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第一大將韓擒虎,死後為何成為閻王爺?

黎黎黎黎黎黎宇傑


答:首先糾正一下,隋朝第一大將並不是韓擒虎,而是楊素。

為什麼這麼說呢?

唐王室曾設古六十四名將廟中享奠,宋室也設有七十二名將廟中享奠,另外,宋人所編《十七史百將傳》以及明人黃道周編《百將傳》,都將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收入其中。

也就是說,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並稱為隋朝四大名將。

但是,韓擒虎和賀若弼只在統一南北的平陳作戰中曇花一現,其他地方都黯淡無光,乏善可陳。

史萬歲只有在平定地方局部小動亂時才有唱主角的機會,在平陳作戰和對突厥人的作戰中,都是配角身份。

只有楊素,在楊堅一朝中,無役不與,而且每役都獨當一面。

楊素的父親楊敷,是北周驃騎大將軍,在北周與北齊的戰鬥中戰歿。

所以說,隋朝第一大將應該是楊素而非韓擒虎。

但是,楊素後來和二世祖隋煬帝攪在一起,身後名聲很臭。

而史萬歲死於隋文帝之手,賀若弼死於隋煬帝之手,死前都被栽贓誣陷,名聲也不好。

唯獨韓擒虎,善終。

並且,韓擒虎死前還極受隋文帝重用。

韓擒虎死前一年,突厥使者來長安朝拜,隋文帝為了樹立大隋國威,想找個最威猛的大將來鎮場子,想來想去,就覺得韓擒虎最合適。

韓擒虎的確最合適。

首先,他這個名字就起得響亮,縛龍擒虎,一聽就讓人有三分驚。

其次,韓擒虎在平滅南陳的戰鬥中,僅率五百士卒就敢渡江夜襲採石,得手後再取姑蘇、新林,迫降陳將樊巡、魯世真、田瑞等人,仍領這五百人攻入建康城朱雀門,擒捉了陳後主陳叔寶以及絕代美人張麗華,建滅國擒王之不世大功。

再次,韓擒虎本人又長得“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凜凜如天神。

於是,隋文帝就安排韓擒虎負責接見突厥使者。

韓擒虎接見突厥使者的效果,正如隋文帝所料——突厥使者只看了韓擒虎一眼,便“惶恐不敢仰視”。

看看,韓擒虎既然長得這麼威猛,就有了產生他死後當上了閻羅王傳說的土壤。

並且,這傳說產生後,就流傳極廣,深植人心。

以至於唐朝史官在編撰的《隋書》時,都不能無視這傳說的,正好煞有介事地將之錄入了《隋書》之中。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韓擒虎是病逝於公元592年,而《隋書》成書時間於636年,而《隋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

可以說,韓擒虎死後沒幾年,他當上了閻羅王的傳說就傳遍天下了。

那麼,這傳說是怎麼來的呢?

《隋書·列傳第十七·韓擒虎傳》如實記錄了傳聞的來源:話說,韓擒虎五十五歲那年,沒病沒災,能吃能喝,日子過得忒有愜意。但有一段時間,他的一個鄰居總看見了一隊莊嚴肅穆的儀仗隊轟轟烈烈地開往他家,儀仗的規格,等同於帝王。這個鄰居是個年老婦人,非常奇怪,就悄悄聲向儀仗隊其中的一個衛兵打聽。那衛兵答:“我們是前來迎我們的大王的。”衛兵答完,整個儀仗隊都一下子就消失了。這件事過後沒幾天,又有一個重症病人掙扎著爬到韓擒家門前,嘴裡嚷嚷說:“我要拜見大王。”韓擒虎家的門衛問他:“什麼大王?”重症病人回答說:“閻羅王。”韓擒虎家的子弟找鞭子要抽他,說他瞎說胡話。韓擒虎卻出來制止了,哈哈大笑道:“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笑後沒幾日,韓擒虎就安然去世了。

諾,既然正史都記載了這麼一件事,那麼,“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王爺”的說法,更是越來越多人相信了。

但是,科學發展到今天,我們都知道,神仙鬼怪都是不存在的,韓擒虎死後當上了閻羅王之說,只是以訛傳訛罷了,不必當真。


覃仕勇說史


閻王爺是主管陰曹地府的最高統治者,掌握著三界萬物的生死輪迴,而韓擒虎是隋朝的開國大將,可以說牛氣沖天,“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說的就是他,韓擒虎生前戰功卓著,死後享受人們的祭拜,那麼韓擒虎怎麼就成了閻王爺了呢?


