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创业小A


能听得进半部论语,基本上温水煮青蛙的温度就差不多了,让你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直白的讲,已经洗脑成功了…





十四阿哥郎春涛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但也有质疑

查《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仅仅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而在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为赵普撰写的《赵普神道碑》,和宋代史学家李焘(1115年-1184年)所编订的北宋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而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未涉及此说。

所以,关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不能不令人生疑:

第一、从《宋史》的记载来看:"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早年学习和熟悉的是"吏事"(这与其出生的家庭有关),而"寡学术"即不学无术,等当了宰相之后,由于适应不了宰相之职和赵匡胤的要求,出了不少洋相,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才经常劝他读书。到了"晚年"才"手不释卷",死了以后发现他读的居然就是一部《论语》。这样的历史事实昭示:既然赵普在当了宰相后宋太祖劝他多读书,而到晚年手不释卷的竟然只是一部《论语》,这就说明他第一次即在赵匡胤当皇帝时出任宰相,与《论语》并无系,那么,罗大经笔下所写的"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就根本不符合史实;

第二、像"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惊世骇俗的典故,假若属实的话,《宋史·赵普传》就理应提及。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宋史》的编撰虽然早在元初忽必烈当政时期就列入议题,但真正落实撰写,则是到元末指正三年(1343年)才由丞相脱脱(1314年-1356年)主持编纂,1344年脱脱辞职后,由右丞相阿鲁图(生卒年未详)接替主持编纂,总共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便仓促完成,致使《宋史》在史料的裁剪、编次、修饰、检校,以及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都相当粗糙。但《宋史》却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当时,包括《论语》在内的《四书》已经被正式作为法定教科书和科举取士之标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业已流行多年,《宋史》既为赵普作传,却对此只字未提,足见就连其编纂者也不曾相信这是史实;

第三、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之所以能顺利当上皇帝,并稳坐宝座,赵普是出了不少点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当宋太宗一即位就给恢复了(罗大经所说的"赵普再相"就是指此)。赵普与宋太宗关系非同一般,这从宋太宗亲自为其撰写《赵普神道碑》可以窥知。假如赵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讲过"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之类的话,为什么《赵普神道碑》中却只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轻武",像"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有利于这个指导思想的话,要是确实属实的话,而居然未被统治者看中并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第四、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比朱熹只大15岁的的史学家李焘,处在理学盛行,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著述大受吹捧的时代,可是,在他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只字未提及"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第五、尤其是把《论语》捧为"四书"之一,定为儒家必读的经典,并将其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朱熹,熟知赵普三度为相,颇有政绩的史实,要是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情,借此抬高《论语》的身价,对朱熹而言,该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而从朱熹在其著作中煞费苦心地将"收许多藩镇之权"完全归功于赵普来看,表明他的这种意图确实存在。朱熹说:"赵韩王(即赵普)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就算是将"收许多藩镇之权"完全归功于赵普,那么说以此"立国家二百年之安"也是吹牛,因为在北宋(960年-1127年)的180年间,单是北方辽金的侵扰,就一直未断,何来"立国家二百年之安"?有何谈"仁者之功"?即使撇开这样的史实不论,那么作为文官的赵普,极力怂恿宋太祖解除开国武将之权,也难脱借此争宠,通过压抑武官权势而抬高自己的干系!也不能算作"仁义"罢!然而,朱熹如此夸大其词地借此宣扬赵普的"仁者之功!",而像"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最为过硬的佐证反倒未用,也只能说明到朱熹时代,还没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

上述史实都无一例外地昭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即1200年,都还没有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列入儒家经典的二、三十年后,才有人提出此说。

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朝。然而,恰恰是在元朝,对儒学和儒生表示了极大的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即由此发端。其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连自己的生计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满腹经纶"的儒生,何谈什么治理天下?!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那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一种打肿脸充胖子,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罢了。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所以,这句极大夸张了《论语》功能的大话,得到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的儒生们的普遍欢迎,并加以广泛散播,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是依据史料所提出的质疑。


超级科学奶爸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











古玩品味斋


扯犊子的事,关键看怎么解读。

从真实性来讲纯粹扯犊子,《论语》讲的都是些言论观点,根本没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也没被吹嘘到这地步!

赵普是经世致用的人才,文化可能不高,但贵在能解决现实问题。很多人书读很多,你问他如何解决眼前问题,瞬间傻了。读书和做人分开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想学君子、多为小人,自命君子、实为小人。

宋朝是优待读书人的朝代,所以读书人都想梦回宋朝而不是唐朝。不杀读书人,与儒生共治天下是宋朝统治者的宣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借赵普之口吹嘘儒学。你捧我臭脚,我夸你活好!

