手机要求不高的小白。

玩游戏的话,劝你还是换个性能更好的处理器,日常够用了。

况且,你知道华为每年在芯片投入的资金最多,科研人员也是择不可求,如果真的芯片能那么快就能够媲美骁龙的话,别的手机厂商都自己研究芯片了。主要原因还是投入太高,其次是技术难题。华为用了10年,也差不多能赶上高通骁龙。最新数据,在芯片界,高通第一的865,联发科二弟的天肌1000,华为三弟的麒麟990,三星的Exynos9820。而苹果的iosA13目前稳居第一名。

从开始的14纳米,到12纳米也是用了差不多2年的时间,现在骁龙最好的高通处理器骁龙865,华为海思麒麟的990才到目前的7nm的制程,也和他差两个等级。

可见芯片之路是多么的坎坷。更别提现在的小米还有OV两兄弟的前后夹击了。线下和线上打的不可开交,还有中间夹缝求生的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和刘作虎的一加手机了。

综上所述,芯片之路,一般的手机厂家不敢轻易尝试的,原因上面已经说了。一是投入资金过大,二是研究时间太长。整个项目所要话费的人力和物力不是简单的几亿就能够解决的事,更别提中间的难题是否能够攻克了。

好的,欢迎你们有不同看法的人在下方评论留言,有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或者加个关注。希望的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大彬vlog生活录


和小米的经营路线有关。

小米手机上市后始终以性价比著称,深得米粉的喜欢和信赖。

科技研发耗资巨大,如果研发芯片,并使其量产化,用到小米手机里,价格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毕竟需要分摊成本,那么小米的优势还存在吗?

小米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行,华为是交换机起家,之后生产销售通信设备,技术储备方面远非小米可比,就这样从华为的第一款试产芯片k3到现在的麒麟990用了10年,据说花费了2000+亿,这些是小米早年不具备的。

小米的芯片2017年也是发布了澎湃s1,首发机型是小米5c。但表现一般,算是小米的试水之作吧。澎湃s2的消息,网络上不少,见不到实物,估计小米对芯片不会放弃,但什么时候能追上,应该是还需要时间。


金J钓鱼


小米产品路线以高性价比为核心,而且小米手机利润相比于其他品牌而言低很多。国内卖得更好的OPPO,vivo都不敢轻易自主研发芯片,也只有华为麒麟系列处理器达到了不错的效果。自主研发芯片的投入是长期性的,高资金性的,高科技性的,然而还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对于如今已经上市,虽然资金充足,但是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小米而言,自主研发芯片的风险太高。而且,小米作为一个刚刚成立8年的年轻企业,技术积累还相当薄弱,研发芯片又是对技术要求很高的项目。最后,小米和高通关系良好,拥有高通芯片强大的后援支持,还能用来作为卖点,何乐而不为了。

由于有高通华为顶级芯片在前面做比照,因而小米必须做与他们性能差距不大的芯片才行,反之都是白费。现阶段的小米其实不具备研发顶级芯片的实力,如果强行跟着华为学,反而可能把自身路线带偏。等再过个今年,小米更加强壮了,再去开始自主研发芯片之路,反而会更好些。


菜鸟老鹰


最简单的回答当然是因为小米没有………

具体点说,芯片这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不是说你拿来授权的公版架构,交给台积电就能给你做。要不然为什么海思成立了好多年之后出来的K3V2那么垃圾。

小米澎湃S1成功之后,S2据说流片失败了好几次,小米也就放弃了……这个行业前期投入大产出少,流片失败一次几百万美金没了………没几家能承受的住。

另外一点,就是企业文化的不同,小米本质上就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和华为这种传统制造业出身的不一样,华为舍得往一个东西上边砸钱,一次失败继续干,就好比之前华为招全世界范围内的天才的新闻,直接给高薪酬。小米能做到像华为那样吗?显然是不能。

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使然,华为能做到手机里80%的芯片是自己的,不是靠什么互联网嘴炮,而是脚踏实地的干事。


科技涛


主要是自己研发的芯片不成熟,芯片的研究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用了自己的芯片放在小米10上,过了几天手机出问题了,光赔付小米用户的钱就能把小米赔死,再就是小米直接就破产了,再就是国产芯片的兼容性也不好,跟安卓系统流畅能不能匹配,现在用户体验的角度上,我是不愿意卡顿的手机,卡顿的时候心情会很烦躁。小米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说句不好听的话,小米现在就是个组装的工厂,什么技术都不是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联想一样,但是雷军也不容易了,加油,雷军。


高密南山王二小


现在的产业分工已经非常细分化,小米最初走的是商业运营的路线,更多依靠的不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而是着重于打磨产品的需求与客户应用。但当进入了深水区,需要依靠真正的核心技术的时候,部分芯片级的研发也就提上了日程。但这个未必就是处理器级别的,也可以在电源管理等辅助功能芯片上做一些创新,


发明创新与产品改良


因为自研芯片,需要投入超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而且需要很深的技术底蕴,就几项综合起来这还不一定保障研制成功,从经济层面企业效益来看这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辛苦活,再一个就是小米红米的芯片战略了,企业是逐利的,用现成的,买来就用,好过自研。


成长哥168


众所周知,研究芯片是非常烧钱的,而小米之所以会落后于华为也在于小米的"烧钱"还比不上华为的"烧钱"。但是,对于小米来说如今最大的考验则是如何开分配5G技术、拍照、全面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费用,这些客观条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米在芯片研发上的投入。


hello丶大表哥


听我一句劝,别什么自研。就华为处理器,都要那个什么框架授权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