韓擒虎原名韓擒豹,出生於將門之後,他的父親韓雄是北周的驃騎大將軍,韓雄在北周就以勇猛出名,韓擒虎一出生就繼承了老爺子的優良傳統,他13歲時就徒手打死了一頭猛虎,名震天下,於是就將名字由擒豹改為擒虎,聽起來更加霸氣。
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後,有意併吞江南,統一全國,楊堅認為韓擒虎文武雙全,在前朝的時候也蠻有名氣,在經高穎引薦後,擔任廬州總管,韓擒虎領旨赴任後,立即著手擴充水軍,建造船隻,並派出間諜,收集陳國情報,收買江南人心,在駐守廬州期間,韓擒虎的名聲傳遍了江南各地,甚至在陳國的軍隊中,許多士兵都對韓擒虎有敬仰之情。
隋開皇八年隋文帝決定攻打陳國,他命晉王楊廣率軍伐陳,楊廣以韓擒虎為先鋒,派他率五百士卒趁夜渡江,襲擊採石,韓擒虎過江後發現守城的陳軍都喝醉了酒,順勢拿下了採石,然後又馬不停蹄,在幾天內連克姑蘇、新林,江南百姓素來仰慕韓擒的威名,聽說韓擒虎帶軍圍城便紛紛開城投降,陳國士兵也都個個感到害怕,降的降、逃的逃。 韓擒虎抓住這個機會,一路順利的攻入了陳國的皇宮,韓擒虎命令士兵們搜遍皇宮都不見陳後主陳叔寶,後經投降的士兵告密,才在一口枯井中活捉嚇得發抖的陳國後主。

陳後主被捉拿標誌著陳國的滅亡,至此,隋朝完成了統一大業,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關於韓擒虎的相貌,在歷史上還記載著這樣一段小故事,有一次,突厥人來隋朝朝拜,隋文帝便跟他們的使者說“你們可知道江南有一個陳國天子嗎?”

使者回答“聽說過”。

隨後隋文帝指著韓擒虎對他們說“這就是擒獲陳國天子的人”。

韓擒虎非常配合地狠狠瞪了使者一眼,凶神惡煞的樣子讓突厥使者非常恐懼,由此可見韓擒虎的相貌一定是兇惡異常,讓人望而生畏。


後來韓擒虎因軍功卓著,被拜為上柱國,官至涼州總管。

而據魏徵編寫的《隋書》記載,韓擒虎在臨終前,他家的鄰居曾看到他的門前忽然來了很盛大的儀仗隊,其隆重的程度不亞於皇帝出巡,鄰居對此感到很奇怪,就問其中的一個人這是怎麼回事,此人回答說是來迎接他們的大王,說完這句話,所有人都不見了。

一會兒這群人又出現在韓家內宅,他們對韓家的下人說“我們想拜見大王”。

家人也感到很奇怪,問他“什麼大王?”。

此人說“當然是閻羅王”

家人一聽,嚇了一跳,正想派人將他們趕走,卻聽韓擒虎大笑道“我活著的時候,可以位居高位,功成名就,死了能夠成為閻羅王,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當然了,韓擒虎死後成為了閻羅王這只是一個傳說,他死的時候只有55歲,這主要是他連年征戰,負傷過多,身體透支過大,積勞成疾,55歲就病逝也很正常。
歷史上成為閻羅王的並不只有韓擒虎,還有很多的名人在死之後也成為陰間的主宰,像宋朝的包拯就是其中之一,說他日判陽間,夜審陰間,他鐵面無私,能辨忠奸,所以符合人們心中對閻羅王的期待。