换个角度,《论语》是讲如何明德的一本书,更多的关注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推演,半部论语治天下 还是有可能的,但也只是有可能。

《论语》始终在强调“德”,或许我们应该跳出“半部”还是“整部”的范畴看问题,“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不正是现代我们国家强调的吗?《论语》没错,“以德治国”没错,错在多数人钻牛角尖,当然也包括我!


久住青山Lee





每日搞笑66


感谢题主出题。大家好,我是苏州诚简,一名文化领域爱好者。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解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出自于1252年宋朝罗大经所写的一本文学史书——《鹤林玉露》。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宋朝年初的宰相赵普,别人说他只读了半部《论语》就当上了宰相。于是宋太宗皇帝赵匡义因此询问于赵普。赵普说:“我毕生所学的知识,都在《论语》当中,昔日我用半部《论语》所学的知识辅助了太祖皇帝(赵匡胤)平定天下,所以现在我还要用这些知识来辅助陛下兴国安邦。”

于是后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并为后世所知。意思是“半部《论语》就可以实现定国安邦的政治理想”。那现实中,半部《论语》真的可以治理好整个天下吗?

为什么这么说

宋朝罗大经出生于1196年,江西吉安吉水县人。30岁的他便中了进士,后来入朝当了己任地方官员。之后在抚州时,因为朝廷的一些矛盾,他被弹劾罢官。后来就一直闷在家里一心写书。他心里有着兴国安邦的志愿,最终著作出《鹤林玉露》这本文学史书。这本书多数是先前和宋代的一些诗文,还有的就是罗大经对先秦、两汉、六朝、唐等朝代关于治国兴邦的史书评价。

无论是在罗大经看来,还是在现代的我们看来,之所以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论语》中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原则和方法,都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如果能把这些思想精髓融会贯通,小则可以修身养家,大则可以定国平天下。

至于现实之中,是否真的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我看来,孔子或者《论语》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其中有很多精髓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现代。对比,你们怎么看呢?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各位朋友留言指导,祝生活愉快!


我本无心争天下


赵普对宋太宗说:我确实读书很少,只能读读《论语》,我帮太祖定天下的时候用去半部,还有半部可以拿来帮陛下治天下。

第一,归结起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个传说还是真事,有不同的意见。《三字经》里把他编进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是从正面把他当做勤学的例子,但是他当了那么大的官还在读《论语》,可见他书读的不多。

第二,姑且把它当成信史,赵普的原话说的其实是一部《论语》,打天下用了半部,还可以用半部治天下。所以只用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夸张。

第三,这句话是对《论语》的赞颂,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不要死抠。北大的李零教授说,你们相信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说法的话,请具体告诉我你怎么用,用哪些话,怎么治,治什么?这句话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比喻要真做到了,我有的时候开玩笑说,不用半部,一句就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东瀛万花筒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并借以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广泛散播。


蓦然相逢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个记载说明《论语》在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记载的话,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还多了后半句“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是“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上面的话。

但是,罗大经并没有直接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将罗大经话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的,则始自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具体生卒年未详)。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有这样一句话:“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写的并非赵普的事迹,而且作为杂剧曲文,本不该作为讨论历史问题的依据,然而“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不但成为罗大经上述话语的衍生品,与赵普联系在一起,而且借助杂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形式,硬是广泛流传开来,以至于使得当今迷信《论语》的人们,竞相对此津津乐道。

质疑

查《宋史·赵普传》,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其中与《论语》相关的文字仅仅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0悟空有空0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相传是从南宋宰相赵普的一句话中衍生出来的。赵普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后来在元代杂剧中有句台词也说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这样这句话就广泛流传下来。

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根源在于:一是与宋代继承并大兴儒学有关。尤其是朱熹的《四书集注》,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浓厚的儒学氛围加上当时的文人学者极力推崇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天“真理”。二是《论语》的影响遍及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等。其之所以对后世影响如此深远,是因为孔子在《论语》中对他所谈到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比如对于治国,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主张仁政,爱民;治国方法,他提出“选才、富国、育人,立法”。这些见解,非常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被历代帝王所接受,并奉为圭臬。

总之,《论语》中所主张的观点,符合古代统治阶级在政治、审美、道德、功利等方面的价值观,对于维护皇权,理顺社会关系,约束人民行为观念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广为流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