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水江丽:“分子热运动”学习与新冠状病毒认知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子热运动”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十三章“内能”的第一节,本节课是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基础,是研究物体内能的前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所以对于本节课的讲授,教师可以将分子热运动学习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对接,做到知识与实践融合,课内与课外统一,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中学物理教师水江丽:“分子热运动”学习与新冠状病毒认知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本文作者、陕西省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水江丽

教学目标

物理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如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结合教学背景、课标要求、学生实际,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现象及生活实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理无法感知的微观世界。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关心科技发展、关心人民健康的意识,厚植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英雄的情怀。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分子热运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尽可能直观地、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分子热运动的三个基本观点,能从微观层面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而把感性上升为理性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不足,因此教学中要用好典型性事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从学生感性认识出发,用积累感性材料认识微观物质的运动。

通过实验分析、借助微课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认识微观世界。

教学流程:

(一)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例子,如经过火锅店门口会闻到火锅的香味,家里做饭会闻见饭菜的香味、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进入鼻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主动建构知识。这里,创设学生熟悉的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景,学生在情境中领悟到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构成的。让学生感知到宏观现象可能与微观世界密切相关。

过渡语:能够闻到气味说明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进入了我们的鼻腔,它就是分子。在人类认识分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曾经作出了艰苦的努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分子:

(二)充分借助多媒体,了解微观世界

1.采用微课视频了解分子,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2.多媒体演示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水与硫酸铜溶液的扩散、金与铅的扩散。

【设计说明】因为二氧化氮有毒,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水与硫酸铜溶液的扩散需要几天时间、金与铅的扩散实验更是需要几年时间,这几个实验都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通过FLASH动画和视频进行展示,加强学生对其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的理解。

归纳扩散现象,并又由学生小结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参与活动体验,认识微观世界

1.实验:将等量的红墨水滴入等量的热水和凉水中,观察哪个更早扩散均匀?

【设计说明】扩散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为了让学生建立起扩散现象的准确概念, 必须排除无关因素,实验演示就可以控制无关变量,探究事物本质。

2.学生感受用手拉铁丝和用手压铁块。体验铁丝不容易拉长和铁块不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实验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既是主动的,又是深刻的。

(四)回归生活,升华主题

中学物理教师水江丽:“分子热运动”学习与新冠状病毒认知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过渡语:2020鼠年春节,一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我国,它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负重逆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青少年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尊敬英雄,感恩成长。

在课堂练习环节,通过几个典型选择、填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一个关于PM2.5的选择题,补充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PM2.5的相关知识,渗透STS教育理念。

最后在一首俄罗斯歌曲《多想活着》中结束本节课程的教学(歌曲略)。

总之,整节课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素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病毒,培养学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尊重科学的精神。认识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技术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在知识的深度、广度、融合度上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发挥物理课堂的育人功能,使学习更有深度,课堂更有生命力。


相关阅读:


作者:水江丽(陕西省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商洛市初级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物理教师水江丽:“分子热运动”学习与新冠状病毒认知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