韓擒虎也是面露凶神,他也是憑本事折服了眾人,才會被人們認為死後會做閻羅王。





遺產君


謝頭條!韓擒虎河南東垣(今河南新安)人,父親乃北周驃騎將軍韓雄,本人因戰功卓著被隋文帝封為上柱國,是隋朝開國名將之一。



韓擒虎原來叫韓擒豹,因十三歲徒手生擒了一隻老虎,遂改名叫韓擒虎。拜擒虎在開隋戰爭中屢建奇功,尤其是在隋朝滅亡南朝陳國的戰爭中,韓擒虎曾率五百士卒,率先渡過長江天塹,攻佔長江防守重地採石磯,為隋朝後續部隊順利渡江掃平了障礙,緊接著韓擒虎率部繼續南進,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直到第一個攻破陳國首都建康,並活擒陳國後主陳叔寶。

是役韓擒虎立威立功,由於他作戰勇猛,陳國將士只要聽到韓擒虎的大名,無不聞風喪膽,棄城而逃,隋文帝因韓擒虎滅陳功高對其大嘉封賞,加封韓擒虎為“開隋八柱國”之一。



後來,韓擒虎和賀若弼成為隋文帝震懾突厥的兩張王牌,隨著滅陳戰爭的結束,隋朝把戰略重點放到了對付突厥人身上,韓擒虎更是惡名遠播,突厥人只要聽到他的名字,不敢越長城以南半步。

韓擒虎死後能成為閻王爺,主要原因與其生前馳騁疆場、威名遠揚有很大關係。韓擒虎五十多歲病重在家,有人看到一隊奇怪的車隊人馬朝韓擒虎家走去,其壯觀派頭不亞於皇帝出行,當這個人正要看個究竟時,車隊突然之間消失無影。第二天又有人看到有一隊人馬朝韓擒虎家走去,問他們幹什麼的,有人回答迎接大王的,問他什麼大王,來人答當然是閻羅王,說完這隊人馬又突然消失。一會兒,有一個病重的人突然發瘋了,說要進見大王放他一條生路,被家丁問及哪個大王,來人說是閻羅王,家丁正要發火,被韓擒虎阻攔:“算了,我活著時貴為大將軍,死了之後又被封為閻王爺,這輩子也算值了。"說完,韓擒虎一命嗚呼,離開了人間。



不難看出,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羅王,有很大的神話和迷信色彩,和秦瓊、敬德能成為門神一樣,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崇拜英雄,把為國家和民族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好漢當神敬重,也是出於一片好意和英雄情懷。


知未是也


陽世終結者,陰間閻羅王,牛人的傳說就是這麼拽!

韓擒虎,聽名字就不好惹!

當他還是“小鬼”的時候,準確的說,是13歲,就生擒過猛虎,故名韓擒虎!

實在匪夷所思,13歲,還在上初中的年紀,有這樣的壯舉,這不是神人是啥?

韓擒虎出身將門,他老爹是隋朝名將韓雄。

他繼承了父親的好身板,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絕對的“威猛先生”。

他最大的功績是南下滅陳,帶著500個精兵,突襲夜夜笙歌、日日填詞的陳後主陳叔寶。

一個氣吞山河,一個醉生夢死,怎麼打?

很快,韓擒虎就帶著這500個人,攻下了金陵城,活捉了陳叔寶。

隋文帝楊堅稱讚他:使東南之民俱出湯火,數百年寇旬日廓清。

簡單點說,就是:老韓,你是東南亂世的終結者啊!

老韓混得是風生水起,功成名就,更為牛叉的,還是在他死後。

“老刺頭”魏徵住持編寫了《隋史》,關於韓擒虎,他講了倆“鬼故事”。

一說,韓病重的時候,他隔壁家的老婆婆看到有一大群人往韓擒虎家走,看派頭,很像是皇帝的儀仗。

老婆婆問他們這是幹啥,有人回答說:來接我們老大!

