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攻者必利其矛,守者必利其盾。”

说起长城的历史,其实从春秋之时就已然可见。当时的诸侯各国都谨遵《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御敌策略,于是纷纷在邻国边境修筑起长城。秦始皇建立秦后,更是建起了“万里长城”。而建立金朝的女真族也效仿中原的做法,修筑了金长城。金长城“东起嫩江,西至黄河”,通过城、关、隘口等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具备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是中国古代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证。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为防止北境辽人和蒙古游牧民族的入侵,修筑“固若金汤”的金长城,成为女真首选

其实在金朝建立之前,女真族就对长城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因为最初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骚扰和侵略。由于长城自身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的确很好地保护了中原地区以农耕起家的汉民族的生活环境。

长城在古代社会中,的确能够起到保护疆域的作用。其一,作为城墙一般的存在,长城能够平衡两个军事集团的实力,避免了因实力悬殊而重创自身。其二,从中原地区的经济角度出发,修筑长城能够保护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而女真族之所以选择长城作为自己御敌的方式,与上述原因相类似。因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的女真人没有农耕的经验,甚至其社会性质还停留在奴隶制,导致女真在建立金朝之后汲取了辽的覆灭经验,加以宋代的政治制度。

金朝建立之初,北方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族极为不满,因此北方边境地区还经常受到其他民族的侵袭。女真在总结中原人修筑长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游牧民族骑射的特点,开始修建“金长城”。

金长城作为金朝军事防御体系的代表,其中包含了许多方面,如:金朝在北方建的长城、边防堡垒以及壕堑。这些防御措施在冷兵器时代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表面上看,也的确能够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在当时可谓是“固若金汤”。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与生羌地相错。”

——《金史》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因为金朝的疆域紧邻突厥、野人以及羌之地,简而言之就是“四面楚歌”,北地更甚。所以在何处修筑长城成为女真族首先考虑的问题。

根据史料考证,并结合当下的行政地区划分来看。女真将金长城的地址选择在内蒙古东北部并且一直延展至河北、黑龙江、吉林一带。从整体上看的话,主要呈现出倒写“C”字的走向。

这些地区也都恰好处在当时和游牧民族的交界,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走向安排,体现出女真对以蒙古为主的游牧民族的忌惮。为了使金长城的军事防御能力提高到最大化,在建立之初,女真就将长城分为岭北和岭南两个部分。其中岭南一段又兼具中、南、北三个部分,南线又划分了东西两支。

所以金长城大体的修筑方案是:先北后南,兼顾东西。同时金朝专门设立东北、西北、临潢、西南四地招讨司负责长城的修筑工作,与监工一词有着相近的意思。除此之外,《金史》中还有着这样的记载:

“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金长城除了修筑时候的精心设计,在战术上的安排也是针对游牧民族设定的。根据对历史资料的考证,金长城的主体是由界壕和边防堡垒构成的,其中边防堡垒建在界壕之外,方便对战事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若堡垒失守,则位于城内的界壕也有着足够的时间备战。

总体来看,金长城从设计、战术还有战略筹备等方面都有着其独到之处,考虑到了游牧民族骑兵善于突袭的特点。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女真族失去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主要条件,蒙金之战金长城一夜之间“赤地千里”,军事防御性能大大降低

拥有了金长城的女真,可以说是万无一失。金王朝的大半江山也在长城的掩护之下成为了铜墙铁壁。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令女真族没有想到的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族竟然避其锋芒,将这固若金汤的万里长城趋之若鹜。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首先,金长城的修筑不具备天时和地利。金长城表面来看,的确稳如泰山之势,可因为金长城所经之地大都是高原地区。虽然地势普遍较高,但最多并不超过2000米。而且路面也都较为平整,所以对军队的行进并没有什么实际的阻挡效果。金长城的建立,无疑只是加了一个小屏障而已。

之前所说金长城由界壕和边防堡垒构成,整体结构的确精良。但北部地区尤其是靠近蒙古之地,风沙频发,先前备好的边防堡垒以及阻碍骑兵突进的陷阱,多数也都被风沙填埋起来。王国维先生曾说道北境之地:

塞外多风沙,以湮塞为患。故世宗朝屡遣使经划,卒不能决。

所以在之后蒙金之战中,蒙古的骑兵利用干草和枯木将沟壑填平后,依旧如往常之日行军。金朝在决定修筑长城时就有御史大夫上奏章宗:

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上因旱灾,问万公所由致。

由此可见,金朝在修筑长城之时,其国力并不昌盛。同时明昌年间,金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土地入不敷出;加之游牧民族出身的女真人,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经验,致使国家粮食短缺,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的局面。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大量人力的投入,需要有充足的粮食补给作为后盾。但粮食短缺,导致修筑长城的工人们各自潜逃,在当时死伤的百姓不可计数。加之战事吃紧,原定于一年内修建的长城,在缺人、缺物的条件下,被迫在五月建成。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年的工程,而且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可以想见金长城的质量堪忧。

失去了天时地利的帮衬,金长城的“固若金汤”这时似乎就像是一只纸老虎,变得不堪一击。北方游牧民族也就此机会开始趁虚而入。

其实在蒙金之战中,金军在人数上完全是碾压蒙军的,尤其是在蒙金的边堡中,金军共30余万人,蒙军只有10万人。可为何金军依旧溃败?或许是因为金长城带给金军的优越感,认为只要自己严防死守,就可以安然无忧。

可是,正是这样的自以为是,使得金军将兵力分散开来,各自镇守边关堡垒,以求避开蒙军的锋芒。可出乎金军意料的是,蒙军倾尽全力,集中炮火攻打塞内。由于兵力的分散,滋使蒙军成功的攻破金长城。

“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兵法》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即使后来金军意识到先前的战略失误,但也为时已晚。蒙军一举入关,大肆侵略,金朝的百姓也大多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失去了民心的金朝,也只能对蒙军的所作所为望而兴叹。这也印证了兵书中“兵者诡道也”的观点。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金长城从“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是蒙金之战的结果,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但却无法挽救金王朝的命运

金王朝的覆灭实际上源于金长城的修筑,但并不是其中主要的原因。只是金朝的统治者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自身的国力水平,就贸然的学习中原地区“建长城以御匈奴”的经验。

的确,屹立于蒙金边境的金长城建立了,可是金王朝却丢失了民众心中的长城。精神上的打击对金朝百姓来说是残酷的,而且面对生活窘困的环境,迫使金朝百姓不得不寻求一个更加强大的统治集团。所以金长城的建立,其实并无法挽回失去民心的金王朝的覆灭。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其实金朝的灭亡和孟子所提的道理是一样的,历朝历代的建设的根基都无法离开百姓的支持。而从原本“固若金汤”的金长城,到后来的“赤地千里”中,还能够发现,在面对变化多端的战局时,领兵统帅一定要保持头脑的清醒,绝不可意气用事。一贯采用“北防南侵”的战略思想,也是致使蒙金之战失败的原因。

虽然金王朝的覆灭,使得金长城也成为了历史上转瞬即逝的文化遗迹。可是金长城的出现,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主动吸收中原地区文化的伟大印证。除了金长城本身,女真族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固若金汤”到“赤地千里”,金长城在蒙金之战中的军事防御价值

作为游牧民族出身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后主动地学习汉人农耕春种的小农文化,同时还与汉人通婚,保护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支柱,对稳固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的来说,金朝虽然覆灭,但是它却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无人能干预和影响历史演进的过程。因此朝代的出现和更替都有着一定的规律,金朝的存在也是相同的道理。而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带来的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才能够构建出如此灿烂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金朝军制》

《金史》

《金界壕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