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抗疫戰場上的平民英雄

抗疫戰場,與白衣天使並肩作戰的,還有一群群普通人——

他們戰鬥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他們奮鬥在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工地;他們堅守在物資保供、社區防控一線……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我就一個人,出了問題也不怕!” ——環衛工志願者轉戰新戰場

環衛工,城市“美容師”;馬路,本是他們的主戰場。

疫情來襲,定點醫院、方艙醫院,保潔人員缺乏。一批批環衛工主動請纓,轉換抗疫戰場——

他們充當志願者,來到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所在病區、收治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與白衣天使和病人並肩戰鬥。

“我就一個人,出了問題也不怕!”1月25日,得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急需保潔人員,江漢區55歲的環衛工潘斌伏第一個報名。

“我也要去!”48歲的環衛女工硃紅友大聲說道。“你丈夫有糖尿病,你家還有三個小孩,還報名?”江漢路環衛班長陳秀芹不解地問。“我要去獻愛心!”硃紅友回答擲地有聲。

潘斌伏、硃紅友、陳秀芹、滿彩美等21名環衛工,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

1月25日下午4時,第一批志願者11人進入確診病人病房。“第一天忙到晚上11點多,清理了100多桶垃圾。”35歲的滿彩美說,以前清理生活垃圾,頂多戴個口罩,現在裹得嚴嚴實實,不知道垃圾中有沒有針頭,不能隨便按壓,要裝入專用的醫療廢器物容器內。

2月6日,滿彩美等72名環衛志願者,轉戰江漢方艙醫院。“每天中班工作6小時,穿著成人紙尿褲,期間不能上廁所,中午要少吃少喝。”滿彩美說,保潔、消毒、轉運垃圾等工作,一會兒就大汗淋漓,腰痠背痛,但不時有病人說“謝謝”,感覺工作很有意義。

滿彩美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兒子8歲,女兒12歲,每天居住的隔離酒店距家只有數百米,可她20多天未與家人謀面,孩子電話中問她為什麼不回家,她說:“現在醫院最需要人幫忙,媽媽就去幫一把。”

環衛志願者,遍佈武漢三鎮。江岸區100名環衛工突擊隊支援漢口醫院病區,洪山區15人組成環衛突擊隊進駐轄區定點醫院,武漢開發區環衛工突擊隊入駐協和醫院西區。

武漢開發區環衛工吳全芳說,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支援武漢,自己參加到戰“疫”中來,是在最近的地方與醫護人員和病人並肩作戰,“大家齊心協力,我們一定會贏!”

“疫情不散,車隊不撤!” ——車隊發起人張濤個人支出油費12萬餘元

公共交通暫停,醫護人員出行遭遇難題。

此時,“善緣義助武漢醫療救援”志願車隊成立。數千熱心武漢市民義務加入善緣義助車隊,義務接送醫護人員、承擔物資運送、信息傳遞等任務。

1月25日,一支由160多輛貨車組成的“美慧快運愛心車隊”,開始為各大醫院運送物資。截至目前,車隊發起人張濤個人支出油費12萬餘元。最忙碌時,志願司機們只能在車上幹啃方便麵,睡覺休息。由於油費支出太大,張濤一度也想放棄,但第二天一早醫生髮來物資求援信息,又讓張濤決心堅持到底。他堅定地說:“疫情不散,車隊不撤!”

在數千名義務“擺渡者”中,一個特殊的身影引人注目。1月26日,來自法國的弗雷德加入志願車隊“豹變車隊”,義務幫助運送醫療物資、醫護人員。

弗雷德已在武漢居住了7年,疫情暴發,他沒有隨同法國撤僑班機返回法國,而是選擇與家人一起堅守武漢。

弗雷德今年54歲,2012年與武漢籍妻子一同回到武漢定居。7年時間,讓弗雷德融入並愛上了武漢。疫情暴發後,弗雷德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曾是一名軍人的弗雷德說:“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不能退縮。我有軍事知識,會很好地保護自己。”

弗雷德所在的“豹變車隊”,已運送大量食物、水,以及醫療物資。“現在每天治癒的人比因病去世的人要多,這是一個好的跡象。大家一起努力,我們有信心能戰勝疫情。”弗雷德說。

“大家口罩不摘,志願服務不停” ——江夏600青年志願者心聲

2月14日15時,馬火(本人要求化名)開車將一批捐贈物資,運抵江夏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方艙醫院。

35歲的馬火,餐飲工作者。這是他作為青年志願者,在抗疫一線奮戰的第22天。

“我是退伍軍人,有從事志願服務的專業能力。”馬火曾作為汶川地震救援後備力量,接受過專業訓練。疫情暴發,他就向武漢市、江夏區共青團,申請做一名志願者。

共青團江夏區委幹部喻天勝介紹,像馬火這樣主動申請參加志願服務的青年人,在江夏區還有600多位。他們能吃苦、不喊累、主動幹、聽指揮,奉獻精神令人動容。

2月5日至11日,團區委組織4批青年志願者,共計78人次赴江夏區方艙醫院,安裝床架、鋪設床單被套電熱毯、搬運消毒物資……

2月9日,青年志願者們又來到藏龍島高鐵凱瑞國際酒店,為凌晨來漢的遼寧省援漢醫務人員提供後勤保障服務。

2月10日,11名青年志願者馳援雷神山醫院,完成200張床位的物資搬運和16套房間佈置工作。喻天勝介紹,當天在群裡號召志願者赴雷神山醫院參加志願服務工作,立即有近百人響應。最終選定的志願者中,有的當司機、有的搬運物資、有的負責卸貨、有的打掃清潔……不到2個小時,200套物資就從倉庫運抵現場;1個小時,16間宿舍就佈置完畢,達到入住標準。在被問到志願服務打算持續多久時,馬火說:“大家口罩不摘,志願服務不停。”

“一個都不能少!” ——每天打千個摸排電話

“您好,請問您現在病情如何?”

“謝謝,我第二次核酸檢查結果剛出來,是陰性,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2月15日,清晨7時30分。漢陽玫瑰第二幼兒園幼師吳炎坤就開始撥打電話,回訪確診患者,排查疑似人員。

“加我在內,全區有4名男幼師,自願報名當志願者。”95後吳炎坤告訴記者,2月6日起,漢陽教育系統陸續組織5批65人志願者,其中疫情防控數據組29人,負責摸排“四類人員”。

群建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明媛,是數據組組長,每天早上7點多,她就到崗分配任務。玉龍幼兒園王鉑儒,每天騎行1個多小時,總是早早上崗。建港中學教師林四海,其父親每週需3次透析,仍毫不猶豫報名當了志願者……他們每天要撥打上千個電話。

連續多天的摸排,吳炎坤總結出溝通的“秘籍”——

有的居民情緒激動,他就做傾聽者,耐心勸說、開導,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有的居民不信任,他就宣傳政策,打消他們的疑慮。

“一個都不能少!”吳炎坤和摸排對象聊國家建設、說居家生活、談人情親情……雖然,時常撥通電話會吃“閉門羹”,但更多的居民是對他的耐心和細心點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純武 黃磊 李源 朱惠)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