但忽然,這群人就不見了。

另一個故事說,有個人病重,來到韓擒虎家,口呼:我要見大王!

“傳達室老大爺”問他:你要見哪個王啊?

那人說:閻羅王!

大家正要打這個喪門星的時候,韓擒虎出來攔住說:

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足矣,足矣!

魏徵不是編故事會的,他寫的可是要呈給唐王李世民看的正史,如果不是有正經來源,他斷不敢這麼胡編亂造的。

可見,在當時,韓擒虎做閻王爺,是民心所向,民意所願,以至於提到他,就不能不和閻王爺聯繫起來。

這是牛人啊!


飲水君


民間傳說人死後首先要經過判官鍾馗這一關,經過他的審問,生前假如積德行善,這樣的靈魂可以上天堂;如果生前為非作歹,無惡不作,這樣的靈魂要下地獄,要遭到閻王爺的懲罰。

閻王爺是地獄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地獄又分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統稱十殿閻王,我們熟知的包拯包大人是第五殿的閻王爺。

說到隋朝大將韓擒虎死後也成了閻王爺這事,十殿閻王爺名單上並沒有他的名字,由此可見是一種不太廣泛的民間傳說。

之所以有這種傳說,主要原因是韓擒虎太生猛了。



韓擒虎是北周驃騎將軍韓雄之子,隋朝建立後,他成了隋文帝楊堅的股肱之臣。

韓擒虎人高馬大威風凜凜,楊堅命他為先鋒,所到之處敵人望風披靡,老百姓對他很崇拜,韓擒虎滅南陳,平江南,為隋朝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隋文帝楊堅升其為上柱國,兵馬大元帥。

韓擒虎以一已之力擒獲了陳後主,聲名遠播,後被委任行軍總管屯兵邊陲,其威嚴形象和赫赫戰功令突厥人不敢望其項背。

開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午時,時年五十五歲的韓擒虎突然對自己的兒子韓世諤說:“我要走了,上天派人接我來了”。說罷,躺到床上,讓兒子和夫人把早就準備好的壽衣換上。



就在韓擒虎吩咐做完這些時,他的鄰居王大娘彷彿聽到喧鬧聲走了出來,看見街上來了一隊盛裝的儀仗隊,同王宮一樣,王大娘感到很奇怪走上前問:“你們這是上哪去啊?”其中一個俊面郎君回答說:“我們來迎接大王。”說完這些人忽然不見了。

王大娘來到了韓擒虎家,她又看到了那個俊面郎君,只聽他對看守說:“我想拜見大王。”看守問道:“什麼王?”俊面郎君說:“閻羅王。”韓擒虎的手下以為他胡說八道,揚起拳頭要打他。

這時躺在床上的韓擒虎聽到了聲音,示意兒子過來,他用微弱的聲音說“去制止手下不要魯莽,這是上天派的人來了,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國,死後能做閻羅王,這是天意,我很滿足。”說罷就嚥氣了。



結語:韓擒虎死後做了閻羅王這事在《隋書》上有記載。我認為是當時流傳的一種說法,無非覺得韓擒虎夠威夠猛,能夠鎮住妖魔鬼怪,這好比有的地方讓唐朝尉遲敬德做門神一樣的道理。


秉燭讀春秋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唐朝詩人杜牧的兩句詩把嫵媚動人的美女和孔武有力的將軍聯繫在一起了!本題中,成為閻王爺的就是活捉張麗華的韓擒虎。

隨朝第一大將韓擒虎死後為何成為閻羅王?

1.韓擒虎成為閻王爺符合人民的意願。韓擒虎是隨朝名將,他形體魁梧,容顏另類,膽識過人,嗜好讀書,頗有謀略;曾隨軍平定北齊,並屢次粉碎過陳國的進攻;公元581年,任廬州總管,為國家開疆拓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公元588年,攻打陳國時任先鋒將軍,親自率兵夜渡長江,佔領南京並俘虜陳國後主陳叔寶,可謂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而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名將卻在55歲就英年早逝了,人民寧願相信他是急著去陰間地府當閻王爺管理小鬼,不忍心說他死了!

