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號文件","恢復生豬生產",農村生豬養殖迎來了春天

摘要:2020年"一號文件","恢復生豬生產",農村生豬養殖迎來了春天

在農村養殖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從當初的以戶為主的傳統養殖到現在大場大戶集中養殖,我們經歷了幾個階段。但談到養殖這個話題,可能很多的朋友都會問,養什麼品種可以做到風險小、投資小、週期短、回報快等這樣問題。其實這樣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農村養殖的種類繁多、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有人養雞、也有人養牛、還有人養蛇、青蛙等等,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養殖品種,首先要考慮到該品種是否適宜本區域養殖,總之,適宜於當地養殖品種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養殖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錢”。

2020年

前面我們概括的說了一下養殖業,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當前適合農村養殖且前景比較好的品種。在經歷了“非洲豬瘟”與“武漢病毒”這些“疫情”之後,生豬養殖迎來了第二春。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我會給你們詳細分析。

  • 需求量加大,現有存欄不足,市場供不應求

經歷了一系列浩劫之後,一部分豬農因缺乏養殖經驗和防風險能力,導致資金鍊斷裂,無法補欄,索性關閉了豬場。另一部分雖然還在養殖,但這些因素並未完全消除,心理陰影還在,乾脆減少了存欄量,避免帶了更大損失。豬肉作為人們日常飲食主要消費品,需求量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這就出現了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

2020年
  • 壓實“菜籃子”工程責任,實施“市長”負責制

就在2020年2月5日中央出臺的“一號文件”中,第三部分十五條做出了明確規定,“加快恢復生豬生產”。這也是中央首次將生豬生產作為單條例入文件當中,同時明確指出了由“一把手市長”負責制的工作要求,足以見得中央對恢復生豬生產的重視程度之高,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2020年
  • 重新洗牌,合理劃分“可養去、限養區、禁養區”,對用地也做了明確的指示

前幾年,國家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與清理違規建築,一些地方在執行政策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搞了“一刀切”,甚至還搞了“無豬市”、“無豬縣”等問題。為此中央為了糾正此類問題,規範了養殖區域,分別是“可養去、限養區、禁養區”三類,對此也做了詳細的說明。同時國土部門與農業部門聯合下發了文件對養殖用地也做出了明確規定。

2020年

綜上所述,生豬養殖迎來了高峰期,不管是市場需求還是政策導向對豬農來說都是有利的,各位養殖朋友們要抓住這個大好機會,大展拳腳。不過,對於對於沒有任何經驗以及資金相對較少的朋友們!還需謹慎,養殖行業自古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不要盲目跟風。

2020年

大家好!我是鄉村牧農阿峰!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留言、評論都可以,喜歡我就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