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前言:

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稱帝之後,恢復了早已廢弛了許久而且具有實權的諸侯王制度,把自己的兒子們分封在大明各個地區,而朱棣作為第四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朱標為儲君,朱棣可以說是與帝位已經無緣了,因此朱元璋敕封朱棣為燕王,受藩於燕京北平。在燕王的任上,朱棣報名安民,多次出兵攻打元末餘孽,名聲大震,使得外敵莫敢犯邊,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後來做皇帝,他恩威四海,北擊元末勢力,派鄭和數次南下西洋,結交周邊各國,使得大明逐漸從戰亂中崛起,受到了周邊各國的朝貢和臣服,朱棣到底創造了怎樣的傳奇?小編在此一一給大家講解。


做諸侯,朱棣衛國戍邊

明初延續了許久的諸侯王制度,朱棣作為明太祖的第四子,分封為燕王,戍守燕京北平,在任上,朱棣繼承了朱元璋的果敢堅毅的性格,針對元末餘孽的蠢蠢欲動,他多次不遺餘力地迎頭痛擊,為大明贏得了休養生息的時機,於190年親率大軍攻打乃兒不花元末勢力大獲全勝,名聲響徹於長城內外,使得元末勢力莫敢與之爭鋒,受到了太祖的嘉獎,授予了他節制北部邊境的兵馬,使得了燕王朱棣成為了一個當時勢力最為龐大的諸侯王之一。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正因為朱棣對於明初的國情有著清晰的認識,為了保衛邊境的安穩,就必須迎頭痛擊蠢蠢欲動的元末餘孽,化被動為主動,多次出兵圍剿,使得了燕王治下的地區免受北方騎兵的騷擾,朱棣憑藉著自身的功勳,受到了朱元璋的多次嘉獎,使之成為明初勢力最為強大的諸侯王之一,手下將領軍事經驗豐富,士卒身經百戰,以一擋百。

求自保,朱棣奮起反抗

朱元璋,對於自己兒子們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尤其是對太子朱標的教育,他把對國家的希望都寄希望於這位後繼之君的身上,但是身體孱弱的朱標不幸早逝,朱元璋為維護大明正統,立其子朱允炆為儲君。朱允炆即位後,就針對當時的諸侯王的權力過大,威脅到皇權的地位,採取了逐步的削藩政策,於是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自焚,餘皆廢為庶人,對此朱棣為求自保起兵南下,發動“靖難之役”,最終經過了數年的艱苦戰鬥,最終於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建元“永樂”。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明史·成祖本紀》中記載:“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

年少的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過於嚴酷,導致了明初的諸侯王人人自危,燕王朱棣自身都受到了嚴密監控,為求自保,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燕王兼併了寧王朱權的朵顏三衛騎兵(戰力極強的蒙古騎兵),攜十餘萬的精銳軍隊發動靖難,針對這樣的形勢,其他的諸侯王為求自保,大多采取了避戰的策略,而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處於劣勢的朱棣,多次以少勝多,取得勝利,最終用三年的時間,朱棣創造了歷史,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諸侯王起兵反叛稱帝的人物。

做皇帝,他恩威四海

  • 君王以身守社稷,遷都北京

北平處於北方農業區與牧區接壤處,可以說是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更是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定都於此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因此為了國家長久的戰略,因此即位之後的朱棣就擴大修建北京城。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作為皇帝,朱棣只需要派兵駐守即可,但是朱棣遷都北京的舉措,顯示了其強大的魄力和決心,在中國古代帝王中無出其右者。

  • 君王親征成常態,數次北征

明成祖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的邊境威脅,朱棣親自率領 明軍進行北伐。作為皇帝多次御駕親征,最終朱棣一生進行了五次北征,正是這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病逝。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明史·成祖本紀》:“六師屢出,漠北塵清。”

作為皇帝,朱棣大可不必御駕親征,但是朱棣數次親征,取得了勝利,顯示了其強大的勇氣,在古代帝王之中堪稱楷模。

  • 君王以戰促和平,南征安南

在漢代,安南地區我們稱之為交趾,在歷史上較長時間屬於中國領土,後來安南脫離管轄,甚至是霸佔我國邊境,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下令率兵發動戰爭,最終明軍大勝,使得安南地區重歸中國版圖。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作為皇帝,朱棣重視國家的領土完整,為後世之君樹立了榜樣。

  • 君王威名揚四海,南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正是鄭和數次下西洋,使得大明威名遠播,開創了中外元首外交的先例,蘇祿王率領龐大的使團來華覲見永樂帝。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明史·成祖本紀》:“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

作為皇帝,施行仁義,不恃強凌弱,重視和平的外交政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又一次深刻表達。

  • 君王獨創三板斧,庇護大明

正是朱棣獨創的三板斧,不僅保證了大明的長治久安,也促進了大明的強大。

NO1.朱棣創建了三大營,這支軍隊可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三大營參加了大明史上最有名的大閱兵(永樂十九年三月)。五軍營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三千營是由蒙古騎兵組成;神機營是使用火炮和火銃的步兵組成。正是在三大營的存在,使得明初數代君王大破蒙古騎兵的入侵。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NO2.朱棣針對戰場的形勢的變化,把軍隊的陣型可以進行臨時變化調整,攻守兼備,使得敵人措手不及。

NO3.明初廢除了宰相制度,皇權的增強的同時,也加重了皇帝的負擔和工作量,因此朱棣設立幫助自己處理政事,但是這些閣員的職位較低,幾乎是沒有多大權力的。正是在這項發明了,也增強了皇帝的惰性,如:嘉靖皇帝25年不上朝,萬曆皇帝罷政二十七年,可離奇的是在這期間國家整體機構還在運行。

做諸侯,他雄霸一方;做皇帝,他恩威四海,細數朱棣一生都在戰?


結語:

朱棣可以說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天才,在他的帶領下,平定安南,打壓蒙古,威震四海。在他的治下,大明不斷強盛,他用鐵血捍衛了國家的安危,即使是做了皇帝也多次御駕親征,以至於他在戰後歸來的途中駕崩的。“這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這是他一種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