2.人民印象中的閻王爺是凶神惡煞,自然面貌猙獰,韓擒虎有此特徵,長相粗獷嚇死人,《隋書》記載,面對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突厥使者,文帝指著韓擒虎說這就是俘虜陳後主的人; 擒虎”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看看,這氣勢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去陰間鎮壓魑魅魍魎應該名副其實,甚至綽綽有餘了。


3.閻王本來是佛教中的神祗,是虛無的空位,是一個象徵,並沒有誰名至實歸,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百姓公認這個說法;民間有了韓擒虎,人們把陰陽結合起來,把閻王的職能與韓的能力和外貌聯繫起來,“派”他去當地府中的最高行政長官,顯然是為了成全其身後的美名!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國古代實際上沒有閻王爺的概念,直到佛教傳入中原後,閻王爺才作為掌管陰曹地府的統治者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關於閻王爺,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包拯和寇準去世時成為了閻王爺,不過他們二人畢竟是民間傳說,而韓擒虎則不同,他成為閻王爺是有官方正史有記載的。



韓擒虎本名韓擒豹,年少時便粗狂豪邁有膽識,13歲時更是生擒一隻猛虎,因此他父親韓雄給他改名為韓擒虎。從此之後韓擒虎的威名便傳開了,人們都認為他天生神勇。

由於韓雄是北周大將軍的緣故,韓擒虎自幼得到了北周太祖宇文泰的賞識,經常和宇文泰的兒子們在一起玩耍。成年後的韓擒虎屢立軍功,在楊堅為丞相時做到了合州刺史。



公元581年,楊堅篡奪北周大權建立了隋王朝。開國之後,楊堅準備南下滅陳,繼而統一天下。此時楊堅認為韓擒虎文韜武略,而且威名遠播,所以授予韓擒虎為廬州總管,負責平定南陳。

隋朝大軍南下之時,韓擒虎為先鋒,當夜僅僅率領500士兵渡江攻下采石,之後僅用半天的時間攻下姑蘇,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攻取新林。

南陳的將士們聽說過韓擒虎的威名,而且又見他勢如破竹,所以紛紛投降,根本沒有過多的抵抗。南陳平定之後後,隋文帝論功行賞,升任韓擒虎為上柱國,賞賜了大量財寶。



天下一統之後,隋朝國力逐漸增強,有一次突厥使者來朝見隋文帝。隋文帝見到突厥使者後問:“你知道江南有一個陳國天子嗎?”

使者回答說:“當然知道。”

隋文帝讓人把使者帶到韓擒虎面前說:“你眼前的這位就是生擒南陳天子的人。”

使者抬眼觀看,韓擒虎怒目而視,身材魁梧而又威風凜凜,嚇得不寒而慄,之後始終不敢抬頭看他。



晚年的韓擒虎得了重病,所以一直在家養病。這時很多人見到韓擒虎的府門口經常會有盛大的隊儀仗隊經過,而且他們所用的禮儀和器具都是王爵以上的人才能享用的東西。

他鄰居的母親見到之後,很好奇的去問了一下儀仗隊的人是來做什麼的?其中有人回答:“我來迎王。”說完話之後整支隊伍便消失不見了。

後來有一個患有重病的人,將死之時突然然發瘋,跑到韓擒虎家門口大喊:“我要見大王。”

韓擒虎家的門衛不清楚情況,便問這個人見什麼大王?這個人回答閻羅王。韓擒虎的子侄們聽後,心想這個人就是存心找茬,準備捉住他好好修理他一頓。這時韓擒虎制止了子侄,並說;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



經過這兩件事之後,關於韓擒虎是閻羅王的傳聞越來越多。最終,韓擒虎死後也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閻羅王,直到唐初李世民命令魏徵等人編撰《隋書》之時,魏徵等人可能認為這個傳聞的影響力過大,所以打破傳統,將其編入了正史。

當然這種事基本上可以斷定是流言,純屬無稽之談,大家當個故事看看就好,千萬不要當真。


我是越關


韓擒虎在古代歷史上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是隋朝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這是不容置疑的,而特殊的點就在於,在韓擒虎死後甚至還沒有死的時候,他已經被神化,成為人們心中的閻羅王,甚至這個說法還被魏徵的《隋書》所收錄。要知道這樣明顯帶有鬼神色彩的傳說一般是不會被二十四史收錄的,但韓擒虎卻是一個例外,由此也可以看出韓擒虎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神, 而且,他的外甥李靖也是赫赫有名的戰神。

韓擒虎是河南人,其父韓雄以“武烈”顯於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官至大將軍。虎父無犬子,韓擒虎從少年起就有膽有識,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全才。傳言韓擒虎本名韓豹,因為在十三歲那年曾生擒過一隻猛虎,因此將名字改為韓擒虎,這個傳言不知真假,姑且相信是真的吧。

不過有一件事卻是真的,那就是韓擒虎這個少年郎入了宇文泰的眼,常讓自己的兒子們同韓擒虎一起遊玩,長大後的韓擒虎也在北周為官,曾在宇文邕攻打北齊的過程中說服鎮守金墉城的北齊將領投降了北周,算是立了一大功。但韓擒虎主要的功績是在南邊,即攻滅南陳的戰爭。

實際上早在滅陳大戰開始前,韓擒虎已經和陳軍交過數次手,陳軍是很害怕韓擒虎的。而楊堅又讓韓擒虎做了廬州總管,與楊素、賀若弼等人跟隨楊廣和高熲攻打南陳。

韓擒虎最初率領五百先鋒軍趁夜渡江,攻下了姑蘇和新林,當時南陳的百姓和官軍一聽是韓擒虎來了,紛紛投降隋朝。可以說韓擒虎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本來陳後主還給了任忠兩袋金子讓他募兵迎戰隋軍,結果任忠投降了韓擒虎,並帶領韓擒虎攻打朱雀門,剛到朱雀門,任忠就對想要迎戰的陳軍說:“我都已經投降了,你們還等什麼呢?”士兵大部分都放棄了戰爭,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金陵城就這麼被攻了進去。陳後主慌亂中帶著張孔二妃跑到了井裡。最終韓擒虎活捉了陳後主,很快,滅陳戰爭以勝利而告終。

這一戰,韓擒虎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韓擒虎也並不是沒有錯誤,他在進入皇宮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管束自己的部下,以至於有士兵姦淫宮女的事情發生,也因此,雖然楊堅很肯定韓擒虎的戰功,也確實賞賜無數,並將韓擒虎升為上柱國,但是卻並沒有加封爵邑,算是對韓擒虎不能管束士兵的懲罰。

說起來,在大軍回京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即韓擒虎和賀若弼這兩個大將爭功,都在楊堅面前陳述自己立的功更大,而對方根本不能和自己相提並論。但爭功歸爭功,楊堅還是認為兩人都立下了大功,都應該得到上等功勳。

韓擒虎本就身材魁梧,又經過長年的帶兵打仗,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這樣一個人要是瞪誰一眼,準能嚇壞對方。突厥入朝覲見隋文帝的時候,隋文帝為了震懾他們,就問:“你們聽說過江南有陳國天子嗎?”突厥人不明就裡就回答聽說過,然後隋文帝命侍從將突厥人領到韓擒虎的身邊,對他們說:“這就是捉獲陳國天子的大將。”

韓擒虎很配合的瞪了他們一眼,嚇得他們不敢和韓擒虎對視。這之後沒過今年,韓擒虎就病逝了,在他去世之前還有很反常的事情發生,突然有一天,韓擒虎鄰居家的老婦人看到韓擒虎家中依仗很盛大,像是宮中的陣仗,好奇之下她就問那些人發生了什麼事,其中有一個人就開口回答說:“我們事來迎接大王”。

還沒等老婦人再說話,他們就都消失了,就像之前的事情從沒有發生過一樣。老婦人同韓擒虎講,韓擒虎並沒有放在心上,不過很快又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天,有一個人病得很厲害,不知不覺就像是被什麼牽引著一樣就到了韓擒虎的大門口,說要拜見大王,侍從不明所以,就問見什麼大王,病人說:“閻羅王”。侍從們一聽就想打那個病人,但是被韓擒虎及時制止了,說:“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

沒想到,韓擒虎當晚就病了,然後過了幾天就死了。

這就是《隋書》中記載的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羅王的記載,當然這個記載寥寥數語,並不是很生動,但也已經表達了百姓的樸素願望,即韓擒虎能保他們的平安。

到了晚唐時期,專門講述韓擒虎成為閻羅王經過的《韓擒虎話本》誕生,也由此,這個故事更加的深入人心,而韓擒虎的形象也更加的深入人心。


尚宮女史


閻王的說法最早來自印度神話中的閻魔王,是當時佛教和印度教中唯一個冥界的王,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為了適應中國文化便有了十殿閻羅的說法,其造型是原來民間傳說中的四位閻羅改成了十殿閻羅。

十殿閻羅分別是:

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閻羅王。

而在道教最早主宰世人生死的東嶽大帝,四位閻王則是民間說法,其中分別是韓擒虎、寇準、包拯和范仲淹,但也有一種說法則是三位閻羅,只有包拯、范仲淹、寇準。

韓擒虎是隋朝猛將,也是李元霸唯一不敢放肆的人,據稱他在十三歲時便打過猛虎,於是取名為擒虎。

隋朝統一中國的滅南陳戰爭中,他首先渡江進入建業,立下大功,李世民主持的《隋書》中有他在病重臨死前的記載。

其鄰母見擒虎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
其中人曰:“我來迎王”。
忽然不見,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虎家曰:“我欲謁王。”
左右問曰:“何王也?”
答曰:“閻羅王”
擒虎子弟欲墶之,擒虎止之曰:“生為上國柱,死做閻羅王,死亦足矣。”

因寢疾,數日竟卒。

上面就是史料記載關於韓擒虎成為閻羅王的傳說,其意思就是在他臨死前有神人來迎接他,就等著他死後去當閻羅王,其儀式頗為隆重。

在初唐時,韓擒虎的威名還是民間皆知的,晚唐時期更有《韓擒虎話本》介紹了他在滅陳後的經典故事。

話說他在滅陳後,五道將軍持天符請他出任陰間之主,韓擒虎答應了,向神人請假三天。然後隋文帝楊堅舉行了告別儀式,等到第三天就有一個紫衣人、一個緋衣人踏著烏雲前來迎接他,並自稱來自“天曹地府”來迎接大王上任。

(韓擒虎閻羅王形象)

於是,韓擒虎便告別家人和皇帝,到陰間當閻羅王去了,從《隋書》到《韓擒虎話本》貫穿初唐到晚唐,並且這兩部書一本是史書一本類似小說,但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於是慢慢的越來越多人相信韓擒虎死後稱了閻羅王,與其他三位閻羅王並排管理陰間大事。

唐朝滅亡後,接下來的朝代對韓擒虎便不怎麼待見了,後來的人更多的只是接受包拯、寇準、范仲淹三人,以至於只有“三位閻羅王”的說法。

而事實上《隋書》上記載的韓擒虎是李世民的一種政治手段,從李唐奪了隋朝,再到玄武門之變奪得王位,“一身髒”的李世民這輩子都在向世人輸送一個英明君王的形象,包括利用韓擒虎做文章來告訴天下士子,他是如何善待那些前朝舊臣,以表示李世民是一個不計前嫌的“天可汗”。


大國布衣


我來回答! 隋朝大將韓擒虎的一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評價他:“生當隋朝上柱國,死為地下閻羅王”。我們來看看 韓擒虎是如何成為閻王爺的。

簡歷

姓名:韓擒虎 曾用名:韓擒豹 出生地:河南東垣

出生時間:538年 政治面貌:上柱國,涼州刺史

韓擒虎是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榮儀魁偉,頗有膽略,愛好讀書。韓擒虎本名韓擒豹,可能是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希望他力大擒豹。不過最後據說他在十三歲的時候生擒一頭猛虎,於是改名為擒虎。

500騎兵破建康

韓擒虎是將門虎子,在北周的時候他就立下了軍工,被授予官職都督,新安太守,慢慢提升到了儀同三司,世襲新義郡公。楊堅最後當上皇帝,堅決平定江南,消滅南陳政權,平定天下,他任命韓擒虎為先鋒,準備攻打陳朝。

開皇九年正月初一清晨,就在陳朝在歡快的過春節的時候,兩支隋軍兵分兩路乘著漫漫大霧悄悄渡江了。要不說兵不厭詐呢,在大年初一進攻卻是出其不意。韓擒虎領了500精兵,夜渡長江,登上了南岸,迅速縱深發展,以500輕騎連下幾座城池,直指陳朝的都城建康。陳朝老將任蠻奴直接趨於韓擒虎的威名投降了,在任老將軍的引領下,直接攻破了建康的朱雀門,這任老也是可愛,他不但投降,還勸其他人也投降了,說:“我都投降了,你們還抵抗有用嗎?”結果士兵聽了,也是啊,將軍都投降了,自己還抵抗個毛線。韓擒虎兵不血刃進入了建康,直奔皇宮,俘虜了陳叔寶。這天剛好正月初八,八天時間,500輕騎攻破了建康。後來隋文帝按功封賞,封韓擒虎為上柱國。

威嚴嚇使者

隋文帝一統天下之後,周邊的國家肯定祝賀的。就像現在那個國家總統或者主席上任了,其他國家都會打個電話祝賀一番。古代沒有電話,只能派個使者過去祝賀了。這裡邊就數突厥的使者最不聽話,自以為是。言談舉止不把隋朝放在眼中。

這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何況你一個突厥也算不上龍,頂多算條長蟲。你來我大天國,還治不了你了。隨即安排韓擒虎一起陪同。這韓擒虎本來就長得威嚴壯大,再加上在戰場上東征西伐,身上的氣場可不得了。見到使者,一個瞪眼,直接把使者嚇得一踉蹌。皇帝問使者說:“陳朝陳叔寶聽過嗎?”使者答:“聽過。”文帝指著韓擒虎說:“這是用500精兵擒陳叔寶的韓擒虎”。突厥使臣,大吃一驚,更加害怕,連頭都不敢抬了。

生當上柱國,死為閻羅王

正史《隋書·韓擒虎傳》記載著,韓擒虎死後做了閻羅王。據記載,有一天,韓擒虎一家的鄰居突然發現韓擒虎家門口有許多車架仗義,以為是皇帝來找韓擒虎敘舊了。就問其中一個領班,是不是皇上來了,其中一個領班的說:“我們來奉命迎接王歸位。”說完就消失了。

與此同時,韓府出現了一個陌生人,大聲叫道:“要拜見大王”,韓府趕緊制止他,這裡哪有什麼王啊?主要是被人家聽到,可是要受牽連的。可他依舊說是來迎接大王的,這個時候韓擒虎出來了,將那人迎進內室。原來這個陌生人是陰間五道將軍,奉命來請韓擒虎為陰司之主。

韓擒虎哈哈一笑:“我韓擒虎可以生當上柱國,死為閻羅王,知足也”,不過他請了三天假,這三天他向文帝辭了官,和親朋好友一一告別。三天後,韓擒虎盛裝就寢,一冥不視的離去了。文帝和大臣們知道韓擒虎去了陰間做了閻王也沒有過度傷心。


歡迎關注【剛剛才說】,大家一起來討論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